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70)
- 2023(16782)
- 2022(14361)
- 2021(13367)
- 2020(11145)
- 2019(25415)
- 2018(25051)
- 2017(47678)
- 2016(26217)
- 2015(29114)
- 2014(28896)
- 2013(28619)
- 2012(26406)
- 2011(24056)
- 2010(24043)
- 2009(21910)
- 2008(21269)
- 2007(18698)
- 2006(16438)
- 2005(14559)
- 学科
- 济(109429)
- 经济(109317)
- 管理(73249)
- 业(71267)
- 企(57683)
- 企业(57683)
- 方法(48412)
- 数学(42091)
- 数学方法(41520)
- 中国(30472)
- 农(29561)
- 地方(26338)
- 业经(24739)
- 财(24347)
- 学(23914)
- 农业(20343)
- 贸(20235)
- 贸易(20219)
- 易(19577)
- 制(18277)
- 技术(17723)
- 环境(17540)
- 理论(17147)
- 和(16796)
- 银(16716)
- 银行(16646)
- 融(16179)
- 金融(16178)
- 行(15971)
- 务(14901)
- 机构
- 大学(372417)
- 学院(371629)
- 济(146546)
- 管理(146193)
- 经济(143449)
- 研究(128999)
- 理学(127152)
- 理学院(125649)
- 管理学(123111)
- 管理学院(122460)
- 中国(94553)
- 科学(83279)
- 京(80271)
- 农(69216)
- 所(66207)
- 财(64391)
- 业大(61163)
- 研究所(60729)
- 中心(57800)
- 农业(54531)
- 江(54159)
- 财经(51744)
- 北京(50757)
- 范(49522)
- 师范(48913)
- 经(47114)
- 院(46767)
- 州(44383)
- 经济学(42942)
- 技术(39994)
- 基金
- 项目(259007)
- 科学(202564)
- 基金(186947)
- 研究(183133)
- 家(165838)
- 国家(164451)
- 科学基金(139998)
- 社会(114542)
- 社会科(108566)
- 社会科学(108539)
- 省(102463)
- 基金项目(99285)
- 自然(93689)
- 自然科(91548)
- 自然科学(91525)
- 自然科学基金(89839)
- 划(86812)
- 教育(84034)
- 资助(77520)
- 编号(73759)
- 成果(58544)
- 重点(58312)
- 发(58250)
- 部(55702)
- 创(53984)
- 课题(51353)
- 创新(50298)
- 科研(50042)
- 计划(48834)
- 教育部(47066)
- 期刊
- 济(159971)
- 经济(159971)
- 研究(106755)
- 中国(72889)
- 学报(65788)
- 农(62696)
- 科学(58418)
- 管理(53549)
- 大学(48629)
- 财(46083)
- 学学(46062)
- 农业(43404)
- 教育(41481)
- 融(31666)
- 金融(31666)
- 技术(31655)
- 业经(27861)
- 经济研究(26004)
- 财经(24363)
- 业(22528)
- 问题(20876)
- 经(20792)
- 科技(19765)
- 图书(18956)
- 技术经济(18223)
- 版(17920)
- 业大(17634)
- 商业(17234)
- 理论(17079)
- 资源(16771)
共检索到543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璐 王月梅
研发人员的跨边界行为是影响研发团队创造力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证明跨边界行为对创造力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如何提升研发团队成员的跨边界行为仍缺乏深入探讨。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特质激活理论,跨越个体-团队两个层次,构建成员促进型调节定向-跨边界行为的影响整合模型,以成员创新自我效能感和个人主动性作为中介变量,研究二者在此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此外,以领导促进型调节定向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其在此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采用MPLUS 7.0和HLM 6.08软件进行主效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采用来自西南地区3家研究院的研发团队中279组领导-成员配对的纵向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团队成员的促进型调节定向对跨边界行为产生积极显著的正向影响;(2)团队成员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和个人主动性在促进型调节定向与跨边界行为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且个人主动性对跨边界行为的影响和中介效应显著性均强于创新自我效能感;(3)领导的促进型调节定向会调节成员的促进型调节定向与跨边界行为之间的关系,当领导的促进型调节定向越强时,成员的促进型调节定向对跨边界行为的正向影响也相对更强。研究结果厘清了研发团队中调节定向与跨边界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为跨边界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研发团队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应重视员工心理需求、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以及努力实现领导-成员的心理动机匹配等。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璐 王月梅
研发人员的跨边界行为是影响研发团队创造力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证明跨边界行为对创造力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如何提升研发团队成员的跨边界行为仍缺乏深入探讨。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特质激活理论,跨越个体-团队两个层次,构建成员促进型调节定向-跨边界行为的影响整合模型,以成员创新自我效能感和个人主动性作为中介变量,研究二者在此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此外,以领导促进型调节定向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其在此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采用MPLUS 7.0和HLM 6.08软件进行主效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采用来自西南地区3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正堂
成人的工作玩兴是一个被忽视的话题。企业是约束研发人员的"玩兴",还是正视职场中的玩兴话题,加以疏导?本文对玩兴及团队玩兴氛围的概念进行了解释,通过理论、实证和企业实例说明玩兴氛围对创造力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营造团队玩兴氛围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玩兴 团队玩兴氛围 创新 研发人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邓志华 肖小虹 张亚军
以组织创新成分理论、精神型领导理论和领导情景理论为依据,探讨精神型领导和职业召唤感等精神性因素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动力作用以及儒家工作伦理的调节效应。通过企业调研获得268套领导-员工的有效配套问卷数据,统计分析表明:(1)精神型领导对研发人员的职业召唤感和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研发人员的职业召唤感对其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精神型领导和研发人员创新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3)儒家工作伦理调节了精神型领导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儒家工作伦理越明显,精神型领导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也越强;(4)儒家工作伦理还调节了职业召唤感在精神型领导和研发人员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儒家工作伦理较高时,精神型领导通过研发人员职业召唤感的中介进而对其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也随之增强,反之则减弱。研究结论拓展了基于精神性视角的创新行为动力机制及其边界条件研究。为管理者实践精神型领导、培育研发人员职业召唤感和加强研发工作伦理建设,从而有效激发研发人员的创新行为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管理启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顾远东 周文莉 彭纪生
研发人员的创造力是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基于组织支持感理论,从认知和情绪视角,将创造力效能感和积极情绪引入到组织支持感与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关系分析框架中,构建组织支持感→创造力效能感/积极情绪→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理论模型,采用自填问卷法调查248名研发人员,在检验同源方差和问卷信效度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检验理论模型及相应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①在中国情境下,组织支持感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及其各维度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预测力,其中主管支持的预测力最强;②创造力效能感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组织支持感与研发人员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积极情绪...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金生 朱蔓菱
运用资源依赖理论,构建研发人员跨界行为、知识重构影响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运用259份有效问卷通过层次回归、bootstrap等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研发人员跨界行为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证明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发人员跨界行为能够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探索式创新;研发人员跨界行为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主要通过知识重构介导;环境动荡性增强了研发人员跨界行为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建卫 滑卫军 周愉凡 郑文峰
个体跨界行为与创造力关系是协同创新背景下组织行为研究的一项重要主题,但二者间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晰。基于资源依赖理论,本文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以探讨研发人员跨界行为对创造力的作用机制。对8家科技型企业668名研发人员开展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研发人员跨界行为对创造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共享部分中介了二者间关系;(2)领导积极反馈分别正向调节了跨界行为与知识共享、创造力间关系,以及知识共享与创造力间关系;(3)领导积极反馈正向调节了知识共享在跨界行为和创造力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为科技型企业激励研发人员跨界行为和创造力提供了重要理论和实践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杜恒波 林乐 刘世艳
作为职场"冷"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职场隔离可能对组织和个人造成诸多消极影响。文章使用322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层级回归和拔靴法,分析了职场隔离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探究了内部人身份感知和心理复原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分析结果显示:职场隔离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内部人身份感知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心理复原力在调节职场隔离与内部人身份感知之间关系的同时,也调节了内部人身份感知在职场隔离与研发人员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为管理者减少职场隔离行为和激发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解决思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何辉 闫柳媚
研发工作天然具有即兴特征,而知识转移研究大多涉及即兴。基于北京、上海和广州45个研发团队共193份有效问卷数据,运用跨层分析方法,以实验文化为调节变量,探索研发人员即兴行为对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影响。结果发现,研发人员即兴行为促进了团队内部知识转移,但实验文化负向调节二者间关系。研究结论对知识密集型组织领导者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即兴行为 知识转移 实验文化 研发人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饶惠霞
胜任力是执行力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综合运用国内外胜任力模型相关研究新技术,在对国内外通用科技人员胜任力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中药研发人员为例,构建了研发人员专用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可大致归纳为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人格特质、创新特质、一般能力四大模块,体现了优秀中药研发人员高效完成工作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
关键词:
胜任力模型 中药研发人员 研发人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于桂兰 徐泽磊
从社会交换理论和反馈理论为视角,探索敬业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高新技术企业201份有效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科技研发人员敬业度对其工作绩效具有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承诺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劳动关系氛围在其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即劳动关系氛围越好,研发人员的敬业度对其工作绩效的作用力越大,劳动关系氛围是敬业度对工作绩效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组织因素。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靳娟 宁娟娟 张昕
基于工作特征模型,着重研究了工作本身与高科技企业研发人员工作积极压力之间的关系。以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工作特征5个因子即技能多样性、任务同一性、任务重要性、工作自主性、工作反馈都与工作积极压力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技能多样性对工作积极压力的影响效果最强;工作自主和工作反馈也表现出了较重要的影响作用。最后,对如何激发研发人员的工作积极压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袁乐平 罗立之
留下还是离职对国有企业研发人员来说是重要且艰难的抉择。已有研究基于理性假设分析了人才个体、内部组织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对人才流动的影响。研发人员流动的现实情况对这样的假设提出了质疑——存在控制幻觉的非理性现象。实证得出,成就动机越强烈,越易引发国有企业研发人员作出流动决策;对就业信息的信心水平偏高,国有企业研发人员越倾向于流动;职业发展规划对研发人员是否流动影响并不显著;与国有企业老资格的研发人员相比,新生研发人员的流动倾向更高。
关键词:
国有企业研发人员 控制幻觉 流动决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童金根 梅强 孙锐
以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员工为例,通过400余份配对问卷调查表明,转换型领导以组织情绪能力为中介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产生正向影响,集体主义导向在转换型领导对组织情绪能力的作用中扮演调节角色。当集体主义导向越高时,转换型领导对组织情绪能力的作用越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宣星宇 张建卫 李海红 周洁 周愉凡
研发人员主动性行为是国防科技企业创新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竞争力来源,但有关工作压力背景下主动性行为的形成机理仍缺乏实证探索。以双元工作压力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挑战性压力与阻碍性压力对国防研发人员主动性行为的作用机制,重点考察了工作繁荣与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以及职场精神力的调节效应。针对8家国防科技企业及科研院所的630名研发人员开展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挑战性压力和阻碍性压力分别对主动性行为起正向与负向作用;工作繁荣和情绪耗竭分别在挑战性压力、阻碍性压力与主动性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职场精神力正向调节挑战性压力与工作繁荣的关系,负向调节阻碍性压力与情绪耗竭的关系;职场精神力不仅调节了挑战性压力通过工作繁荣影响主动性行为的间接效应,还调节了阻碍性压力通过情绪耗竭影响主动性行为的间接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