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23)
- 2023(15111)
- 2022(13151)
- 2021(12381)
- 2020(10357)
- 2019(23798)
- 2018(23463)
- 2017(45959)
- 2016(25052)
- 2015(28066)
- 2014(28229)
- 2013(27986)
- 2012(26045)
- 2011(23247)
- 2010(23841)
- 2009(21914)
- 2008(21676)
- 2007(19058)
- 2006(17175)
- 2005(15424)
- 学科
- 济(114182)
- 经济(114076)
- 管理(77131)
- 业(69397)
- 企(58150)
- 企业(58150)
- 方法(44133)
- 财(39723)
- 数学(38504)
- 数学方法(38089)
- 中国(28304)
- 地方(27779)
- 农(26818)
- 学(22762)
- 业经(22690)
- 税(22033)
- 务(21208)
- 财务(21142)
- 财务管理(21089)
- 税收(20579)
- 收(20404)
- 企业财务(20109)
- 制(20060)
- 农业(17819)
- 贸(17699)
- 贸易(17689)
- 理论(17295)
- 易(17074)
- 财政(16338)
- 和(16257)
- 机构
- 学院(353236)
- 大学(352998)
- 济(150721)
- 经济(147556)
- 管理(138536)
- 研究(121416)
- 理学(118831)
- 理学院(117566)
- 管理学(115799)
- 管理学院(115155)
- 中国(90797)
- 财(79641)
- 京(74302)
- 科学(71998)
- 所(61206)
- 财经(59093)
- 研究所(54669)
- 经(53366)
- 中心(53273)
- 江(53227)
- 农(50338)
- 北京(47815)
- 业大(47296)
- 经济学(45505)
- 范(44935)
- 师范(44617)
- 院(44161)
- 财经大学(43338)
- 州(42502)
- 经济学院(40743)
- 基金
- 项目(230352)
- 科学(180661)
- 研究(172368)
- 基金(166260)
- 家(143184)
- 国家(142002)
- 科学基金(122158)
- 社会(108227)
- 社会科(102650)
- 社会科学(102620)
- 省(88524)
- 基金项目(87734)
- 教育(78163)
- 自然(78037)
- 自然科(76137)
- 自然科学(76120)
- 自然科学基金(74714)
- 划(74352)
- 编号(71185)
- 资助(69432)
- 成果(59242)
- 重点(51181)
- 部(50989)
- 发(49427)
- 课题(48760)
- 创(47379)
- 项目编号(44249)
- 创新(44197)
- 国家社会(44145)
- 教育部(44102)
- 期刊
- 济(174204)
- 经济(174204)
- 研究(117398)
- 中国(67354)
- 财(63981)
- 管理(51752)
- 学报(50187)
- 科学(46396)
- 农(45033)
- 大学(38184)
- 教育(37821)
- 学学(36030)
- 融(32249)
- 金融(32249)
- 农业(31081)
- 技术(30562)
- 财经(29184)
- 经济研究(28640)
- 业经(25336)
- 经(24906)
- 问题(22044)
- 技术经济(18366)
- 务(18196)
- 贸(17714)
- 理论(16949)
- 国际(16446)
- 税(16357)
- 现代(16300)
- 图书(16097)
- 财会(15546)
共检索到544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德期
人才投资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活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种不同熟练程度的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十二五"期间是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关键时期。培养和引进一大批高层次、复合型的领军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道俨 钟启泉 刘家凯 刘汉富 黎基钦 汪星明 杨若召 吴胜泽 胡德期 高永标 姚华 洪训昌 高丽峰 莫观华 黄茜 张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康 苏明 白景明 阎坤 李成威 鄢晓发 王志刚 梁季 张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韦宁卫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绿色发展也成为了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的关键词。这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更好地实现新兴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协调指明了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家凯 秦赣江 黄勇民 韦成文 廖奎 王习龙 胡剑彪 裴希明 吴胜泽 高永标 庄凯 郭旭 黄燕 谭奇志 李晓梅 刘绍辉 陆瑞虎 唐广增 潘能杰 易静 王海燕 韦青培 雷新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蒋海勇
北部湾经济区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着技术欠缺、市场竞争能力低等因素的制约。作为一个战略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需要财税政策支持。当前支持北部湾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现行财政政策存在缺乏系统性、对消费环节激励不足和政策落实不够等问题,需要从提高政策的系统性、加强对新能源消费者的财税激励措施等方面进行完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萍
一、生物农业的内涵及北部湾经济区生物农业发展现状(一)生物农业的内涵及特征。生物农业是相对新的一个词,目前还没有统一定义。我国在2008年《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指出,生物农业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疫苗、生物技术育种、生物农药、非化学害虫控制和生物饲料等几大领域。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教授认为,生物农业是指按照自然生物学规律,采取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综合运用育种技术体系和农业用品研发体系,培育性状更优、产量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汪星明 莫观华
从2008年起,开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被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本文从不同层面分析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中存在的税收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地方税制、加大税收扶持力度等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关键词:
广西 北部湾经济区 税收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税务干部学校课题组 张载志 林崇谦 陈健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面对广西北部湾基础薄弱、发展缓慢的物流现状与国内外规模化、集约化快速发展的巨大差异,探索如何运用税收政策加快广西北部湾物流企业的整合与发展,实现将广西北部湾逐步建成"一带一路"和面向东盟的物流产业中心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清 吴砚峰
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进行了介绍,针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指出只有做好框架设计,形成统一的顶层设计,创造优势互补的资源格局,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引进保税物流专业人才,才能持续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保税物流。
关键词: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保税物流 互联互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立国
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物流园区建设政策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对现有政策体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物流园区建设的财税政策、管理服务政策和人才政策等三个方面对现有政策进行了优化,对同类经济区物流园区的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物流园区 广西北部湾 政策优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晓虹 官锡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内,贸易经济逐年增长,货运量也随着增加,正逐渐成为经济区位上的物流中心,这给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物流业。但落后的物流业和物流基础设施,也制约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文章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劣势进行分析,指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正确判断自己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定位,利用自身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物流业,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区位优势 物流产业 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地税局课题组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2006年3月,北部湾经济区正式成立。2008年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家凯
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主要由广西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目前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加快经济区开放开发不仅对广西意义重大,而且对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协奎 林冠群 陈伟清
协同创新已成为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提高区域创新效率、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以政府为主导、以产业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路径,结合协同创新的3种模式(技术联动协同创新、产业转移协同创新、功能定位协同创新),提出加快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 协同创新 技术联动 产业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