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07)
- 2023(4262)
- 2022(3485)
- 2021(3072)
- 2020(2401)
- 2019(5263)
- 2018(5044)
- 2017(9888)
- 2016(5156)
- 2015(5915)
- 2014(5917)
- 2013(6169)
- 2012(5879)
- 2011(5309)
- 2010(5410)
- 2009(4778)
- 2008(4524)
- 2007(4048)
- 2006(3569)
- 2005(3314)
- 学科
- 济(25856)
- 经济(25835)
- 业(13562)
- 管理(13382)
- 地方(11436)
- 中国(7881)
- 方法(7616)
- 农(7540)
- 数学(6924)
- 地方经济(6921)
- 数学方法(6864)
- 服务(6764)
- 企(6241)
- 企业(6241)
- 工作(6222)
- 农业(5269)
- 业经(5230)
- 制(5108)
- 财(5061)
- 学(4910)
- 服务业(4894)
- 贸(4303)
- 贸易(4300)
- 易(4114)
- 环境(4090)
- 度(3791)
- 制度(3783)
- 财政(3681)
- 读者(3646)
- 融(3594)
- 机构
- 大学(73946)
- 学院(73134)
- 济(30989)
- 经济(30117)
- 管理(29014)
- 研究(26966)
- 理学(24654)
- 理学院(24312)
- 管理学(23989)
- 管理学院(23817)
- 中国(20134)
- 科学(16420)
- 京(16034)
- 财(14355)
- 所(13252)
- 中心(12742)
- 江(12312)
- 研究所(11902)
- 范(11561)
- 师范(11491)
- 农(11030)
- 财经(10479)
- 院(10286)
- 北京(10097)
- 州(9736)
- 经(9520)
- 经济学(9490)
- 业大(9488)
- 省(9445)
- 师范大学(9389)
- 基金
- 项目(52987)
- 科学(42525)
- 研究(40802)
- 基金(38221)
- 家(33398)
- 国家(33144)
- 科学基金(28410)
- 社会(27451)
- 社会科(25958)
- 社会科学(25951)
- 省(20689)
- 基金项目(20189)
- 划(17404)
- 编号(17350)
- 教育(17089)
- 自然(16352)
- 自然科(15957)
- 自然科学(15955)
- 自然科学基金(15660)
- 成果(14694)
- 资助(14151)
- 发(13414)
- 重点(12166)
- 国家社会(11968)
- 课题(11318)
- 发展(11252)
- 部(11237)
- 展(11086)
- 创(10743)
- 项目编号(10650)
共检索到118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云飞 张晓欢 刘忠轶
本文讨论了公共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我国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性建议。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县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县域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差异既有客观性原因也有制度性原因。应以人为本,以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快相关制度体制改革,促进人口迁移和要素流动,加快市场、区域一体化,快速推进县域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丁元竹 杨宜勇 李爽 严浩 王元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之一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在当前的突出反映。它一方面表现为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另一方面表现为公共服务分配失衡。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把基本公共均等化放在重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尚希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确了各级财政支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向和任务。尽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但我国理论界并未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在西方经济学论著中也未发现有关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系统论述。由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肖希明 完颜邓邓
文章分析了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是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必然选择,认为推进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进程、促进公共文化机构合作、扩大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建设、构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加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标准化、创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方式是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有效路径,而政策、管理、资金、人才是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保障条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光明 陈欣悦
本文构造县域评价指标体系和1466个县2015—2020年的面板数据集,从特定属性、城市群、历史贫困和农牧产业区4种县级类型划分方式入手,运用引入加权α均值的组基尼系数测度与解析不同县域类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测算结果发现:(1)根据契合补短板实际的α=-1时组基尼系数测算,特定属性类型县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最高,城市群类型县域间和历史贫困类型县域间次之,农牧产业区类型县域间最低;(2)农牧产业区类型县域间的弱项指标是小学教育投入、社会福利保障、生态绿化,短板区域是牧区半牧区、青藏高原区农业县,历史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社会福利保障,驱动地区是黄土高原区农业县;(3)城市群类型县域间的弱项指标是社会福利保障,历史贫困类型县域则表现为生态绿化和基础设施。上述结论对今后从县域短板入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发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祖才
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关键阶段。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基本理念上升为国家行为,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是扩大内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切实转变和履行政府职责的需要,意义十分重大。一、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的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丁元竹
我国现阶段的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中央政府通过制定相关基本公共服务的国家标准,地方政府具有均等支付这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确保每个公民在不同城乡、地区,均有机会享受法定的基本公共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孙文基 黄晓平
所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在基本的公共服务领域尽可能地使全体公民享有同样的权利,即政府应该尽可能地满足全体公民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包括政府提供充足的基本公共服务,又包括使全体公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大体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梁功平 刘方
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偏低,而且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间、城乡间的差异非常明显。究其原因,最突出的是财税体制保障制度不完善。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范围不合理,各级政府之间的支出责任划分不明确,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机制不健全,导致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总体水平明显偏低;纵向的政府间财力分配体制不健全,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地方政府财政较困难,导致区域间、城乡间财政能力不均等,最终导致基本公
[期刊] 改革
[作者]
骆鹏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作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并把"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党和政府农村工作的重大原则,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萍
1.尽快建立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发展体系。建立全国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发展体系既是贯彻《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更是指导全国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实践的需要。首先,结合《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确定全国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标准,各省(市、自治区)都要把此标准作为基本行动准则;其次,根据具体标准的任务安排,各级政府应进行合理分工,落实自身的职责,同时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丁树 杨燕英 王惠敏
省直管县财政试点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至关重要。基于广东2009—2020年县域公共服务支出数据,采用多期DID方法评估省直管县试点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省直管县政策显著提升试点县财力,进而促进具有较强地域属性和生产属性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但政策对地域和生产属性较弱的公共服务影响不显著。基于此,提出应继续推动省直管县改革、完善公共服务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建议。
关键词:
省直管县财政 公共服务均等化 多期DID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丁元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金人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全面部署和安排,也明确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萍
民族问题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经济形势如何变化,财政体制如何调整,中央财政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切实贯彻党和国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