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8)
- 2023(11658)
- 2022(9972)
- 2021(8996)
- 2020(7182)
- 2019(16373)
- 2018(16026)
- 2017(30809)
- 2016(16578)
- 2015(18500)
- 2014(18715)
- 2013(18746)
- 2012(18071)
- 2011(16714)
- 2010(17544)
- 2009(16495)
- 2008(16272)
- 2007(14827)
- 2006(14017)
- 2005(13427)
- 学科
- 济(92332)
- 经济(92244)
- 管理(46798)
- 业(44138)
- 企(32738)
- 企业(32738)
- 地方(28256)
- 中国(27504)
- 方法(25226)
- 农(24755)
- 数学(21729)
- 数学方法(21397)
- 业经(19480)
- 财(17531)
- 农业(17004)
- 地方经济(16871)
- 制(16451)
- 学(16312)
- 银(15166)
- 银行(15152)
- 融(15116)
- 金融(15115)
- 贸(14914)
- 贸易(14897)
- 行(14788)
- 易(14215)
- 发(13673)
- 环境(13169)
- 策(13098)
- 体(11060)
- 机构
- 学院(247173)
- 大学(244856)
- 济(115956)
- 经济(113536)
- 研究(95784)
- 管理(89519)
- 中国(75293)
- 理学(73961)
- 理学院(73029)
- 管理学(71947)
- 管理学院(71440)
- 财(54182)
- 科学(53517)
- 京(53431)
- 所(49501)
- 研究所(43605)
- 中心(42472)
- 江(41039)
- 财经(40450)
- 农(38689)
- 经(36358)
- 经济学(36046)
- 北京(35391)
- 范(35026)
- 师范(34770)
- 院(33902)
- 州(32839)
- 经济学院(31834)
- 业大(30610)
- 省(30079)
- 基金
- 项目(147053)
- 科学(116032)
- 研究(113401)
- 基金(104614)
- 家(89749)
- 国家(88939)
- 科学基金(75322)
- 社会(73490)
- 社会科(69616)
- 社会科学(69604)
- 省(57787)
- 基金项目(53249)
- 教育(50872)
- 划(48365)
- 编号(45948)
- 自然(44392)
- 资助(43700)
- 自然科(43307)
- 自然科学(43298)
- 自然科学基金(42501)
- 成果(39855)
- 发(38672)
- 课题(33975)
- 重点(33597)
- 部(32563)
- 发展(32272)
- 展(31741)
- 国家社会(30272)
- 创(30180)
- 性(29299)
- 期刊
- 济(149914)
- 经济(149914)
- 研究(89170)
- 中国(59432)
- 财(40072)
- 农(38258)
- 管理(37541)
- 融(32286)
- 金融(32286)
- 科学(31937)
- 学报(31542)
- 教育(30544)
- 农业(25529)
- 大学(24779)
- 经济研究(24321)
- 业经(23373)
- 学学(23007)
- 技术(22768)
- 财经(21126)
- 问题(19324)
- 经(18454)
- 贸(16262)
- 国际(15078)
- 世界(14283)
- 技术经济(13892)
- 业(12817)
- 经济问题(12286)
- 统计(12077)
- 现代(11913)
- 经济管理(11904)
共检索到421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后凯
一、要正确对待当前我国的地区差距 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西差距的扩大。自6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东西差距就一直在不断扩大。1965年,我国沿海与内地间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对差距为22.5%,到1980年已提高到37.6%,1988年又提高到40.5%。在三年治理整顿期间,虽然沿海与内地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对差距略有缩小,但之后又呈现出急剧扩大的趋势。1990—1994年,沿海与内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差距由40.6%迅速提高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后凯
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央政府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几个政策问题,认为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既需要依靠各级地方政府的努力,更需要中央政府在财政、信贷、投资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针对国家在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中央区域政策调整的着力点:1.科学确定国家经济开发区域;2.建立国家区域共同发展基金;3.实行企业投资补贴制度;4.设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5.制定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夏杰长
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刘溶沧夏杰长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unevendevelopment)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特别是在经济转型或经济起飞时期更是一个普遍性规律。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伴生着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地区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康 齐援军
发挥地区优势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石康,齐援军今后十五年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在不牺牲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各地区经济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要作到这一点,关键是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一、加快中西部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陆进
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税收王陆进税收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在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采取有效的税收措施则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一、税收与地区经济发展我们知道,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税收通过影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敏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在出口下滑、经济转型的双重压力下,经济增长明显放缓,而中西部经济在政策支持、产业转移和内需拉动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地区经济平衡性有所增强。而今年一季度,地区经济发展再次进入平衡状态,表现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南客
现代大文化建设 ,需要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保障性并且具有积极导向性的文化发展公共政策。本文就此从文化法规政策、文化管理政策、文化产业政策、文化区域政策、文化人才政策、文化科技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协调发展 公共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建霞 程书华 李进英
近十年来,河北经济快速增长,出现了曹妃甸、沧州渤海新区、秦皇岛港口等经济发达区,冀中、冀南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省内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武少俊 董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制定的外资优惠政策,目前已经不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现行优惠政策给外资企业带来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违背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原则,带来了市场扭曲效应。从宏观上看,存在着对国内资金的大规模挤出效应;从微观上看,导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溢出效应不强;从制度影响看,导致内资企业出现寻租现象,外资企业则争相避税;从经济利益上看,导致我国资源被廉价利用,出现“打洋工”现象。根据我国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外资政策,纠正一味追求外资规模的倾向,适当控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注重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和水平,“招商择资”;逐步取消一般性的外资优惠政策,内外资公平竞争。
关键词:
外资优惠政策 政策弊端 政策调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谢伏瞻
本文认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章提出,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梯度转移,发挥东部地区辐射带动作用是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提高区域政策有效性和针对性,将区域政策与功能性政策有机结合,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和重点;理顺要素价格,消除价格扭曲,完善税收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是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落实中央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政策取向。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发展战略 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青云
深化分税制改革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王青云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地区发展差距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和地区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世界各国情况表明,财政体制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也是如此。本文通过对现行分税制的分析,提出了深化分税制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拾松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之一,推进产业转移是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产业转移是转出区的推力、目标区的拉力与接纳能力及转移通道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国家层面要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并加大宏观政策引导力度;在区域层面,要根据中西部不同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产业承接能力和承接水平,在中部地区实施"产业对接"策略,在西部地区实施"产业承接"策略,并寻求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产业转移的最佳模式和合理路径;在企业层面,要对不同转移状态、不同转移类别的企业实施不同的转移策略。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东中西部地区 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易志坤 林繁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美国政府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优化生产力结构和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使“阳光地带”经济迅猛发展。德国的区域援助政策是德国政府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政策相互配合,在促进经济落后地区发展,平衡地区差异,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洋 罗建敏 王健康
中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需要。目前,中部地区经济"塌陷",通过分析发现,这与中部地区缺乏合适区域政策、产业结构不合理及趋同、城市群的发展滞后等因素有关。因此,中部地区应确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识,积极引导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形成,进而促使该地区经济崛起。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田江海
关于地区协调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地区发展不平衡,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但具体情况各有不同。中国的突出特点,可概括为:差异悬殊、源远流长、影响深广、布局错位、举步维艰。应当正视差异悬殊的事实,深刻分析其形成的综合因素,高度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