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3)
- 2023(10998)
- 2022(9112)
- 2021(8023)
- 2020(6274)
- 2019(14083)
- 2018(13858)
- 2017(26670)
- 2016(14246)
- 2015(15684)
- 2014(15986)
- 2013(15958)
- 2012(15377)
- 2011(14332)
- 2010(14911)
- 2009(13744)
- 2008(13272)
- 2007(12206)
- 2006(11513)
- 2005(10881)
- 学科
- 济(83558)
- 经济(83492)
- 管理(40882)
- 业(35986)
- 企(26351)
- 企业(26351)
- 地方(25937)
- 中国(24224)
- 方法(21148)
- 农(20738)
- 数学(18367)
- 数学方法(18180)
- 业经(17215)
- 环境(16166)
- 地方经济(15962)
- 学(15494)
- 农业(14302)
- 财(14063)
- 制(13405)
- 融(13285)
- 金融(13285)
- 银(13139)
- 银行(13128)
- 发(12950)
- 行(12882)
- 贸(12563)
- 贸易(12550)
- 易(12039)
- 策(11641)
- 和(9999)
- 机构
- 学院(211494)
- 大学(207712)
- 济(102414)
- 经济(100206)
- 研究(83021)
- 管理(76490)
- 中国(64739)
- 理学(63144)
- 理学院(62393)
- 管理学(61579)
- 管理学院(61164)
- 科学(46238)
- 财(46186)
- 京(44989)
- 所(42236)
- 研究所(37440)
- 中心(36863)
- 江(34906)
- 财经(34518)
- 农(33070)
- 经济学(32065)
- 经(31098)
- 院(29873)
- 北京(29688)
- 范(29373)
- 师范(29135)
- 经济学院(28337)
- 州(27566)
- 业大(26353)
- 省(25888)
- 基金
- 项目(126952)
- 科学(100720)
- 研究(98030)
- 基金(90401)
- 家(77367)
- 国家(76667)
- 科学基金(65335)
- 社会(63914)
- 社会科(60717)
- 社会科学(60707)
- 省(50656)
- 基金项目(45935)
- 教育(43299)
- 划(41969)
- 编号(39421)
- 自然(38409)
- 自然科(37416)
- 自然科学(37409)
- 资助(37241)
- 自然科学基金(36718)
- 发(35078)
- 成果(33223)
- 发展(29269)
- 课题(29238)
- 重点(29084)
- 展(28774)
- 部(27816)
- 国家社会(26442)
- 创(26039)
- 性(24939)
- 期刊
- 济(131860)
- 经济(131860)
- 研究(75427)
- 中国(50311)
- 财(33546)
- 农(32081)
- 管理(31892)
- 融(27884)
- 金融(27884)
- 科学(26960)
- 学报(26063)
- 教育(24899)
- 经济研究(21929)
- 农业(21770)
- 业经(20663)
- 大学(20595)
- 技术(19803)
- 学学(19327)
- 财经(17734)
- 问题(16320)
- 经(15536)
- 贸(13469)
- 国际(12537)
- 世界(12303)
- 技术经济(12298)
- 业(10914)
- 经济问题(10610)
- 商业(10537)
- 经济管理(10504)
- 现代(10375)
共检索到358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训成
近年来,我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从宏观政策指导到地方发展战略,低碳理念正在深入到各个层面。发展低碳经济也已成为山东省转方式、调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一、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山东省以积极的姿态发展低碳经济,取得了良好的成绩。1.产业结构日趋优化。2010年末,山东三次产业比例为9.1∶54.3∶36.6,其中,第三产业比重较2005年提高4.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德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愿景目标。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是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核心目标。山东是我国经济大省,省内同样存在东、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因此,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皓 宋永波 牟琦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税收增长的良性互动一直是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点。本文在重点分析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税收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姜龙 李栋林 刘华蓓 周旋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和纲领。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山东省财政部门要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创新财政体制和政策,完善财政措施和办法,强化财政调节和引导,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加快转型发展。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十二五"以来,山东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克服困难,积极改革创新,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路
陕西省能源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高,节能减耗压力大,治理污染任务重。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其内涵和目标决定了它可以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应当结合陕西的发展阶段和技术水平,通过加强科学规划、健全政策法规、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快低碳经济试点、改善土地利用、加快人才培养与自身能力建设,大力推进陕西低碳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孟繁仁
由于山西特殊的地理条件的限制,山西的铁路交通在全国的铁路大格局中,处于国家铁路主动脉以外的“支脉”地位,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缺陷。要使山西的经济彻底摆脱偏僻、封闭的落后状态,使山西经济、文化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关键在于继续解放思想,继续“修路、开门”。具体措施是:“西进东出”,从太原向西修建“太(原)银(川)铁路”,使山西与“包兰铁路”、“兰新铁路”、“欧亚大陆桥”连为一体;“南连北引”,从候马向东南修建“候(马)洛(阳)铁路”,形成一条贯通东北和东南的南北大动脉。这两条铁路线的修筑,可以使山西的对外交通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条件,发生本质性的改变,且能大大促进山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新构想 西进东出 南连北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清娟 宋泓明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 ,作为中西部地区的山西经济发展逐步滞后的一个最大根源 ,在于过分依赖计划经济的传统思维和做法 ,应深刻反思并走出“唯资源论”和“唯资本论”的理论误区。政府提供的优良制度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至关重要。应改善山西软环境 ,创新制度 ,转变政府职能 ,理顺产权关系 ,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规范市场秩序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营造平等竞争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
软环境 制度创新 经济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忠
"绿色经济"概念最早于1989年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提出,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要兼顾。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以大量资源能源消耗、大量污染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向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转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玉香 刘德华
我国拥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探明的海域石油储量500亿吨,海域天然气储量22万亿立方米。除了油气资源,海洋还能提供丰富的空间资源、港湾资源、生物资源、海水资源、海洋能资源、海底矿产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良海 侯英
低碳经济已经被看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是否定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而是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即在能源短缺和全球变暖双重约束下实现经济健康的发展,实现代价最小的经济增长。本文从财税政策调整和配套机制建设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入手,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文章对低碳经济的内涵与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并从理论基础上分析财税政策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在对国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经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和配套机制方面的政策建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财税政策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苏明 石英华 王桂娟 陈新平 许文
财政政策是政府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中国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措施、成效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运用财政政策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在此基础上,重点围绕节能降耗、清洁能源发展、发展低碳城市等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具体深入地探讨了财政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辉
着眼于发展低碳经济而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时至今日,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在继续向其传统目标迈进的同时,也应将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作为它的着眼点之一,即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德勇
经济结构调整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难点问题,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大意义。要调整经济结构,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当前正在兴起的低碳经济正符合了这种需要,应以此为契机,通过以低碳经济为导向的财政政策激励,加快发展低碳经济,从而带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财政政策 低碳经济 经济结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海云 刘勇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必然选择。在结构性减税的大背景下,我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也带有积极财政政策浓厚的反周期色彩,并体现出宏观调控与税制优化两种不同的操作范式。总体而言,我国当前的低碳税收政策存在各税种间整体协调力不足、时效性与权宜性特征凸显、正向激励机制单一、负向约束机制不足等问题。进一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应实现各税种整体协调,坚持结构性减税与结构性增税相结合,宏观调控与税制优化相结合,正向激励与负向约束相结合,存量调整与增量扩展相结合。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税收政策 结构性减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邵玲 胡少维
近期出台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草案)》强调了以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既是外部环境的要求,同时也是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诸如总体规划、绿色信贷、绿色税收和政府投入等相关配套政策须尽快出台,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节能减排 绿色信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