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95)
- 2023(13492)
- 2022(11356)
- 2021(10572)
- 2020(8346)
- 2019(19134)
- 2018(19146)
- 2017(33319)
- 2016(19159)
- 2015(21449)
- 2014(21553)
- 2013(20411)
- 2012(19231)
- 2011(17586)
- 2010(18401)
- 2009(16759)
- 2008(16728)
- 2007(15513)
- 2006(14058)
- 2005(13218)
- 学科
- 济(69260)
- 经济(69181)
- 管理(51441)
- 业(50223)
- 企(42168)
- 企业(42168)
- 中国(29560)
- 教育(24313)
- 地方(21431)
- 农(21206)
- 技术(20549)
- 业经(20051)
- 理论(18659)
- 制(17453)
- 方法(17336)
- 财(16517)
- 学(15527)
- 银(15208)
- 银行(15182)
- 行(14788)
- 融(14739)
- 金融(14738)
- 教学(14382)
- 农业(14236)
- 发(13848)
- 技术管理(13155)
- 数学(12540)
- 贸(12515)
- 贸易(12495)
- 体(12424)
- 机构
- 学院(257426)
- 大学(256117)
- 济(97534)
- 研究(96329)
- 经济(95005)
- 管理(88748)
- 理学(73231)
- 理学院(72206)
- 管理学(70927)
- 管理学院(70380)
- 中国(69673)
- 京(58193)
- 科学(55695)
- 所(49008)
- 财(48680)
- 范(46847)
- 师范(46515)
- 江(45464)
- 研究所(43416)
- 中心(41877)
- 教育(39868)
- 北京(38846)
- 农(37690)
- 师范大学(37320)
- 州(36349)
- 财经(35555)
- 院(35031)
- 技术(34640)
- 经(32003)
- 业大(31453)
- 基金
- 项目(153332)
- 研究(127284)
- 科学(120920)
- 基金(101509)
- 家(86217)
- 国家(85168)
- 社会(75622)
- 科学基金(72346)
- 社会科(71261)
- 社会科学(71247)
- 教育(65824)
- 省(65201)
- 编号(56437)
- 划(54707)
- 基金项目(52183)
- 成果(49874)
- 课题(43944)
- 自然(41502)
- 自然科(40514)
- 自然科学(40508)
- 自然科学基金(39779)
- 发(39712)
- 资助(39529)
- 创(37410)
- 年(37083)
- 重点(36306)
- 创新(33872)
- 部(33764)
- 项目编号(33686)
- 规划(33499)
- 期刊
- 济(127986)
- 经济(127986)
- 研究(95814)
- 中国(77079)
- 教育(73661)
- 管理(39189)
- 财(38172)
- 农(36145)
- 学报(33696)
- 科学(31991)
- 技术(29631)
- 融(27813)
- 金融(27813)
- 大学(27131)
- 农业(24417)
- 学学(22908)
- 业经(21966)
- 职业(20092)
- 经济研究(19223)
- 财经(17244)
- 图书(16901)
- 坛(16484)
- 论坛(16484)
- 经(15236)
- 问题(15225)
- 业(13892)
- 科技(13781)
- 发(13347)
- 技术教育(13215)
- 职业技术(13215)
共检索到442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章靖
培养全球胜任力是当前全球教育变革的主题,也是国际理解教育的现实诉求。哈佛大学教授费尔南多?M?赖默斯所主导的“全球教育创新倡议”秉持全球化立场,面向联合国提出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聚焦如何培养全球胜任力,开发出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该课程设置重视操作性与可推广性,课程实施兼顾“学科融入”与“课程单列”,广泛采用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社会实践和有组织讨论等教与学方法,突出“做中学”,并提出课程实施的“13步骤”的校本改革主张,集中代表了欧美学界关于全球胜任力探索的前沿。作为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系统研发的课程体系,“全球教育创新倡议”的全球胜任力课程在国际上独树一帜,其后续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
关键词:
全球教育创新倡议 全球胜任力 课程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王镭
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发展事业面临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以“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为主题的全球发展倡议,为全球共同发展指明方向。全球发展倡议源自中国、属于世界,是促进共同发展的国际公共产品,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提出全球发展倡议顺应人类历史发展大势,超越霸权稳定论局限、打破“搭便车”魔咒禁锢、秉持正确义利观,在对国际公共产品的理论认知上实现突破与创新。全球发展倡议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绿色与创新基本原则,既应对紧迫挑战,又注重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支撑条件,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提供了系统性、整体性方案。通过国际合作多种路径推进实施,全球发展倡议必将凝聚全球发展共识,增添全球发展动力,为推动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全球发展倡议 共同发展 国际公共产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朋腾 肖甦
持续推进指向胜任力培养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是俄罗斯提升教师培养质量、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秉持“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理念,俄罗斯高师院校积极探索“胜任力导向”的教师培养,构建由一般文化胜任力、一般职业胜任力和专业胜任力组成的教师胜任力模型,以有效解决教师教育中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脱节的现实难题。俄罗斯高师院校课程改革提出“知识”“能力”和“习惯”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通过模块化课程设置,实现专业性课程与师范性课程的深度融合,以“任务”为纽带组织教学落实行动导向,并以“任务完成度”作为胜任力评价工具,强调体现对话理念的师生双向“反馈”。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郝丹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通过一系列创新探索,通过远程开放教育方式,努力将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致力于为农村第一线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显示了远程教育可能发挥的独特作用和广阔前景,作为鲜活的实践案例,其中的多方面启示值得深入发掘、研究。第22次"中国远程教育学术圆桌"以"远程教育的历史使命:农村发展与变革的人力资源支撑"为主题,聚焦浙江电大实施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开展"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创新探索与研究成果,总结提炼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探讨远程开放教育在中国农村发展与变革,特别是在提供农村人力资源支撑中所发挥的独特功能作用,研究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创业、创新人才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德喜 蒋云良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了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日益多样化,必然要求高校培养具有良好个性的毕业生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湖州师范学院积极实施"最适教育",逐步形成了地方本科院校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途径和机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最适教育 个性化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崇德
创新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动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必须从产生创新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入手。中华大地是创新的故乡,创造了文学、艺术、科技和教育等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创新或创造性是统一的整体,其心智结构由创新动机、创新信息、创新过程、创新成果和创新主体个性品质等要素构成。创新是一个思维过程,需要是创新的动机,信息是创新的源泉。创造性思维是新颖、独特且有意义的智力因素,创造性人格是以非智力因素为核心的创新精神。社会关注的是创新成果。中年期是个体创新的高峰期。专业领域知识经验的增加与创造力成倒U形曲线,高独立自主性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高创造力的发挥,高度投入的心理状态源于强烈的内在动机,坚持坚强、有毅力是创造性人才的意志特征,良好品德是创新活动的精神力量。创新是一种具体的特质,不同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心理特质具有差异性。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促进创新人才发展,应着眼差异、分类培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屈廖健 刘宝存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实施对我国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的培养结构和培养内容提出了现实要求。当前,我国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的培养逐渐专门化、制度化,但面对新的要求仍存在复合人才培养不足、国家和区域覆盖不全、组织与师资队伍结构固化、学科归属不明等问题与挑战。基于现状和问题,可从国家层面、院校层面以及学科知识层面出发,开展多维度的政策支持与全面布局,建立跨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强调多元化的学科知识和实践经历,全面系统地开展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工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蔚
美术教育在现今高校教育中有着非常特殊的位置。美术是多种艺术的根基,是人们发现美、感受美的重要途径。在美术教育中做到与时俱进,落实科学发展观,崇道尚德,格物致知,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需要,也是高等教育的任务与使命。由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张倩、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张春新编写的《创新视野下高校美术教育的探索》(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版)一书,在研究美术教育理论的同时,对美术教育及创新教育研究进行了详尽的讨论。总览全书,具有三个方面特点。一、高校美术教育及其创新的理论分析系统全面该书首先从理论角度梳理了美术教育的相关概念、内容与分类、性质与特点、目的与意义以及功能与价值,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开展高校美术创新教育的必要性,认为高校美术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适应时代和经济社会变革的必要措施,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优化高校教师队伍。然后该书提出了推动高校美术创新教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树青
高等学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我国高校尚不能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与创新型国家的高校相比,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我国高等教育应深化改革,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建设,使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为此,要进行教育理念的改革,探索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坚持产学研结合,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扩大高校对外开放,增加科技创新投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奕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传统经济发展要素、渠道、资源等通过"新陈代谢"的方式淘汰,并以科技性、文化性、生态性等价值更高的经济形态取而代之,从而实现经济增速适当放缓、经济质量有序提升的目的,这也正是我国启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起点。基于经济模式换档,我国会计人才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尤其随着"互联网+"新业态在社会各产业、全领域、多形式的渗透,大数据与会计工作深度整合已是必然趋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建波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向更高水平迈进,社会对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数十个领域的艺术设计人才的巨大需求推动了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大规模高速发展。但现实中,大部分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因缺乏创新能力、电脑软件操作技术或艺术设计实践经验而无法胜任艺术设计工作。这种现象表明我国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整体上偏离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目标,因此,重新审视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提高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已刻不容缓。由王大为、陈明明与陈姝潓合著的《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探索》(九州出版社,2018年5月版)分艺术设计教育起源、我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策略这三个层面来总结艺术设计教育规律。本书对我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珂 马健生
英国教师教育标准是由"学校培训与发展局"制定的,分为"职前教师教育要求"和"教师专业标准"两套体系。该标准凸显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体现了教师教育的一体化趋势和教师专业化管理的动力原则,反映了人们对教师素质的最新认识和对教师内在专业特性提升的要求,对我国教师教育标准的制定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英国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标准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兆杰
在发展动力亟待转型的新形势下,创新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创新型人才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的核心指标、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指出,应加快确立人才优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培养 教育信息化 学习者自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汉新 朱艳新
全球发展倡议为新型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全球发展倡议之于全球经济治理,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从历史逻辑看,二战之后全球经济治理正反两方面的实践表明,全球发展倡议能真正引领国际社会共同发展;从理论逻辑看,公共品的“搭便车”行为导致“集体行动困境”,全球发展倡议可以有效避免“集体困境”;从现实逻辑看,数字化、区域化、碎片化、近岸化和本土化等全球生产网络的重构,全球发展倡议是全球经济治理的现实需要。全球发展倡议的普惠平衡弥合全球发展赤字,协调包容打造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合作共赢凝聚国际发展合力,共同繁荣构建人类发展命运共同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促进新型全球经济治理的实践路径包括共建全球发展共同体,完善全球发展倡议下与现有全球、区域、次区域、国别层面发展战略对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