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58)
2023(17300)
2022(14853)
2021(13954)
2020(11633)
2019(26808)
2018(26798)
2017(51783)
2016(28017)
2015(31312)
2014(31236)
2013(30601)
2012(27617)
2011(24559)
2010(24374)
2009(22603)
2008(22099)
2007(18770)
2006(16474)
2005(14575)
作者
(76592)
(63645)
(63301)
(60587)
(40469)
(30559)
(28853)
(24903)
(24308)
(22600)
(21696)
(21624)
(20241)
(19990)
(19703)
(19648)
(18949)
(18808)
(18351)
(17978)
(15675)
(15478)
(15332)
(14645)
(14187)
(14163)
(14005)
(13990)
(12752)
(12331)
学科
(106231)
经济(106075)
管理(83597)
(77974)
(65979)
企业(65979)
方法(48648)
数学(42406)
数学方法(41803)
(36289)
(29573)
中国(28687)
业经(25233)
(25106)
(21957)
(21438)
地方(21016)
税收(20501)
(20323)
(20223)
财务(20146)
财务管理(20098)
农业(19688)
企业财务(19018)
理论(18147)
(18067)
贸易(18057)
(17745)
(17533)
(17248)
机构
大学(383803)
学院(381733)
(153023)
管理(151952)
经济(149732)
理学(131867)
理学院(130442)
管理学(128153)
管理学院(127426)
研究(124690)
中国(92931)
(80626)
(78155)
科学(75215)
(60619)
财经(60526)
(56599)
中心(56588)
(56305)
(54999)
研究所(54634)
业大(54461)
北京(50680)
(50041)
师范(49594)
经济学(46785)
(45814)
财经大学(45146)
(44668)
农业(43783)
基金
项目(262863)
科学(207735)
研究(195391)
基金(191634)
(165886)
国家(164519)
科学基金(142525)
社会(123795)
社会科(117305)
社会科学(117275)
(101649)
基金项目(101380)
自然(91576)
教育(90354)
自然科(89464)
自然科学(89443)
自然科学基金(87804)
(85552)
编号(79997)
资助(78242)
成果(65502)
(58601)
重点(58568)
(55069)
(54958)
课题(54628)
(51715)
创新(51303)
国家社会(51229)
教育部(51043)
期刊
(165575)
经济(165575)
研究(118632)
中国(73603)
(61760)
学报(57714)
管理(56397)
科学(52617)
(51071)
教育(45453)
大学(44927)
学学(42057)
农业(34825)
技术(33741)
(32252)
金融(32252)
财经(29169)
业经(26786)
经济研究(26559)
(24889)
问题(21263)
理论(18350)
图书(18081)
(17613)
(17600)
科技(17516)
(17344)
技术经济(17279)
财会(16924)
实践(16672)
共检索到563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包健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全过程,并在三次分配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三次收入分配视角,从理论层面阐述税收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从历史层面回顾我国促进共同富裕的税制改革历程,从现实层面剖析当前我国税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环节要建立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流转税制,扩大消费税和资源税征税范围;再分配环节完善个人所得税,推进财产税改革;三次分配环节优化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旭辉  
改革开放以来,税收在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后,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新要求,意味着税收除了发挥调节收入的基本功能以外,还要更加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在调整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发展、改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中发挥更大作用。但目前的税收制度仍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央地税收分成比例欠科学不利于产业升级、个人所得税合理性不足、阻碍科技创新发展等。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地方税制,灵活制定分成比例;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快房地产税、遗产税立法;及时更新消费税、资源税征收范围;充分发挥公众参与在改革中的作用,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韩文龙  唐湘  
三次分配是在自愿原则基础上,由高收入群体、企业和普通人群等,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方式,参与济困扶弱、民生事业、公共福利、教育医疗、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的社会行为。它是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后重要的分配形式,在收入分配体系中处于补充性地位,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慈善、捐赠和公益等为主要内容的三次分配领域,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实践经验。立足新发展阶段,可从定义体系、制度设计、产权保护和政府定位等路径建立健全三次分配体制机制,进而推动完善收入分配基础性制度和更好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实  朱梦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共同富裕既是一个远景目标,也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本文首先阐述共同富裕的内涵和根本要求,然后从收入差距,财产分配差距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论述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挑战,及其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提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提高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能力为宗旨的共同富裕实现路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大连)课题组   郭江   王鸿君  
第三次分配作为构建分配新格局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将在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初次分配的“无形之手”和再分配的“有形之手”在制度体系上已经较为完善,以社会力量为主导的第三次分配也到了全面推动的最佳时机。现阶段,基于共同富裕视角,与我国第三次分配相关的税收制度和政策还有一些急需完善之处。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等在促进第三次分配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文武  苗婷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将第三次分配纳入基础性的制度安排之中,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再次凸显了推进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进入新发展阶段,在理论上,要在全面、准确理解共同富裕与第三次分配的科学内涵基础上,展开对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研究,这种内在逻辑可以从“四大作用”进行解释,即收入分配调节作用、生产力发展作用、社会保障强化作用、精神文明提升作用;在实践上,需要结合第三次分配出现的新特点与社会共同富裕的新要求,充分把握第三次分配的实践要义,积极推动“四个拓展”,即拓展第三次分配的主体、客体、功能、实现形式,不断完善新发展阶段第三次分配,从而更好发挥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万喆  
为深入理解三次分配对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并更好地把握三次分配的现实基础和亟待补齐的环节,我们需要把分配、财富和收入放在历史的长轴中研究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了扎实促进共同富裕等问题,引发各界关注。其中"三次分配"作为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成为会议的焦点和亮点。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江亚洲  郁建兴  
第三次分配是由社会机制主导的资源配置活动。在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中,第三次分配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它有利于激发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有助于缓解社会个体焦虑情绪并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包括发展慈善捐赠、社会企业、志愿服务和文化艺术等。运用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需要培育社会慈善主体,拓展第三次分配的体量和范围;积极引导社会主体参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探索完善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创新机制;建立健全第三次分配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旭辉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要立足我国的社会制度和现实国情。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缩小贫富差距、防贫减贫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调节功能。在过去四十多年来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历程中,虽然不同阶段的改革重心有所不同,但始终以促进共同富裕为使命,有着很强的逻辑连续性与目标一致性,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发展之路。“十四五”时期,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运行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的社会保障可持续性问题,快速城镇化趋势下的社会保障公平性与衔接性问题,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保障包容性问题。为了更好解决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公平性以及包容性问题,应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筹资渠道,盘活社保存量资金;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对人口老龄化和经济新常态的适应性;完善社会救助与福利体系,并向新生代农民工延伸。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豪  曹肖烨  
研究目标:总结收入分配制度演进规律,提供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政策协调安排参考。研究方法:基于政策文本提炼收入分配演进规律,利用国民收入核算数据,估算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比例关系。研究发现:我国收入分配制度遵循从重效率向重公平转变的演进逻辑,经历了克服平均主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兼顾效率和公平、更加重视公平,促进共同富裕四个发展阶段。初次分配是收入分配的主导机制,需要提供公平分配秩序;再分配是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需要增加民生性和保障性支出;三次分配是收入分配的有益补充,需要设计激励相容的政策体系。研究创新:抽象出收入分配制度从重效率向重公平转变的演进逻辑,估算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比例关系。研究价值:为促进共同富裕和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权  陈媛媛  
我国收入分配格局是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收入差距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加快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缩小收入差距,推进共同富裕,需要构建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税收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参与三次分配的全过程,改变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基于三次分配视域,从纵向、横向和结构三个方面考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剖析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解析三次分配视域下税收赋能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针对我国目前税收制度赋能共同富裕存在的制度短板,提出三次分配视域下我国税收赋能共同富裕目标的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文着重研究完善分配体制促进共同富裕问题。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是"提低",以克服相对贫困为重点。从分配体制角度,推进共同富裕需要解决好效率与公平的包容。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后,劳动报酬在收入中的比重会下降,但劳动者收入会随着其拥有更多的非劳动生产要素而提高。这是劳动者在要素报酬机制中的富裕途径。按劳分配为主体指的是包含直接劳动、技术和管理收入在内的劳动收入为主体。只要技术和管理要素作为复杂劳动收入得到实现,其连同直接劳动收入一起,就可能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直接劳动者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的复杂程度,掌握知识和技能,获取复杂劳动报酬,是勤劳致富的体现。根据就业优先的要求,科技进步不是偏向于替代就业。高质量推进科技创新就要求"教育与技术赛跑",加强对低技能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使其技能提高与低技能岗位被替代同步。政府主导的再分配涉及的税收和公共产品的供给正是政府主导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不同家庭享用公共产品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则应该是无差别、公平的,体现"精准"和"普惠"。基本公共服务的无差别提供需要增强公共财政的能力,其路径除了完善税收制度、增加财政收入外,还需要利用市场经济。发挥第三次分配对共同富裕的作用,重要的是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慈善文化的弘扬,特别需要有相应的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激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雪杰  
文章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量化了再分配过程中居民获得的社会福利和第三次分配中的其他转移性净收入对相对贫困的缓解效应,并测度了可支配收入形成后进一步消除相对贫困所需的额外福利强度。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的40%为相对贫困线的分析结果表明,再分配确实降低了居民收入的相对贫困率,全国社会福利减贫效应达到15.81%;再分配改变了相对贫困率最低省份的分布格局,但未改变相对贫困率最高省份的分布格局,也未改变相对贫困程度东、中、西依次递增的区域分布模式。居民实际获得的社会福利强度及其减贫效应呈现东、中、西依次递减的特征,社会福利一定程度的错配影响了其整体减贫效应;第三次分配在减少相对贫困方面的作用有很大提升空间,地区差异不大;中国进一步消除相对贫困所需的平均额外福利强度为2.07%,表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增的特征。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志勇  
税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包括税制改革在内的多项措施共同发挥作用。从历史和比较视角入手,结合直接税制改革,对促进共同富裕的相关税制改革问题进行系统性思考,在此基础上指出:要正确认识促进共同富裕的税收力量;明确不同发展阶段促进财富创造的税制改革任务;区分税制改革的短期和中长期任务;个人所得税制改革需要结合税负归宿来研究推进;税制改革并不是万能的,需要有超越税制改革的补救思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侯鑫海   李敏  
第三次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它的出现可以弥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不足。第三次分配有它的产生基础,即经济条件改善的物质基础和互帮互助的优秀传统文化基础。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中,第三次分配具有改善弱势群体的物质生活、促进人们精神的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三大重要作用,但它与当今社会财富的增长不匹配,具有滞后性。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对第三次分配进行正向激励、建立第三次分配法治体系和监督制度以及积极探索创新机制三种实现路径来促进第三次分配的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