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93)
- 2023(17873)
- 2022(15225)
- 2021(14063)
- 2020(11757)
- 2019(26627)
- 2018(26484)
- 2017(50703)
- 2016(27396)
- 2015(30555)
- 2014(30502)
- 2013(30431)
- 2012(27731)
- 2011(24832)
- 2010(25156)
- 2009(23736)
- 2008(23480)
- 2007(21363)
- 2006(19084)
- 2005(17128)
- 学科
- 济(111690)
- 经济(111518)
- 业(108344)
- 管理(94040)
- 企(89758)
- 企业(89758)
- 农(51537)
- 方法(46916)
- 数学(37065)
- 业经(36910)
- 数学方法(36679)
- 财(35825)
- 农业(34278)
- 中国(29697)
- 制(28289)
- 务(24497)
- 财务(24429)
- 财务管理(24392)
- 技术(23188)
- 企业财务(23152)
- 地方(21503)
- 理论(20652)
- 学(20348)
- 体(19869)
- 和(19451)
- 策(19221)
- 划(18854)
- 贸(18782)
- 贸易(18765)
- 易(18241)
- 机构
- 学院(394790)
- 大学(390893)
- 管理(161686)
- 济(160034)
- 经济(156505)
- 理学(139178)
- 理学院(137763)
- 管理学(135776)
- 管理学院(135050)
- 研究(126821)
- 中国(99419)
- 京(83046)
- 财(76381)
- 科学(75970)
- 农(73931)
- 所(62605)
- 江(61079)
- 业大(60821)
- 财经(59574)
- 中心(59188)
- 农业(56301)
- 研究所(56151)
- 经(54074)
- 北京(51965)
- 范(49501)
- 师范(49108)
- 州(48391)
- 经济学(46318)
- 院(45494)
- 财经大学(43683)
- 基金
- 项目(262354)
- 科学(208300)
- 研究(197282)
- 基金(190710)
- 家(164103)
- 国家(162546)
- 科学基金(141659)
- 社会(125869)
- 社会科(118987)
- 社会科学(118955)
- 省(104058)
- 基金项目(101548)
- 自然(90264)
- 教育(88980)
- 自然科(88154)
- 自然科学(88132)
- 自然科学基金(86609)
- 划(85259)
- 编号(81442)
- 资助(76340)
- 成果(65838)
- 创(58096)
- 部(58026)
- 重点(57701)
- 发(56151)
- 课题(55065)
- 创新(53534)
- 制(52615)
- 国家社会(51356)
- 教育部(50025)
- 期刊
- 济(189049)
- 经济(189049)
- 研究(117416)
- 中国(83351)
- 农(74302)
- 管理(62474)
- 财(61289)
- 学报(58561)
- 科学(56213)
- 农业(50231)
- 大学(46405)
- 学学(43886)
- 教育(43146)
- 融(38389)
- 金融(38389)
- 业经(35887)
- 技术(35249)
- 财经(29436)
- 经济研究(26766)
- 业(25838)
- 经(25148)
- 问题(24507)
- 技术经济(20859)
- 科技(20185)
- 版(20122)
- 现代(19186)
- 理论(18686)
- 商业(17720)
- 世界(17502)
- 图书(17342)
共检索到595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月秀
引导农科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创业,是我国新农村建设战略发展的需要。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农科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创业受内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意愿很低。政府、社会、企业、高校、毕业生必须协同合作,构建多元联动机制,才能有力地提升农科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创业干事的积极性。
关键词:
农科毕业生 基层创业 联动机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芦千文 杜志雄
破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瓶颈,关键是解决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导致的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问题。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特殊性使其创新体系分为创新生产、成果转化、应用推广三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的根源是三个环节衔接不畅,不同主体逻辑分化导致的部分环节“自我循环”、创新链条短化,叠加小农户创新需求难以表达、创新服务供给成本高,使创新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如果不建立创新供给与需求的内在联系,强调创新供给的资源投入,可能造成更多的资源沉淀和投入浪费。农业农村创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大量具有创新内生需求的主体和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有助于打开创新“自我循环”,畅通创新要素循环流动通道,促进农业农村创新均衡发展。从完善创新体系的需求出发,以联动创业与创新为探索方向,以高质量创业补齐创新体系短板,是增强农业农村创新动能的有效机制。要把创新导向和创新价值的创业纳入农业农村创新体系,统筹生计型创业和创新型创业,建立创新型创业的孵化和服务体系,优化乡村营商和发展环境,推动农业农村创业与创新的融合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芦千文 杜志雄
破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瓶颈,关键是解决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导致的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问题。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特殊性使其创新体系分为创新生产、成果转化、应用推广三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的根源是三个环节衔接不畅,不同主体逻辑分化导致的部分环节“自我循环”、创新链条短化,叠加小农户创新需求难以表达、创新服务供给成本高,使创新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如果不建立创新供给与需求的内在联系,强调创新供给的资源投入,可能造成更多的资源沉淀和投入浪费。农业农村创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大量具有创新内生需求的主体和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有助于打开创新“自我循环”,畅通创新要素循环流动通道,促进农业农村创新均衡发展。从完善创新体系的需求出发,以联动创业与创新为探索方向,以高质量创业补齐创新体系短板,是增强农业农村创新动能的有效机制。要把创新导向和创新价值的创业纳入农业农村创新体系,统筹生计型创业和创新型创业,建立创新型创业的孵化和服务体系,优化乡村营商和发展环境,推动农业农村创业与创新的融合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彭鹏 候佳萌
乡村振兴战略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也能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但目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意愿不强,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高校毕业生供给存在供需矛盾,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支持体系尚不完善。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应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政府支持体系,发挥社会资源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中的协同作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高校毕业生 农村就业 乡村创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玲
构建良好的农村创业生态环境,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农民增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力推进,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与调整,我国农村地区迎来创新创业发展的良好契机,但是由于目前农村地区产业基础薄弱,创业主体综合素质与能力低,农村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等原因,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仍需进一步完善,乡村地区可针对创业难点给予政策支持与引导,完善金融服务,培育乡村创新人才,夯实产业基础,培育新型产业业态,提升农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创业 关联逻辑 联动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长江 李少斌
近年来,川东北区域在创业促进就业联动机制构建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的运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政府、创业者、社会公众、金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只有联动机制中每个参与者积极履行自身职责和义务,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才能成功构建与运行。文章对川东北区域的创业促就业现状进行剖析,旨在通过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与良好运行分析,为川东北区域提高就业率提供相应对策。
关键词:
创业 就业 创业促就业 联动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长江 李少斌
近年来,川东北区域在创业促进就业联动机制构建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的运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政府、创业者、社会公众、金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只有联动机制中每个参与者积极履行自身职责和义务,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才能成功构建与运行。文章对川东北区域的创业促就业现状进行剖析,旨在通过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与良好运行分析,为川东北区域提高就业率提供相应对策。
关键词:
创业 就业 创业促就业 联动机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袁蓓蓓 孟庆跃
目的:利用认知理论对工作动机的解释,提出一个工作行为决定机制理论框架;并利用两县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实证数据,验证此框架中激励人员为卫生系统期望的绩效目标而付出努力的前提条件是否实现。结果:农村基层卫生人员"被激励"的两个条件并未得到满足:农村基层卫生服务工作并不能赋予农村基层卫生人员价值观中偏好的生活和技术支持性物质条件;在农村基层卫生人员认知中机构的技术设备是很少或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的,并且他们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方面的工作能力有限。结论:为了引导农村基层卫生人员提高对公共卫生工作的积极性和基本医疗服务质量,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和改革人员激励制度。
关键词:
卫生服务人员 行为绩效 激励 工作动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代兴梅 张艳 刘彦博
农科生作为掌握农业技术的实用型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事实上,农科生基层就业面临着机制制约的各种短板,真正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并长期扎根的人数较少,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影响深远。因此,从政府、高校、农科生三个视角构建农科生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让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佳 邓春景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农村乡村组织和政权建设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的利益矛盾日益暴露出来。社会矛盾的触发点增多,矛盾纠纷也增添了新的内容、新的特点,许多矛盾纠纷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和化解,有可能发展成为群体性事件,甚至激化为刑事案件,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农村社会经济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如何应对新时期农村社会矛盾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把握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状况和成因,积极探索提高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办法和能力,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当前农村基层矛盾的主要表现及特点入手,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这对维护社...
关键词:
农村 基层矛盾 化解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建 杨秀祯
本文选取1981—2006年农村消费支出结构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具有城镇"示范性"影响效应的农民消费行为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基于均值漂移的Gibbs抽样对所有变量进行结构突变诊断及实证检验,发现了农村消费行为中存在着显著的城乡联动机制及其重要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表明:诊断出的结构突变表明存在城镇对农村消费行为显著的"示范性"影响作用;农村消费行为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效应和攀附效应可以通过城乡联动机制表现出来;七类消费支出中的重要结构突变大小体现出城镇对农村的影响力度及其方向。建立起长久而有效的城镇"示范性"效应机制是有效启动农村消费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入月
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与其他产业的关系日渐密切,重庆市开展土地整治和乡村旅游联动发展机制共同促进新农村建设,并获得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其实际情况进行探究,提出了改善其发展机制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土地整治 旅游 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强 刘月秀
高校承担着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任。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农村基层创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探索促进农村基层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迫在眉睫。小组工作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到农村基层的创业意愿,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升创业教育的实际育人效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邹宝玲 高静 张应良
乡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本文采用多案例分析方法,引入动态能力理论分析基层组织(村党组织、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以产业兴旺为目标,从产业选择到促进产业发展。研究发现: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特殊性,基层组织能力是主导因素;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依赖于农村基层组织动态能力的发挥,不同的基层组织主体动态能力比较优势不同,需要协商配合、协同发力;乡村产业呈现出差异化发展,除了因资源禀赋条件影响之外,还受到基层组织动态能力的影响。为此,必须加大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赋能,重视农村基层组织之动态能力的发挥和培育,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乔艳华 李翠 宋凤轩 郝建章 陈建超 于俊岩 高婉迎
新医改以来虽然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视不足和项目完成质量不高的问题仍较为突出。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以下策略和措施:逐步落实践行全科医生制度,实施人才双向交流机制;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标准,提高管理效率;发挥大众传播媒介作用,将公共卫生知识普及与健康教育做到实处;加大财政在基本公共卫生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多元化投资模式的建立。
关键词:
农村基层 医疗卫生 运行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