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24)
2023(12017)
2022(10129)
2021(9140)
2020(7578)
2019(16628)
2018(16302)
2017(30622)
2016(16564)
2015(18021)
2014(17092)
2013(16535)
2012(14988)
2011(13447)
2010(13485)
2009(12836)
2008(12593)
2007(11333)
2006(9841)
2005(8811)
作者
(46959)
(39444)
(39211)
(36971)
(24939)
(18900)
(17365)
(15204)
(14873)
(13801)
(13490)
(12977)
(12918)
(12427)
(12187)
(11962)
(11780)
(11674)
(11386)
(11265)
(9837)
(9537)
(9328)
(8953)
(8782)
(8738)
(8732)
(8732)
(7771)
(7755)
学科
管理(60381)
(59536)
经济(59433)
(56656)
(49329)
企业(49329)
方法(24208)
(20450)
数学(20299)
数学方法(20137)
(17661)
中国(17379)
技术(17235)
(17049)
业经(16789)
技术管理(12761)
(12724)
贸易(12713)
(12433)
财务(12416)
(12399)
财务管理(12390)
(12061)
企业财务(11813)
(11791)
银行(11747)
(11620)
(11591)
农业(11316)
(11177)
机构
学院(229042)
大学(228864)
(95842)
经济(94074)
管理(91184)
理学(79338)
理学院(78507)
管理学(77445)
管理学院(77017)
研究(75464)
中国(57357)
(46700)
(46632)
科学(45603)
(41041)
(37168)
业大(36273)
财经(36273)
(34968)
中心(34385)
研究所(33649)
(33020)
农业(32227)
经济学(29459)
北京(28551)
(27621)
财经大学(27015)
(26726)
经济学院(26558)
(26509)
基金
项目(158864)
科学(126827)
基金(117289)
研究(113082)
(103909)
国家(103042)
科学基金(89090)
社会(75277)
社会科(71533)
社会科学(71519)
(63279)
基金项目(62914)
自然(57974)
自然科(56734)
自然科学(56716)
自然科学基金(55815)
(52945)
教育(51473)
资助(45143)
编号(42640)
(39597)
创新(36113)
重点(36001)
(34886)
(34718)
(33551)
成果(33520)
国家社会(31964)
(31704)
科研(30336)
期刊
(103936)
经济(103936)
研究(65820)
中国(49994)
学报(38921)
(37812)
管理(37742)
(36671)
科学(35542)
大学(29744)
学学(28441)
农业(24190)
教育(22816)
(21433)
金融(21433)
财经(18469)
技术(18349)
业经(17570)
经济研究(17257)
(15903)
(14009)
科技(13911)
问题(13296)
(11664)
技术经济(11458)
商业(10817)
(10745)
现代(10162)
业大(10145)
财会(9650)
共检索到339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盛龙飞  王一江  
奖酬与创造力的关系一直是相关研究领域的经典话题。创新驱动型报酬作为一种鼓励个体持续对创新过程进行投入的报酬形式逐渐走入学者们的视野。本文以薪酬激活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为依据,分析创新驱动报酬在自主动机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以及自主动机在创新驱动报酬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以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部门员工为研究对象,采集了333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创新驱动报酬促进了自主动机进而提升员工创造力;创新驱动报酬增强了员工自主动机对创造力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丰富了奖酬与创造力关系的讨论,凸显了创新驱动报酬在激发员工创造力方面的价值,为组织不断创新奖励形式和丰富薪酬设计提供了参考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迎霜  张昊民  马君  
基于目标设置理论和压力认知交互作用理论,文章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以考察创新性工作要求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中介机制及边界条件。以67个团队领导和412名团队成员为样本进行统计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创造进程参与正向中介创新性工作要求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挑战性压力评估和阻断性压力评估分别正向和负向调节创新性工作要求与创造进程参与的关系;创新性工作要求通过创造进程参与对员工创造力的间接效应受到了挑战性压力评估的正向调节和阻断性压力评估的负向调节。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创新性工作要求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内在机制,为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员工创造力提供借鉴和指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婧  苏秦  张谦  
考察了产品创新情境下,创造力绩效激励对创新小组成员渐进性和突破性创造力的作用机制,并检验了绩效反馈和部门异质性的调节作用和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创造力绩效激励对渐进性创造力具有促进作用;绩效反馈和部门异质性均正向调节创造力绩效激励对渐进性创造力的影响;同时,绩效反馈的调节效应部分通过知识共享中介,部门异质性的调节效应完全通过知识共享中介;创造力绩效激励对突破性创造力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端旭  洪雁  
员工创造力是企业创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如何提升员工创造力已经引起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尽管已有研究认为领导支持行为有助于员工创造力的实现,但是关于领导支持行为通过怎样的具体机制来影响员工创造力并没有得到系统的阐释。本研究以我国各类企业181名员工为样本,将内部动机和心理投入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并验证了领导支持行为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领导支持行为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正效应,内部动机和心理投入在领导支持行为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君  闫嘉妮  
正面反馈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低成本且行之有效的正向激励手段,但结果如何不甚明了。根植于本土"面子"文化,基于反馈加工过程模型,从反馈效价、反馈情境以及反馈接收者特质三方面出发,构建了一个嵌套被中介调节效应的三项交互模型,通过设计3项研究,旨在探讨绩效激励下的正面反馈反应机制。研究1结果显示,正面反馈调节绩效报酬对创造力的倒"U"型影响,且调节效应因员工胜任感知不同而存在差异,即在高激励强度下提供高的正面反馈反而加剧绩效报酬对个体尤其是低胜任感知个体创造力的抑制。研究2探索了上述负效应的成因,揭示了盛名综合症的中介作用。研究3进一步揭示,由于低胜任感知诱发的盛名综合症,强化了正面反馈对表现目标导向的引导作用,从而加剧绩效报酬对创造力的抑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栋虹  张翔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研究创造性自我效能对于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是创新研究领域的新热点。为更好地了解创造力自我效能的影响机制,本文引入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作为中介变量,从个体层面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同时对员工的创造力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而内在动机则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隐性知识共享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的效应;在创造力自我效能对于员工创造力影响的三条路径中,创造力自我效能通过内在动机,进而影响到员工创造力的路径,其正向影响效应最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栋虹  张翔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研究创造性自我效能对于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是创新研究领域的新热点。为更好地了解创造力自我效能的影响机制,本文引入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作为中介变量,从个体层面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同时对员工的创造力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而内在动机则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隐性知识共享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的效应;在创造力自我效能对于员工创造力影响的三条路径中,创造力自我效能通过内在动机,进而影响到员工创造力的路径,其正向影响效应最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龙均   龙静   柳汝泓   万文海  
员工通过越轨创新带来的拓荒式创新成果在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上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文献还未从动机视角研究越轨创新行为的形成机制,因此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整合了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这一组认知要素,并从动机视角引入绩效趋近目标导向作为中介,探讨其对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来自53家科技型企业的468份三时间节点的员工数据表明: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有促进作用;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的双高组合比双低组合更容易驱动越轨创新行为;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的一致性组合比不一致性组合更容易驱动越轨创新行为;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的高低组合比低高组合更容易驱动越轨创新行为;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主要通过形成绩效趋近目标导向进而影响越轨创新行为;差错管理氛围能正向调节绩效趋近目标导向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在越轨创新行为形成机制的研究上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企业如何驱动员工越轨创新行为提供了实践指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鹏飞  叶锦华  刘雨展  
基于272份员工及其直属主管的配对数据探讨同侪效应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层次回归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同侪效应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能够促进员工工作投入;员工工作投入在同侪效应与员工创造力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组织公平正向调节同侪效应与员工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结论对组织激发员工创造力管理实践的启示为:组织应注重同侪效应的积极影响,通过提高组织公平消除负面影响;个体要树立正确的比较观,提升自我效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曲怡颖  任浩  
通过对230名中国企业员工及直接主管的配对样本分析了恢复体验对员工创造力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恢复体验与员工创造力呈显著正向关系,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在二者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并且工作复杂度负向调节恢复体验与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曹曼  赵曙明  
基于信息交换理论,以134名人力资源部经理和1177名员工的配对数据为研究样本,系统考察了高绩效工作系统提升员工创造力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高绩效工作系统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信息整合部分中介了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工作控制正向调节了信息整合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云娜  杨高升  
通过对273位员工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结构方程、路径分析法和层次回归法探讨谦卑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谦卑型领导能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知识共享在谦卑型领导影响员工创造力的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主动性人格负面地调节谦卑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直接作用,即对于低主动性人格的员工,谦卑型领导对其创造力的提升更明显。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文兴  廖建桥  张鹏程  
本研究试图去寻找创造力的影响因素,认为来自管理者的辱虐管理行为是阻碍员工创造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且管理者的这种负面行为是通过关系冲突与程序不公平最终影响到员工创造力。通过对来自一家大型制造企业的385名员工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辱虐管理显著降低员工创造力;②辱虐管理显著激发关系冲突与程序不公平感;③关系冲突、程序不公平感显著降低员工创造力;④关系冲突、程序不公平感两者都显著完全中介辱虐管理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最后,讨论了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启示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曲怡颖  任浩  
通过对230名中国企业员工及直接主管的配对样本分析了恢复体验对员工创造力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恢复体验与员工创造力呈显著正向关系,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在二者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并且工作复杂度负向调节恢复体验与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兆证  周路路  
在创造力研究中,以往的研究更多关注如何激发员工产生"新奇"想法,而忽视了想法对组织的"有用"性。而愿景型领导能够促使员工为组织创造价值,提升员工"新奇"想法的有用性。文章通过对江苏省两家大型民营企业集团中的532名员工及其89名主管的配对数据,探讨了愿景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中介影响机制和价值观一致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导向在愿景型领导和员工创造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价值观一致性增进了愿景型领导对学习导向的正向作用,进而对员工的创造力有积极影响。通过构建中介调节模型,揭示了愿景型领导对创造力影响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