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43)
2023(17472)
2022(15080)
2021(14288)
2020(11732)
2019(26802)
2018(26593)
2017(51237)
2016(28081)
2015(31432)
2014(31615)
2013(31271)
2012(29199)
2011(26119)
2010(26519)
2009(24241)
2008(23937)
2007(20972)
2006(18799)
2005(16872)
作者
(79624)
(65899)
(65250)
(62569)
(42202)
(31506)
(29872)
(25673)
(25138)
(23899)
(22466)
(22301)
(21055)
(21048)
(20450)
(20306)
(19502)
(19500)
(18763)
(18713)
(16403)
(16298)
(15894)
(15244)
(14784)
(14745)
(14709)
(14626)
(13210)
(13005)
学科
(112103)
经济(111989)
管理(81892)
(76218)
(61202)
企业(61202)
方法(43440)
(38977)
数学(37367)
数学方法(36906)
中国(34416)
(33637)
地方(32197)
业经(25769)
(23277)
农业(22500)
(22185)
(22128)
税收(20659)
(20482)
(20127)
贸易(20112)
(20109)
财务(20036)
财务管理(19980)
(19424)
企业财务(18913)
环境(18574)
(18527)
银行(18487)
机构
学院(386331)
大学(384782)
(153626)
管理(150082)
经济(149964)
研究(134148)
理学(128248)
理学院(126745)
管理学(124749)
管理学院(124033)
中国(102528)
(83345)
科学(82427)
(81312)
(67981)
(61744)
中心(60903)
研究所(60829)
(60659)
财经(59898)
业大(54941)
(54142)
(53715)
北京(53367)
师范(53284)
(49172)
(48739)
农业(47558)
经济学(44757)
(44133)
基金
项目(255885)
科学(200813)
研究(192060)
基金(182657)
(157830)
国家(156432)
科学基金(134192)
社会(119188)
社会科(112825)
社会科学(112795)
(101476)
基金项目(96882)
教育(87375)
自然(85792)
(84594)
自然科(83710)
自然科学(83692)
自然科学基金(82127)
编号(80786)
资助(74904)
成果(66891)
(58022)
重点(57271)
课题(55814)
(55809)
(52860)
创新(49290)
项目编号(49190)
科研(48087)
国家社会(48032)
期刊
(178561)
经济(178561)
研究(124791)
中国(82684)
(64005)
学报(57345)
(56628)
管理(54835)
科学(53178)
教育(48215)
大学(43256)
学学(40270)
农业(39156)
(37440)
金融(37440)
技术(33596)
业经(29853)
财经(28020)
经济研究(27632)
(23830)
问题(23154)
图书(21455)
(19947)
(18640)
理论(18379)
资源(18296)
技术经济(18095)
科技(18075)
(17699)
现代(17649)
共检索到602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德军  张靖会  樊丽群  
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东部与中西部、沿海与内陆及主体功能区的协调发展三个方面。山东省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东中西梯度差异和各经济板块不均衡状态,与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十分相似。文章以山东为例,从财政体制、转移支付、公共投资、税收优惠和奖励补贴、政府采购等方面探讨逐步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差距,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财税政策,以实现区域内经济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洪曙  
我国东、中、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呈现出持续扩大的态势,在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必须着力解决这一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文就财政支出责任调整,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改革及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思路。改革的着力点在于只要中西部获得了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则其发展潜力能得到充分的释放,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就能实现。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斌  
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扩大成为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发展演变的新趋势,而南北财税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其中的重要表现或原因。财税政策作为重要的结构性政策,对包括南北区域在内的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和促进作用。本文立足于财税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职能要求,基于南北区域维系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的重点地区层面,从总量和人均指标、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债务水平、政策力度等方面对比分析南北方财税资源配置差异,研判当前财税政策不利于南北区域协调发展的表现或原因,最后从优化财政资金分配、完善资源税和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加强财税政策与区域政策协同、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强财政兜底保障功能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晶  
按照联合国规定的国际通行标准,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将对经济协调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加大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社会家庭、劳动资源以及特殊供给、社区养老等各方面压力。财税政策可以通过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加大政府扶持与鼓励社会支持、鼓励家庭化养老和完善社会化养老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为此,应遵循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相结合的原则,完善促进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满足老年人口在商品消费、收入保障、医疗保健、居家养老和福利设施等方面的客观需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潘明星  张静  
结合我国当前东西部经济差距拉大的区域经济现状,设计了我国跨世纪区域财税政策的整体目标,并提出在西部、东部、中部地区分步实现这一目标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大明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应是一个覆盖全局的政策体系 ,不仅仅包括对西部政策的制定 ,还应包括对东部政策的调整。西部的发展决不是以牺牲东部经济效率为代价 ,在制定西部财税政策时 ,同时要考虑东部财税政策的相应调整 ,保持东部经济发展优势、发挥增长极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彩英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正进一步加大,区域经济差异不仅影响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而且还会引发社会动荡。所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目标。本文对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税收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指出了现行税制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扭转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财税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安体富  蒋震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种种表现,揭示了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财税政策因素,提出要转变相应财税政策以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即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资源税改革、转变税收优惠制度、重新划分中西部税权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蔡琛  
促进中部崛起的税收政策,面临着区域经济板块高速轮动制约后发地区税收调控空间,总部经济以及企业集团汇总纳税导致欠发达地区税源流出等诸多挑战。为此,要突出税收政策的中长期导向,在中部地区推行税制改革试点,鼓励结合产业结构特点,制定税收激励措施,探索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管理模式,实行国内税收饶让原则,以确保政策落实。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学丽  
文章选取变异系数对1978年以来我国区域差距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区域差距经历了先缩小(1978—1990)、后扩大(1991—2003)、再缩小(2004—2010)三个阶段,但区域差距的整体状况仍不容乐观。财政政策可以在调控区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目前各项财政政策调控区域差距的效果并不显著,有些政策的实施甚至起到了扩大区域差距的作用。因此,完善区域调控中的财政政策,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十分必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金山  凌子山  
中国在相当长时期内经济领域的主要矛盾是在供给端,在区域经济领域亦是如此。基于"逆周期"调控的需求政策因区域异质性而产生对落后地区"顺周期"调控失误,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从供给方着手实现潜在增长率趋同。为此,需要采取新供给主义政策,主要包括:激励并提升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家精神;减税与减费并重;促进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多元化与产业体系成长;欠发达地区要充分利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涛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难点之一,就是区域经济结构出现愈加严重的失衡问题。从金融的角度来看,区域金融失衡本身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重要表现。同时,由于很少考虑到区域协调目标,货币金融政策客观上也难以解决区域失衡问题。对此,在梳理相关理论研究和借鉴国外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了当前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及政策运用的状况和问题,并且从多层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伟  
一、农村公共物品的缺失需要通过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弥补长期以来,在国家重城轻乡的政策背景和以农补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受到极大制约。体现在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由国家提供,而农村的公共物品却是农民自己解决。这种城市公益事业由国家办、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冬梅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日益凸现,地区经济发展中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桎梏。税收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在协调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探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税收政策,对于当今加速中西部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畅  刘石敏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开放条件下,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经济发展上关联互动和正向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且区域经济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判断标准是区域经济联系趋于紧密、各个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差异趋于缩小。1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我国也不例外。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西部比较落后,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从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