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17)
- 2023(3545)
- 2022(2921)
- 2021(2698)
- 2020(2264)
- 2019(5205)
- 2018(5452)
- 2017(9671)
- 2016(5534)
- 2015(5990)
- 2014(6063)
- 2013(5777)
- 2012(5285)
- 2011(4803)
- 2010(5289)
- 2009(5264)
- 2008(5413)
- 2007(4804)
- 2006(4590)
- 2005(4578)
- 学科
- 济(19210)
- 经济(19161)
- 管理(16683)
- 业(14530)
- 企(13366)
- 企业(13366)
- 制(9581)
- 财(7821)
- 中国(7319)
- 体(6840)
- 业经(6031)
- 农(6007)
- 体制(5920)
- 教育(5602)
- 银(5304)
- 银行(5304)
- 行(5104)
- 税(4984)
- 税收(4832)
- 收(4785)
- 方法(4543)
- 理论(4527)
- 融(4459)
- 金融(4459)
- 地方(4307)
- 度(4275)
- 制度(4274)
- 学(4152)
- 务(3657)
- 财务(3650)
- 机构
- 大学(71873)
- 学院(70851)
- 济(28934)
- 经济(28203)
- 研究(26815)
- 管理(24975)
- 中国(21956)
- 理学(19986)
- 理学院(19741)
- 管理学(19492)
- 管理学院(19318)
- 财(18783)
- 京(16279)
- 江(14162)
- 科学(13867)
- 所(13137)
- 财经(12674)
- 中心(12553)
- 范(11787)
- 师范(11715)
- 经(11347)
- 研究所(11245)
- 北京(10973)
- 州(10608)
- 省(10363)
- 农(9857)
- 院(9764)
- 教育(9730)
- 师范大学(9468)
- 财经大学(9104)
- 基金
- 项目(38620)
- 研究(32567)
- 科学(30520)
- 基金(26870)
- 家(22588)
- 国家(22322)
- 社会(20469)
- 社会科(19179)
- 社会科学(19176)
- 科学基金(19097)
- 教育(16221)
- 省(14988)
- 编号(14013)
- 成果(13543)
- 基金项目(13030)
- 划(12585)
- 课题(10696)
- 资助(10674)
- 自然(10634)
- 自然科(10337)
- 自然科学(10334)
- 自然科学基金(10169)
- 性(9300)
- 年(9262)
- 部(8940)
- 重点(8925)
- 制(8778)
- 项目编号(8633)
- 发(8427)
- 国家社会(8411)
共检索到134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秦春华
在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之前,社会上曾经流传了关于高考改革的诸多版本,但没有一个版本具有《实施意见》的内在超越性。"治大国若烹小鲜",作为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国务院颁发的纲领性文件,《实施意见》跳出了教育本身的视界和格局,不仅仅着眼于高考招生制度的内容与形式等技术性问题,而是以更加高远的视野和更加恢宏的气度,将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戴家干
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是公平公正原则的重要制度设计和社会实践,而高考的改革实际上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对公平公正理念的诠释和践行,这既由高考的社会属性所决定,也是正确认识和评价高考改革的视角。 30年前,高考在被废止了10年之后终于得以恢复,事实上,这不是简单地恢复了一个考试的制度,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正确处理科学选才的教育功能与促进公平的社会功能的关系,是深化高考改革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基本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革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改革高考的形式和内容,改革招生录取体制机制等。高考承载着促进公平的社会责任,推进高考改革需要多方面改革的协同推进和社会的广泛支持。
关键词:
高考改革 科学选才 促进公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应朝帅
当前大部分研究将招生公平窄化为"考生之间的公平",这是认识上的盲区,在积极意义上应关注招生关系主体之间的公平。浙江高考改革方案促进招生公平的内涵主要包括:一是进一步促进了考生之间的平等竞争,二是着力构建高校之间的平等竞争平台,三是建立起考生与高校之间对等选择平台,促进考生与高校之间的平等,四是减少国家对利益分配的直接干预。
关键词:
高考 招生公平 招生关系主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本良 汪成辉 卢致杰
自2007年上海市高招录取工作一结束,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即着手研究平行志愿的实施方案。在向湖南、江苏、浙江三省学习取经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上海情况的操作方案,并广泛做好宣传发动,精心实施操作准备,努力完善每个细节,确保工作流程顺畅。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工作人员的齐心协力下,于今年首次实行的平行志愿取得了考生满意、高校满意、整个社会平稳的良好效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边新灿
林林总总的高考改革,它的社会动因和价值取向是什么?其演进遵循着怎样的内在逻辑?政治(经济)动因、教育动因和文化动因是高考改革的三大动因,社会也经历了相应的三个因素驱动阶段;公平选才和科学选是贯穿高考制度完善和改革演进的两条主线,其实质是公平和效益的关系。三个动因和两条主线构成了高考改革的内在逻辑,值取向的分歧点和统一点。
关键词:
高考改革 公平选才 科学选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许晓革 桑锦龙 杨君
我国高考综合改革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但从分批推进的实践来看,也面临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包括“应试教育”倾向仍然存在,“选择性”政策设计的育人初衷面临现实挑战,“唯分数论”积弊仍然存在,以及考试评价作用未充分发挥等。这些问题涉及教学、考试、招生录取等多个环节,彼此影响,内在作用机制复杂。深化新时代高考综合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从核心素养导向、人才选拔推动、学生发展为本、考试评价促进,以及信息技术赋能等方面,促进教学、考试、招生一体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边新灿 蒋丽君 雷炜
新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一体四面"。"一体"是:以学生为本体,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四面"是:"融通",取消文理分科,实现知识融通,跨越非黑即白的两极思维习惯;"综合",实行综合评价,拓宽评价的宽度,改变"唯分数论"线性评价模式;"过程",探索过程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延伸评价的长度,破解"一考定终身"难题;"选择",扩大选择,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扭转"共性淹没个性"局面。高考改革面临众多两难问题,处理好科学性、公平性和可行性的各要素平衡就形成各种两难;制约新高考改革的两对最基本的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价值取向 两难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梅沁
深化职教高考改革,不仅要遵循国家高质量发展要求,还要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层次教育的诉求。职教高考改革作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正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特别是职业本科学校招生的主渠道。推进职教高考改革要正确处理好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专业与科目、教学与考试、升学与就业四对关系。通过优化制度设计,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供给,构筑“横向融通、纵向贯通”人才培养“立交桥”,创新技能测试模式,形成发展职业教育合力等措施,推动职教高考改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后雄
新课程高考科目设置是高考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山东、宁夏、广东、海南、江苏等5省区高考科目方案各具特色,也存在着诸多两难问题亟待解决。高考科目设置既要与新课程同步,又要秉持“稳中求变”的原则,在“遵循规律、把握导向、推进素质、防止偏科、科学论证、广泛试验”的基础上提高科目设置的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
新课程高考 科目设置 价值取向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王娴
公司是每个经济体中最重要的经济组织和创新主体,是价值创造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完善的公司治理不仅可以促进微观主体经营业绩的提高和股东利益的保护,而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市场透明度和效率,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发挥。公司是要素所有者达成的关于要素使用的一系列契约的连接点,是要素所有者之间就要素使用达成的合意。公司治理建立的股东、董事会、经理层之间的权责划分和制衡机制,是保证契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舒社葆 张瑞民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追求公平正义的郑重宣示,再次体现了党关于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而支撑并体现这一理念的,是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希平
今年是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1977年,邓小平同志亲自领导推动了恢复高考这一大事,不仅成为教育和社会拨乱反正的先声,更重要的是适时为文革后百废待兴的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才,这些人才至今仍然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对于30年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葛为民
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新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亟待研究。本文从高考中存在的"形式公平"入手,深刻揭示其中隐藏的实质公平问题,分析影响推进高考实质公平的重要因素,探讨破解公平难题的有效途径、制度设计和条件保障。
关键词:
高考改革 形式公平 实质公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中国从古至今的考试选才中 ,都存在着一系列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古代中国对公平曾有过不懈的追求 ,并出现了“至公”的理念。现在 ,高考虽不能够达到理想的公平 ,然而在没有其他更公平且能够操作的制度可以取代它时 ,高考便是最可行的相对公平的制度。总的看来 ,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从效率优先走向公平优先 ,继而走向公平与效率的兼顾与平衡
关键词:
高考 科举 公平与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