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45)
2023(9716)
2022(8263)
2021(7617)
2020(6121)
2019(13890)
2018(13683)
2017(27268)
2016(14608)
2015(16548)
2014(16689)
2013(16658)
2012(16104)
2011(14879)
2010(15533)
2009(14720)
2008(14515)
2007(13454)
2006(12614)
2005(11681)
作者
(42641)
(35255)
(35004)
(33546)
(22527)
(16682)
(16186)
(13518)
(13471)
(12999)
(12048)
(11539)
(11516)
(11287)
(10992)
(10844)
(10367)
(10278)
(10275)
(10259)
(9104)
(8698)
(8465)
(8126)
(8117)
(8098)
(8041)
(7948)
(7112)
(6992)
学科
(68056)
经济(67841)
管理(40768)
(39850)
(30250)
企业(30250)
中国(25731)
(22483)
方法(21930)
地方(20021)
数学(17433)
业经(17304)
数学方法(17238)
(15888)
(15455)
农业(14563)
(14310)
银行(14300)
(13979)
(13263)
贸易(13247)
(13009)
金融(13008)
(12834)
(12026)
(11866)
(11454)
(11060)
地方经济(11006)
环境(10506)
机构
学院(216557)
大学(213926)
(95507)
经济(93361)
管理(80389)
研究(79102)
理学(66690)
理学院(65897)
管理学(65029)
管理学院(64578)
中国(63094)
(48766)
(46824)
科学(43793)
(40014)
财经(36255)
中心(35744)
(35411)
研究所(35148)
(32826)
(32616)
北京(31039)
(30913)
师范(30695)
经济学(28840)
(28583)
(28080)
财经大学(26363)
业大(26220)
经济学院(25756)
基金
项目(126416)
研究(100281)
科学(100027)
基金(89286)
(75119)
国家(74372)
社会(65245)
科学基金(63358)
社会科(60763)
社会科学(60747)
(49762)
教育(45661)
基金项目(45636)
编号(42587)
(41624)
成果(37269)
资助(37068)
自然(36532)
自然科(35607)
自然科学(35599)
自然科学基金(34951)
(33317)
课题(30703)
(28698)
重点(28313)
发展(27866)
(27380)
(26251)
(25884)
国家社会(25715)
期刊
(121295)
经济(121295)
研究(76668)
中国(50972)
(35289)
(32581)
管理(32173)
教育(29857)
(29542)
金融(29542)
科学(26502)
学报(26226)
农业(22070)
业经(21402)
大学(21065)
经济研究(19474)
学学(19331)
技术(18867)
财经(18316)
问题(16150)
(15790)
(13683)
国际(12057)
商业(11355)
理论(11167)
图书(10875)
技术经济(10836)
(10674)
论坛(10674)
现代(10664)
共检索到362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樊慧霞  
"第三次"国民收入分配理论揭示了社会捐赠在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分配公平方面发挥着"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无法替代的补充作用。因此,完善我国社会捐赠的法制建设、机构建设、税制建设、项目建设、文化建设等一系列制度,加强舆论宣传力度,强化民众慈善捐赠理念,营造和谐的社会捐赠氛围是实现国民收入公平分配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振虎  王雪莹  
2006年,沃伦.巴菲特宣布将个人财产的85%捐赠给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按当时市价约370亿美元。同年,香港首富李嘉诚宣布将个人财产的至少1/3捐赠给名下的3个慈善基金组织,资金主要用于祖国大陆和台湾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益事业。2008年,比尔.盖茨将580亿美元的个人财产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晔  
2009年,财政部、教育部印发《中央级普通高校捐赠收入财政配比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指出:为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向高等学校捐赠,拓宽高等学校筹资渠道,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从2009年起,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中央级普通高校接受的捐赠收入实行配比补助。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罗公利  杨选良  李怀祖  
社会捐赠是个人、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方式。大学谋求社会捐赠是大学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比中美两国大学社会捐赠状况,我国大学社会捐赠相对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独立的非政府公益机构尚未形成,激励性制度体系不完善,以及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存在制约性因素。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乔海曙  许国新  
校友捐赠在中外都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当今更是推动高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社会资本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校友和高校发展的交易模式,阐述两者间的互动关系,进而论证校友捐赠是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发挥校友社会资本的融资、信息和发展功能,对推进高校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迟爱敏  张东玲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企业捐赠的几种类型,然后着重论述了企业捐赠的主客观条件: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国外企业伦理的影响、企业捐赠的优势和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榜样力量的导向和国家的重视支持等,较全面地阐明了现代中国企业有完全充分的条件承担起全社会慈善捐赠的表率义务,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企业捐赠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种必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旭东  应飚  
社会捐赠是大学的一个重要经费来源,获得社会捐赠的能力也是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美国的一流大学中,捐赠收入通常占其年收入的20%-40%。笔者在分析大学发展与社会捐赠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大学内外两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我国大学社会捐赠水平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波  张凯丽  
本文基于企业慈善捐赠动机以及慈善捐赠企业所得税收优惠激励机理分析,针对企业所得税制度影响我国企业慈善捐赠规模和倾向的问题,提出扩大享受税前扣除的捐赠范围、适当扩展结转年度限制、试行差异扣除比例、扩大享受税前扣除资格的慈善组织范围等促进我国企业慈善捐赠的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飞霞  
1.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要增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关键在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公平合理的转移支付分担比例,着重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在增加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时,可将中央政府的纵向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的横向转移支付结合起来,还可以通过建立"对口支援"的方式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长云  
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将完善监管与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民营化结合起来,积极支持行业协会发挥其重要作用,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布局工作,健全其财政支持机制,拓宽其融资渠道,因地制宜地提高地价,适度降低生产性服务业的单位土地投资强度标准和用水及能源的价格,并强化其人力资本支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长明  
2011年12月2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30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扩大消费与发展方式转变"。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认为,2011年我国汽车消费增长全面大幅下降,其原因在于刺激政策的退出和宏观调控的影响,这种情况是暂时的,从国外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来看,我国已经进入汽车消费市场第二高速增长期,为保证汽车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应大力发展节油型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改善交通环境,扩大二三线汽车市场消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忠  
"绿色经济"概念最早于1989年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提出,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要兼顾。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以大量资源能源消耗、大量污染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向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转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晓阳  许维祥  
会展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产业 ,对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分析了发展会展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分析了目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构建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框架和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卓群  付彦琪  
我国巨灾保险发展状况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我国保险业务的逐步恢复,巨灾保险得到一定程度发展,但总体来说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险种,其体系也不甚完善。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完善多层次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探索建立中央、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促使巨灾保险的发展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道路。2016年之后,随着《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出台,巨灾保险步入加速发展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