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96)
- 2023(21394)
- 2022(17954)
- 2021(16712)
- 2020(14149)
- 2019(32176)
- 2018(31788)
- 2017(61371)
- 2016(32951)
- 2015(37006)
- 2014(36324)
- 2013(35791)
- 2012(32908)
- 2011(29199)
- 2010(29698)
- 2009(27783)
- 2008(26773)
- 2007(24032)
- 2006(21208)
- 2005(19163)
- 学科
- 济(131623)
- 经济(131442)
- 业(112517)
- 管理(109490)
- 企(99275)
- 企业(99275)
- 方法(57742)
- 数学(47200)
- 数学方法(46576)
- 财(42664)
- 农(39392)
- 中国(39191)
- 业经(38145)
- 制(32401)
- 融(29795)
- 金融(29791)
- 银(29113)
- 银行(29067)
- 行(27910)
- 务(27867)
- 财务(27779)
- 财务管理(27726)
- 地方(27314)
- 农业(27199)
- 企业财务(26307)
- 技术(26100)
- 理论(25099)
- 学(23993)
- 贸(23092)
- 贸易(23071)
- 机构
- 学院(457064)
- 大学(456291)
- 济(185846)
- 管理(185310)
- 经济(181712)
- 理学(158636)
- 理学院(156973)
- 管理学(154466)
- 管理学院(153586)
- 研究(146974)
- 中国(118256)
- 京(97451)
- 财(91964)
- 科学(87056)
- 所(71721)
- 财经(71472)
- 农(70886)
- 江(69806)
- 中心(69717)
- 经(65017)
- 业大(64491)
- 研究所(64186)
- 北京(61537)
- 范(57746)
- 师范(57242)
- 州(56418)
- 经济学(56066)
- 农业(54844)
- 院(53717)
- 财经大学(53090)
- 基金
- 项目(304264)
- 科学(241088)
- 研究(227172)
- 基金(221545)
- 家(190636)
- 国家(188965)
- 科学基金(164875)
- 社会(144758)
- 社会科(137283)
- 社会科学(137247)
- 省(118668)
- 基金项目(116998)
- 自然(105217)
- 教育(104214)
- 自然科(102824)
- 自然科学(102800)
- 自然科学基金(100997)
- 划(98640)
- 编号(93164)
- 资助(90373)
- 成果(75627)
- 重点(67330)
- 部(67254)
- 创(65992)
- 发(64403)
- 课题(63498)
- 创新(61113)
- 国家社会(59849)
- 制(59175)
- 教育部(58528)
- 期刊
- 济(209228)
- 经济(209228)
- 研究(137793)
- 中国(96260)
- 财(75189)
- 管理(73392)
- 学报(65555)
- 农(65194)
- 科学(61947)
- 融(51892)
- 金融(51892)
- 大学(51668)
- 教育(51458)
- 学学(48390)
- 农业(44283)
- 技术(43695)
- 财经(35747)
- 业经(34900)
- 经济研究(32335)
- 经(30738)
- 问题(26693)
- 图书(25546)
- 业(24974)
- 技术经济(23957)
- 理论(22225)
- 科技(21925)
- 现代(21653)
- 财会(20810)
- 版(20530)
- 商业(20160)
共检索到697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玲 田志龙 李连翔 王代红 李纪
厘清地方政府如何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对促进地方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以宜昌市依托当地龙头企业建设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为案例,从赋能视角揭示了此情境下政府通过意义沟通、权力赋予、资源供给等3种手段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赋能机制:第一,通过意义沟通激活龙头企业的技术服务供给意愿,通过权力赋予保障龙头企业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自主权、优化产学研合作创新环境,通过资源供给使龙头企业开发与中小企业创新需求相适应的技术服务项目并投资拓展行业;第二,通过意义沟通和权力赋予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动力,通过资源供给支撑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行动,进而拉动龙头企业为其提供技术服务;第三,如上过程化解了大中小企业间异质性导致的合作障碍,实现了其间的创新要素融通。研究结果补充了政府主导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研究,拓展了政府赋能的内涵。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柳仪 冯海燕 简兆权
融通创新是在新发展格局下一种新的创新模式,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能有效促进大企业创新活力的释放和中小企业创新潜力的激发,是协同破解产业链断点堵点卡点问题、提升“七条链”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数字经济理论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认为数字经济通过促进创新主体、资源、能力、成果融合赋能创新融合,通过促进创新要素流动、协作互动、成果转化、环境优化赋能大中小企业创新畅通。由此提出:加快创新主体数字化转型、加强创新资源数字化配置、重视数字创新能力培育、拓展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以促进数字经济在创新融合中的应用,健全创新数据要素市场、推动建立创新协作机制、整合创新成果数字化交易平台、持续优化创新环境以提升数字经济在创新畅通中的效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瑶
文章对山西大中小企业产业链融通创新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山西大中小企业产业链融通创新发展取得的成效,并分析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山西大中小企业产业链融通创新发展的四种模式及典型案例,从大企业引领作用、中小企业强链延链补链、创新生态、资源配置、产业集群五个方面指出山西大中小企业产业链融通创新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大中小企业 产业链 融通创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大企业的产生与发展,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经济事件。任何一个成功的大企业背后,都活跃着众多中小企业的身影,正是大量中小企业的持续成长,培育与支持了大企业发展。因此,大企业除了谋划自身发展之外,还应关注与引领产业链各环节之间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以大中小企业的协同发展促进产业整体发展。大企业应成为产业发展的四大平台:
关键词:
协同发展 “走出去” 产业链 结构性改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提高了各金融机构在思想上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信贷工作的重视,充分认识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诸如对分支机构适当下放流动资金审批权,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组织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评级和授信制度,健全贷款营销的约束和激励机制等十项措施,有关专家判断,这对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吕江林
后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在于新型城镇化。但是,我国由于缺乏产业集群的依托,制约了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大力培养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科技创新,扶持科技型产业,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广大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相互竞争,进而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 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技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超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政府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上。而促进本地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正是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选择之一。本文基于陕西省协作配套调查,提出了协作配套机制体系的"4-4-12"逻辑框架并对其运行方式进行描述。该框架表明,能够有效促进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机制体系应至少包括4个机制12个具体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綦鲁明
两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稳步上升,整体科技人员数量和素质逐步提高。相比较于小型工业企业,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能力更强,所获取的政府经费支持也远远高于小型企业,在研发人员、专利、新产品开发经费方面,大中型企业从数量上都远远高于小型企业。但整体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用于新产品开发和其他科技活动的支出比例都不高,并且,科技活动经费增速慢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萌芽 曾长虹
中小企业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在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如能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充分发挥其促进作用,对地方经济腾飞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各地方政府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实施情况,总结出了值得借鉴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希望对政策制定者有所裨益。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地方政府 企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 陈炳才 吴莹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在转型期的中国体现得更为突出,一方面是中小企业大量产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增大,另一方面则是中小企业从银行机构贷款难,其他直接融资渠道更不畅通,使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严重制肘,也使地方政府和企业对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颇有微词,这其中的原因已经有很多探讨。让人感到兴奋的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坚冰正在融化,不仅在经济发达、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江浙地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和金融服务正在快速增长,银行和企业正出现双赢的良性互动,而且在经济相对落后,中小和民营企业发展比较滞后的中部地区,也出现了让人欣喜的中小企业融资创新。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人民银行...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谷丽静 王星星
本文以微观企业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来探究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内部机理,并进一步考察该机理在不同的产权性质与市场化进程中的差异。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直接的资源补充效应,而且能通过信息传递效应增加外部融资,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传递效应主要通过增加企业股权融资来实现,而对银行贷款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对企业分组分析发现,这两种效应只有在民营企业组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组中显著,而在国企组中政府补助只发挥了资源补充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组两种效应均不显著。
关键词:
政府补助 技术创新 资源补充 信息传递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谷丽静 王星星
本文以微观企业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来探究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内部机理,并进一步考察该机理在不同的产权性质与市场化进程中的差异。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直接的资源补充效应,而且能通过信息传递效应增加外部融资,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传递效应主要通过增加企业股权融资来实现,而对银行贷款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对企业分组分析发现,这两种效应只有在民营企业组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组中显著,而在国企组中政府补助只发挥了资源补充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组两种效应均不显
关键词:
政府补助 技术创新 资源补充 信息传递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云 刘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庞贞燕
从当前形势背景看,经济下行时期,一些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凸显,信贷风险控制难度增大。一方面,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加大了金融机构风险判断难度。另一方面,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生产型中小微企业生存普遍比较困难,库存大量增加,流动资金趋紧。调查中发现,一些钢贸企业和联保贷款已出现风险。从中小微企业自身看,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产业结构趋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仍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娟 万解秋 沈小燕
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融资平台主导供应链金融服务便捷、高效,理论上可实现相关利益群体的共赢,属由市场推动形成的诱致型融资制度安排,故在解困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方面独具优势,可有效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降低银企交易费用。因此,解困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可基于融资制度安排的创新。物流企业应积极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强化风险监控能力,大力推进业务创新转型;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供应链优势积极作为,依托第三方物流金融缓解其融资瓶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