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3)
- 2023(11662)
- 2022(9808)
- 2021(9074)
- 2020(7667)
- 2019(17020)
- 2018(17069)
- 2017(32165)
- 2016(18044)
- 2015(20375)
- 2014(20746)
- 2013(20332)
- 2012(18780)
- 2011(16657)
- 2010(17094)
- 2009(16109)
- 2008(15945)
- 2007(14989)
- 2006(13335)
- 2005(12254)
- 学科
- 济(69236)
- 经济(69126)
- 业(60048)
- 管理(54669)
- 农(46724)
- 企(38959)
- 企业(38959)
- 财(32512)
- 农业(30902)
- 方法(22844)
- 制(21815)
- 中国(21347)
- 业经(20642)
- 数学(19544)
- 数学方法(19362)
- 地方(16610)
- 体(16410)
- 务(15904)
- 财务(15866)
- 财务管理(15805)
- 财政(15158)
- 企业财务(14937)
- 税(14728)
- 税收(13966)
- 收(13891)
- 学(13415)
- 银(13412)
- 银行(13389)
- 行(12665)
- 策(12604)
- 机构
- 学院(249990)
- 大学(243010)
- 济(103470)
- 经济(101176)
- 管理(90449)
- 研究(83885)
- 理学(76413)
- 理学院(75684)
- 管理学(74491)
- 管理学院(74064)
- 中国(67989)
- 财(59884)
- 农(58586)
- 京(50958)
- 科学(48902)
- 农业(44657)
- 所(43062)
- 江(42526)
- 财经(41968)
- 业大(40683)
- 中心(39898)
- 经(37711)
- 研究所(37558)
- 州(32431)
- 省(32221)
- 北京(31498)
- 经济学(31197)
- 范(30781)
- 师范(30449)
- 财经大学(29967)
- 基金
- 项目(155532)
- 科学(121180)
- 研究(120901)
- 基金(109955)
- 家(94593)
- 国家(93645)
- 科学基金(79527)
- 社会(76139)
- 社会科(71629)
- 社会科学(71615)
- 省(63570)
- 基金项目(57607)
- 教育(55107)
- 编号(52267)
- 划(50867)
- 自然(47574)
- 自然科(46388)
- 自然科学(46378)
- 自然科学基金(45553)
- 资助(43992)
- 成果(43882)
- 课题(36262)
- 制(35478)
- 重点(35026)
- 部(35011)
- 发(34561)
- 性(33194)
- 农(32552)
- 创(32516)
- 国家社会(31475)
共检索到405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德强 王建春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依靠外贸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受到挑战,从而开始转向以内生消费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增长轨道。促进消费的前提是居民要有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而具备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的基础则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丁平 李瑾
我国现有1.2亿hm2的耕地,其中可灌溉耕地面积为5600万hm2,可灌溉耕地生产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分别占全部总产量的75%和90%,农业灌溉的发展对于较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我国的灌溉用水管理体制存在着产权模糊,政府管理成本高,投资渠道单一,价格形成机制不顺,浪费严重等缺陷,针对于此,提出了加快灌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灌溉领域的公私合作,完善水价形成和水费征管机制,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协会等建议。
关键词:
灌溉 体制改革 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宝成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教育制度,使农民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建立城乡统一的现代就业制度,给农民平等的就业权利;建立统一的现代公共服务制度,使农民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平等权利;构建城乡统一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平等地享受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统一城乡税负,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户籍身份制度,给农民以真正的国民待遇。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城乡二元结构 长效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安广实
一、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问题及其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1.财政对农业投入数量过少,无法保障我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总量约5000亿元,仅占财政总支出的6.5%左右。其中:解放初期占财政支出的5%左右;其后,在"二五"时期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有所增加,达到10%左右;再后,是"文化大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雷
农民增收问题是我国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焦点难点之一 ,而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路径是要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本文分析了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影响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财政支持对策
关键词:
农民增收 财政支持 问题 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小华
从农民增收与农村金融体制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当前农村金融体制对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提出了通过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农民增收 途径 农村金融体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青
根据调查,制约云南省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来源渠道单一,收入增长受种植环境差、地域偏远、交通不便、当地经济落后、缺乏技术、土地贫乏等因素影响。云南农民增收既需要自身广辟增收渠道,更需要借助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多方协力,共破增收难题。
关键词:
农民增收 财政投资 种植结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维
几年来,北京市房山区对山区生态林建设和管理实行"养山就业、规范补偿、以工代补、管建结合"的方针,通过建立生态林补偿机制,实现由"重造轻管"向"造管并重"转变、由"靠山吃山"到"养山就业"转变,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推进山区林业建设,促进山区经济整体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丽芹 杨萱
促进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首要任务。尽管取消农业税后农民的收入相应有所增长,但并没有表现出增长的可持续性,制约农民增收的一些长期性、根本性因素并没有消除。因此,必须从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着手,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
构建 农民增收 长效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温桂荣
2004-2007年,在政策的推动下,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但如何保证农民长期增收并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我国全民小康仍旧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本文从财政支农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农民增收难的财政原因,指出只有实行长短结合的财政政策,积极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财政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长期增收难的问题。
关键词:
农民增收 税收机制 财政支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定溶
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已进入了新的阶段条件下,促进农民增收要有新思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重在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找出路,更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尽快见效的具体增收措施,更要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关键词:
农村 农民增收 新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武凤平 张亮亮 佟丹丹
本文在分析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河北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促进机制。结果显示,河北省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农民增收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可从农村农产品流通、农村资本流通以及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这三种渠道实现;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渠道对农民增收的正向推动作用最为显著。
关键词:
农村 商贸流通业 农民增收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索国勇
甘肃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人工种植区,药材产区主要集中在贫困地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与农民脱贫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中药材产业及种植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制约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着眼于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目前如何充分利用中药材生物资源优势、发挥甘肃省中药材生产区和集散地的特点,加快把中药产业培养为全省的支柱产业,实现中药资源优势向中药产业化转向,为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并为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和建立农民增收保障机制方面提出了有实际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药产业 发展机制 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冠勤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会扩大土地经营的规模,带来规模经营效应,促进乡村振兴,同时还可增加承租农民的经营性收入,使租出土地的农民获得租金收入。不同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都可增加农民收入,但增加农民收入的情况因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不同而有所差别。通过研究土地流转模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可助力农民结合自身实际对自己的承包经营权做出处理,实现农民增收,缩小农民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承包经营权 农民收入 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