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44)
- 2023(9884)
- 2022(7737)
- 2021(6809)
- 2020(5391)
- 2019(12123)
- 2018(12259)
- 2017(24069)
- 2016(13068)
- 2015(14936)
- 2014(15244)
- 2013(15159)
- 2012(14411)
- 2011(13320)
- 2010(13702)
- 2009(12944)
- 2008(12731)
- 2007(11681)
- 2006(11044)
- 2005(10566)
- 学科
- 济(65489)
- 经济(65418)
- 业(33935)
- 管理(33660)
- 中国(25840)
- 企(23363)
- 企业(23363)
- 农(21084)
- 地方(20747)
- 方法(18654)
- 业经(16528)
- 数学(16120)
- 数学方法(16029)
- 农业(14065)
- 制(13661)
- 银(13322)
- 银行(13307)
- 发(13299)
- 行(13008)
- 财(12372)
- 融(12300)
- 金融(12298)
- 贸(11906)
- 贸易(11891)
- 易(11479)
- 地方经济(11112)
- 发展(10357)
- 展(10332)
- 环境(10330)
- 学(10254)
- 机构
- 学院(196908)
- 大学(195099)
- 济(86935)
- 经济(85061)
- 研究(73878)
- 管理(69574)
- 中国(58053)
- 理学(57458)
- 理学院(56755)
- 管理学(55968)
- 管理学院(55589)
- 京(43468)
- 财(42175)
- 科学(42097)
- 所(37866)
- 研究所(33564)
- 中心(32640)
- 农(32355)
- 江(32274)
- 财经(31987)
- 经(28811)
- 北京(28666)
- 范(28281)
- 师范(28029)
- 经济学(27211)
- 院(26480)
- 州(26115)
- 业大(25667)
- 农业(24750)
- 经济学院(24511)
- 基金
- 项目(116826)
- 科学(91524)
- 研究(90635)
- 基金(81849)
- 家(70150)
- 国家(69498)
- 科学基金(58304)
- 社会(58276)
- 社会科(55203)
- 社会科学(55193)
- 省(46470)
- 基金项目(42318)
- 教育(40354)
- 划(38635)
- 编号(37946)
- 自然(33328)
- 资助(32873)
- 自然科(32466)
- 自然科学(32457)
- 发(32365)
- 成果(32302)
- 自然科学基金(31840)
- 课题(27582)
- 发展(26874)
- 重点(26614)
- 展(26426)
- 部(25627)
- 国家社会(24144)
- 创(23966)
- 性(22993)
- 期刊
- 济(110446)
- 经济(110446)
- 研究(68813)
- 中国(46814)
- 农(32573)
- 财(29414)
- 管理(28512)
- 学报(26634)
- 科学(26041)
- 融(25557)
- 金融(25557)
- 教育(25377)
- 农业(22053)
- 大学(20875)
- 业经(20041)
- 学学(19307)
- 经济研究(17943)
- 技术(17750)
- 财经(16006)
- 问题(15630)
- 经(13876)
- 贸(12233)
- 国际(10983)
- 业(10869)
- 商业(10769)
- 技术经济(10151)
- 现代(10079)
- 理论(9957)
- 图书(9800)
- 经济问题(9780)
共检索到326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海龙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整体水平已有长足进步,但两者的互动发展并不是特别协调,城镇化仍滞后于工业化。经过对我国工业和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多种模式及其作用机理的考察,发现存在模式粗放、行政干预、互动不足等问题,建议以产业、交通、人口等为抓手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协调发展。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互动发展转型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付保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总量增长将推动城镇化加快发展,工业结构调整将对城镇化产生双重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将不断加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振山 蔡建明 温婷 宋涛
在世界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背景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与协调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已有研究多停留在对二者协调程度的判断上,对于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既缺少实证分析,也缺少具体的解决途径。基于广东顺德这一极具中国工业化特色的城市,本文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顺德目前工业化进程中主要面临着产业结构亟待升级、服务业增长乏力、民间资本充足但缺少投资渠道、人才科技资源匮乏,以及内需不足等问题;而城镇化可以从经济和空间两个层面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经济层面包括:以集群化方式拓展新兴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创造内需动力;拓宽资本使用渠道;嵌入国际产业链,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吸引人才,培育创新基地。空间层面包括:构建生产空间,为产业升级提供平台;发展生活空间,为内需提供场所;加强对外经济空间联系,促进区域合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的关系可以辩证地解释为点—环发展模式: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出发点,其自身发展特点是追逐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遇到种种问题和挑战;城镇化是一个环,有利于发挥各个要素的协同作用,提供多元和多样化的发展环境,并为工业化发展提供空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虎 乔标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是破解我国当前发展困境的关键因素。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把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抓手。但国内依然缺乏有关二者关系的深入探讨,更遑论如何优化调控二者发展。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探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互动机制以及对它们的优化调控方法,寄希望于解决当前城市发展和工业发展转型升级问题,同时,也希望原有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理论能够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更新。分析表明,通过资源倒逼机制、政策整合作用以及发展城市群等,可以有利于我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 互动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俊杰 高峰
一、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战略,实现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良性互动。1.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工业化战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随着农村工业等非农产业的发展,以工补农、以工促农和以工养农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农业现代化进程逐渐加快。因此,今后我国仍然要采取鼓励和支持农村工业发展的政策,各地区应结合本地农业资源禀赋特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乃醒 胥和平 王延中
实现工业化是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的第一个目标。80年代,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崛起的乡镇工业大大影响和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加速了中国工业化进程,在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推动农业生产集约化、促进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更高层次等方面,展示了一条有效的现实途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钱晓颖 曾超
工业化是支持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工业化也是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本文利用1978~2012年的年度数据,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相关理论,利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模型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关系。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工业化发展程度指标与工业化结构指标都对我国的城镇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二者的影响效果大体相同。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工业化 VAR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建新 段禄峰
城镇化与工业化紧密联系、互相促进。文章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改革开放后这种滞后现象趋于缩小,2003年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最为协调,但自2003年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又有逐步增大趋势;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受自然基础和政策因素影响,各个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其中东中部地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东北地区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与工业化发展最为协调。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测度 区域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家传
由曹俊杰教授与高峰教授合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于2013年12月出版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的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是曹俊杰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的农业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景普秋 张向阳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基本上是同步的;发展中国家则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二者关系的演进,经历了从偏差到逐步协调的发展过程,二者之间的互动发展机制初步形成,通过建立工业化、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典型相关分析,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作了初步的结论。
关键词:
中国工业化 城镇化 典型相关 区域特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袁境
本文在分析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机制理论基础上,研究四川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特征以及互动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二者互动发展中需要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互动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申茂向,祝华军,田志宏
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两个重大战略,二者又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本文分析了推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互动发展的必要性,并对当前未能有效实现二者协调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从理论认识和政策制度等方面提出推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景普秋 张复明
一、工业化、城镇化的概念与相互关系工业化、城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从二者关系来理解,工业化、城镇化都是一种生产要素的转移过程,前者是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转移,后者是在不同空间地域的转移,转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高的生产要素(预期)收益率。相应地,工业化可以理解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兴 余兴厚 丁黄艳
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存在着强烈的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作用,政府主导与城镇化、工业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对政府主导、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的机理作用进行逻辑梳理的基础上,运用PVAR模型分地区研究三者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结果表明:政府主导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呈下降趋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政府主导对城镇化、工业化有较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阶段性的、不可持续的,且存在区域异质性;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效果欠佳,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正向带动作用明显,但城镇化对工业化的支撑作用有限,且地域差异明显。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兴 余兴厚 丁黄艳
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存在着强烈的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作用,政府主导与城镇化、工业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对政府主导、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的机理作用进行逻辑梳理的基础上,运用PVAR模型分地区研究三者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结果表明:政府主导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呈下降趋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政府主导对城镇化、工业化有较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阶段性的、不可持续的,且存在区域异质性;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效果欠佳,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正向带动作用明显,但城镇化对工业化的支撑作用有限,且地域差异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