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21)
2023(6048)
2022(4961)
2021(4464)
2020(3713)
2019(7949)
2018(7403)
2017(13891)
2016(7273)
2015(8119)
2014(8066)
2013(7884)
2012(7402)
2011(6613)
2010(7205)
2009(7196)
2008(6095)
2007(5644)
2006(5275)
2005(5178)
作者
(21477)
(17587)
(17333)
(16666)
(10644)
(8287)
(7857)
(6669)
(6605)
(6344)
(5903)
(5872)
(5624)
(5501)
(5412)
(5408)
(5068)
(4998)
(4907)
(4813)
(4493)
(4268)
(4156)
(4080)
(4014)
(3962)
(3958)
(3931)
(3632)
(3520)
学科
(28953)
经济(28917)
(24826)
金融(24826)
(23298)
(22489)
银行(22485)
(21922)
管理(20836)
(18629)
企业(18629)
中国(17713)
地方(11714)
(11086)
中国金融(10922)
(10572)
(10295)
方法(8589)
业经(8274)
农业(7771)
数学(7606)
数学方法(7455)
(6924)
财务(6905)
财务管理(6895)
企业财务(6653)
(6585)
技术(6286)
(5631)
制度(5628)
机构
学院(98051)
大学(96460)
(41246)
经济(40144)
中国(35491)
管理(35067)
研究(34903)
理学(28578)
理学院(28298)
管理学(27796)
管理学院(27622)
(23001)
(20173)
科学(20119)
中心(19467)
(18121)
银行(17494)
(17162)
财经(16800)
(16503)
(16477)
(16369)
(15373)
研究所(15179)
金融(15069)
(15040)
(14669)
人民(14457)
(13591)
北京(13408)
基金
项目(61429)
科学(48276)
研究(47535)
基金(42851)
(36695)
国家(36324)
科学基金(31257)
社会(29642)
社会科(28242)
社会科学(28236)
(26155)
基金项目(22040)
(20793)
教育(20365)
编号(18854)
自然(18501)
自然科(18087)
自然科学(18082)
自然科学基金(17733)
资助(17617)
成果(16287)
(14910)
重点(14254)
课题(14155)
(14018)
创新(13168)
(12579)
(12474)
发展(12411)
国家社会(12309)
期刊
(48316)
经济(48316)
研究(34769)
(29627)
金融(29627)
中国(27207)
(18159)
(15839)
管理(14362)
学报(13743)
科学(12513)
教育(11929)
大学(10879)
学学(10070)
农业(9477)
技术(8663)
财经(8405)
业经(7650)
经济研究(7356)
(7191)
科技(6206)
理论(6189)
(5715)
论坛(5715)
问题(5712)
实践(5711)
(5711)
图书(5081)
(4900)
农村(4883)
共检索到174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苗绘  李海申  
近年来,河北省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创新科技与金融融合机制,推动了全省重点优势产业的技术升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规模不断增加,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截至2014年6月,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达2000多家,其中经国家认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00家。这些企业有力促进了新材料、生物和新能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五大主导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近3年来有2220个项目列入国家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琨  
一家银行科技服务水平的高低与业务部门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程度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信息科技已经成为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力。激烈的同业竞争、复杂多变的市场和日益多样化的客户需求,迫使商业银行加快金融创新,不断以新业务、新产品、新渠道来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特色服务,同时不断降低营运成本,以取得竞争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子健  王伟海  杨威  何家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军民融合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为更好地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本刊特刊发一组文章,从实施路径、经济学本质、军事作用及"民参军"等视角,讨论了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供读者参阅和思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钟晖  柯定芳  
现今,计算机的计算和信息处理能力发展迅速,未来将是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模式也将由传统管理模式向以专业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企业文化引领过渡。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对企业适应内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充分运用大数据思维,从不同角度汲取信息、消化信息、转换信息、整合信息,由点及面的形成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另一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池庆喜  罗文亮  
山东省泰安市财政局以"党的建设规范化创建活动"为抓手,党建与财政业务深度融合,为财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支撑。一是坚持在学习管理上从严。不断加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范化管理,确保学习有章可循、深入持久。党委书记任中心组组长,负责审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主题,主持集体学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军   梁山  
完成“十三五”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产业发展是主攻方向和根本支撑,没有产业就无法实施稳定的脱贫产业发展使群众摆脱贫困,发展产业是脱贫地区实现小康的核心之路。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期,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本文主要依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在现状分析和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对河北省脱贫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做了分析,最后针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林山   陈怀锦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求,既要发挥好产业创新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引领作用,又要发挥好科技创新对产业创新的核心支撑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驱动发展、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等战略的引领下,我国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作用显著提升、全面凸显。但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仍面临技术供给不足、融合生态不完善、关键主体地位不突出、要素支撑不足等问题,其原因是我国科技生产关系与科技上层建筑中仍有一些不适应科技生产力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中梗阻”。为此,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科技体制机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姚战琪  夏杰长  
科技进步和金融服务融合与互动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推动科技进步和金融服务的融合与互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科技对金融服务创新的支持关键是要加快现代金融服务技术工程的建设,加快金融衍生产品、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服务和产品的推出步伐,积极稳妥地发展网络金融业务。金融也要通过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成立政策性科技开发银行、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等措施来加强对科技进步和创新型产业的支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叶翠青  汪文志  
由金融与科技碰撞而形成的科技金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背景下,深度融合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如何利用好这一新生事物,为其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已成为这一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从科技金融的基本概念入手,梳理出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当前科技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中小企业科技金融创新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子忠  王海净  田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要"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在新常态背景下,推动科技创新,必须要解决资金问题。目前,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但因融资渠道狭窄,发展受限。为此,充分利用现代金融进行资源配置,构建有效的科技与金融融合模式及机制,凸显出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子忠  王海净  田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要"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在新常态背景下,推动科技创新,必须要解决资金问题。目前,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但因融资渠道狭窄,发展受限。为此,充分利用现代金融进行资源配置,构建有效的科技与金融融合模式及机制,凸显出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月田  宋立根  
如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金融服务推动科技创新的作用,促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备受关注。笔者认为,要坚持"政府引领、市场运作、科技支撑、金融助力"的基本思路,以促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为核心,积极探索新机制,构建新体系,促进金融、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使"科技+金融"成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林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促进就业是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解决民生问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如何找准金融支持就业创业的着力点,对于增强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支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海燕  
社会发展中,弱势群体与社会融合的问题不容忽视。成人教育作为提高弱势群体文化素质和解决弱势群体与社会融合问题的主要渠道,应通过制定一系列成人教育政策,创新成人教育环境,完善成人教育管理机制,增强弱势群体自强不息精神,推进弱势群体与社会融合。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晓鸣  丁延武  
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中央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之路,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消除制约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各类不充分不平衡因素,通过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破除各种壁垒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着力点。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围绕城乡融合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探索,为新阶段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仍然面临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尖锐、农业农村生产条件改善相对滞后、城乡要素流动壁垒尚需进一步破除、农村民生保障短板制约突出、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急需改革突破等现实挑战。因此,应以城乡融合促进共同富裕为路径选择,推进城乡空间融合,构建共同富裕格局;加速城乡产业融合,夯实共同富裕基石;畅通城乡要素融合,激发共同富裕动能;完善城乡治理融合,提升共同富裕品质;创新城乡制度融合,形成共同富裕合力;以城乡融合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