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69)
2023(13079)
2022(11448)
2021(10736)
2020(9008)
2019(20810)
2018(20800)
2017(39938)
2016(22117)
2015(25191)
2014(25272)
2013(24805)
2012(22799)
2011(20470)
2010(20633)
2009(18997)
2008(18332)
2007(16255)
2006(14249)
2005(12756)
作者
(62195)
(51377)
(51185)
(48624)
(32722)
(24625)
(23269)
(20160)
(19537)
(18528)
(17610)
(17140)
(16306)
(16255)
(15766)
(15640)
(15476)
(15214)
(14659)
(14591)
(12757)
(12671)
(12262)
(11719)
(11625)
(11537)
(11428)
(11357)
(10343)
(10024)
学科
(81417)
经济(81287)
管理(67300)
(61029)
(52463)
企业(52463)
方法(36709)
数学(30857)
数学方法(30484)
(24294)
中国(22274)
(21255)
(19885)
业经(19419)
(17576)
地方(15939)
(15764)
贸易(15754)
理论(15569)
(15331)
(15030)
财务(14961)
财务管理(14928)
(14376)
金融(14372)
(14275)
银行(14238)
(14154)
企业财务(14133)
农业(13771)
机构
大学(309959)
学院(306771)
管理(121505)
(119183)
经济(116387)
理学(104957)
理学院(103745)
管理学(102074)
研究(101742)
管理学院(101489)
中国(75132)
(66544)
科学(61694)
(58503)
(50309)
中心(45808)
财经(45778)
研究所(45484)
(44912)
(44897)
业大(43726)
(43411)
师范(43085)
北京(42330)
(41481)
(37135)
(36683)
经济学(35153)
师范大学(34990)
农业(34900)
基金
项目(208135)
科学(163946)
研究(157453)
基金(149593)
(128631)
国家(127518)
科学基金(109902)
社会(97266)
社会科(92115)
社会科学(92090)
(81392)
基金项目(79508)
教育(74068)
自然(70316)
(68917)
自然科(68622)
自然科学(68609)
自然科学基金(67355)
编号(65738)
资助(61158)
成果(55530)
(46652)
重点(46538)
课题(46018)
(43819)
(43463)
(41567)
项目编号(41140)
教育部(40602)
创新(40455)
期刊
(132007)
经济(132007)
研究(95426)
中国(63099)
学报(46006)
(45312)
管理(45214)
教育(44904)
科学(42205)
(40840)
大学(35468)
学学(32871)
农业(28300)
技术(27259)
(27048)
金融(27048)
财经(22004)
业经(20842)
经济研究(20184)
(18656)
问题(17072)
图书(16493)
理论(15887)
科技(14686)
实践(14637)
(14637)
(14220)
现代(13750)
(13738)
技术经济(13656)
共检索到457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丽华  褚伟明  
良好的机制是教师持续研究的根本保障。与我国教师研究以学校外部机制驱动的现状不同,国际上近50年的研究表明,促进教师研究的学校内部机制大致有三类:学校自主建构的促进教师研究的内部机制,校外人士帮助学校构建的促进教师研究的内部机制,多方联动下学校促进教师研究的整合机制。这些不同的机制既为我国一线学校构建促进教师研究的内部机制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又昭示着学校内部机制构建可能面临的新挑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丽华  陆虹  沈莉  徐平  
当前我国不少学校的教师研究遭遇了外部机制推动无力、学校内部机制缺乏的双重困境。为此,特选取在学校内部机制构建方面有突破的M小学作为个案,以参与式观察、访谈等深度研究了该校内部机制探寻的7年历程。研究表明:该校内部机制探寻经历了外部推动、自主建构、内涵深化阶段,这三阶段也是该校教师研究逐渐找到内在自生力量的过程;机制构建的主体是学校但需要持续的外部专业支持和情绪支持;机制要素从推动阶段的三要素演化为深化阶段的稳定五要素;机制实施过程中的阻力来自于校内外,校内的阻力能通过学校和大学研究者的合力逐步化解,但来自外部行政的阻力是学校难以凭自身努力解决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董宇艳  赵立涛  朱志伟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高校自我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通过评估,高校结合教育部评估指标,认真进行自查、整改和建设,有效地提高了本科教学质量。笔者结合教育部专家进校检查,提出高校如何构建加强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若干建议和举措。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茂科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是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文章提出要改变历来忽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现状,努力构建有利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促进机制,不断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田敏   钟春平  
通胀预期不仅关系到宏观政策及其实施的效果,也是宏观经济研究的重要发展脉络,一直是国际上研究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领域。梳理通胀预期研究的进展及争议可以发现,通胀预期相关研究在近些年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线之一。具体内容如下:第一,介绍通胀预期的指标和测度方法,侧重说明数据来源及测算的可靠性问题,发现利用机器学习和文本挖掘等方法探测微观预期数据已经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第二,结合前沿理论和经验证据阐述了通胀预期的形成过程,发现相关理论及经验证据尝试着改变“理性预期”的严格设定,进而改进了宏观经济的模型说服力及政策的实施效应;第三,结合“前瞻性指引之谜”,总结了在宏观经济政策及通胀预期管理中存在的争论及政策实施困境,侧重说明预期能否被有效管理,央行能否影响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预期;第四,基于上述分析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胀预期管理框架,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和说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爱淑  
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创新大学内部管理机制,探索并形成符合国情和校情的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公正性和可调节性的学校内部运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国红  
本文认为,教师教学能力是影响课程改革成效的关键性因素,由于行动体系课程对中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与之对应的中职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机制需要建立"引动"系统、"助动"系统和"驱动"系统,并关照"扰动"系统的客观存在及其转化机理,使四大系统形成一股整体力量,共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素琴  孟珍珍  
民办高校的内涵式发展需要国家宏观政策的顶层设计,更需要民办高校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文章从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的研究入手,分析梳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标等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当前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忽略民办高校教育属性、内部治理研究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实践领域研究较为缺乏等。民办高校内部治理问题必须以民办高校的教育基本属性为出发点,关于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的研究必将走向纵深化、多元化、体系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必学  刘晓欢  
在高职院校的建设中,教学是主体,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学校整体竞争实力中的各个因素最终都会通过教学的最终成果——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出来,这就提出了一个学校教学方面的力量问题。教学力量强,则人才培养能力强,从而学校整体竞争实力强。因此,加强学校教学力量建设,保证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即可从根本上推进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在此,我们将这种教学力量称为"教学力"。高职院校教学力就是指学校在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教学理论研究与应用能力、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丽洁  
教学督导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师持续发展的积极而有效的保障与监控体系。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应用型高等教育的背景下,高校的教学督导工作职能应该由传统模式向现代督导机制转变,并且要更加关注教师的发展,特别是教师的心理成长。因此,要积极构建促进教师心理成长的督导机制,更好地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慧  金慧  
高校青年教师从入职到走向专业成熟面临着教学科研、个人发展、家庭生活等多重压力,如何帮助青年教师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未来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考虑从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入手,建设有利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机制。有效的团队建设可以帮助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更快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沈晓敏   吴亚  
全球范围内频发的校园冲突、欺凌和暴力问题使得冲突解决教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通过对1983—2022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556篇文献的可视化分析,发现学校冲突解决教育研究文献自20世纪60年代起步,到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核心研究主题可被聚类为学校冲突解决教育的价值研究、内容研究和途径研究三方面;而道德推脱、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成为近二十年的研究前沿。鉴于40年来国际研究的经验可知,学校冲突解决教育建基于多学科跨领域研究,冲突解决能力有赖多渠道合力培养,冲突解决教育实践需通过有计划、监管和资助的项目加以推进。冲突解决教育重要而迫切,要真正落实必须从观念、方法到制度各层面加大研究和实践的支持和保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樊晓云  
通过对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关系、贸易成本及国际贸易成本内容的分析,指出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并从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设备、物流信息、物流网络四个方面阐述了其促进机制。最后提出了发展国际物流、降低国际贸易成本的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冯志军  
国际金融危机消解之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想在未来新一轮全球化国际经济竞争中获得主动,必须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积极倡导和推进全民终身学习,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水平,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撑。本文结合我国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方面的现状,提出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条件,通过构建动力机制、组织机制和服务机制,在实践层面上大力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贺能坤  张学敏  
西南少数民族创造了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但传统的保护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只保存了非物质文化的"形",不能保存蕴藏在非物质文化之中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等"神"的内容,无法真正实现传承。根据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要求,应积极对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进行改革,并通过学校的辐射作用建立有利于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学习型社区,培养民族非物质文化"活的传人",从根本上建立起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再生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