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53)
2023(14357)
2022(12642)
2021(11845)
2020(9975)
2019(23432)
2018(23055)
2017(44690)
2016(24176)
2015(27502)
2014(27474)
2013(27378)
2012(25561)
2011(22970)
2010(23083)
2009(21200)
2008(20699)
2007(17942)
2006(15820)
2005(14198)
作者
(70316)
(58315)
(58177)
(55507)
(37253)
(27993)
(26420)
(22794)
(22040)
(20840)
(19842)
(19505)
(18547)
(18540)
(18026)
(17967)
(17315)
(17233)
(16638)
(16581)
(14438)
(14381)
(14049)
(13198)
(13107)
(12951)
(12948)
(12894)
(11803)
(11404)
学科
(99301)
经济(99184)
管理(66896)
(65213)
(51610)
企业(51610)
方法(47868)
数学(42574)
数学方法(42219)
中国(30253)
(27203)
(26855)
(22497)
贸易(22483)
(21915)
(21546)
业经(20170)
地方(19662)
(19188)
农业(18059)
(17008)
银行(16963)
(16189)
(15811)
金融(15810)
(15641)
财务(15582)
财务管理(15543)
技术(15282)
企业财务(14714)
机构
大学(346797)
学院(342736)
(143057)
经济(140208)
管理(135199)
研究(117102)
理学(117015)
理学院(115719)
管理学(113918)
管理学院(113311)
中国(89518)
(74092)
科学(71386)
(68790)
(58901)
(55148)
财经(54710)
研究所(53334)
中心(53101)
业大(50477)
(49927)
(49265)
北京(47128)
(44547)
经济学(44197)
师范(44114)
农业(43263)
(42747)
财经大学(40817)
经济学院(40289)
基金
项目(232857)
科学(183839)
基金(171234)
研究(169561)
(149344)
国家(148177)
科学基金(126996)
社会(107203)
社会科(101680)
社会科学(101658)
基金项目(91093)
(89001)
自然(82972)
自然科(80995)
自然科学(80978)
自然科学基金(79564)
教育(77441)
(75847)
资助(70671)
编号(68467)
成果(55747)
(52402)
重点(52356)
(49611)
(48133)
课题(46863)
科研(45204)
教育部(44998)
创新(44934)
国家社会(44462)
期刊
(152015)
经济(152015)
研究(106518)
中国(65178)
学报(55119)
(50839)
科学(50211)
管理(49057)
(48754)
大学(41537)
学学(38975)
教育(36386)
农业(33622)
(32651)
金融(32651)
技术(28130)
财经(26619)
经济研究(25705)
业经(23727)
(22668)
问题(20444)
(18777)
理论(18434)
图书(17719)
(17265)
技术经济(16799)
实践(16725)
(16725)
科技(15857)
国际(15628)
共检索到511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牟俊霖  赖德胜  
本文以三次经济普查中的行业从业人员数据为基础,用2002、2005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分析研究我国42个行业的就业弹性、就业乘数,并分解出各因素对2002-2007年期间就业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稳定就业以传统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为基础,扩大就业以高新技术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为主;资源垄断性行业劳动成本上升较快,提高劳动收入不利于就业,而传统服务业中的低工资行业提高劳动收入不会减少就业;加快资源性垄断行业和社会性服务业的改革,加强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产业关联,扩大居民消费,特别是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对促进就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作磊  邝彬  
本文利用美国、英国和日本三个典型发达国家不同时期的投入产出表分析了制造业对服务业产业依赖度的变动情况,并与我国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对服务业尤其是生产者服务业的产业依赖度明显偏低,这是制约我国服务业就业增长的主要因素。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制造业生产方式落后、社会化程度低以及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通过服务业发展促进我国就业增长必须立足于我国制造业水平的提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延春  汤苍松  
本文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测算房地产的关联效应,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宏观经济影响。研究认为:我国房地产业的关联效应和经济带动能力不突出,对居民就业的拉动有限,产业波及能力有待强化;房地产业对第三产业各部门的支撑作用有所提高;与实体经济关系相对密切,产业关联具有较强的重物质性特点;房地产业发展动力相对充足,对居民消费变动的反应相对敏感;房地产业的产出分配形成了向利税倾斜的结构。最后,从房地产调控重点、发展方式、分配结构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玲  
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以生产者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掀起了新经济的浪潮。进入服务经济的美国,生产者服务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分析美国1997年、2002年、2007年的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现状,并与同期的制造业、消费者服务业和政府服务业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美国生产者服务业在产业比重不断增加的同时,表现出与制造业分离的现状,对实际制造业投入率的趋小使现有的生产者服务业不再对美国制造业的进步起到如初的作用。这一现状的分析为我国正在兴起并将大力发展的生产者服务业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伍业锋  
文化产业已上升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对文化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及其经济影响力研究,对于制定政策措施,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绝大部分都只是分析了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并没有分析文化产业在最初投入和最终使用中的构成情况,也没有进行动态比较研究,而且在文化产业的具体外延界定方面也存在着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文化产业分为文化品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以广东省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为例,分别研究了广东文化产业的中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黄伟  张阿玲  张晓华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驱动一个地区GDP增长的最终根源。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比较和探究地区间经济发展的根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我国各大区域间经济增长的特点,对于我国决策机构有效地统筹区域发展具有极大帮助。然而,由于过去我们一直缺乏可用于这一方面研究的有效的实证研究工具,因此对于我国区域间GDP增长根源的研究很不深入,始终停留在表面的定性研究上,未能揭示出我国各大区域间经济增长的真正根源。本文就是要通过研制的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从我国各大区域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贡献做实证性追溯。希望通过此项研究对我国的区域发展给予理论支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袁志刚  邵挺  
本文利用涵盖我国全部42个行业的2007年投入产出表,测算了所有行业的贸易汇率风险敞口。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方法,来分析人民币升值对各个行业的产品出口和中间品进口的不同影响,并用它模拟了在不同的升值幅度下各行业利润率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22个行业的利润率会因升值而提高,20个行业的利润率则会因升值而降低。另外,受损行业一般是劳动密集型和研发投入较少的竞争性行业,大多数受益行业则是属于资本密集型和研发投入较多的垄断性行业。因此,人民币升值的具体幅度和节奏要同国家在一定时期的产业和就业政策相协调,通过贸易结构的调整来降低行业的贸易汇率风险敞口,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竞争与就业和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雁飞  万子捷  廖双红  
利用2002、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建立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定量测算了沿海出口驱动型产业转移总体规模及比重、区域间产业转移规模及空间格局,以及行业区域间转移规模及特征,为判断外向型产业转移规模及空间特征提供依据。研究表明:①目前沿海产业转移趋势明显,但表现以消费驱动为主、外向型产业转移比重较低特征;②区域间产业转移表现为东部向其他区域转出为主、中西部等落后地区以其他区域转入为主特征,少量区域间产业转出表现为地区内部转移特征,且中部地区产业二次转移明显;③行业转移以工业为主,且集中在沿海资源能源型行业转移上,污染产业转移特征明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钱龙  何永芳  
利用WIOD数据库测度了中国服务业制造化水平及其产业绩效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制造化对服务业产业绩效具有抑制效果,中低技术制造化阻碍服务业产业绩效改善,高技术制造化促进服务业产业绩效提升。深入高技术制造化内部发现,以自动化技术为代表的服务业机械制造化,以ICT技术为代表的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化,均有利于服务业产业绩效提升,其中以ICT技术为代表的服务业制造化正向促进作用最大。服务业应该加大与信息产业深度融合。服务业增加对高技术制造业采购和使用将有助于自身效率改善和转型升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肖雁飞  万子捷  刘红光  
全球化贸易下国际产业转移"隐含碳排放"、"碳转移"以及"碳泄漏"等碳污染效应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然而,我国目前正处于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关键时期,区域间产业转移导致的相关碳污染研究并没有得到相应关注。文章根据投入产出原理并结合中国2002年、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基本数据,对中国八大区域间以出口和消费为导向的产业转移规模、流向和行业进行定量测评,并与2007年中国分区域分行业碳排放系数结合,以考察区域产业转移带来的"碳排放转移"和"碳泄漏"效应,并进一步探讨产业转移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问题。所得结论是,通过东部沿海产业转移,西北和东北等地区成为碳排放转入和碳泄漏重灾区,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段瑞君  
经济增长不仅要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也要求部门之间的结构均衡。文章通过列昂惕夫线性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多部门的协调增长进行了分析,并且得出了多部门协调增长的最优增长速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温珺  王健  尤宏兵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开展业务的程度越来越深。本文基于1999-2012年与我国有贸易关系的192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修正了引力模型,考察了电子商务对我国外贸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子商务促进了我国进出口额的整体增长,其中对于我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外贸所起的积极影响更大;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电子商务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电子商务的应用削弱了地理距离对外贸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中国投入产出学会课题组  许宪春  齐舒畅  杨翠红  赵同录  
文章对经济规模.产业结构。部门间的技术经济产品部门的使用结构及经济增长等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分析.反映了国民经济的全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莉芳  杨向阳  
为揭示中国经济服务化进程特征及其与美国的差距,文章基于中国和美国多期投入产出资料,采用投入产出法和综合指标法,对两国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趋势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现代服务业存在投入服务化程度低、服务业内部结构低端化、劳动者报酬份额低、服务终端消费率走低、对国民经济的支撑能力差、对新增就业吸纳能力弱化等突出矛盾,需要有效利用服务业的自我增强机制,并通过提高劳动者报酬、增强劳动者素质以及促进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等手段来挖掘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潜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玲  
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将整个世界带入一个低迷、脆弱的后危机时代。繁荣一时的美国金融业的瘫塌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反省生产者服务业带给人们丰厚利润的同时,具有的危害性。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利用2002年投入产出表分析我国生产者服务业的现状,尤其突出研究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融合性,并针对我国现状,提出在大力发展服务经济的同时,要紧密结合制造业,使两者能够有效融合,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