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96)
2023(5655)
2022(4593)
2021(4264)
2020(3534)
2019(8113)
2018(8175)
2017(16463)
2016(8852)
2015(10286)
2014(10328)
2013(10607)
2012(10322)
2011(9338)
2010(9887)
2009(9307)
2008(9422)
2007(8924)
2006(8274)
2005(7356)
作者
(26387)
(21921)
(21775)
(20896)
(13629)
(10202)
(9998)
(8283)
(8222)
(7948)
(7363)
(7084)
(7053)
(6917)
(6850)
(6588)
(6456)
(6317)
(6282)
(6196)
(5566)
(5420)
(5317)
(5034)
(4962)
(4950)
(4911)
(4876)
(4424)
(4280)
学科
(40140)
经济(40105)
管理(25056)
(21522)
中国(19316)
(15429)
企业(15429)
方法(14396)
数学(12901)
数学方法(12842)
(11898)
地方(10585)
(10367)
(9814)
(8484)
银行(8472)
(8184)
业经(7993)
农业(7523)
(7481)
金融(7481)
(6992)
贸易(6985)
(6785)
城市(6728)
环境(6485)
(6437)
(5793)
(5680)
(5588)
机构
大学(133733)
学院(133023)
(57736)
经济(56209)
管理(48063)
研究(46667)
理学(39490)
理学院(39009)
管理学(38556)
管理学院(38299)
中国(37351)
(30738)
(30096)
科学(25663)
财经(23132)
(22895)
(21082)
中心(21069)
(20886)
研究所(20043)
北京(19945)
经济学(18584)
(18483)
(18460)
师范(18333)
(17279)
(17133)
财经大学(17069)
经济学院(16864)
业大(16226)
基金
项目(77511)
科学(60377)
研究(60365)
基金(54563)
(46529)
国家(46139)
社会(38771)
科学基金(38751)
社会科(36565)
社会科学(36557)
(29390)
基金项目(29015)
教育(27854)
(25376)
编号(25331)
自然(22623)
成果(21984)
自然科(21979)
自然科学(21969)
资助(21890)
自然科学基金(21538)
课题(18582)
(17850)
(17805)
重点(17433)
国家社会(15832)
(15398)
教育部(15381)
(15372)
(14923)
期刊
(71232)
经济(71232)
研究(48142)
中国(29764)
(22206)
管理(18547)
教育(17625)
(17119)
(16792)
金融(16792)
学报(16183)
科学(15692)
大学(12853)
问题(11912)
财经(11900)
技术(11810)
学学(11640)
农业(11485)
业经(11288)
经济研究(11240)
(10314)
(8266)
(7489)
现代(7429)
理论(7230)
城市(7182)
图书(7153)
国际(6964)
商业(6632)
实践(6450)
共检索到218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翔红  
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民间资本总量已超过11万亿元,但其投资额不到总量的20%,与民间资本存量相比,我国民间资本还基本上处于“蓄势待发”阶段。因此,如何激活民间资本,使其充分流入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大势所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德隆  
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目前,我国民间资本直接投资参与建设项目仍显乏力,间接投资规模较小且多为“名股实债”。其原因是以隐性门槛为主的市场壁垒阻碍了民间资本进入,根源在于投融资模式的路径依赖和建设运营自然垄断的泛化。对此,应瞄准资本、先易后难、市场为主、契合特性,以企项两端和金融创新推动民间资本间接投资,以先建机制和示范推广推动民间资本直接投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元京  
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本承载作用的产业群体 ,构成了国民经济赖以运行的基础。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 ,依靠财政资金与外资无法满足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 ,吸引民间投资基础设施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当前 ,民间投资基础设施存在观念障碍、政策障碍与体制障碍。基本对策是 :确立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基本原则 ,明确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重点 ,拓宽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渠道 ,创新民营经济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融资方式 ,保护民营经济主体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合法权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春来  
本文在论证了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必要性、可能性基础上 ,详细介绍了引入民间资本的具体途径 ,最后强调政府在此过程中应对其在市场准入、价格等方面加强监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卫华  夏瑛瑄  常海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冯冠胜  
民间资本介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使这一过程显得异常艰难。文章首先论证民间资本介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分析民间资本介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阐述民间资本介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供选择的方式以及推动民间资本介入城市基础设施的政策措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伟,王新生  
本文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基础设施建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民间资本的必要性,经济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民间资本的成功经验,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民间资本的思路与对策等问题,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民间资本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卓谊  
一、基础设施落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必须进行投资改造。但巨额资金难以从传统渠道获得,这使利用BOT形式有了必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90年代以后,以重化工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为动力的结构升级趋势日趋明显,人们要求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愿望越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余应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致力于自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向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在非洲基础设施领域开展国际合作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重视非洲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诉求。中国与非洲国家同为发展中国家,深知基础设施对拉动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作用。在对外援助中,中国一直将基础设施放在重要的地位,不仅援建了许多道路、桥梁、水利工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源静  
一、城市基础设施在城市经济建设中具有 引导作用和保证作用 城市要想建工厂、上项目,就要引进大量的人才、资金、机器设备等各种生产要素,如果没有良好的能源、交通、给水排水、环境保护、邮电通讯等各种基础设施的配套服务,城市是无法接受各类生产要素聚集的。城市基础设施是衡量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标志。张家港所以能够快速崛起,其中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狠抓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他们不仅建起了长江流域最大的万吨级码头,修建了高等级公路,而且又投资1亿元建起了煤气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谢芬  
新型基础设施是为经济社会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服务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十四五”时期,以新型基础设施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空前迫切,我们要不断扩大新型基础设施的商业化应用,为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有别于赶超阶段在确定性目标和成熟技术路径下开展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科技含量高、产品更新换代快、市场风险大,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选择中面临着较大不确定性,要通过创新性的财税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多样性的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探索,通过多样化竞争催生技术和市场走向成熟。厘清税收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机理,分析现有税收政策对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影响及存在的制约,可以为提出促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税收政策完善建议提供基础。未来,应从促进新型基础设施研发创新、投资和推广应用三个层面完善促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税收政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查慧园  江蒸腾  
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分析民间资本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环境现状,探索民间资本在参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模式,使得民间资本在良好的投资环境下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各个方面的建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骏  
市政债券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目前的城市建设资金存在着巨大的缺口,而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又十分狭窄,发行市政债券将有效解决资金难题,同时还可以促进我国居民投资的多元化。随着我国财税体制的改革与"准市政债券"的探索,我国发行市政债券的条件已越来越成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