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09)
2023(14158)
2022(12060)
2021(11538)
2020(9277)
2019(21766)
2018(21319)
2017(41331)
2016(22289)
2015(24982)
2014(24954)
2013(24894)
2012(22470)
2011(20161)
2010(20125)
2009(18376)
2008(17866)
2007(16065)
2006(14207)
2005(12495)
作者
(62614)
(51784)
(51454)
(49176)
(32923)
(24760)
(23408)
(20120)
(19769)
(18639)
(17815)
(17474)
(16410)
(16375)
(16074)
(15919)
(15256)
(15214)
(14854)
(14585)
(12674)
(12649)
(12575)
(11901)
(11625)
(11546)
(11478)
(11453)
(10480)
(10001)
学科
(85906)
经济(85815)
管理(62912)
(57637)
(48149)
企业(48149)
方法(36981)
数学(31706)
数学方法(31274)
(24856)
中国(24619)
(24292)
(21791)
税收(20348)
(20182)
业经(19839)
地方(19421)
(18010)
(15964)
农业(15762)
(15308)
贸易(15293)
理论(15073)
(14793)
(14726)
(13858)
财务(13772)
财务管理(13754)
环境(13245)
技术(13191)
机构
大学(304635)
学院(303721)
管理(120504)
(117919)
经济(115169)
理学(103468)
理学院(102303)
研究(101487)
管理学(100542)
管理学院(99974)
中国(77050)
(65704)
科学(61916)
(61474)
(50124)
财经(46889)
中心(46012)
(45956)
(45603)
研究所(44861)
业大(43722)
(42545)
北京(42271)
(40129)
师范(39794)
(37341)
(37244)
农业(35505)
财经大学(34757)
经济学(34608)
基金
项目(204993)
科学(160314)
研究(153841)
基金(146766)
(127130)
国家(126042)
科学基金(108206)
社会(94683)
社会科(89609)
社会科学(89582)
(80041)
基金项目(77651)
教育(70390)
自然(69609)
自然科(67978)
自然科学(67963)
(67376)
自然科学基金(66717)
编号(64679)
资助(60217)
成果(53470)
重点(45506)
(44652)
课题(44318)
(43719)
(42836)
项目编号(40514)
创新(39858)
科研(38781)
大学(38705)
期刊
(133689)
经济(133689)
研究(98554)
中国(62966)
学报(47305)
(46230)
管理(45368)
(42456)
科学(42079)
教育(39532)
大学(35944)
学学(33214)
农业(29527)
技术(27562)
(27181)
金融(27181)
财经(22045)
业经(21873)
经济研究(21240)
图书(18727)
(18703)
问题(16853)
(16348)
理论(15951)
(15831)
(14948)
实践(14714)
(14714)
科技(14439)
技术经济(14133)
共检索到466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海涛  孟晓雨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还存在以生产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影响市场配置资源、区域性税收优惠不利于建立公平竞争环境、税收收入与税源背离增加制度性交易成本等诸多问题,从扭曲市场主体竞争和形成地方行政壁垒两大方面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和欧盟的经验,从以下方面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税制结构,进一步推进增值税改革;规范税收优惠,建立税收环境评估指标引导地方政府行为;完善跨区域税收分享机制建设;加强横向税收协调统一与征管合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达   李子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目前,基于地区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区域发展体制的竞争性等因素,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面临一些问题。本文立足如何正确认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从财税视角分析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权关系、提高财税领域执法的统一性协调性权威性、健全财税配套司法保障制度、提升经营主体税法遵从度等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甄德云  王明世  
税收在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有不少问题值得探索和研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税收制约因素,主要可以总结为要素、资源、商品、服务市场的高水平统一需夯实,税收法定原则需在市场基础制度统一中落实,税收中性原则需在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中彰显,税收调节职能需在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中进一步发挥。为此,税收应该从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坚守税收中性、更好发挥调节职能等方面不断加以完善,更好地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密  刘晓璇  
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是新时期我国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双循环关键堵点表现为:消费市场相对收缩导致双循环的核心驱动力不足;市场供需相对低效导致“消费—生产”环节的适配性不足;市场收入均衡性欠佳导致“分配—消费”环节的激励性不足;市场二重分割尚存导致“流通—消费”环节的联动性不足。通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双循环的逻辑框架为:构建强大内需市场,实现市场“活跃化”;培育竞争性市场主体,实现市场“高效化”;建立共同富裕的发展机制,实现市场“平衡化”;保障商品要素自由流动和价格信号自由传递,实现市场“一体化”。具体实现路径包括:提高市场活跃性,全方位激活强大的国内消费;把握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关系,提高市场竞争性,畅通“以生产促消费”循环链条;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提高收入公平性,畅通“以分配促消费”循环链条;打破市场分割和封闭小循环,提高市场一体性,畅通“以流通促消费”循环链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莹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市场分割的税收因素表现,主要包括增值税收入分享坚持生产地原则引发的增值税跨区域转移、税收选择性激励政策、区域性税收优惠“洼地”与税收征管空间以及税收政策对基础研究与产学研合作缺乏足够支持等。为此,税收可从逐步探索增值税收入分享原则由生产地原则转变为消费地原则、推动政策实践方式由产业性向功能性转变、严格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和提高税收征管智能化、对基础研究与产学研合作给予更大力度支持等方面加以优化完善,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张晏玮  刘莹  
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全国统一的消费大市场(如农产品和工业品等各类商品大市场)、投资与金融大市场、要素与资源品大市场以及物流大市场等。从需求动力来讲,最主要的是建设消费大市场,只要巨大的消费潜能被释放,便能促进我国其他市场进一步繁荣。所以,建设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是基础,而形成强大的消费市场是关键,根本目标是加快促进制造强国与消费强国建设。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江宁  陈贞吉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体两面”。一方面,高水平对外开放可以倒逼国内市场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实现全球范围内配置,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另一方面,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通过破除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打通“内循环”关键堵点,推动中国产业链创新链转型升级,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使“国际循环”有效促进“国内大循环”,进而实现双向联动,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契机构建更高标准市场体系。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戚聿东  郝越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义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然而我国由于经济转轨和追赶型增长模式带来了根深蒂固的行政垄断认知和行为,仍存在歧视性产业政策干预严重、市场分割、自然垄断规制乏力等问题,这成为我国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最大阻碍。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作为规制行政垄断的最佳机制,有助于从根本上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过程中,要以增量入手,促进产业政策的功能化转型,同时对存量进行分类治理;完善审查机制,加强法律认定,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制度整合;发挥负面清单制度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协同效应;加强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倡导普及公平竞争文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雪兵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一、深刻理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内涵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这篇大文章,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1)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杨  徐少华  杜剑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型经济形态。通过分析2011—2019年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与对应税收可以发现,我国区域税收与税源背离仍然存在。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税收与税源的背离通过侵蚀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和税收管辖权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基于此,应矫正税收与税源背离,以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合良   李晓婉   王春娟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统一大市场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举措,降低交易成本是建设统一大市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关键。为此,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分别从促进市场流通、交易环节精简、交易基础制度规则保障与多地域文化认同四个方面剖析建设统一大市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机理,进而提出其实现路径: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促进流通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交易平台共享,打造全国统一交易平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实现全国产权交易市场互联互通;强化文化认同,形成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共有理念。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康明   踪家峰  
打破市场分割,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对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价格法构建了市场分割指数,实证分析了税收分享对城市间市场分割的影响。结果表明:省市间更高的税收分享比例改善了地方政府财力,保障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减弱了政府间的税收竞争,有助于打破市场分割。在使用移动份额法构造的Bartik工具变量来解决内生性问题后,所得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东中西部地区政府财力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差异,其差别将影响商品的价格和流通,使得东中西部地区的地方市场保护政策存在差异。税收分享对东部地区市场分割的影响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官员任期与税收分享对市场分割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替代效果,官员任期的增加弱化了税收分享对市场分割的影响。本文为促进城市间市场一体化发展提供经验证据,适时调整税收分享比例能够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同时政策调整需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祝合良  李晓婉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之举。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数字经济驱动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举措。从机理和现实看,数字经济可以突破时空和信息非对称性限制,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重构实体经济,加速实现供需平衡,畅通国内大循环,进而驱动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建设。由于各地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不同,地区间出现了数字鸿沟。同时,“大数据杀熟”“竞价排名”等新型垄断手段对价格机制具有破坏性,会弱化数字经济的驱动作用。基于2016—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能显著驱动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建设。数字经济驱动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实现路径有三:一是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数字鸿沟;二是加快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强化流通体系支撑作用;三是提升政府数字经济治理能力,提高数字经济规制效率。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浩  
“剧本杀”凭借释放压力、丰富想象力、锻炼思维能力、增强社交黏合度的优势成为大众内容消费的重要选项。但“剧本杀”受欢迎的同时,也暴露了种种问题,如一些“剧本杀”设置了暴力、灵异等内容来吸引消费者,“剧本杀”因缺乏高质量内容难以迸发更大的市场潜力。“剧本杀”行业应当注重多元化发展,与其他IP或文化形式结合,探索“剧本杀”+行业融合新模式,延长行业产业链。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昕  
信用要素具有非稀缺性、非竞争性、强依附性、广渗透性和可识别性等特征,能够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拓展市场规模、降低交易成本、深化市场分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资源配置。面对信用要素数据不完善、共享不充分、应用场景不丰富、价值实现机制不健全等困境,需要以信用要素赋能企业生产、居民消费、政府治理为基本路径,搭建一体化信用要素集聚平台、创新开放化的信用要素共享机制、拓展多元化的信用要素应用场景、完善包容性的信用要素价值实现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