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03)
- 2023(3475)
- 2022(2787)
- 2021(2660)
- 2019(4973)
- 2018(5078)
- 2017(9575)
- 2016(5423)
- 2015(5932)
- 2014(6027)
- 2013(5684)
- 2012(5189)
- 2011(4621)
- 2010(4973)
- 2009(4765)
- 2008(4749)
- 2007(4359)
- 2006(4092)
- 2005(4115)
- 2004(3909)
- 学科
- 济(22149)
- 经济(22109)
- 业(13733)
- 管理(12477)
- 中国(10429)
- 企(9813)
- 企业(9813)
- 制(8537)
- 方法(7849)
- 农(7796)
- 数学(7115)
- 数学方法(7078)
- 体(6318)
- 劳(5904)
- 劳动(5887)
- 财(5800)
- 融(5661)
- 金融(5661)
- 体制(5603)
- 农业(5211)
- 业经(5159)
- 银(5143)
- 银行(5143)
- 行(5045)
- 税(3840)
- 贸(3834)
- 贸易(3829)
- 税收(3772)
- 市场(3756)
- 收(3744)
- 机构
- 大学(73471)
- 学院(72567)
- 济(36231)
- 经济(35556)
- 研究(28550)
- 管理(26476)
- 中国(23665)
- 理学(21588)
- 理学院(21372)
- 管理学(21160)
- 管理学院(20992)
- 财(19952)
- 京(16206)
- 财经(14455)
- 所(14327)
- 科学(13300)
- 经(13246)
- 中心(12286)
- 研究所(12285)
- 江(12190)
- 经济学(12140)
- 北京(11026)
- 经济学院(10775)
- 财经大学(10750)
- 农(10211)
- 院(10164)
- 范(9773)
- 师范(9697)
- 州(9007)
- 省(8792)
- 基金
- 项目(40668)
- 研究(32831)
- 科学(32760)
- 基金(29981)
- 家(25403)
- 国家(25164)
- 科学基金(21786)
- 社会(21692)
- 社会科(20518)
- 社会科学(20512)
- 教育(16013)
- 基金项目(14862)
- 省(14500)
- 编号(13354)
- 资助(12628)
- 划(12560)
- 自然(12510)
- 自然科(12245)
- 自然科学(12241)
- 自然科学基金(12063)
- 成果(11867)
- 部(9983)
- 课题(9889)
- 制(9314)
- 国家社会(9309)
- 性(9258)
- 教育部(9164)
- 重点(9116)
- 发(8820)
- 大学(8545)
共检索到132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玲
自2003年始,德国推行了一系列劳动力市场改革措施。改革的取向,是放松劳动力市场管制从而增强就业灵活性。为此,德国政治家和经济学人做了大量社会动员工作。在理论上,强调向有关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思想回返,将就业安全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政策设计中,对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系统实行"去官僚化"改造,变革社会救助和失业保险条例,激励失业者从事灵活就业。同时,辅之以对人力资本的大规模公共投资,并以就业目标为导向,在职业培训和中介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在经济整体向好的形势下,德国改革取得了就业形式多样化和失业率下降的成果。这其中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值得中国决策者和公众借鉴。
关键词:
德国 就业灵活性 社会保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德文
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体制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在应对这次危机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把短期政策与深化改革有效地衔接起来,通过多管齐下来稳定和扩大就业,推动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提高中国经济抵御外部风险和冲击的综合能力,实现保障就业、改善民生和社会稳定等多重目标。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智勇
中国城镇每年需要为多少人解决就业?这是一个一直都有争议的问题。本文提供了一种估算方法并给出了估算结果。分析表明,2007年城镇需要解决就业的人数为2100—2600万人。在未来的数年时间里,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增长将趋于减缓,每年新增劳动力趋于下降,因此就业压力也将趋于缓和。劳动力需求的快速增长促成了当前劳动力市场基本态势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并存表明中国当前的就业问题主要还是结构性的。中小企业的稳步成长是未来中国就业增长的强劲动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谭永生 马桤
当前青年群体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面临的困难日益增多。本文预测,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青年新增劳动力供给将保持在年均1470万左右,同时青年失业率将会小幅上升。为了更好地解决青年群体的就业问题,需要建立支持青年就业的制度体系,加强青年技能培训,鼓励青年创业带动就业。
关键词:
青年劳动力 供给趋势 就业促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斌 徐彩群 高蒙蒙
人力资本理论与劳动力迁移理论的主流观点认为教育能提升个人获取迁移信息与实施劳动迁移的能力,并促使高教育素质劳动力从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转移,形成教育投资收益的地区外溢效应。本文利用浙江、安徽和陕西三省农村住户调查数据,采用两分逻辑回归方法,在控制个人外出和本地就业的预期收入差异的条件下,着重就教育对当前农村劳动力流动决策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教育对农民外出就业机会的影响并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小学低层级教育具有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的作用,而更高层级的教育则具有促进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的作用。
关键词:
教育 农村劳动力 流动就业 就业地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志德
本文利用1979-2008年的年度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FDI每增长1%,长期来看将带动就业增加0.0912%。文章还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FDI与就业增长之间的短期波动及其调整机制,发现FDI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具有滞后性,而且存在长期吸纳效应和短期挤出效应并存的现象。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误差修正模型 劳动 就业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陶长琪
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劳动力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中各种显性和隐性失业问题渐显严重,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新的就业岗位不及就业人员失去的岗位,失业人员逐年上升,就业矛盾越来越突出,形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独有的经济持续增长和失业大军也同步增大的巨大反差。组成当前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供给人员包括新增劳动力、现有失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斌 曾令香 吴浙
文章从实用的角度出发 ,对促进农村再就业的主要思路进行了综合分析 ,指出了这些思路的潜力和问题。同时 ,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以便人们对农村再就业工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从而使人们在促进农村再就业实践中 ,更注重用系统的方法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06年11月,安徽省马鞍山市被列入国家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以此为契机,马鞍山市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列入重点民生工程。试点以来,累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万人,部分镇村基本消除了"零转移农户"。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财政部门制定了完善的就业培训补贴政策,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仅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璋 唐忠 樊步青
经济增长有赖于要素投入,在我国当前要素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土地要素是最基本的要素单元,研究其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构建土地要素与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并对比土地要素投入对于工业与服务业部门产出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显示:包含土地要素的索洛模型仍然存在平衡增长路径,但土地和劳动力要素的组合配置效率会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土地要素投入的增长率高于劳动力要素时,经济持续增长,反之技术进步才能使得经济持续增长。且进一步构建包含结构关系和总量关系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耦合协调度。测算数据表明:我国此两要素的协同水平处于初级协调状态,东部地区协同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最低。未来地方政府应注意发挥本地优势,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提高不同要素资源的组合配置效率,发挥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的协同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冼国明 徐清
本文利用2004~2009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测算各城市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程度,验证中国城市普遍存在工资低于劳动力边际产出的事实,并构建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影响FDI的计量模型。本文结论显示:(1)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扭曲通过降低工资水平促进了FDI的流入,但劳动力市场扭曲也意味着投资风险的提升、劳动力就业意愿以及资本边际产出的降低,从而抑制了FDI的流入。因此,通过干预劳动力市场来压低工资,从而吸引更多FDI的做法并不一定有效。(2)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劳动力市场扭曲对FDI的抑制性强,说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更需要优越的制度来消除劳动力市场扭曲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地理位置处于劣势的城市,...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莫荣 鲍春雷
零工经济快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趋势,进而推动零工劳动力市场发生新变化,呈现出就业形式多元化、组织方式平台化、工作安排任务化、用工管理数字化、兼职工作便利化、用工关系复杂化等特点,其发展过程中也带来就业管理服务和劳动权益保障不足的问题,需要在统计监测、政策支持、权益保障、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协同治理等方面进一步补齐短板。
关键词:
零工经济 劳动力市场 规范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丽萍
森工企业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应建立以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为主体的要素市场;健全并发挥要素市场的作用,才能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发展林区经济。
关键词:
森工企业 要素市场 劳动力合理流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蔡和平
失业问题困扰着世界上很多国家,有的国家是因为劳动力供给过大,有的国家则是因经济发展停滞而造成需求不足,所以各国在解决劳动力市场的问题上也是各显神通。德国在经历了经济腾飞阶段的充分就业之后,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经济低迷的景象,并日渐陷入失业问题的泥潭。虽然历届政府对劳动力市场政策几经调整,但仍然未能扭转失业率继续攀升的局面。对劳动力市场进行一场全面的改革势在必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