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4)
2023(12315)
2022(10866)
2021(10169)
2020(8359)
2019(19736)
2018(19538)
2017(37810)
2016(20779)
2015(23425)
2014(23395)
2013(23081)
2012(21463)
2011(19211)
2010(19179)
2009(17260)
2008(16586)
2007(14164)
2006(12359)
2005(10540)
作者
(59744)
(49607)
(49232)
(46806)
(31772)
(23701)
(22318)
(19493)
(19041)
(17627)
(17148)
(16648)
(15767)
(15418)
(15373)
(14964)
(14889)
(14606)
(14138)
(13976)
(12281)
(12083)
(11822)
(11392)
(11081)
(10998)
(10996)
(10922)
(9898)
(9876)
学科
(82308)
经济(82204)
管理(56194)
(52271)
(41914)
企业(41914)
方法(37079)
数学(32116)
数学方法(31731)
中国(23354)
(22699)
地方(20439)
(19008)
(18891)
业经(18026)
农业(15645)
理论(13987)
环境(13689)
(13319)
贸易(13311)
(13161)
(12960)
(12785)
技术(12259)
(11106)
(11099)
财务(11045)
财务管理(11026)
教育(10890)
(10516)
机构
大学(292176)
学院(288876)
管理(115567)
(109626)
经济(106978)
理学(100839)
理学院(99588)
管理学(97768)
研究(97557)
管理学院(97255)
中国(69973)
(65168)
科学(63529)
(48832)
(48703)
(47219)
业大(45379)
研究所(45022)
中心(43602)
北京(41441)
(41144)
(41105)
师范(40773)
财经(39677)
农业(37157)
(36097)
(35900)
(33818)
师范大学(33405)
经济学(32045)
基金
项目(206353)
科学(161917)
研究(149895)
基金(149029)
(130052)
国家(128979)
科学基金(110810)
社会(93256)
社会科(88167)
社会科学(88141)
基金项目(80721)
(80137)
自然(73225)
自然科(71486)
自然科学(71469)
自然科学基金(70134)
(68422)
教育(67949)
编号(61433)
资助(60357)
成果(49394)
重点(45848)
(44593)
(44035)
(42405)
课题(42243)
创新(39544)
科研(39326)
大学(37969)
教育部(37908)
期刊
(118164)
经济(118164)
研究(84615)
中国(52431)
学报(47459)
科学(44146)
(42038)
管理(39562)
大学(35470)
(34642)
教育(33362)
学学(33022)
农业(29665)
技术(24098)
(20129)
金融(20129)
业经(19395)
经济研究(18045)
财经(17797)
图书(17303)
问题(17081)
(15069)
资源(14872)
(14819)
科技(14510)
理论(14406)
(13729)
现代(13506)
实践(13454)
(13454)
共检索到411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冠军  戴向前  周飞  
建立健全促进节约用水的价格形成和动态调整机制是"十四五"时期水价改革的重点内容。本文从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切入,剖析水价调整对居民用水行为影响机理,构建了影响概念性模型,以北京市为例,综合运用水费支出系数计算等多种方法,测算促进北京市居民节水的水价水平。结果表明:北京市促进居民节水水价水平约在7.5元/立方米以上,成本水价为10元/立方米;考虑社会稳定和用户承受能力,结合调价实际,近期可将第一阶梯水价调整至7.5元/立方米,远期调整至更高水平。根据研究结果,针对性提出完善水价形成机制以及促进节水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谭日辉  陈思懿  王涛  
韧性城市建设是应对当前城市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风险的有效手段,而既有研究对城市副中心韧性城市建设的探讨相对有限。基于国内外研究和当前实际,将数字技术与韧性城市建设进行融合,并从社会韧性、环境韧性、组织韧性和经济韧性四个维度,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系统分析了四个维度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讨论数字平台对韧性城市各个维度的优化和嵌入路径,以期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和韧性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沈体雁  周麟  王利伟  吕永强  
基于空间句法、核密度估计和皮尔森相关分析等方法,以北京城市中心区为例,结合空间句法轴线模型与百度POI(Points of Interest)数据,探讨服务业区位选择的交通网络指向规律。结果表明:1北京城市中心区的交通网络总体呈现"东优西劣、北优南劣、西南最劣"的空间格局,高层级网络则呈现"中心环状集聚—外围多极分布"的分布模式。2与高穿行度交通网络相比,高整合度交通网络的区位指向性更强,在不同尺度均更易诱发服务业的集聚。3总体而言,服务业区位选择的交通网络指向性明显,但不同类型服务业的区位指向程度依据研究尺度的不同具有显著差异,并据此将25类主要服务业划分为街区指向型、街道指向型、双重指向型和无指向型四类。本文对探索服务业集聚发展规律、提高服务业和交通网络规划的科学性具有参考意义,并可为北京城市中心区服务业存量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飞龙   谌丽   刘倩倩   张文忠  
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健身运动场所作为体育建成环境的空间载体,对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及民生福祉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高斯修正两步移动搜索可达性和多层线性模型等方法,探讨居民健身运动现状的年龄分层特征和商业、公共健身运动场所可达性的空间特征,进而揭示各年龄段群体居民满意度的影响差异,为健康城市规划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1)老年群体几乎不运动的比例最低,具有较高的低强度和中低强度运动需求,青年群体则存在几乎不运动和中高强度运动比例均较高的两极化现象;(2)商业和公共两类健身运动场所可达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公共健身运动场所可达性较高的社区周围场所数量较少,社区与商业健身运动场所的邻近距离更低,可达性随场所数量递增;(3)健身运动场所可达性对满意度呈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公共健身运动场所可达性的影响更高,学历、健康、婚姻状态和户籍等属性所导致的满意度降低在老年群体中更加显著;(4)两类健身运动场所可达性在青年和老年群体中重要性更高,公共健身运动场所可达性对中年群体影响较小,且商业健身运动场所可达性影响不显著。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享  宁泽群  马惠娣  赵鹏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突显,空巢老人的比例在逐年迅速上升。充实和丰富空巢老人的日常休闲生活,乃是对他们最好的精神慰藉。本研究通过对北京三大典型社区60岁以上老人的抽样调查,得到605个有效样本,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找出影响空巢老人休闲生活满意度,来自休闲服务保障供给、不同休闲方式和休闲花费3个层面的9个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老年人自身休闲生活总体较为满意;社区休闲服务供给对空巢老人最为重要;目前空巢老人多选择低成本、小活动半径的休闲方式;这一满意度基本不受其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的变动影响,但却与家庭收入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超  
新时代城市规划正在从工程建设转向空间治理,公共空间作为社会资源配置、公私利益博弈和空间事务集中的糅合体,是聚焦规划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领域。通过回溯城市治理的“空间性”及公共空间对于社会生产与社会治理的核心意义,阐明公共空间已成为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共空间治理思维的基本特征及其与规划手段之间的关联机理,从而提出公共空间规划模式治理化转型的四方面要点。最后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在地实践为例,进一步探讨了公共空间治理的规划设计方法论,以期发现改良以往技术弊端和盲点的可能路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洌瑄  王崑声  
基于历史因素与现实社会经济背景,北京城市副中心系统表现为发展动力上的外力驱动型特征、组织秩序上的政府主导型特征、优化约束上的质量先导型特征。为更好地发展城市副中心,应通过外力驱动及政策支持等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优化完善主导功能系统;利用区位优势错位发展,承接好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建立正反馈循环动力机制;推动体制改革,善用智慧手段,促进社会协同,形成集中统一与多主体、多机制有序共存的治理生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觉  韩旭  
公共产品的增加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改善消费环境、增加消费客体,也是一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目前北京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加速升级的趋势。但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制约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文章在分析当前北京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和供给效率低的基础上,从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社会化和市场化以及明确公共产品供给方向,提升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两方面,对增加公共产品促进北京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鲁春霞  冯跃  孙艳芝  谢高地  胡绪千  
北京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居民点附近的地下水是历史时期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地表水源不足与维持漕运通畅是历史时期北京地区水利设施建设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元代以前莲花池水系是北京地区城市发展的水资源基础,城市供水保障区域经历了以永定河为主转移至以瓮山泊、高粱河地区为主的变化过程。元代,城市发展的水资源基础转移至高梁河水系。通惠河的开通将城市供水保障区域拓展至昌平白浮泉地区,明清时期白浮泉水源的断绝使保障区域范围回缩至瓮山泊一带。1949年以来,北京的供水系统逐步完善,城市供水实现跨区域、多来源、多系统的联合调度。地下水供水保障区域呈现横向扩张、纵向加深的变化趋势,取水口由集中于市区和近郊逐步外移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琪延  侯鹏  
居民的环境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环境状况,而环境行为意愿又直接指导着环境行为。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相关数据,在对居民环境行为意愿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使用非参数统计分析研究了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和职业群体之间环境行为意愿的差异,结果发现不同属性特征居民的环境行为意愿均存在着显著差异;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环境意识、奥运、环境知识、环境状况以及传统道德对市民环境行为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环境行为意愿均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并通过分析总效应发现,对环境行为意愿影响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环境态度、环境知识、奥运影响、环境状况和环境道德。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提出应该在发展绿色产业、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立志  廖筱萱  王佩玉  
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对基层医疗设施的需求日益攀升,特别是在现状设施较为薄弱的跨越式发展新区,其合理配置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至关重要。基于此,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利用Arc GIS工具,首先运用基尼系数和区位熵等方法分析基层医疗设施配置的均衡性和空间格局匹配度;其次根据改进的两阶段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分析在分级诊疗制度下老年人的就医可达性;最后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基层医疗设施配置与研究区城市发展的协调关系。通过以上多维度的分析,探究此类区域基层医疗设施配置现状及发展特征,为今后的设施优化提供依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永梅  杜鹏  
行为态度是个体对于某种行为的一种心理倾向并可以预测行为。文章基于多元人性假设提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北京城六区抽样调查数据得到行为态度的结构,进而考察行为态度对于养老服务利用的解释作用。研究发现:样本中老年人对待社会养老服务的行为态度分为8个方面,即追求经济实惠、居行安全考虑、养老伦理失序、家庭照料压力、追求精神效用、认同养老服务、心理账户效应和信任养老服务;低收入老年群体对社会养老服务的认同感最高但信任感最低;绝大多数老年人(即中等受教育程度的老年人)非常看重社会养老服务的精神效用,但受养老伦理文化的牵绊最为明显;行为态度的权变性导致服务利用行为和行为意向相背离,为理解两者的背离提供了新视角。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卢慧娟  李享  
北京四合院民宿不仅具有住宿功能,也是北京文化的载体。为提高四合院民宿吸引力,使其更好满足游客住宿需求,成为宣传、弘扬北京文化的名片,结合文献分析法和网络文本分析法构建北京城市核心区四合院民宿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IPA分析法对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核心区四合院民宿吸引力24项指标中有18项实际体验满意度明显低于选择重要性,源于四合院及文化吸引力不足,民宿内外部环境亟待改善,餐饮及其他配套服务质量不高,营销宣传力度小等。通过提升文化内涵,改善内外部环境,完善配套设施,创新营销模式等对策,提高四合院民宿旅游吸引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袁熹  
人口变化是北京近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 ,指出北京近代人口变化的几个显著特征。第一 ,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第二 ,人口自然结构变化明显 ,外来人口比重大于本市人口 ,性别比高 ,青壮年人口占城市总人口一半以上 ,等 ;第三 ,人口社会经济结构呈多方向变化 ,家庭人口趋于缩小 ,从旗人为主到汉人为主的变化 ,教育程度两极分化 ,职业结构的近代色彩 ,等 ;第四 ,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最后 ,本文指出 ,这些人口变化和人口问题体现了北京城市转型期的特点 ,而这些人口问题的解决程度 ,也将成为衡量北京近代化水平的尺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祝昊冉  冯健  
通过选取规模、形式、服务设施数量、交通便捷度、开放时间和门票价格等指标,从利用的角度对北京城市公园等级进行分类并探讨其特征。然后,重点研究了北京不同类型城市公园的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北京公园的空间分布形态主要呈现局部集中、整体分散的特征;不同类型的公园布局体现了城市休闲活动的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游园的空间布局与中心地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经济和人口因素对公园布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人口密度和人口老龄化程度,与公园分布具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