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83)
- 2023(19791)
- 2022(16456)
- 2021(15062)
- 2020(12485)
- 2019(28107)
- 2018(27769)
- 2017(53317)
- 2016(28380)
- 2015(31753)
- 2014(31630)
- 2013(31727)
- 2012(29361)
- 2011(26559)
- 2010(27213)
- 2009(25728)
- 2008(24690)
- 2007(22118)
- 2006(20049)
- 2005(18516)
- 学科
- 济(137430)
- 经济(137294)
- 业(99035)
- 管理(92262)
- 企(86736)
- 企业(86736)
- 方法(51323)
- 数学(41039)
- 数学方法(40622)
- 中国(38789)
- 业经(38030)
- 农(36116)
- 财(34427)
- 地方(32613)
- 融(28901)
- 金融(28900)
- 银(27841)
- 银行(27800)
- 制(27640)
- 行(26909)
- 农业(25755)
- 学(24437)
- 务(23629)
- 财务(23555)
- 财务管理(23524)
- 理论(22800)
- 企业财务(22322)
- 技术(22225)
- 贸(22159)
- 贸易(22137)
- 机构
- 学院(413183)
- 大学(411798)
- 济(176871)
- 经济(173080)
- 管理(164096)
- 研究(141601)
- 理学(139405)
- 理学院(137894)
- 管理学(135934)
- 管理学院(135155)
- 中国(113075)
- 京(89035)
- 科学(83527)
- 财(81643)
- 所(71255)
- 农(65095)
- 中心(64572)
- 财经(63983)
- 研究所(63976)
- 江(63207)
- 经(57989)
- 北京(57193)
- 业大(57092)
- 范(53326)
- 经济学(53295)
- 师范(52854)
- 州(51610)
- 院(51103)
- 农业(50388)
- 经济学院(47738)
- 基金
- 项目(266878)
- 科学(210445)
- 研究(199539)
- 基金(192772)
- 家(166218)
- 国家(164704)
- 科学基金(142479)
- 社会(127441)
- 社会科(120890)
- 社会科学(120857)
- 省(104706)
- 基金项目(101524)
- 自然(89804)
- 教育(89576)
- 自然科(87715)
- 自然科学(87698)
- 划(86415)
- 自然科学基金(86162)
- 编号(81808)
- 资助(78975)
- 成果(66714)
- 发(60541)
- 重点(59216)
- 部(58222)
- 创(56904)
- 课题(56052)
- 创新(52573)
- 国家社会(52498)
- 项目编号(51018)
- 教育部(50338)
- 期刊
- 济(209181)
- 经济(209181)
- 研究(130071)
- 中国(85487)
- 管理(66821)
- 财(64307)
- 农(60252)
- 学报(58914)
- 科学(55976)
- 融(49224)
- 金融(49224)
- 大学(45448)
- 教育(43935)
- 学学(42497)
- 农业(41159)
- 技术(38085)
- 业经(33982)
- 经济研究(32968)
- 财经(32661)
- 经(28199)
- 问题(26214)
- 图书(24512)
- 技术经济(23072)
- 业(22978)
- 现代(20330)
- 理论(20268)
- 贸(20071)
- 世界(19446)
- 商业(19393)
- 科技(18984)
共检索到647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纪良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深刻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环保服务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产业,其发展壮大必须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2020年9月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同时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提出要“壮大节能环保”等产业,环保服务业在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如何促进环保服务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理论界与实践中都在积极探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智
环保服务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发挥重要作用。在数字经济大发展的新形势下,环保服务业也必将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环保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是进一步发展环保服务业的必然选择,相关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深入探讨。由河北经贸大学王小平教授等所著的《数字经济与环保服务业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22年)一书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成征宇 徐承红
数字经济颠覆了传统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成为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动力。本文基于2011—2019年中国城市和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从数字赋能意向和赋能行动两个维度探讨了数字经济对两业融合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水平显著提升,呈现“四周高于中心、沿海高于内陆”的空间特征;数字经济显著推动了两业融合发展,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数字赋能意向和赋能行动对两业融合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和城市存在异质性;从机制检验来看,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和政府治理能效两条路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两业融合在不同分位数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这一结论丰富了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领域的研究,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融合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融合 赋能意向 赋能行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成征宇 徐承红
数字经济颠覆了传统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成为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动力。本文基于2011—2019年中国城市和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从数字赋能意向和赋能行动两个维度探讨了数字经济对两业融合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水平显著提升,呈现“四周高于中心、沿海高于内陆”的空间特征;数字经济显著推动了两业融合发展,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数字赋能意向和赋能行动对两业融合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和城市存在异质性;从机制检验来看,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和政府治理能效两条路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两业融合在不同分位数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这一结论丰富了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领域的研究,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融合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融合 赋能意向 赋能行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勇坚 孟静
高端服务业是对战略性资源具有非常强的控制能力的相关服务业。其具体业态包括金融、科技研发、高端商贸、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服务行业。高端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及竞争力的提升,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与关键。通过推动高端服务业大发展,建立维护产业安全的大环境,比单纯通过行政手段维护产业安全,具有更高的效率,也更符合国际游戏规则。为了促进高端服务业大发展,提升我国产业安全水平,必须整合国内高端服务业资源,形成高端服务业竞争优势,打造旗舰型高端服务企业,缔造高端服务品牌,并通过提升城市竞争力来打造高端服务业集聚带。
关键词:
高端服务业 产业安全 国家经济安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晓磊
总部经济与现代服务业之间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从一方面说,城市的总部集群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公司、企业总部成为现代服务企业的重要客户和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的驱动力。总部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一个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总部密集的地区则会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出更为强烈的需求。从另一方面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总部经济赖以形成的重要条件。总部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总部经济的生存环境要求必须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的配套。
关键词:
总部经济 现代服务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明生 张一兵
结合数字技术特性,以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为视角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入分析数字技术对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影响机制及作用特点。在测度2012—2019年中国214个地级城市数字技术发展水平和产业融合程度基础上,探讨数字技术发展对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促进作用及其内在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水平提升会显著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在考虑模型内生性问题并利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数字技术的作用强度具有区域异质性,且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在非技术密集地区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数字技术通过技术进步和信息平台两种方式并以技术创新效应与市场需求效应为传导机制影响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结论有助于厘清数字技术作用于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内在机理,深化对产业融合机制和地区异质性的理解,拓展数字技术在产业应用中的研究。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产业融合 产业升级 融合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诗卉 肖婷婷
随着数字技术逐渐加入社会生产过程,数字经济对产业内部结构将产生深刻影响,为研究数字经济对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影响,在2011—2019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基础上,构建实证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服务业结构的影响效应为“高端促进”,而非“低端锁定”,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在作用机制上,数字经济通过提高地区人力资本水平促进服务业结构升级。空间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本地的数字经济发展能够带动邻地的服务业结构升级。数字经济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受人力资本水平的调节,当人力资本水平超过门槛值时,表现出持续增强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证实数字经济是服务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能够为数字经济时代破除经济“结构性减速”、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服务业结构 人力资本 空间溢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2011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精神,会同北京、上海、天津等14个省市,围绕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服务、电子商务、数字内容、生物技术服务等8个重点领域,大力推动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一、2012年发展情况(一)2012年总体发展特点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测算,我国高技术服务业2012年实现增加值约1.8万亿,占国内生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戴魁早 黄姿 王思曼
本文结合当前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背景,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框架下,探究数字经济对中国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中国城市服务业结构升级,政府治理效能显著增强了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高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效率推动服务业结构升级;政府治理效能强化了数字经济的资本效率提升机制和技术效率提升机制,但未明显改善数字经济的劳动效率提升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四个维度的影响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数字产业、数字用户和数字平台产生了正向影响,但数字创新的作用并不显著;另外,数字经济对一线城市、中心城市、东部城市和服务业结构水平较高城市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本文丰富了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也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服务业结构升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少甫 陈亚辉
数字经济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以2011~2019年地级市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本文使用熵权法测度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发展呈现出空间集聚的特征,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以及要素错配程度较低的地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激励影响更大。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推动服务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应继续推动经济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曹建飞 孙一迪 高省亮
数字经济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对赋能我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11—2020年的数据,测度了我国31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和高质量的发展水平,以服务业效率为切入点,分析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实证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对邻近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并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特征。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服务业效率是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门槛效应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越过门槛值后,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因此,提出扩大服务业中数字经济渗透率,助力服务业领域数字技术创新,加快西部地区进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等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维安 贺聪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已有研究表明,浙江未来15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并从工业化中期开始进入后期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后期,以城市为依托的现代第三产业将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产业结构也将从现在的Ⅱ>Ⅲ>Ⅰ快速向Ⅲ>Ⅱ>Ⅰ转变。第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任兴洲 王微 王青 刘卫民 刘涛 许伟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经济社会需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将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居易 魏修建
文章基于2012年、2015年和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法研究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关系及其动态变化趋势。研究表明,信息服务业融合于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程度具有显著差异,且信息服务业融合于制造业的程度趋于上升。信息服务业对制造业大多数细分行业的拉动作用在减弱,但支撑作用却在逐渐增强。在信息服务业的各细分行业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融合于制造业的程度较高,且对制造业数字化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文章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融合 数字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