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34)
2023(4975)
2022(3872)
2021(3638)
2020(2642)
2019(5389)
2018(5035)
2017(9172)
2016(4893)
2015(5114)
2014(4841)
2013(4481)
2012(4234)
2011(3777)
2010(3766)
2009(3462)
2008(2872)
2007(2640)
2006(2156)
2005(1993)
作者
(13135)
(11223)
(11194)
(10562)
(6834)
(5327)
(4900)
(4261)
(4159)
(3924)
(3710)
(3710)
(3444)
(3436)
(3384)
(3330)
(3281)
(3258)
(3225)
(3147)
(2689)
(2649)
(2590)
(2573)
(2455)
(2439)
(2411)
(2364)
(2250)
(2171)
学科
(16108)
经济(16092)
管理(11353)
(10386)
(7513)
(7288)
企业(7288)
中国(6107)
业经(5501)
农业(5233)
地方(4343)
(3989)
贸易(3987)
(3953)
(3894)
环境(3702)
(3488)
方法(3427)
(3392)
(3211)
教育(2858)
(2855)
银行(2842)
(2810)
金融(2809)
(2768)
理论(2731)
数学(2721)
产业(2656)
数学方法(2647)
机构
学院(63920)
大学(60089)
研究(24504)
(22704)
经济(22137)
管理(20556)
中国(18178)
理学(17547)
理学院(17249)
管理学(16877)
管理学院(16755)
科学(15814)
(13568)
(12466)
研究所(11399)
(11307)
中心(10770)
(10634)
(10183)
师范(10099)
(9925)
(9916)
业大(9771)
农业(8769)
北京(8648)
财经(8118)
技术(8035)
师范大学(8006)
(7911)
研究院(7763)
基金
项目(45679)
科学(35707)
研究(35389)
基金(31349)
(28078)
国家(27809)
科学基金(23027)
社会(21387)
社会科(20041)
社会科学(20038)
(18522)
基金项目(16249)
教育(15927)
(15918)
编号(15623)
自然(14212)
自然科(13829)
自然科学(13828)
自然科学基金(13552)
成果(12090)
(11358)
资助(11346)
课题(11227)
重点(10989)
(9922)
(9764)
(9153)
发展(9127)
(9066)
创新(9062)
期刊
(28823)
经济(28823)
研究(18159)
中国(14390)
(11681)
学报(10636)
教育(10294)
科学(10051)
农业(8268)
大学(8002)
学学(7617)
管理(7474)
(7383)
业经(6278)
(5945)
金融(5945)
技术(4858)
经济研究(4755)
资源(4528)
(3745)
职业(3625)
(3536)
财经(3402)
科技(3377)
(3347)
问题(3255)
国际(3211)
(2993)
现代(2903)
农业经济(2883)
共检索到96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佳鸣  刘怡宁  李倞  
为提升风景园林促进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的关键作用效果,基于公众参与的“认知-情感-行为”3个过程维度和计划行为理论,提出了风景园林促进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的干预途径框架,涵盖提升意愿-激发行动-长期投入3个层面的7项关键干预举措:在提升意愿层面,将气候变化信息融入多感官的公共空间设计和活动体系,利用空间要素模拟本土可能出现的气候变化影响,提升公众的气候变化认知和情感链接;在激发行动层面,营造快闪的低碳生活体验,开展参与式低碳营造;在长期投入层面,推动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的政策保障,搭建社区自组织平台并拓展资金来源,完善应对行动的反馈机制,促进可持续的公众参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中国在促进公众参与气候应对方面未来需要重点开展的具体工作建议,主要包括3个方面:提升意愿阶段转变传统标语宣传方法,在规划设计中融入更多气候变化信息;激发行动阶段优先开展低成本的参与式低碳活动,促进公众参与度;长期投入阶段,在政府的引导下拓展资金和自组织平台搭建,并发展可持续的评估反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睿山  陈丹  王云  
当前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增加以及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风景园林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但风景园林在我国气候变化应对中的话语权仍显不足。为提升风景园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学科地位,厘清风景园林在气候变化应对领域的责任和担当,探索风景园林气候设计的创新路径,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气候变化应对相关文献和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从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考察了风景园林能够做出重要贡献的领域。结果显示,风景园林应该面向气候变化适应、灾害治理、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需求,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一方面通过气候积极性设计在城乡人居环境中固碳增汇、降低碳排放,另一方面通过景观规划设计适应气候变化,降低灾害风险,增强城乡韧性。风景园林气候设计的创新路径包括:标准化定向、空间化定量转向、生态完整性取向、多尺度面向以及教学改革创新。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风景园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大有可为,气候设计的创新探索可推动风景园林学科范式转型和创新发展,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中国方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雨  付彦荣  邵继中  白宛容  吕欣蓓  
风景园林通过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为构建风景园林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体系,提升风景园林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进一步发挥风景园林在减少碳排放、提升生物多样性、缓解极端高温天气、培育具有复原力的社区等功能。本文在梳理国内外风景园林应对气候变化的理念和实践基础上,归纳出当前存在的三点不足:对气候变化复杂性认知不足、应对气候变化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实施保障机制欠缺。研究系统阐述了风景园林气候积极性设计的概念、特点、流程和方法及实施机制等,并构建风景园林气候积极性设计方法和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针对气候变化的复杂影响,风景园林气候积极性设计应采取多策略组合应对和多目标协同的方法,构建相应的价值取向和实施机制,通过多方案比选和优中选优,以取得最为理想的实施效果,更好地发挥风景园林功能,进而促进风景园林学科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贞  万敏  
健康的人居环境是人类社会一切发展的重要基石,但全球气候变化却使之深陷危机,“人类世”概念的提出为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风景园林作为连接人、场地和环境的一门学科,对激励和领导人居环境相关学科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危机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为应对人类世时代风景园林的挑战,本文梳理了人类世风景园林的特征,指出作为人类世首要表征的气候变化给风景园林学带来的广泛影响,通过在气候变化、人类世和风景园林三者之间建立逻辑联系,深入归纳应对气候变化风景园林需要明确的主要目标,并总结出一些可行的解决路径和策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继中  张晓思  郭文娟  陈嫣蕊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提出“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应充分发挥风景园林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气候变化工作组的专访,了解亚太地区各国风景园林应对“双碳”目标的切实行动,将弹性设计与低碳设计作为风景园林未来的发展目标,并对风景园林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怀如  袁怡圃  曾丽莉  
论文在分析高校环境教育中公众参与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泉州市环境教育实践与研究案例,提出了拓展宣传普及环保知识渠道和深化环保考察实践研究活动是促进公众参与的有效途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邵继中  张晓思  张雨  谭嫣然  
2021年8月12日,"碳达峰碳中和——气候适应性设计下的风景园林"2021风景园林国际学术论坛在线上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中农业大学、国际风景园林学会亚太气候工作组和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联合主办,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承办。国内外1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1000多位师生参会,《中国园林》《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湖北风景园林》等学术期刊予以媒体支持。会议开幕式由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副院长徐强主持。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高翅教授致辞。高翅教授基于中国古代生态哲学中人与自然和谐目标和古代营城规划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邵继中  张晓思  张雨  谭嫣然  
2021年8月12日,"碳达峰碳中和——气候适应性设计下的风景园林"2021风景园林国际学术论坛在线上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中农业大学、国际风景园林学会亚太气候工作组和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联合主办,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承办。国内外1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1000多位师生参会,《中国园林》《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湖北风景园林》等学术期刊予以媒体支持。会议开幕式由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副院长徐强主持。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高翅教授致辞。高翅教授基于中国古代生态哲学中人与自然和谐目标和古代营城规划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训芳  
国家已将《气候变化应对法》纳入立法计划,并将林业纳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森林法》应当为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法律保障,参考新《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公众参与制度进行整体设计。同时,还应针对林业的特殊性,建立森林碳汇教育制度和林业建设志愿者服务制度,并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改造为志愿者行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波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二氧化碳(CO2)捕集与封存(CCS)技术被看作是最有发展前景的解决该问题的技术之一。CCS技术主要包括三个环节:CO2捕集、运输和封存。本文首先介绍了CO2捕集技术,该技术按工艺主要分为燃烧前捕集、富氧燃烧捕集和燃烧后捕集。随后介绍了CO2封存技术,该技术根据封存地点不同可分为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在众多的CO2封存技术中,CO2强化采油(CO2-EOR)技术由于其较高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虽然CCS技术发展很快,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CO2泄漏问题、资金投入大等。但是,随着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CCS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相信未来该技术在抵制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会发挥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尊尊  
~~
关键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崔淼  
中国风景园林发展历史悠久,蕴藏着深厚的理论底蕴与美学价值。在风景园林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理念与价值不断发展,学界对风景园林学科的认知逐渐丰富,尤其对设计理念和美学价值的分析有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为应对当前日益变化的风景园林行业发展需求,立足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分析风景园林的设计问题十分必要。文章结合《风景园林概论》一书,梳理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理念和内在美学价值,进一步剖析园林景观相关设计问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许端阳  王子玉  丁雪  李达净  宋阿琳  
系统地梳理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创新的内涵与特点,分析世界主要国家促进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创新的共性特征,基于ND-GAIN指数对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进行国际比较。在此基础上,从供给侧和需求侧,提出优化研发布局、加强技术扩散、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提升适应标准、政府绿色采购以及开展国际合作等促进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喜林  汪力斌  
本文基于中英合作的"面向贫困的农村水利改革"项目,分析了该项目促进农村妇女参与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主要做法:制定促进妇女参与的策略、对项目办人员进行能力建设、创造农村妇女参与用水户协会的机制、与具备发动妇女经验的组织合作、对妇女参与协会进行监测和评估、示范和推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文茜   陈正洪   陈英英   陈子凡   张雨   鲁静  
为探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园林遭受极端气候的风险,利用1991-2020年中国国家气象站点逐日观测数据集和2020年中国城市绿地面积数据,基于百分位数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中国主要城市园林受极端气候影响的程度。结果显示,受极端低温影响的高风险区域位于我国北部和高海拔地区;极端高温灾害高风险区域一般发生在城市化进程较快的东部城市;强降水高风险区域与我国降雨带分布基本一致,主要位于华中和华南地区,降水平均值均在30 mm以上;西藏日喀则和那曲市、我国北部及东部沿海地区为大风高风险区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华北和东北部分区域的城市绿化容易受极端干旱气候影响。未来城市园林设计需要结合当地极端气候特点,改善树种种类和种植结构,提升风景园林等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