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
- 2023(247)
- 2022(202)
- 2021(205)
- 2020(149)
- 2019(292)
- 2018(288)
- 2017(591)
- 2016(289)
- 2015(344)
- 2014(292)
- 2013(314)
- 2012(297)
- 2011(232)
- 2010(247)
- 2009(203)
- 2008(180)
- 2007(188)
- 2006(166)
- 2005(158)
- 学科
- 济(1436)
- 经济(1435)
- 中国(754)
- 业(643)
- 管理(585)
- 地方(492)
- 方法(437)
- 融(434)
- 金融(434)
- 数学(404)
- 数学方法(404)
- 企(394)
- 企业(394)
- 发(386)
- 行(373)
- 银(372)
- 银行(372)
- 农(355)
- 业经(336)
- 发展(305)
- 地方经济(304)
- 展(296)
- 技术(275)
- 贸(266)
- 贸易(265)
- 易(257)
- 农业(249)
- 财(248)
- 产业(238)
- 中国金融(236)
- 机构
- 大学(3585)
- 学院(3576)
- 济(1820)
- 经济(1782)
- 研究(1610)
- 管理(1259)
- 中国(1243)
- 理学(1029)
- 理学院(1011)
- 管理学(1008)
- 管理学院(997)
- 京(825)
- 科学(818)
- 财(770)
- 所(753)
- 中心(683)
- 研究所(674)
- 院(615)
- 经济学(584)
- 江(579)
- 范(577)
- 师范(573)
- 北京(569)
- 财经(567)
- 农(551)
- 经(536)
- 发(535)
- 经济学院(527)
- 研究院(481)
- 教育(472)
共检索到6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启人
中国银行在香港经营已有悠久的历史,与香港经济一起成长壮大,并为香港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国银行的实力和信誉,多年来得到了香港各界和居民的认同。中国银行参与发行港钞,是在香港各方面的支持下实现的,它对于香港金融的稳定,对于九七平稳过渡,以及未来香港经济的繁荣和稳定,将起积极的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斌华
今天在校的学生将进入未来社会。可是,现在的课程主要传授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现出面向过去的特点。科学预测未来早已在社会的其他部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同样可以在校本课程开发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校本课程开发者应该有"未来意识",为学生的明天作好准备,开发面向未来的校本课程。这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关键词:
面向 未来 校本课程开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君
为了刺激和加速本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步伐,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印度政府已连续正式发布了关于高等教育的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印度已成为继中国和美国之后的拥有世界上最大和最多样化高等教育体系的国家之一。尽管如此,印度高等教育同样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诸如:基础设施落后,财政投入不足、师资匮乏、教育质量不高、教育公平难以保障、国际竞争力不强,等等。为此,印度政府于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斌 张满 沈岩
工程伦理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复杂系统工程,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工程实践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工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及其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价值,深入探讨了工程伦理教育实践发展及动因。进而通过调查揭示析了目前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与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晋中 张静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小娅
2010年3月1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的第二天,陈小娅副部长视察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着重阐述了基础教育发展中需要关注的四个问题。3月28日,《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的截止日,陈部长在中国教育学会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论述了新形势、新阶段、新要求对教育提出的新任务,强调了面向未来十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议题。在此,本刊对陈部长的两次讲话稿进行删减刊用,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世伟
本文提出了面向未来的公共图书馆包容性发展命题,分析了包容性增长与包容性发展的概念,论述了后全面小康时期公共图书馆实施包容性发展战略需要秉持的优质均衡、全程智能和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包容性发展的路径图,提出了进一步将国家文化制度优势转化为文化治理效能、进一步发挥国家图书馆和省市公共图书馆的统筹协调功能、进一步把握新科技革命群体迭代的发展机遇等具体举措。参考文献16。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祝红艺 黄冬霞
国内外大学图书馆在资源整合建设上的差距要求各图书馆对其未来发展态势展开积极思考。未来的资源整合建设将更加突出元数据著录的规范性、技术需求的多元化、特色库建设与揭示的"标杆"作用以及知识服务的终极整合目标等特点。资源整合建设的未来发展方针和原则、元数据组织与采集、资源整合模式选择、学科服务平台及特色库建设等将成为大学图书馆重点考虑的问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瑾劼 朱雁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期公布的最新一轮TALIS调查结果显示,上海校长行政工作效率高、负担轻且在课程与教学上的时间比例投入位居所有参加本次调查的47个国家或地区的首位。上海校长"专家型校长"的形象获得了国际上广泛的赞誉。然而,对标国际基准,我们发现尽管上海校长在课程与教学领导力上具有卓越的表现,但在学校规划与愿景制定和组织内部的调配等系统性或战略性的领导力投入上却显著低于OECD均值。本文将利用TALIS 2018国际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与国际比较,从TALIS 2018调查所倡导的终身学习视野全面、系统地审视目前上海校长在领导力专业准备和发展上存在的优势与短板。
关键词:
TALIS 2018 校长 领导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克勇 方健华 王新国
新时代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使命,走向深度融合,是江苏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江苏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支撑,是江苏职业教育自身演进与嬗变的必然结果,也是江苏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深度融合的江苏职业教育发展方式,主要是在办学方向、发展方式、办学机制、教学模式的等方面进行多重要素的重构。
关键词:
深度融合 江苏职业教育 发展方式 转变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永桦 赵满华
面向未来的思考──黑龙江省图书馆事业发展之我见王永桦(大庆油田图书馆163453)赵满华(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150001)1影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因素影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因素不外乎以下三个:一是政治因素,二是经济条件,三是人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蓉容
Internet带来的不仅是一场信息革命,更重要的是它将引起人类经济活动方式的深刻变革。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其对传统的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经营方式和营销观念等方面都提出了有力的挑战,而网络营销贯穿于企业开展网上经营的整个过程,将会是未来网络经济中最具潜力,更有广泛适用性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互联网络 电子商务 网络营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智超 马天天 邵亚奎 孙林豪 李永华 张晓媛 张丽荣 张贵 范文义 冯仲科
森林观测信息的生产是支持智慧林业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先导。作为系列综述的上篇,本文以森林观测仪器技术体系的构建历史、现状和未来为切入点,以基础性公共技术的发展脉络为支撑,深入分析了森林观测仪器与森林观测需求的耦合程度,发现传统森林观测仪器体系在时效性和准确性上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林业调查的需要,观测仪器存在孤立性高、难以集成、操作繁琐、效率低等问题。这是因为,当前针对森林观测研究偏重对成熟仪器使用和数据分析,观测仪器的研发偏重算法补偿和集成第三方元件,轻物理结构设计等因素造成的。面对基本测量原理鲜有更新、森林观测标准制定滞后于新型技术发展等问题,本文从对观测仪器现在和未来的联合模式进行阐述,从逻辑架构到物理技术层面上分析了森林观测仪器联合模式可能在未来出现的发展状况与应用前景。最后,基于当前基础性技术发展的趋势,对可能出现的几种新形态的森林观测仪器进行了推测,并以此展望了在近未来可能在中国实现的一种智能森林观测体系的雏形。
关键词:
智慧林业 森林调查 仪器 虚拟化 传感器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惠澜 殷环环 顾烨青
2019年3月29~31日,"面向未来的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发展研究"高端论坛暨《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年编委会在江南大学召开。与会专家从高校图书馆质量评价与人才培养、"以本为本"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图书馆学相关领域前沿动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在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作为知识服务中心的图书馆应完善质量评价体系,提升馆员素养,发展新型服务,满足新需求,谋求新进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海波
世界正在经历一个深刻变革的时期,这是由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推动的。为应对变革所带来的影响,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需要采取措施来增强技能适应性。在未来工作市场,自动化和机器人的使用将会取代部分工作岗位,大量就业机会向服务业转移,绿色经济和老龄化趋势也将引领工作市场的新生态。这些趋势揭示了未来工作市场的发展特征,明确了职业内容、职业模式、职业结构及职业技能层面的调整方向。在此基础上,未来技能培养应创新发展策略,以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为基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途径、完善技能治理为保障,确保技术技能型人才供应,缓解技能短缺型的供需失衡,从而构建终身技能型学习社会,增强技能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应对未来工作市场的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