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58)
- 2023(3163)
- 2022(2677)
- 2021(2374)
- 2020(1949)
- 2019(4617)
- 2018(4471)
- 2017(9333)
- 2016(5027)
- 2015(5856)
- 2014(5885)
- 2013(5768)
- 2012(5599)
- 2011(4812)
- 2010(5205)
- 2009(4650)
- 2008(4228)
- 2007(3704)
- 2006(3202)
- 2005(3041)
- 学科
- 济(24429)
- 经济(24399)
- 业(13200)
- 管理(11274)
- 方法(11018)
- 数学(9966)
- 数学方法(9924)
- 中国(8670)
- 企(8610)
- 企业(8610)
- 财(6694)
- 农(6512)
- 贸(6218)
- 贸易(6214)
- 易(6101)
- 地方(5856)
- 融(5501)
- 金融(5501)
- 农业(5039)
- 税(4859)
- 税收(4695)
- 收(4671)
- 业经(3996)
- 银(3981)
- 银行(3976)
- 地方经济(3875)
- 行(3854)
- 出(3800)
- 世界(3751)
- 制(3562)
- 机构
- 学院(67591)
- 大学(67534)
- 济(35500)
- 经济(35025)
- 研究(25165)
- 管理(23881)
- 理学(20293)
- 理学院(20103)
- 管理学(19912)
- 管理学院(19792)
- 中国(19639)
- 财(17263)
- 京(13876)
- 财经(13264)
- 经济学(12401)
- 经(12293)
- 所(12242)
- 科学(11947)
- 经济学院(11465)
- 中心(11302)
- 研究所(10862)
- 财经大学(10002)
- 江(9861)
- 院(9076)
- 北京(8980)
- 农(8783)
- 范(8656)
- 师范(8599)
- 贸(8069)
- 州(7530)
- 基金
- 项目(42515)
- 科学(34179)
- 研究(33722)
- 基金(31739)
- 家(26988)
- 国家(26777)
- 科学基金(22949)
- 社会(22883)
- 社会科(21835)
- 社会科学(21833)
- 教育(16171)
- 基金项目(16082)
- 省(15490)
- 资助(13515)
- 划(13232)
- 编号(12997)
- 自然(12829)
- 自然科(12554)
- 自然科学(12550)
- 自然科学基金(12344)
- 成果(11356)
- 部(10725)
- 国家社会(10265)
- 重点(10001)
- 发(9848)
- 教育部(9714)
- 课题(9636)
- 性(9370)
- 人文(9281)
- 创(8880)
共检索到110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福财 黄彬云
中国经济虽然处于高速增长过程中,但是目前的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主要是由于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足所致。本文旨在通过总结其他国家在促进产业就业增长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为中国制定促进就业的政策提供借鉴,并指出中国促进就业的努力方向是兼顾三个方面的平衡,即就业增长和产出增长的平衡、就业增长和生产率增长的平衡、就业增长和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的平衡。
关键词:
就业增长 经验 教训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卓泽林 杨体荣
20世纪后期,为了应对政府压力和赢得政府资金支持,剑桥大学在科技转化政策和组织机构上进行了一系列单方面的变革,缺乏与利益相关者进行协调与沟通,简言之,在政策上从知识产权自由化走向集权化;在组织机构上,技术转化组织经过多次变革之后呈现功能模糊,服务脱节的困境。这些改革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打破了技术转化领域的已有平衡,造成科技转化能力下降,大学衍生公司减少的境况;通过分析,我们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即大学在技术转化领域的改革,必须与利益相关者进行充分的协调和沟通;推动地方乃至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大学等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等。
关键词:
剑桥大学 科技成果转化 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丁守海 陈秀兰 许珊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经济回调与就业上扬并存的格局,其中服务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服务业具有促进就业增长的长效机制:首先,基于鲍莫尔-富克斯假说的检验发现,中国服务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结合当前服务业发展滞后的情况,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其次,基于修正的就业方程我们发现,服务业就业弹性远高于工业部门,而且具有更强的就业粘性。服务业发展既可以充当国民经济的就业海绵,还可以充当就业的稳定器。中国当前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于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要解决好这两个群体的就业问题,既要推动传统服务业的发展,还要加快新兴服务业的升级,二者不可偏废。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服务业就业 鲍莫尔—富克斯假说 就业弹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鲍春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距离充分就业的理想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匹配、就业结构不合理、就业弹性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未来一段时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为此必须继续坚持就业优先的宏观经济目标,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关键行业、制定有效的投资政策、构建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法律制度体系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有效措施,有效促进就业增长。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增长 就业弹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建英
新时期的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招生问题以及如何进行人才培养问题,还需要考虑在学生的就业问题上做哪些切实有效的工作,这是高职院校要关注的重要任务。一、我国就业现状(一)实际就业率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就业结构长期以来,我国人口数量对就业的压力显而易见,特别受关注的大学生就业一直处于就业热点领域,尽管每年相关部门公布的大学生就业比例较高,但实际就业率与统计数据往往会存在差异,这也与失业率的统计口径有关。与此同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宇明
中国旅游就业结构正在转型。作为世界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之一,无论是入境旅游、国内旅游,还是出境旅游,中国旅游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具有世界意义。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各地发展旅游经济,拓展就业空间,创造了许多经验和模式;同时,不同旅游资源和市场需求约束环境条件下,旅游就业的容量和模式也不相同。为此,要进一步总结各地发展旅游经济与促进社会就业增长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不同旅游资源环境和市场需求约束条件下的旅游就业容量、模式和规律,借鉴世界旅游组织(WTO)推荐的卫星帐户(TSA)统计原理,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旅游促进就业增长的测算模型,为国家发展旅游产业、促进社会就业增长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旅游经济与就业理论。
关键词:
旅游业 旅游就业模式 旅游就业增长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光栋
本文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弹性以及扩大跨区域劳务输出的规模等方面分析了中部地区促进就业增长的基本对策。并在此基础上强调指出发展教育培训是中部地区促进就业可持续增长的根本性举措。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就业增长 对策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齐义军 付桂军
一、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1.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第一产业的工业化进程,促进第一产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转移和就近转移,增加农民就业的机会和就业的范围;加快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第二产业的创新能力,推动第二产业由制造型向创新型或创造型产业转变,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性技术,加大对劳动力的科学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技术工人的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2003年1月7日,美国总统公布了以减税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新计划,并呼吁国会尽快批准。这项方案预计持续10年,总计金额达6740亿美元,主要目标是:鼓励消费支出,加快经济复苏;促进企业和个人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就业;为失业人员提供帮助。现将计划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建国
本文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经济增长与非农就业以及经济增长与各产业就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回答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通过经济增长是否能够促进就业、促进就业的有效程序为多大、如何提高经济增长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持续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 就业弹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常浩娟 何伦志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外部形势不容乐观,保障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扩大内需是积极有效的途径。有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消费就会提高40%,投资则会提高50%;如果能够完全释放进入城镇农民的消费潜能,城镇化会拉动经济1~2个百分点的增长。因此,应将城镇化真正作为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保障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一、城镇化过程中农民非农就业基本情况我国城镇化建设已进入了一个转折期,中小城市和乡镇蓬勃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庄子银 邹薇
政府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效应问题一直在理论界颇有争议,对各国政府公共支出政策效应的实际考察也众说纷纭。作者认为,在公共支出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调整成本”,这既包括与大规模的公共支出相伴随的安装和调配成本,也包括由于公共支出过程中的寻租和“非生产性寻利”行为而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为了考察调整成本对公共支出效应的影响,本文对中国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展开了时间序列和横截面的经验分析。自1980年以来,中国财政收入与支出占GDP的比重下降、中央的财权相对于地方政府逐步削减、预算外支出比重不断上升、预算外支出主要由地方所控制等种种现象都表明,围绕公共支出的调整成本上升了,对经济增长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公共支出 调整成本 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崔大沪
二次大战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虽历经衰退、危机和滞胀的困挠,但总的来说仍获得了相对稳定的持续的发展。为此,人们自然会提出“资本主义为何垂而不死”的问题。对于当代西方经济发展原因的研究,简单地采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或限于生产关系的概念的探讨是不够的,正确的方法应是从西方国家和世界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入手,分析其在当代西方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作用。以下笔谈正是根据这一思路而进行的一种探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颖 罗瑞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鼓励外资的流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资流入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外资流入的主要形式。从近几年我国GDP的增长与外资增长趋势看,两者基本上是同步的。那么,外资的增长是否真正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呢?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外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结论。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入 外商直接投资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