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83)
- 2023(16775)
- 2022(14480)
- 2021(13552)
- 2020(11102)
- 2019(25453)
- 2018(25256)
- 2017(48319)
- 2016(26406)
- 2015(29599)
- 2014(29954)
- 2013(29546)
- 2012(27729)
- 2011(24950)
- 2010(25606)
- 2009(23466)
- 2008(23144)
- 2007(20474)
- 2006(18408)
- 2005(16760)
- 学科
- 济(120890)
- 经济(120777)
- 管理(79823)
- 业(73302)
- 企(59668)
- 企业(59668)
- 方法(44607)
- 数学(38261)
- 数学方法(37828)
- 财(36162)
- 中国(34593)
- 地方(31174)
- 农(31077)
- 业经(25933)
- 学(24413)
- 制(22435)
- 农业(20943)
- 贸(19699)
- 贸易(19685)
- 务(19204)
- 财务(19127)
- 财务管理(19070)
- 易(18990)
- 银(18697)
- 银行(18657)
- 企业财务(18157)
- 理论(17928)
- 行(17876)
- 融(17862)
- 金融(17861)
- 机构
- 学院(375442)
- 大学(375239)
- 济(158743)
- 经济(155270)
- 管理(146028)
- 研究(133056)
- 理学(124403)
- 理学院(123020)
- 管理学(121165)
- 管理学院(120483)
- 中国(100889)
- 京(81181)
- 科学(79350)
- 财(78646)
- 所(67553)
- 研究所(60526)
- 中心(59229)
- 财经(58837)
- 农(57884)
- 江(57623)
- 经(53189)
- 北京(52446)
- 业大(51746)
- 范(50871)
- 师范(50462)
- 院(48204)
- 经济学(47516)
- 州(46269)
- 农业(44590)
- 财经大学(43092)
- 基金
- 项目(243595)
- 科学(191205)
- 研究(182836)
- 基金(174539)
- 家(150466)
- 国家(149150)
- 科学基金(127960)
- 社会(114802)
- 社会科(108767)
- 社会科学(108740)
- 省(95012)
- 基金项目(91629)
- 教育(83792)
- 自然(80980)
- 划(79401)
- 自然科(79024)
- 自然科学(79010)
- 自然科学基金(77567)
- 编号(75528)
- 资助(72578)
- 成果(63087)
- 发(55425)
- 重点(54481)
- 部(53814)
- 课题(52882)
- 创(49900)
- 国家社会(46601)
- 创新(46500)
- 教育部(46429)
- 项目编号(46323)
- 期刊
- 济(188648)
- 经济(188648)
- 研究(122768)
- 中国(79355)
- 财(62319)
- 管理(56126)
- 学报(54285)
- 农(53399)
- 科学(50969)
- 教育(45921)
- 大学(41656)
- 学学(38935)
- 融(37829)
- 金融(37829)
- 农业(36958)
- 技术(33671)
- 经济研究(30634)
- 业经(29632)
- 财经(29475)
- 经(25254)
- 问题(23725)
- 技术经济(19557)
- 图书(19509)
- 业(18670)
- 贸(18297)
- 理论(18197)
- 现代(17606)
- 世界(16980)
- 科技(16935)
- 商业(16760)
共检索到588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王代玉 孙良权 李金涛 何丁
目前,广西经济发展存在经济效益不够好、经济增速不够快、经济结构不够优、经济质量不够强、经济发展动力不够可持续、经济发展外向度不够高等问题。本文聚焦于广西发展所属阶段展开论述,从政绩导向偏差、宏观形势复杂、科技创新较弱、人才供给不足、转移支付等财政激励机制偏弱等角度深入剖析问题原因。在充分借鉴广东省、贵州省、河北省等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快激励性财政机制建设,充分体现高质量发展导向;二是加力提效积极财政政策,稳住高质量发展的宏观环境;三是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有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聚力支持创新驱动发展;五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六是用足用好开放开发财税政策,发展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进 胡德期 石文伟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广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采取积极的财税政策调结构、扩内需,拉动全区经济快速发展,应对金融危机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全区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大,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GDP)成功跃上万亿元台阶。总结目前广西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财税部门支持广西经济发展的对策,对于进一步加快广西经济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课题组 张俊军
2014年国务院批复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高度重视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问题。目前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生态环境保护有了新改善,但仍存在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财政管理体制不完善、财力增长缓慢,财政收支矛盾尖锐,政府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财政促进西江经济带发展,建议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贯彻落实相关财政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促进财政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的创新;三是采取灵活多样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方式;四是加强财政资金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五是调整支出结构,抓住重点,协调发展;六是建立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机制;七是拓宽融资渠道,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
西江经济带 财政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办公室课题组
2009年12月1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广西划分为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三类区域,要求通过实施"两区一带"发展战略,实现广西区域互动、协调发展。要贯彻落实中央的这一重要战略部署,离不开政府政策工具的合理运用和有效支持,而财政政策就是其中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瑜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世界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现行的财政政策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①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的财政投入相对于需求严重不足;②环保投资使用效率低下;③现行税收措施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力度有限;④现行排污收费制度存在问题;⑤缺乏环境保护税种;⑥现行自然资源税存在性质定位不合适、征收范围过窄、计税依据不合理、单位税额过低等问题。为此,从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两方面提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财政政策 生态税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苏明 石英华 王桂娟 陈新平 许文
财政政策是政府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中国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措施、成效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运用财政政策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在此基础上,重点围绕节能降耗、清洁能源发展、发展低碳城市等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具体深入地探讨了财政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明 杨良初 韩凤芹 武靖州 李成威 王敏 李婕 冯翊明
海洋经济发展已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财政政策是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存在一些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支撑能力薄弱、产业结构层次偏低、海洋保险业发展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报告从财政政策角度,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大海洋基础设施投入,夯实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和集约发展;实行特殊扶持政策,支持重点海洋产业和企业发展;增加海洋科技投入,提升海洋经济的科技支撑能力;完善海洋资源与生态保护的财税制度,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
关键词:
海洋经济 财政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东海 韦瑞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当前,广西上下正着力加快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在这些大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财政的各项职能,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将是今后一个时期自治区财政部门工作的一个重点,分析财政政策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切入点和着眼点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德期
一、支持广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现状分析(一)"十一五"时期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措施。"十一五"时期,尤其是科学发展三年计划实施以来,全区各级财政部门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交通、产业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个优先"发展的战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伟 陈云菲
文章通过构建包含家庭、“新基建”生产部门、一般生产部门和政府四个主体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探究政府“新基建”投资、财政减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一单位标准差“新基建”生产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冲击,政府“新基建”投资冲击的激励效果较小,在1年左右到达顶峰,调整周期约为10年。在公众预期下实行的三种“新基建”政策中,计划二,即前期以政府投资为主带动“新基建”生产部门发展,后期降低政府投资比例,以社会资本为主,“新基建”和一般生产部门产出增加,提高了社会投资和消费,调整周期大约为7年,实现相对稳定增长。此外,减税政策仅在短期内带动了经济发展,长期则不利于居民消费和投资。因此,在“新基建”计划早期政府资本应积极参与,后期需根据“新基建”生产部门发展阶段适当调整投资比例,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逐步转化为以社会资本为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春山 程广翔 李力 薛春雷 杨柳 娄冠华
建设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是河北省委、省政府实施国家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战略决策,事关河北省经济的长期发展,事关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因而也是财政政策关注的焦点所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贾敬全
统筹区域经济,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文章分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及政府介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政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应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转移支付 税收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云飞 袁丽蓉
发展数字经济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抉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但仍存在整体水平不高、基础支撑不牢、产业转型不快、创新能力不强、数字治理滞后等问题,亟须充分发挥财政收支、政策、管理等职能,从供需两侧发力,既在供给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市场主体、提升创新能力、壮大人才队伍,形成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强支撑,也在需求端为企业、居民和政府部门的数字化转型搭建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领域,形成数字经济发展的有效驱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金华
发展循环经济是“十一五”时期的重要任务,而我国目前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着财政的约束,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增加政府财政投入、调整和完善现行税收政策、实施财政补贴、改革资源性产品的价格等途径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财政约束 财税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鹏 黄毓
财政收入是政府安排工作、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础和依据。组织财政收入由于包含上划中央税收收入,相当于放大了地方财政收入口径,掩盖了地方真实可用财力规模增减情况,会使政府和财政部门忽视财政收入真实水平,在支出安排事项及财政政策制定上误导各级政府决策,影响政府各项职能顺利发挥,削弱财政的总量调节及内在稳定器的作用,不利于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从推动广西财政高质量发展角度,并结合财政部门建设公共财政、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公开、提高财政信息的可阅读性和对财政数据的可利用性等要求,本文认为,自治区应选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统计口径,淡化或弃用组织财政收入口径,更加注重广西自身财力的培养,将社会关注点从"大数字"聚焦到"真实力"。
关键词:
财政收入 高质量发展 统计口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