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06)
2023(7903)
2022(6324)
2021(5507)
2020(4049)
2019(9014)
2018(8596)
2017(15677)
2016(8361)
2015(9224)
2014(9324)
2013(9289)
2012(9126)
2011(8591)
2010(8755)
2009(8094)
2008(7951)
2007(7381)
2006(6800)
2005(6397)
作者
(25599)
(21482)
(21322)
(19970)
(13660)
(10204)
(9478)
(8256)
(8194)
(7677)
(7329)
(7166)
(6946)
(6841)
(6695)
(6513)
(6226)
(6190)
(6144)
(6132)
(5509)
(5246)
(5157)
(4952)
(4838)
(4817)
(4804)
(4761)
(4414)
(4279)
学科
(45643)
经济(45594)
(23615)
管理(21814)
地方(18246)
中国(17639)
(17520)
(16229)
企业(16229)
业经(13670)
农业(12571)
(10926)
方法(10171)
地方经济(9847)
(9302)
(8593)
金融(8593)
发展(8586)
(8560)
(8270)
银行(8262)
数学(8206)
(8178)
数学方法(8142)
(7533)
环境(7459)
(7384)
农业经济(7346)
(7105)
贸易(7094)
机构
学院(126688)
大学(123370)
(54084)
经济(52900)
研究(49777)
管理(44154)
中国(37561)
理学(36575)
理学院(36048)
管理学(35549)
管理学院(35288)
科学(28624)
(27670)
(25650)
(25046)
(22309)
研究所(22249)
中心(22219)
(21131)
(20024)
师范(19848)
财经(19114)
北京(18203)
(18074)
(17307)
(17178)
农业(16661)
经济学(16594)
业大(16521)
(16372)
基金
项目(79101)
科学(62904)
研究(62002)
基金(55515)
(47773)
国家(47264)
社会(40606)
科学基金(40395)
社会科(38419)
社会科学(38415)
(32309)
基金项目(28531)
教育(27298)
(26540)
编号(25235)
(24272)
自然(22943)
自然科(22376)
自然科学(22373)
自然科学基金(21967)
资助(21702)
成果(21261)
发展(20148)
(19778)
课题(18973)
重点(18286)
国家社会(16976)
(16880)
(16682)
创新(15490)
期刊
(72834)
经济(72834)
研究(44180)
中国(33897)
(24461)
教育(18866)
(18154)
学报(18100)
管理(18009)
科学(17747)
农业(17046)
(15483)
金融(15483)
大学(14506)
业经(14366)
学学(13428)
经济研究(11394)
技术(11092)
财经(9685)
问题(9154)
(8457)
(7926)
世界(6894)
商业(6723)
(6666)
农业经济(6548)
(6528)
图书(6450)
(6306)
论坛(6306)
共检索到213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钟茂初  
城乡差距过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必须通过“反哺三农”的方式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间的社会公平与协调发展。从历史贡献补偿角度而言,国民经济应对工业化初期以“剪刀差”方式吸纳的“三农”资金予以补偿;从社会福利角度来说,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应牺牲涉农主体的利益,政府应对低工资、低地价、农产品低价格予以利益保障或补偿;从社会公正角度而言,政府应保障处于弱势地位的涉农群体的基本权益;从博弈均衡的角度而言,社会公共财政应承担起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责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西麟  
本文认为,和谐社会理念是对社会范围内基于资源有限性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现代营销理念则能够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二者是高度统一的。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可以帮助企业确立存在价值,让企业持续获益。文章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就是要建立利益各方和睦相处、公平公正、相互促进的关系,让客户满意,给雇员以机会,使员工在工作中身心愉悦,并保持对企业的高满意度,给供应商以临界点水平的满意,在建立这种关系的过程中,要体现公平和均衡原则。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绍史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工作。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就提出"积极推进土地整理,搞好土地建设。"1999年新修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守江  
近年来,山东省沂水县国土资源局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县实际,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村庄合并、拆迁、改造,两年间共立项262个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拆迁改造闲置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昭春  梁永国  张浩杰  
新农村文化是建设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继承、创新和积淀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新农村文化包涵了和谐文化、生态文化、科技文化、民主管理文化、伦理文化、文娱文化等丰富的时代内涵。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实施文化战略,改革文化体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文化竞争力,以先进文化理念促进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雄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了制约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是城乡二元结构。当前,城乡二元结构是影响我国发展的最重要的体制性障碍。城乡二元结构主要包括二元户籍制度、二元土地制度、二元社保制度,甚至还有二元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电价制度等。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源序   雷娜   刘晓倩  
基于2011-2020年中国268个地级及以上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对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第二,经济发展效应、就业优化效应和社会保障提升效应是数字经济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路径,而且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第三,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一个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能有效促进周边地区城乡融合水平的提升。上述结论的政策启示: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数字生产力布局,依托数字技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立足各地区发展实际,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以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完善配套机制,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和区域差距,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积极效应。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郁成  
城乡统筹发展,一般的理解是中国在发展城市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乡村的同步发展,以城市发展拉动乡村发展。当前,中国正处在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发展的时期,很明显,乡村并没有与城市一起得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阮建明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第一位,说明在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城乡协商发展的重要性。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二次会议通过的《衢州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最近,我们开展了农村资金流动情况调查,对农村资金流入和流出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对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进行调研,以期从资金要素的角度来探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建宏  
休闲农业是农业功能的延伸,发展休闲农业能在旅游、教育、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农民旅游需求的实现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高锡荣  杨康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新时期的重要国家战略,而信息化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急需研究以信息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综观我国学者关于信息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多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化促进农村现代化、信息化对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以及信息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途径这三个方面。现有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据此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苑鲁  
党的"十七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明确提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跳出解决"三农"问题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局限,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视角重新审视和破解"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