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15)
- 2023(15349)
- 2022(13440)
- 2021(12860)
- 2020(10632)
- 2019(24454)
- 2018(24252)
- 2017(46967)
- 2016(25933)
- 2015(29169)
- 2014(29268)
- 2013(28878)
- 2012(26893)
- 2011(23904)
- 2010(24205)
- 2009(22230)
- 2008(21608)
- 2007(19091)
- 2006(16928)
- 2005(14735)
- 学科
- 济(100154)
- 经济(100040)
- 业(76687)
- 管理(74832)
- 企(54186)
- 企业(54186)
- 农(50113)
- 方法(40433)
- 财(35581)
- 数学(35251)
- 数学方法(34824)
- 农业(33228)
- 中国(27870)
- 地方(26084)
- 业经(25140)
- 制(21711)
- 学(21179)
- 务(17732)
- 财务(17667)
- 财务管理(17607)
- 贸(17261)
- 贸易(17254)
- 易(16743)
- 策(16656)
- 企业财务(16653)
- 财政(16001)
- 环境(15934)
- 技术(15686)
- 理论(15359)
- 体(15179)
- 机构
- 学院(356016)
- 大学(351924)
- 管理(142101)
- 济(141387)
- 经济(138100)
- 理学(122738)
- 理学院(121412)
- 研究(119925)
- 管理学(119499)
- 管理学院(118863)
- 中国(91723)
- 科学(74889)
- 京(74654)
- 农(72110)
- 财(71401)
- 所(60341)
- 业大(57389)
- 中心(56109)
- 农业(55058)
- 江(54716)
- 研究所(54374)
- 财经(52697)
- 范(47954)
- 经(47917)
- 师范(47627)
- 北京(46764)
- 州(43646)
- 院(43228)
- 省(41039)
- 经济学(40160)
- 基金
- 项目(241993)
- 科学(189679)
- 研究(181558)
- 基金(173463)
- 家(149731)
- 国家(148376)
- 科学基金(127457)
- 社会(112547)
- 社会科(106211)
- 社会科学(106182)
- 省(96605)
- 基金项目(93080)
- 自然(82137)
- 教育(81803)
- 自然科(80115)
- 自然科学(80098)
- 划(79328)
- 自然科学基金(78621)
- 编号(77013)
- 资助(70212)
- 成果(62630)
- 重点(53650)
- 部(53353)
- 发(52553)
- 课题(51910)
- 创(49761)
- 创新(46339)
- 科研(45610)
- 教育部(45265)
- 国家社会(45050)
- 期刊
- 济(163895)
- 经济(163895)
- 研究(107150)
- 中国(74271)
- 农(72214)
- 财(56678)
- 学报(55082)
- 科学(51265)
- 农业(49041)
- 管理(47501)
- 大学(42388)
- 教育(39970)
- 学学(39925)
- 融(34360)
- 金融(34360)
- 业经(30922)
- 技术(29826)
- 财经(24517)
- 业(23421)
- 经济研究(23121)
- 问题(22462)
- 经(20704)
- 图书(18546)
- 版(18529)
- 资源(17670)
- 科技(17315)
- 理论(17220)
- 技术经济(16682)
- 现代(16559)
- 实践(15905)
共检索到537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文小才
我国地域辽阔,各级地方政府担当促进农地流转的职责。河南省各级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促进农地流转的财政支持政策,并在促进河南农村土地流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行财政政策及其执行仍存在某些缺陷,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地经营权的顺利流转。地方财政的主要职责在于使用财政资金鼓励和引导农地流转。财政部门要合理定位,适度支持,明确财政资金投入的合理方式和投放重点,尊重农民流转主体地位,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关键词:
农地流转 财政政策 财政部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吴海峰 朱丽 生秀东
一、财政支持河南农业发展的业绩分析多年来,在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和实施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大政方针下,河南财政不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着力用好、用活、用足支农政策,使财政支农资金充分而有效地发挥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郝佳 杨应杰
本文利用财政决算数据,以河南省X县为例从收入表、支出表、基本数字表、资产负债表与财力表几个方面,分析了地方财政运行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以找出政府收支管理的薄弱环节,分析预测经济趋势。
关键词:
上财政决算 地方政府 财务运营 财政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云飞 袁丽蓉
发展数字经济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抉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但仍存在整体水平不高、基础支撑不牢、产业转型不快、创新能力不强、数字治理滞后等问题,亟须充分发挥财政收支、政策、管理等职能,从供需两侧发力,既在供给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市场主体、提升创新能力、壮大人才队伍,形成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强支撑,也在需求端为企业、居民和政府部门的数字化转型搭建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领域,形成数字经济发展的有效驱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文小才 杨淑燕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粮食主产区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主体,承担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保护粮食主产区的根本利益,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本文基于河南省2005-2019年粮食生产和财政补偿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EDA模型),对河南省粮食补偿效率进行评价,结合2015-2019年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河南省粮食补偿效果。研究表明:河南省粮食补偿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现象,在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效率上有提升空间;粮食补偿政策在增加农民收入、补偿种粮成本以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的作用得到认可。提出要协调中央政府、产销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建立纵向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利益补偿机制等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丽珂
作为目前和谐社会建设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对政府社会建设的成果作量化分析并进行科学评估的研究尚不多见。社会建设指标体系设计包含了庞大复杂的社会要素,本文首先根据新时期中央政策构建了包括基本民生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8大方面,涵盖27个指标的评估体系,然后利用数学模型对河南各地区的社会建设进行了评估和分析,力求真实、客观地对河南省的社会建设情况作出综合评价,对其社会建设实施的成果经验进行总结,发现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社会建设 定量分析 评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龙 雷良海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地方政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政策进行量化分析。选取上海市政策文件46份作为样本,通过遴选样本、政策梳理及分析类目设计等步骤,对政策来源、政策工具、政策着力点和政策作用对象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政策体系中"政出多门"和"部门协调"的情况同时存在、政策工具落实细则不足、政策着力点目标导向而实操性不强、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尚未形成合力等问题。针对财政政策的突出问题,从政策体系角度提出相关优化建议。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财政政策 内容分析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文小才
河南省居民收入差距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河南除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财政政策外,还充分发挥地方财政职能,通过直接增加居民收入,减轻居民负担等手段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促进形成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然而,河南财政政策受经济发展方式制约、调控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影响,调控效果并不明显。我国现有体制下,地方政府只能在财政支出方面发挥调节作用,财政支出政策可在转变理财方式、强化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等方面着力进行调节。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地方财政 财政政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孟俊杰 李柯 杜涛 王静
[目的]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各类财政政策需求顺序及影响因素,为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财政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河南省延津等5县调查问卷,运用加权统计频数累计求和和聚类分析确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政政策需求优先序,运用二元Logistic选择模型分析政策影响因素。[结果]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政政策需求依次是:农业信贷担保政策、财政专项资金政策、农业生产保险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达到5%显著水平的变量有,农业信贷担保政策需求分析中的程序是否方便变量,财政专项资金政策需求分析中生产经营规模、是否主要从事加工或者收储业、近三年来是否享受过该项政策、对该项政策的满意程度4个变量,农业生产保险政策需求分析中是否主要从事畜牧业、是否主要从事加工或者收储业(负向影响)2个变量,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需求分析中是否主要从事粮食种植业、政策知晓程度、对该项政策的满意程度3个变量。[结论]完善农业信贷担保政策、财政专项资金政策、农业政策性生产保险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政策设计,因地因业因人制宜打好政策组合拳,提升财政资金整体政策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志甫
一、河南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及效果评价近年来,河南财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生态环境建设、工业结构优化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家庆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持续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甘肃省实际,阐述了当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基础、发展思路与财政支持要点,提出了支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财政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晓玲 李灯强
居民收入分配失衡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的重大问题,地方政府如何有效发挥财政职能,优化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湖北省为例,通过分析湖北省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居民收入分配结构 湖北省 财政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海龙
公共财政支持是维系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的关键。文章基于河南省2003—2012年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水平、结构和省内18地市财政支持力度的分析和比较,发现河南省缺乏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常态化机制、缺乏财政对社会保险的支出结构和支出额度的合理化机制、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监督制约机制,进而提出了优化财政制度设计、使财政投入额度和投入结构合理化、加强财政组织管理等破解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社会保障 财政支持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十二五"时期是广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富民强桂"成为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重要目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对实现上述两大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能够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带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另一方面,"富民强桂"的根本宗旨在于改善民生和实现广西经济跨越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有助于促进全体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苏明 刘军民 张洁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成效显著。但由于我国仍未完成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人口压力持续,资源瓶颈凸显,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趋势仍在继续,总体上来说,我国环保投入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