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3)
- 2023(9047)
- 2022(6234)
- 2021(5283)
- 2020(3995)
- 2019(8577)
- 2018(8172)
- 2017(16084)
- 2016(8234)
- 2015(9162)
- 2014(9184)
- 2013(8558)
- 2012(7596)
- 2011(6649)
- 2010(6864)
- 2009(6829)
- 2008(5582)
- 2007(5165)
- 2006(4759)
- 2005(4783)
- 学科
- 济(36351)
- 经济(36314)
- 融(25033)
- 金融(25033)
- 业(24263)
- 银(22405)
- 银行(22400)
- 行(21803)
- 管理(21774)
- 中国(21104)
- 企(19100)
- 企业(19100)
- 业经(14262)
- 农(11803)
- 地方(11302)
- 产业(11236)
- 中国金融(11015)
- 制(10816)
- 财(10517)
- 信息(9279)
- 总论(9000)
- 信息产业(8953)
- 方法(8755)
- 农业(8738)
- 数学(7486)
- 数学方法(7441)
- 体(7346)
- 发(7052)
- 务(6954)
- 财务(6929)
- 机构
- 学院(111318)
- 大学(109391)
- 济(50286)
- 经济(49287)
- 管理(39469)
- 研究(38543)
- 中国(36976)
- 理学(33117)
- 理学院(32804)
- 管理学(32282)
- 管理学院(32083)
- 财(25123)
- 京(22545)
- 科学(20194)
- 中心(20055)
- 财经(19406)
- 所(17969)
- 银(17669)
- 经(17625)
- 经济学(17555)
- 江(17424)
- 银行(17060)
- 融(16923)
- 金融(16585)
- 农(16351)
- 研究所(16088)
- 行(16022)
- 经济学院(16014)
- 州(14939)
- 财经大学(14476)
- 基金
- 项目(73008)
- 科学(58328)
- 研究(57789)
- 基金(52760)
- 家(44820)
- 国家(44428)
- 社会(39224)
- 科学基金(38776)
- 社会科(37400)
- 社会科学(37393)
- 省(29048)
- 基金项目(26797)
- 教育(24811)
- 编号(23841)
- 划(23232)
- 自然(21075)
- 自然科(20631)
- 自然科学(20629)
- 自然科学基金(20270)
- 成果(19950)
- 资助(19815)
- 发(18035)
- 国家社会(17459)
- 重点(16725)
- 课题(16369)
- 创(16160)
- 发展(15474)
- 部(15260)
- 展(15229)
- 性(15207)
共检索到182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纬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仍然较大。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稳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稳就业的主力支撑。普惠金融天然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基因,承担着助企纾困、保障民生的重要责任,做好普惠金融工作是中国特色金融的政治性、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普惠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数字普惠金融应运而生、顺势而成,成为新时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作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信银行传承红色基因、抢抓发展机遇,将普惠金融上升到全行战略高度,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全行发展支柱,以数据资产建设为核心加快推进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毛桃 方徐兵 何启志
本文利用2011—2019年中国29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在采用工具变量处理潜在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仍然成立;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具有异质性,西部城市、经济较不发达以及资源型城市所受到的影响较弱;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和提升区域创新创业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为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鹏飞 王之禹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消费需求持续扩张、结构升级与创新转型日益成为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扩大内需的重心逐步由投资需求转向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消费升级与现代科技、生产方式紧密融合,使我国经济发展蕴含较大增长空间。数字化转型是利用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科技手段,实现企业战略、经营模式和企业文化等全方位的转型。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能够由产品导向转向市场导向,挖掘潜在需求、适应新型消费,以新需求引导新生产。其核心在于优化商业模式,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更精准的方式促进消费升级,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数字化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机理主要体现为:在生产端,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效率并降低成本;在消费端,数字化转型催生新的消费业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消费选择;在配置端,数字化转型实现供给与需求精确配置,改善消费体验,助力建设高质量消费市场。然而,数字化转型在促进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技术瓶颈与高成本、数字鸿沟、数据隐私与安全、技术兼容性及创新型人才不足等多重问题。为此,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战略规划;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缓解数字鸿沟和场景制约;打造健康、安全的数字化环境,保障数据隐私和安全;推动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协议,完善技术兼容性;加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谭蓉娟 卢祺源
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2011—2018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层面面板数据,以数字普惠金融自身作为门槛变量,采用门槛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各维度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会不同。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的提升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门槛效应。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系数乘积法发现技术创新在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的中介效应,提升技术创新产出和技术创新效率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园 刘雨濛
在金融发展趋于数字化的背景下,探索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创业之间的关系,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2011—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创业活跃度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人力资本水平、地区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水平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村创业活跃度的有效传导路径。就不同区域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东部地区的农村创业活跃度影响较中西部地区更显著;就创业类型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私营企业创业活跃度的推动作用较个体创业活跃度更显著。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分类推进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三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等建议。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村创业 传导机制 异质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肖冰 刘佳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利用信息技术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务,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机遇。本文在研究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增收之间关系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尽管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存在各种挑战,但通过推进金融科技普及与应用,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及开展金融教育和培训,可以进一步优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晴 孟世超 毛宇飞
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根基与保障。近年来,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快速应用持续影响着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然而对于数字普惠金融与就业质量的关系,现有文献却缺少微观证据。文章将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相匹配,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总体上能提高就业者的小时工资率与工作自主性,降低工作时长;但同时也会抑制其社会保障项目的参与,这种抑制作用在非标准就业者群体中较为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对工作满意度的提升效应集中于自雇群体,并通过降低工作时长、增加小时工资率的途径实现;但社会保障项目的参与不足,抵消了数字普惠金融对非标准就业者工作满意度的正向影响。进一步考察特定的就业人群,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女性和农民工的小时工资率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利于女性参与社会保障项目。研究结论为中国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稳就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指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武普照 魏甜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能源产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战场,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是其重要的实现路径及战略选择。本文梳理了相关文献,并对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和相关金融政策进行了整理,重点分析了金融科技和绿色信贷影响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本文以2012~2021年A股能源相关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设定数字化转型程度(DCG)为被解释变量,金融科技水平和绿色信贷贷款余额为核心解释变量,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探索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与绿色信贷对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提高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和增加绿色信贷能够显著促进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第二,政府干预在促进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这表明金融科技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增加绿色信贷余额等方式助力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最终致力于“双碳”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能源行业 数字化转型 金融科技 绿色信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晓东 邓斯月
本文基于R&D经费投入、基础研究竞争情况双视角,运用2011~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探究R&D经费投入规模、占比与基础研究竞争情况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研究发现,R&D经费投入规模、强度与数字普惠金融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R&D经费投入的增加对数字普惠金融会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本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础研究竞争指数,旨在探究地区间基础研究的竞争性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基础研究竞争能力与数字普惠金融存在正相关关系,即辖区内基础研究竞争力的增加对数字普惠金融会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习明明 郑对 刘鹏
基于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跨界融合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企业跨界融合,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处理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增加创新投入、降低营销成本和提升企业声誉促进企业跨界融合。企业跨界融合存在多维异质性,数字化转型对不同产权性质、城市规模、要素与行业类型的企业跨界融合影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一松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和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何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以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税收优惠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税收优惠能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分析表明,税收优惠通过提升企业创新和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检验发现,在环境不确定性越大时以及对于竞争优势越强的企业,税收优惠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越显著。上述研究结论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和税收优惠的经济后果研究,对我国政府部门坚持减税降费政策,加大税收返还力度,助推企业更快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关键词:
税收优惠 数字化转型 企业创新 融资约束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邢会强
普惠金融与服务实体经济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何让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得到金融的支持,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对此,中国也交出了一份答卷。2018年9月28日,中国银保监会首次发布《普惠金融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回顾了普惠金融发展5年来的成果、大中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的改革举措及其成效、金融机构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等。作为经验总结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鑫 刘建军
随着数字经济飞速发展,传统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打造优质品牌的关键途径。本文在理论假设基础上,将品质消费划分为品质消费环境、品质消费观念和品质消费体验,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传统零售数字化转型对品质消费的影响。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时大红 蒋伏心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企业作为经济的最基本元素,其数字化转型的程度决定了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经济增长引擎逐渐转为消费,居民消费能力的强弱决定了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因此,如何借助数字经济的浪潮,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居民消费升级是现阶段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升级是促进还是抑制以及通过何种途径是现阶段亟须研究的一个问题。因此,采用2011—2019年微观企业数据,创新性地刻画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实证检验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不同区域与消费群体的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1)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居民消费升级,且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是制约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2)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存在区域差异,且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其对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越明显;(3)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企业效率与产品质量的中介效应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存在促进作用,而对城镇居民消费升级却存在抑制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