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48)
- 2023(13648)
- 2022(11558)
- 2021(10786)
- 2020(9323)
- 2019(21592)
- 2018(21501)
- 2017(40205)
- 2016(22630)
- 2015(26050)
- 2014(26300)
- 2013(25385)
- 2012(23586)
- 2011(21237)
- 2010(21184)
- 2009(19277)
- 2008(19018)
- 2007(17024)
- 2006(14366)
- 2005(12786)
- 学科
- 济(88867)
- 经济(88762)
- 管理(60834)
- 业(57702)
- 方法(47811)
- 企(46462)
- 企业(46462)
- 数学(43246)
- 数学方法(42733)
- 中国(27432)
- 财(27164)
- 农(23467)
- 教育(21002)
- 学(19869)
- 业经(17449)
- 理论(16300)
- 农业(15808)
- 贸(15807)
- 贸易(15804)
- 地方(15686)
- 易(15349)
- 务(15335)
- 财务(15293)
- 财务管理(15249)
- 制(15096)
- 企业财务(14503)
- 技术(13675)
- 融(12538)
- 金融(12535)
- 和(12484)
- 机构
- 大学(322078)
- 学院(315175)
- 济(124564)
- 经济(121923)
- 管理(119587)
- 研究(106238)
- 理学(104078)
- 理学院(102910)
- 管理学(100942)
- 管理学院(100342)
- 中国(74393)
- 京(68299)
- 科学(64789)
- 财(58334)
- 所(53034)
- 农(52720)
- 中心(49494)
- 研究所(48322)
- 范(47997)
- 江(47864)
- 师范(47503)
- 业大(47482)
- 财经(46623)
- 北京(43040)
- 经(42557)
- 农业(41845)
- 经济学(39148)
- 师范大学(38802)
- 院(38272)
- 教育(38040)
- 基金
- 项目(214676)
- 科学(170207)
- 研究(157886)
- 基金(155396)
- 家(135814)
- 国家(134630)
- 科学基金(115158)
- 社会(98904)
- 社会科(93616)
- 社会科学(93590)
- 省(84165)
- 基金项目(81037)
- 教育(80013)
- 自然(74943)
- 自然科(73270)
- 自然科学(73245)
- 划(73231)
- 自然科学基金(71943)
- 编号(65439)
- 资助(64880)
- 成果(55136)
- 重点(49713)
- 部(49627)
- 课题(46788)
- 发(45884)
- 创(44682)
- 教育部(43228)
- 科研(42031)
- 创新(41601)
- 大学(41333)
共检索到461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琳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不同等级教育对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采用不同数据和衡量指标的回归分析中,幼托和初中都呈现出一致的促进代际收入流动的作用;大学则呈现出一致的阻碍代际收入流动的作用;而小学和高中的作用方向波动较大,尚无一致结论。这意味着,增加对幼托和初中阶段教育的公共投入可能更有利于提高代际收入流动性,而增加高等教育投入的作用可能有限。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郭利华 俄狄依撒
数字经济时代,发挥灵活就业者数字素养的生产力价值对于促进其收入流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2016、2018、2020年CFPS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数字素养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增强社会网络和增加就业选择三条路径显著提升灵活就业者的收入阶层,促其收入向上流动;数字素养对于灵活就业者收入阶层的提升作用存在主体和区域异质性,主要表现为男性大于女性,青年大于中老年,高学历大于低学历,受雇大于自雇,城镇大于乡村,西部赶超东部。基于研究结论,论文提出了加强数字素养培养、增加女性灵活就业机会、加快西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素养 灵活就业者 就业机会 收入流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怡 钟楚楚
构建了财政教育支出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总体看,财政教育支出有助于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性,且该作用呈现增长趋势,然而对于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来说影响程度不同,对于较低收入家庭的促进作用最大,但对于最低收入家庭,财政教育支出难以起到显著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作用;(2)随着子代教育阶段的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促进作用呈递减趋势,即高中阶段从财政教育支出中的获益小于义务教育阶段,细分较低收入家庭也呈现同样趋势;(3)财政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其对沿海地区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促进作用较内陆地区更强,同时,高财政教育支出的地区相对低财政教育支出的地区,财政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促进作用更强。基于以上结论,应完善财政教育支出政策与社会系统性政策的配合;疫情之下,更应重视保证财政教育支出规模,提升其使用效率;合理划分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教育阶段的财政教育支出规模等,有助于发挥财政教育支出缓解代际收入阶层固化的作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翁秋怡 蒋承
本研究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健康调查"的跨年度数据,在控制个人特征和工作特征的影响下,探讨教育对个体工作转换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个体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工作转换的概率越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女性相较于男性,教育对工作转换的负向作用更加明显;公有部门中的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工作转换的概率越低;而相反的是,私有部门中的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工作转换的概率越高。
关键词:
教育年限 教育水平 工作转换 部门差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俊武 易祥瑞
文章基于我国社会"二代"现象的现实背景,从公共教育支出的视角,依据代际收入流动理论,采用我国各地区教育经费支出和生均教育经费数据以及"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运用多重门槛模型对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影响居民代际收入流动的作用机制与程度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当前我国代际收入流动性较低,各地区公共教育支出水平会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大小,加入公共教育支出变量后,代际收入弹性为0.548,公共教育支出对子代收入的弹性为0.154;(2)随着政府教育支出水平的提高,公共教育支出水平越高的地区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增加越显著;(3)各地区公共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程度并不随地区经...
关键词:
代际收入流动性 公共教育支出 人力资本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彭骏 赵西亮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农村家庭数据,考察了我国1986年《义务教育法》与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对农村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本文使用转移矩阵方法描述了我国农村地区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基本情况,发现父代与子代的受教育程度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从教育代际流动性和教育代际向上流动的角度,实证分析了以上两项教育政策对农村居民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发现义务教育政策与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并没有改善农村家庭代与代之间的教育相关性,但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教育代际向上流动性。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可靠的。政策建议包括:政府应进一步推进教育体系的开放性;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缓解贫困家庭与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资金约束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书伟
基于CHNS有关农村调查数据,分别采用收入转换矩阵和收入流动指数等指标,对我国农户家庭收入流动性状况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主要受农户家庭收入位置变动和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的影响,即受位移效应和增长效应的影响;收入位置变动对收入流动性程度的影响仍然是主导因素,但其作用正趋于减弱,农户家庭正呈现分层固化趋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书伟
基于CHNS有关农村调查数据,分别采用收入转换矩阵和收入流动指数等指标,对我国农户家庭收入流动性状况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主要受农户家庭收入位置变动和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的影响,即受位移效应和增长效应的影响;收入位置变动对收入流动性程度的影响仍然是主导因素,但其作用正趋于减弱,农户家庭正呈现分层固化趋势。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潇
收入流动的福利效应关系到这种流动是"好"还是"坏"。基于CHNS追踪调查数据,对近年来的收入流动性及其社会福利效应进行了测度和分解:(1)2000-2009年的收入流动性要低于1991-2000年,但前者的社会福利效应要高于后者,原因在于前者有着更高的收入流动质量;(2)永久收入趋势对收入流动性及其社会福利水平的贡献度最大,表明要提升居民增收能力以防止阶层固化。因此,在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背景下,中低收入群体增收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促进收入流动、形成更合理的收入结构、发挥收入流动的社会福利效应。
关键词:
收入流动性 社会福利 收入结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尚娟 王璐
本文利用1989~2006年CHNS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流动性。收入转换矩阵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低收入居民向上流动的概率大于同等收入阶层城镇居民向上流动的概率;在相同时期内,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高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流动性。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Shorrocks指数在1989~2006年间都是先上升、后下降。King指标表明,收入流动性的提高对社会福利增进的影响非常有限。因此,政府要高度关注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逐渐减弱的状况,制定有效措施提高收入流动性,并通过强化收入再分配来提高城乡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易全勇 姚歆玥
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但在促进社会流动中发挥的效用是不同的。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基于教育社会学的经典理论视角,考察普职双轨路径选择下职业教育对代际职业流动的影响发现: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能促进个体代际职业向上流动并有效防止代际职业向下流动,对弱势群体的作用尤其明显;囿于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内源性教育劣势和外源性结构劣势,与接受普通本科教育相比,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既不能促进个体代际职业向上流动,也不能防止其代际职业向下流动;普职融通教育与普高普本教育对代际职业向上流动的促进作用优于中高职贯通教育。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君 董长瑞
对外开放能力是某一经济体对外开放程度的基本体现,而经济体的开放程度又会直接影响到其收入代际流动性的大小。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研究》(CHNS)调查研究数据,基于修正的多层线性回归模型,探究了中国不同城市对外开放能力对收入代际流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外开放能力是影响收入代际流动性的因素之一,其通过弱化经济环境相似度来降低代际间的"禀赋优势",从而促进收入在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此外,由于自身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不同城市提高对外开放能力的侧重点不同。文章的研究意义在于:增强城市对外开放能力是解决我国城市发展不平衡、贫困传递以及家庭阶层固化等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文章构建的多层线性模型,可以确定不同对外开放领域的客观影响,增强政策的针对性。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于大川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89—2011年的面板数据,使用Logit模型,从热量和主要营养素摄入两个方面实证分析营养对我国农民劳动参与的影响及结构性差异,结果表明:营养对农民的劳动参与有显著影响,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摄入具有正向影响,脂肪摄入则具有负面影响;营养对农民劳动参与的影响存在性别、年龄和时间差异,对女性农民的影响要高于男性农民,对老年农民的影响要高于中青年农民;热量、脂肪和蛋白质摄入的影响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强,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影响则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扩大农民的劳动参与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志国 刘慧哲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依照Milanovic和Yitzhaki提出的中等收入标准(人均每天收入12—50美元),2012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只占8.4%,到2018年已经达到28.9%。从收入流动的视角看,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主要来自于低收入阶层的向上流动。在经济增长的背景下,低收入家庭能否向上流动进入中等收入阶层受到个体家庭微观特征的影响。文章运用有序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家庭中就业人口的比例、体制内就业及城镇户籍等因素都对低收入家庭向上流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主要包括促进低收入群体人力资本积累、提高低收入群体就业质量、以人为本推进城镇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
关键词:
收入流动性 中等收入群体 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洲洲 冯剑锋
文章分时期研究代际收入流动的变化,从家庭原因和公共教育的视角来解释我国收入分配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我国代际收入弹性呈现直线下降的总体趋势,城镇的收入弹性大于农村,教育程度越高代际收入流动性越大,体制内代际收入弹性在改革开放不全面阶段明显大于体制外,职业地位越高代际收入弹性越大。社区有幼托、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代际收入弹性比其他社区代际弹性显著降低,而大学的回归系数为正,并没有发挥出促进代际收入流动加速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