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59)
2023(10814)
2022(8359)
2021(7720)
2020(6182)
2019(13888)
2018(13875)
2017(27740)
2016(15274)
2015(16859)
2014(17028)
2013(16840)
2012(15440)
2011(13863)
2010(14369)
2009(13472)
2008(13230)
2007(12227)
2006(11418)
2005(10317)
作者
(42958)
(36696)
(35917)
(34506)
(22884)
(17358)
(16158)
(14164)
(13913)
(13000)
(12475)
(11804)
(11691)
(11659)
(11416)
(11046)
(10569)
(10568)
(10509)
(10291)
(9201)
(9150)
(8747)
(8414)
(8350)
(8328)
(8243)
(7877)
(7494)
(7186)
学科
(68717)
经济(68636)
(49220)
(46665)
管理(38707)
农业(31000)
(27601)
企业(27601)
方法(22402)
中国(20318)
数学(20076)
数学方法(19771)
业经(19364)
(17041)
地方(16904)
(14312)
(13591)
(13473)
(12099)
贸易(12092)
(11822)
(11789)
发展(11227)
(11208)
及其(10940)
(10847)
银行(10833)
农业经济(10578)
(10422)
(10305)
机构
学院(217590)
大学(210093)
(97496)
经济(95482)
管理(82707)
研究(76607)
理学(70366)
理学院(69731)
管理学(68578)
管理学院(68203)
中国(61636)
(54848)
科学(44811)
(44464)
(43880)
农业(41549)
(38889)
业大(37036)
中心(36137)
(35550)
研究所(34729)
财经(33638)
(30562)
经济学(29004)
(27838)
师范(27635)
北京(27419)
(27355)
(26745)
(26471)
基金
项目(139482)
科学(110253)
研究(106063)
基金(100890)
(87145)
国家(86323)
科学基金(73773)
社会(68790)
社会科(64874)
社会科学(64854)
(55600)
基金项目(52064)
教育(46531)
自然(45076)
(45069)
编号(44871)
自然科(43969)
自然科学(43961)
自然科学基金(43183)
资助(41023)
成果(36375)
(32746)
(31202)
(31124)
重点(30843)
课题(30405)
国家社会(28648)
(28145)
(27812)
(27315)
期刊
(118851)
经济(118851)
研究(66694)
(59187)
中国(48960)
农业(39809)
(32621)
学报(31427)
科学(30898)
管理(28086)
(27248)
金融(27248)
大学(25339)
业经(24819)
学学(24260)
教育(21303)
(19161)
技术(19030)
经济研究(17259)
问题(16941)
财经(16257)
农村(14783)
(14783)
农业经济(14511)
(13977)
世界(13016)
经济问题(11905)
(11891)
技术经济(11494)
资源(11333)
共检索到343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瑞林  庄国波  
研究现行农地非农化收益分配政策对市民化推进的影响,能够厘清市民化成本分担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对应关系,理解可持续市民化的内涵。在下一步改革中,要做实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深化征地制度改革,深化土地有偿使用改革,完善土地税费制度设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瑞林  庄国波  
研究现行农地非农化收益分配政策对市民化推进的影响,能够厘清市民化成本分担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对应关系,理解可持续市民化的内涵。在下一步改革中,要做实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深化征地制度改革,深化土地有偿使用改革,完善土地税费制度设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瑞林  庄国波  唐焱  
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根据农地非农化增值的形成环节、增值收益相关利益主体的权益分析,构建了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的概念模型,测算了主要利益相关主体的收益分配,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地开发商、地方政府、被征地农民、中央政府、支农惠农和其他主体,比例依次为62%、15%、12%、7%、2%和2%。收益分配政策的优化,需要跳出单纯的"涨价归公"和"私权保护"之争,只有通过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平衡进城农民福利保障和地方财权之间的关系。当前应保障农民土地权益,避免掉入中等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瑞林  庄国波  唐焱  
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根据农地非农化增值的形成环节、增值收益相关利益主体的权益分析,构建了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的概念模型,测算了主要利益相关主体的收益分配,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地开发商、地方政府、被征地农民、中央政府、支农惠农和其他主体,比例依次为62%、15%、12%、7%、2%和2%。收益分配政策的优化,需要跳出单纯的"涨价归公"和"私权保护"之争,只有通过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平衡进城农民福利保障和地方财权之间的关系。当前应保障农民土地权益,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可持续市民化,确保地方政府土地增值收益获利份额。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瑞林  庄国波  唐焱  
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根据农地非农化增值的形成环节、增值收益相关利益主体的权益分析,构建了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的概念模型,测算了主要利益相关主体的收益分配,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地开发商、地方政府、被征地农民、中央政府、支农惠农和其他主体,比例依次为62%、15%、12%、7%、2%和2%。收益分配政策的优化,需要跳出单纯的"涨价归公"和"私权保护"之争,只有通过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平衡进城农民福利保障和地方财权之间的关系。当前应保障农民土地权益,避免掉入中等收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曹飞  
基于地租理论分析了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地租增值来源:自然增值、资本投入增值及超额需求引致的虚拟地租,其中后二者占据了地租增值的大部分。地方政府获得了第一次地租增值收益,房地产企业获得了社会平均利润和第二次地租增值收益,农民及农民集体获得农业地租。郑州市惠济区的案例表明:农民及农民集体、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分别获得地租增值部分的0.6%、58.8%和40.6%。由此说明当前的农地非农化地租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存在不少问题,应当以土地供给制度改革为首,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财税制度来优化农地地租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一中  曹裕  
基于土地发展权概念建立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理论模型,并以广州市为例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认为,农民应获得土地增值中的农地发展权收益,政府应获得市地发展权收益,开发商应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下的土地开发资本投入收益。农民、开发商和政府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理想比例是农民约占25%—30%,开发商约占15%—20%,政府约占50%—55%。以农地发展权的平均价值作为制定征地补偿标准的依据不仅体现了补偿公平原则,也符合通过市场机制对被征农地进行补偿的制度改革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戈  霍圣夫  邹朝晖  
研究目的:探寻合理分配耕地非农化增值收益的方法,从耕地非农化风险角度构建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方法:联盟利益分配机制,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在耕地非农化中,各权利主体所担风险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村集体;假设各权利主体参与征地行为是一种投资行为,各权利主体耕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比例为中央政府占26%,地方政府占22%,村集体占17%,农民占35%;运用"联盟利益分配机制"测算耕地非农化各权利主体之间的增值收益分配比例是可行的。研究结论:以缩小征地范围、尊重农民意愿为条件制定征地补偿标准不仅体现补偿公平原则,也符合通过市场机制对农民进行补偿的改革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姜和忠  徐卫星  
研究目的:基于可持续发展资源配置公平原则探讨农地非农化配置中的收益分配问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农地非农化配置中,不同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土地收益分配上存在不公平现象。研究结论:在农地非农化配置中拟通过村级"留地"制度、提高建设用地指标最低交易价和税收等方式,实现土地收益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孟宏斌  
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一些地方农地非农化征用倾向严重。由于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失地农民无法享有绝对地租,分配级差地租比例极低,失地农民农地增值收益分配权益受损害。为此,可通过转换政府征地角色、明确农地产权归属、规范农地征用目的、建立市场化补偿制度及完善失地农民安置制度等措施,既维护失地农民获取农地增值收益的权益,又化解潜在的农村征地冲突,确保城乡统筹发展基础上的"四化"目标协调同步实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孟宏斌  
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一些地方农地非农化征用倾向严重。由于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失地农民无法享有绝对地租,分配级差地租比例极低,失地农民农地增值收益分配权益受损害。为此,可通过转换政府征地角色、明确农地产权归属、规范农地征用目的、建立市场化补偿制度及完善失地农民安置制度等措施,既维护失地农民获取农地增值收益的权益,又化解潜在的农村征地冲突,确保城乡统筹发展基础上的"四化"目标协调同步实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建超  吴群  
分析土地整理给农用地带来的增值效益,以地租理论和利息、利润理论为基础,研究在农用地流转条件下和非农用地流转条件下农地整理增值收益的分配机制,本文提出了明晰产权、建立WebGIS农地资源信息系统、加强政府引导以保障农民的合法收益和农地的合理利用等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臧俊梅  王万茂  陈茵茵  
我国农地发展权的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农民权益尤其是失地农民权益问题。本文认为,过速的农地非农化产生的内在原因即由于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缺乏农地发展权这样一种产权制度安排而使得农地用途转变后巨大的土地增值分配混乱,引起土地权利相关主体的无序争夺,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巨大。当前,我国的农地发展权就是为适应土地用途管制、保护耕地和防止征地权被滥用的需要而设立的,是一项可以兼顾国家、农民集体及农民权益的独立支配的财产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志荣  吴次芳  
研究目的:比较制度收益与发展收益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农地非农化进程的影响,研究驱动地方政府过度推进农地非农化进程的主要因素。研究方法:生产函数与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结果: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政府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获得的制度收益为0.5891亿元/km2、发展收益为0.1532亿元/km2,制度收益是发展收益的3.8453倍。研究结论:经济发达地区农地非农化进程表现为制度驱动型,制度收益是驱动地方政府过度推进农地非农化进程的主要因素。现行农地保护政策由于经济管理手段的缺失,不能对地方政府谋取制度收益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导致地方政府受制度收益的驱动而人为地加快了农地非农化进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魏刚  李霞  
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农地"非农化"产生巨大价值增值,而增值收益主要被政府和土地开发商获取,农民群体仅获极低的土地补偿金。由于农民的权利主体地位缺失,导致其经济利益受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消极影响。"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提出,为我们重构农地增值收益分配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作为农地增值收益分配架构中的重要主体,农民、政府和土地开发商三者缺乏公平谈判机制,导致增值收益分配严重不公,无法保障农民合法收益,让农民无法公平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