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26)
2023(13761)
2022(11384)
2021(10590)
2020(8504)
2019(19068)
2018(18541)
2017(36363)
2016(19352)
2015(21702)
2014(21750)
2013(21920)
2012(20905)
2011(19151)
2010(19986)
2009(19106)
2008(18136)
2007(16801)
2006(15555)
2005(14484)
作者
(55708)
(46616)
(46042)
(43985)
(29231)
(22052)
(20984)
(17853)
(17805)
(16837)
(15794)
(15234)
(14778)
(14749)
(14451)
(14227)
(13459)
(13442)
(13388)
(13297)
(11905)
(11509)
(11308)
(10785)
(10728)
(10702)
(10502)
(10187)
(9451)
(9279)
学科
(91691)
经济(91601)
(62062)
(51310)
管理(49433)
(37606)
企业(37606)
中国(34936)
农业(34135)
(27984)
金融(27984)
地方(27888)
方法(27728)
(27563)
银行(27552)
(26824)
业经(25432)
数学(24505)
数学方法(24291)
(22371)
(20771)
(17340)
贸易(17319)
(16844)
(16572)
(14673)
(14300)
技术(14126)
产业(14045)
(13629)
机构
学院(284795)
大学(277519)
(129996)
经济(127272)
管理(107391)
研究(101755)
理学(90384)
理学院(89453)
管理学(88350)
管理学院(87803)
中国(86398)
(61122)
(59313)
(58774)
科学(55797)
(50705)
中心(48775)
财经(46351)
(45814)
研究所(44858)
农业(44708)
业大(41937)
(41875)
经济学(39298)
(37940)
北京(37789)
师范(37664)
(36996)
经济学院(35443)
(35336)
基金
项目(173871)
科学(137733)
研究(137187)
基金(123778)
(104760)
国家(103717)
社会(89174)
科学基金(88793)
社会科(84413)
社会科学(84398)
(70151)
基金项目(64422)
教育(60344)
编号(58006)
(56931)
自然(51091)
资助(50001)
自然科(49795)
自然科学(49787)
自然科学基金(48892)
成果(48038)
(45103)
课题(40651)
(39044)
重点(38653)
发展(37952)
(37331)
(36737)
国家社会(36658)
(35996)
期刊
(159193)
经济(159193)
研究(94118)
中国(66660)
(63598)
(49199)
金融(49199)
(42899)
农业(42490)
管理(38177)
科学(36906)
学报(36236)
教育(31895)
业经(31499)
大学(29751)
学学(28155)
技术(24754)
经济研究(23723)
财经(22826)
问题(22442)
(19747)
(19674)
农村(16719)
(16719)
(16092)
世界(15982)
农业经济(15970)
经济问题(15433)
技术经济(14961)
国际(14638)
共检索到466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葛新权  和龙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顺应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农业"转方式、优结构、提效益、促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力弱、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要素瓶颈制约尚未突破等问题。因此,应从强化顶层设计、打造新兴业态、培育多元主体、创新利益联结形式、激活多种要素等方面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葛新权  和龙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顺应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农业"转方式、优结构、提效益、促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力弱、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要素瓶颈制约尚未突破等问题。因此,应从强化顶层设计、打造新兴业态、培育多元主体、创新利益联结形式、激活多种要素等方面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乐君  寇广增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民持续增收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它具有形成产业链、要素融合创新、构建利益共同体、产业可持续等特点,在产业链、主体、利益分享机制上探索了多种发展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本思路是,按照产业融合发展理念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既支持农户和合作社内生发展,又要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户参与并分享二三产业收益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在具体措施上,要打造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多元化融合主体,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建立引导机制、激励机制和共享机制,让农户获得更多利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乐君  寇广增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民持续增收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它具有形成产业链、要素融合创新、构建利益共同体、产业可持续等特点,在产业链、主体、利益分享机制上探索了多种发展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本思路是,按照产业融合发展理念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既支持农户和合作社内生发展,又要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户参与并分享二三产业收益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在具体措施上,要打造优势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烨冰  
为了结合当今农村经济改革的新环境,在进行农业供给型的创新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产业融合的理念,会对农业发展的形式、结构、收益、利润等产生重大影响。现阶段由于中国的还处在产业融合发展的起步环节,还有着新型企业管理不足、产业结构难以调整平衡、外界因素影响制约、利益缺少联结体系等困难。所以,为了加快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进程,可采用发展新型企业、改善农业结构、建设利益联结体系、开拓多维发展等方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季刚   张哲   汤努尔·哈力克  
产业融合的兴旺发展为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持续动能,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农村集体经济在二者之间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传统金融竞争在二者之间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则不显著;在粮食主销区与产销平衡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高以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效果显著;而在粮食主产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低以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则不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林  温涛  
一、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建立健全财政金融协同服务机制一是加快建立农村产业融合主体的引导机制和激励机制。对于当地政府和老百姓高度认可的融合主体,及时总结和提炼其成功的经验,加强宣传推介和培训推广,发挥正向的典型示范作用;同时成立产业扶持基金和风险补偿基金,加大从业主体财政资金补贴力度和补贴范围,支持和引导更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这些方面发展。二是积极探索建立国家支持政策和从业主体经营效益的共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白婧  王大鹏  刘澄  
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其发展需要金融产业的支持。在提供金融资金投资机会的同时,文化产业也促进金融产业进行机构改革和产品创新,二者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催生出文化金融产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健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协同并进、良性互动的发展状态。产城融合既是现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更是当今世界上各类城市产业区发展的新趋势,其核心是实现产业、城市功能等多元素的均衡协调发展。产城融合有利于实现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增加就业人口,利于促进城市转型升级和城市一体化建设。在宏观层面上,产城融合有一系列土地政策作为基础性支撑,用好用活这些土地政策是促进产城融合的关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健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协同并进、良性互动的发展状态。产城融合既是现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更是当今世界上各类城市产业区发展的新趋势,其核心是实现产业、城市功能等多元素的均衡协调发展。产城融合有利于实现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增加就业人口,利于促进城市转型升级和城市一体化建设。在宏观层面上,产城融合有一系列土地政策作为基础性支撑,用好用活这些土地政策是促进产城融合的关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燕友  
本文从研究产业融合的基本规律出发,分析了北京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促进北京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北京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德高  张凤  
传统产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创造了绝大部分产品、产值、利税和就业机会,是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撑。但传统产业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普遍存在工艺装备落后,管理方法落后,资源利用率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等问题。工业化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不可逾越。针对我国传统产业的现状,发展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成为必然趋势,传统产业也将随着"两化融合"的深入落实,呈现出新的景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四川文理学院、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联合课题组  孟秋菊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当前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和学界研究热点,但目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却面临着诸多金融困境,因此,分析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金融支持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梳理、凝炼和解读了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其次从信贷需求大额化与长期化、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与信息化、保险需求常态化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需求;接着从信贷供给总量不足、长期大额贷款较少、缺乏金融产品创新、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等层面阐述了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困境;再次从对农村产业融合内涵存在认识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建利  邢娇阳  
[目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打造新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极的重要载体,是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产业共融的田园综合体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根据统计数据,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意义、现状、机遇及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当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发展模式日益多样化、经营主体逐步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健全。新形势下,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制度环境更加优越、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市场空间更加广阔、内生动力更加强劲。但是,我国农村产业融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玲玲  杨坤  杨建利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效率,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法]文章根据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投入产出指标数据,利用DEA方法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产业融合效率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测算,[结果]研究表明,我国农村产业融发展的总体效率偏低。从综合效率看,仅有天津等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综合效率值高于0. 5;从纯技术效率看,仅有江苏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纯技术效率高于0. 5;从规模效率看,西藏、甘肃、青海3个省(自治区)的规模效率低于0. 5。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效率仍有较大的空间。[结论]应从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着力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资金投入结构、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效率考评制度等方面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效率,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快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