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68)
2023(9817)
2022(8829)
2021(8413)
2020(7001)
2019(16188)
2018(16239)
2017(31739)
2016(17325)
2015(19658)
2014(19843)
2013(19775)
2012(18150)
2011(16190)
2010(16230)
2009(14802)
2008(14357)
2007(12738)
2006(11100)
2005(9830)
作者
(50228)
(41244)
(41059)
(39279)
(26264)
(19793)
(18765)
(16294)
(15767)
(14823)
(14266)
(13789)
(12955)
(12921)
(12640)
(12518)
(12400)
(12389)
(11742)
(11648)
(10243)
(10094)
(9869)
(9460)
(9276)
(9200)
(9190)
(9074)
(8277)
(8173)
学科
(68199)
经济(68105)
管理(51556)
(48839)
(40348)
企业(40348)
方法(32287)
数学(27747)
数学方法(27386)
(19372)
中国(18116)
(17664)
业经(15568)
(14931)
地方(14300)
农业(13027)
(12560)
贸易(12555)
(12363)
(12133)
理论(11900)
(11598)
环境(10986)
(10903)
技术(10865)
财务(10839)
财务管理(10814)
企业财务(10229)
(10179)
银行(10147)
机构
大学(245940)
学院(245127)
管理(101346)
(94622)
经济(92392)
理学(87866)
理学院(86931)
管理学(85469)
管理学院(85045)
研究(78952)
中国(58889)
(52767)
科学(49906)
(43808)
(39588)
(37156)
业大(36463)
中心(35886)
研究所(35839)
财经(35065)
(35024)
北京(33841)
(33062)
师范(32824)
(31745)
(29267)
农业(28851)
(28754)
经济学(26825)
师范大学(26505)
基金
项目(168288)
科学(131838)
研究(124923)
基金(121034)
(104314)
国家(103392)
科学基金(89200)
社会(76759)
社会科(72541)
社会科学(72520)
(66012)
基金项目(65144)
自然(58664)
自然科(57262)
自然科学(57252)
教育(56950)
自然科学基金(56187)
(55114)
编号(52411)
资助(49953)
成果(42357)
重点(36803)
(36737)
课题(35337)
(35259)
(34821)
项目编号(32414)
创新(32308)
科研(32135)
教育部(31598)
期刊
(106793)
经济(106793)
研究(74330)
中国(43888)
学报(37156)
管理(36791)
科学(34536)
(33869)
(31819)
教育(28896)
大学(28049)
学学(26136)
农业(23802)
技术(20795)
(20146)
金融(20146)
业经(18684)
经济研究(16550)
财经(16224)
图书(14798)
理论(13693)
问题(13693)
(13641)
实践(12743)
(12743)
科技(12058)
技术经济(11772)
商业(11654)
(11318)
现代(11232)
共检索到356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陶开宇  
本文认为,和谐消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一,要树立和谐消费理念,全面提高公众的消费素质。第二,要全面推进医疗、住房和教育等民生问题的改革,继续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增加低收入者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提高社会分配的总体公平程度,形成和谐消费倾向。第三,要构建和谐消费结构。消除和谐消费的主要瓶颈因素,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发掘农村市场消费潜力,搞好市场细分,破解影响消费结构优化的政策制约。第四,要营造和谐消费环境。政府应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倡导和谐消费,企业要优化自身的营销行为,消费者则要增强维权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者和经营者形成制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蔡德容  
“中消协”2007年的年主题是“消费和谐”,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意义。3月10日,湖南师大商学院和本刊编辑部在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了一次“消费和谐”的理论研讨会,5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启云  
“中消协”2007年的年主题是“消费和谐”,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意义。3月10日,湖南师大商学院和本刊编辑部在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了一次“消费和谐”的理论研讨会,5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陶开宇  
在界定汽车和谐消费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汽车消费不和谐的现象及成因,提出消费者应充分了解汽车产品和服务信息,实现理性消费;生产者要客观真实公布信息,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促进现实消费;政府应合理制定相关政策,降低汽车消费的负外部性效应,最终促进汽车和谐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敏  尹向东  
“中消协”2007年的年主题是“消费和谐”,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意义。3月10日,湖南师大商学院和本刊编辑部在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了一次“消费和谐”的理论研讨会,5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廖九如  
2009年"中消协"的年主题是"消费与发展"。这一年主题体现了消费与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关系,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消费维权工作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3月7日,湖南师大商学院和本刊编辑部在湖南师范大学红楼联合举办了一次"消费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50多名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出席了会议。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一宣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促进农民和谐消费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把农民的增收与和谐消费、民生工程的建设、"三农"问题的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目标结合起来。当前,要特别注重并大力支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通过政府的支持、企业的参与、农民长效增收模式的构建来解决农民持续增收的问题,把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实现农民和谐消费的突破口。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陶开宇  
扩大消费需求对促进经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增总量、调结构、重和谐、共发展。以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和谐发展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经济增长速度不宜过快;寻找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规范之间的改革平衡点;树立正确消费观,构建和谐消费模式。扩大消费需求,要加强消费教育,转变消费观念;调整社会经济结构,夯实消费基础;改革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消费能力;推行低碳消费模式,增加有效消费供给;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品质;实施差别化措施,满足多元消费需求等。其中,满足多元消费需求,应开拓消费空间,增加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开发乡村市场,努力扩大农村的消费需求;加强市场调控,保障城乡基本消费需求;引导消...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世杰  
2007年11月25-26日,全国第十一次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深圳召开。会议由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承办。会议的主题为"消费和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八十多位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交论文近百篇。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下一期续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雪萍  张程  
2007年1月25日,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发表了题为《课程检视:多样性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白皮书。白皮书根据过去公民教育的实施情况提出了改革建议,提出在公民教育的过程中更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教育,并制定政策保证学校领导和教师有机会接受公民教育的相关培训,尤其强调要在公民教育中增加尊重多样性教育的内容,以促进社会朝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唐会忠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是党的十七大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和任务。保障和改善民生,赋予了审计机关光荣的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薛景梅  
零供关系对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有关调查显示我国零供关系显失公平现象十分严重,已经危及到了整个产业链的和谐。零供矛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零售商收取不合理的通路费用和拖欠货款。大型零售商滥用自身市场优势追求利益最大化、过度依赖"渠道控制"盈利模式及对供应商依赖渠道资源存在认识偏差是导致零供冲突的主要原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社会诚信机制、签订以公平交易为基础的合同、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有助于构建和谐的零供关系,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郝建刚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和谐社会的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公共财政在本质上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分配关系,可见,公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畅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抑制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从而保证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是关乎全体社会成员的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十一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保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如覆盖面窄,历史欠账负担沉重,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等。"十二五"时期,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注重:努力实现制度全覆盖;建立社会保险卡,提升经办机构管理服务能力;发展补充保险,减轻政府偿债压力;提升社保基金"入市"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