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4)
2023(9786)
2022(8231)
2021(7501)
2020(6073)
2019(13713)
2018(13537)
2017(27069)
2016(14503)
2015(16359)
2014(16578)
2013(16725)
2012(16230)
2011(14985)
2010(15611)
2009(14775)
2008(14472)
2007(13377)
2006(12473)
2005(11690)
作者
(42856)
(35414)
(35412)
(33752)
(22592)
(16646)
(16206)
(13608)
(13531)
(13048)
(12050)
(11557)
(11532)
(11374)
(11131)
(10985)
(10512)
(10261)
(10231)
(10230)
(9194)
(8790)
(8653)
(8177)
(8121)
(8104)
(8073)
(7922)
(7174)
(7028)
学科
(72090)
经济(72022)
(40529)
管理(40368)
(29740)
企业(29740)
中国(25226)
(22619)
地方(22303)
方法(22023)
数学(19115)
数学方法(18926)
业经(17430)
(15447)
(15050)
农业(14865)
(14569)
银行(14559)
(14240)
(14019)
贸易(14003)
(13555)
(13400)
金融(13400)
地方经济(12867)
(12300)
产业(12129)
(11686)
技术(11295)
环境(11102)
机构
学院(217965)
大学(214080)
(99304)
经济(97190)
管理(81315)
研究(79468)
理学(67638)
理学院(66879)
管理学(66065)
管理学院(65628)
中国(63115)
(48341)
(46669)
科学(43827)
(40117)
财经(36233)
中心(35686)
(35573)
研究所(35354)
(32969)
(32583)
北京(30864)
经济学(30343)
(30167)
师范(29942)
(28742)
(28414)
经济学院(27255)
业大(26783)
财经大学(26313)
基金
项目(128382)
科学(101659)
研究(101371)
基金(90390)
(76158)
国家(75463)
社会(64876)
科学基金(64339)
社会科(61675)
社会科学(61666)
(51453)
基金项目(46396)
教育(45430)
(42478)
编号(42369)
资助(37543)
自然(37103)
成果(36168)
自然科(36130)
自然科学(36121)
自然科学基金(35461)
(35071)
课题(30926)
发展(29534)
(29041)
重点(28933)
(28701)
(26933)
国家社会(26212)
(26143)
期刊
(123809)
经济(123809)
研究(76289)
中国(49414)
(33823)
管理(32889)
(32405)
(29651)
金融(29651)
教育(27639)
科学(26094)
学报(25121)
业经(22471)
农业(22067)
经济研究(20138)
大学(20115)
技术(19846)
学学(18589)
财经(17992)
问题(16990)
(15670)
(14174)
国际(12605)
商业(12106)
技术经济(11705)
理论(11187)
现代(11044)
经济问题(10960)
(10761)
论坛(10761)
共检索到360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金昌  仲伟志  宋永祺  
资源产业群是各种自然资源产业的总称.资源产业群的提出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劳动分工深化的必然结果.本文要点是:1.强化资源产业群的基础地位,增加相关政策投放.2.抑制资源需求过旺势头.3.转变资源产业群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纳入计划商品经济轨道.4.加强自然资源及其产业群管理,建立资源资产管理制度.5.确立自然资源价值观,建立自然资源核算制度.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金昌  仲伟志  宋永祺  
资源产业群是各种自然资源产业的总称。资源产业群的提出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劳动分工深化的必然结果。本文要点是:1.强化资源产业群的基础地位,增加相关政策投放。2.抑制资源需求过旺势头。3.转变资源产业群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纳入计划商品经济轨道。4.加强自然资源及其产业群管理,建立资源资产管理制度。5.确立自然资源价值观,建立自然资源核算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严边霞  
灵活就业形式的兴起是对传统就业体制的一种创新,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可低估。本文通过对我国灵活就业形式发展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进而就如何促进灵活就业形式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铂,吉晓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霜  
数字音乐分为在线音乐和无线音乐两大类,由于它成本低、无实物载体、传播迅捷,因而引发了一场数字技术对传统音乐产业的深层次变革,例如:音乐的制作成本、商品形态、销售渠道、消费方式、赢利模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音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了瓶颈,存在着盗版猖厥、生产企业良莠不齐、收支失衡、付费繁琐等问题,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慧  
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农村物流产业受到了社会多方关注。农村物流承担着"双向"运输职责,也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带动作用。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物流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信息网络覆盖不广泛、物流服务对象分散以及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注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得到金融体系的支持,这就需要金融支撑体制要在农村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发挥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慧  
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农村物流产业受到了社会多方关注。农村物流承担着"双向"运输职责,也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带动作用。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物流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信息网络覆盖不广泛、物流服务对象分散以及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注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得到金融体系的支持,这就需要金融支撑体制要在农村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发挥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伟  
民族地区城市群具有民族性、经济基础偏差且发展后劲不足、当前区域发展优势不明显但战略地位重要、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战略支撑等特点。民族社会工作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城市群民族关系和谐、社会稳定、公共服务、城镇化及经济的发展。为促进民族地区城市群的发展,要坚持民族和谐为核心,加强民族社会工作机构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充分整合各种资源,树立本土意识、发展意识、战略意识、国际意识,构建一套有效的民族社会工作实务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欣峰  张晓燕  
在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各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近10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形成了集群发展的态势。文章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来源和组织形式对产业集群进行了分类,详细分析了各类产业集群的特点,并结合各地对产业集群支持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因类施策的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黎明  赵德峰  宋明明  
在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并行的经济格局中,国际直接投资理论(FDI)和产业集群理论这两个原本联系不太密切的理论,现在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一方面FDI具有很强的地理集中性和产业集群效应;另一方面在产业集群对FDI也具有很强的吸聚作用,集群理论研究中开始关注FDI;系统地研究和总结FDI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永波  王道平  
产业融合是信息化进程中呈现的一种产业新范式。产业间的关联性和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内,产业融合以不同的方式演进,产业融合是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日益清晰地向人们展现出来来21世纪的发展趋势,为了顺应产业融合这一趋势,我国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我国产业融合及产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枝茂  
本文基于战略新兴产业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递进关系,探讨战略新兴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最后以经济发展为导向,提出充分发挥战略新兴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效应的可行之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京平  孙丽娜  
通过数字经济发展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数字经济发展可以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应用模式创新、产业融合创新及需求侧结构创新等支持。然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数字技术的依赖效应、数字经济的垄断性、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复合型数字技术人才供给不足及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缺失等因素降低了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基于此,我国应从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加强平台反垄断,加大需求侧改革,加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加快数字经济与三次产业融合等方面提升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