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3)
2023(1942)
2022(1561)
2021(1253)
2020(1005)
2019(2248)
2018(2034)
2017(3838)
2016(2098)
2015(2163)
2014(2187)
2013(2155)
2012(2161)
2011(1989)
2010(1942)
2009(1793)
2008(1688)
2007(1490)
2006(1470)
2005(1216)
作者
(5911)
(5025)
(4877)
(4567)
(3094)
(2319)
(2170)
(1971)
(1800)
(1788)
(1670)
(1666)
(1614)
(1532)
(1517)
(1492)
(1490)
(1449)
(1430)
(1384)
(1279)
(1261)
(1175)
(1145)
(1112)
(1104)
(1070)
(1048)
(954)
(950)
学科
(12404)
经济(12396)
地方(7069)
管理(5729)
(4900)
地方经济(3996)
(3708)
(3248)
企业(3248)
业经(3211)
中国(3183)
环境(2885)
农业(2700)
方法(2582)
数学(2299)
数学方法(2292)
(2088)
产业(1974)
技术(1815)
(1809)
(1795)
金融(1795)
农业经济(1611)
(1602)
资源(1510)
(1455)
发展(1423)
(1419)
(1370)
(1349)
机构
学院(29727)
大学(27966)
(13370)
经济(13119)
管理(11285)
研究(10775)
理学(9667)
理学院(9527)
管理学(9419)
管理学院(9354)
中国(7624)
(6672)
科学(6435)
(5782)
(5449)
中心(5075)
(5060)
(4606)
研究所(4591)
(4571)
(4493)
师范(4456)
(4175)
财经(4143)
经济学(4114)
业大(4089)
(4033)
经济学院(3721)
(3674)
(3516)
基金
项目(21484)
科学(17699)
研究(17024)
基金(14980)
(12512)
国家(12425)
社会(11585)
科学基金(11099)
社会科(11016)
社会科学(11016)
(10720)
基金项目(8264)
(7654)
教育(7210)
(6809)
编号(6690)
自然(6349)
自然科(6165)
自然科学(6164)
自然科学基金(6038)
发展(5832)
(5727)
课题(5314)
(5279)
资助(5274)
成果(5160)
重点(5069)
(4902)
(4730)
创新(4624)
期刊
(17210)
经济(17210)
研究(8717)
中国(7213)
(4738)
管理(4384)
科学(3638)
业经(3586)
(3418)
农业(3358)
学报(3259)
教育(3206)
技术(2841)
(2739)
金融(2739)
大学(2610)
学学(2459)
资源(2386)
经济研究(2255)
问题(2137)
财经(1812)
科技(1773)
(1665)
(1578)
现代(1577)
经济问题(1568)
(1523)
(1485)
论坛(1485)
技术经济(1471)
共检索到46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小松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江苏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积极探索、不断实践,通过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迈上新台阶。在梳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演进与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江苏“1+3”重点功能区战略实施成效,提出制造强省背景下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三大路径,并围绕推进机制、政策体系、飞地合作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推动江苏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杏梅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创新,在分析行政区经济管理模式下导致的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基础上,探讨了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协调功能,提出加强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庆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已经清晰,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战略区任务明确,主体功能区为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提供了新的平台,基于市场力量推动的经济区内部和经济区之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玉梅  杨俊生  
区域行政是地方政府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而进行的职能创新,其目的是为地方政府间的有效沟通与经济合作提供制度保障。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客观上要求区域行政运行与之相适应。文章通过对区域行政运行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及区域行政运行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分析,认为我国目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行政应在现行行政基础上,实行"双轨运行、双轮驱动"的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薄文广  安虎森  李杰  
当前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出台的主体功能区战略试图根据一些理想的条件和标准对我国区域空间进行合理的重新划分和建构,从而达到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决策层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关注从早期狭义上更多地单纯强调经济发展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的逐渐缩小,后来逐渐扩展到广义上的区际实际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过程。根据中国2001-2009年的数据,我们发现无论是狭义上还是广义上,我国区际发展不协调程度都呈现扩大趋势,并且广义的区域不协调程度远超过狭义的区域不协调程度。主体功能区战略是逻辑意义上的以地为本,同时也是对区域过去发展水平的一个事后承认或被动承认,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陶学荣  
本文在对江苏省苏中、苏北、苏南三大区域的经济差异状况作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和造成这种差异的区域财税政策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财税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骆泽顺  林璧属  
基于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利用2000—2012年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检验了旅游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在全国和东部地区中,旅游外汇收入每增加1%,分别能够带动人均GDP提高0.0034%、0.0119%;当入境旅游因素引入条件收敛模型后,区域经济的收敛速度分别从1.14%、2.57%提高为1.65%、5.37%,收敛半衰期从61年、27年减少到42年、13年。研究发现,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增长因素,旅游发展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作为一个经济增长收敛的条件因素,旅游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收敛机制,即旅游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推进浙江城市化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  
The paper valuates the citifying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Zhejiang Province. It also makes researches on the reciprocal relation between them and further presents a few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德军  张靖会  樊丽群  
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东部与中西部、沿海与内陆及主体功能区的协调发展三个方面。山东省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东中西梯度差异和各经济板块不均衡状态,与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十分相似。文章以山东为例,从财政体制、转移支付、公共投资、税收优惠和奖励补贴、政府采购等方面探讨逐步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差距,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财税政策,以实现区域内经济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立伟  沈满洪  
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政策领域为产业生态化政策、消费绿色化政策、资源节约化政策、生态经济化政策、生态科技创新政策、生态制度创新政策等,按照符合阶段与适度超前相结合、相对统一与区别对待相结合等原则,提出了提高产业发展的环境准入标准等24条建议实施的重点政策。在专家调查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的基础上,对重点政策做出了政策优先序评价,认为中国现阶段既重要,又紧迫,且有效的重点政策是提高产业发展的环境准入标准,制订产业梯度转移的环境管制政策、综合的政绩考核政策、自然资源产权改革政策、企业清洁生产激励政策,强化绿色消费的宣传政策、政府绿色采购、居民绿色消费鼓励政策、废弃物回收利用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雪兵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一、深刻理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内涵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这篇大文章,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1)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娟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关键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消除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力量,优化区域间产业分工布局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海楠  王德起  周霞  
土地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对于土地整治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势必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给城乡建设用地的整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该文立足于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通过改进的土地市场存量——流量模型,研究了土地整治如何对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土地市场产生影响,探索了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并详细阐述了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得出了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结论。该文最后针对目前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点建议,分别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贻奏  
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的差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常态。国家应在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促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主要应通过以下财税制度设计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是科学划定四个主体功能区,建立新的财税政策设计思路;二是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法规体系,为依法治税创造条件;三是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机制,促进区域和谐发展;四是建立新方法,规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五是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区域产业良性发展;六是加大政府直接投资力度,改善落后地区投资环境与人居条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曙光  樊迪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目标,也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针对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财税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财税分配机制、调整财税权限机制、完善财税扶持机制、规范财税补偿机制和健全财税评价机制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