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
- 2023(206)
- 2022(168)
- 2021(147)
- 2020(132)
- 2019(382)
- 2018(348)
- 2017(499)
- 2016(266)
- 2015(261)
- 2014(230)
- 2013(237)
- 2012(217)
- 2011(205)
- 2010(235)
- 2009(227)
- 2008(184)
- 2007(163)
- 2006(183)
- 2005(156)
- 学科
- 济(917)
- 经济(913)
- 融(786)
- 金融(786)
- 中国(758)
- 教育(648)
- 银(626)
- 银行(626)
- 行(618)
- 关系(374)
- 理论(357)
- 业(337)
- 经济关系(336)
- 管理(335)
- 对外(333)
- 外经(322)
- 对外经济(322)
- 地方(295)
- 企(270)
- 企业(270)
- 中国金融(249)
- 制(249)
- 学(241)
- 教学(228)
- 方法(209)
- 财(178)
- 体(172)
- 事业(171)
- 数学(170)
- 数学方法(163)
- 机构
- 大学(3207)
- 学院(2810)
- 研究(1448)
- 教育(1145)
- 中国(1092)
- 济(1008)
- 经济(984)
- 范(851)
- 师范(848)
- 京(814)
- 师范大学(747)
- 管理(732)
- 科学(708)
- 所(670)
- 中心(632)
- 研究所(615)
- 北京(588)
- 理学(582)
- 财(576)
- 理学院(569)
- 管理学(557)
- 管理学院(547)
- 院(527)
- 江(509)
- 融(471)
- 金融(464)
- 教育学(456)
- 技术(445)
- 银(442)
- 职业(430)
共检索到5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顾秉林
人文、艺术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符合人文、社会和自然和谐统一的客观规律的 ,也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潮流。中国高等教育和清华大学应吸收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 ,同时突出民族文化传统 ,融人文、艺术与科学教育为一体 ,培养集真善美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人文教育 艺术教育 科学教育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朱莉 李西双 曹继广
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合并后实行“五个统一”,尽快理顺调整内部结构,加快文献信息资源重组,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满足高校稳定与发展的需要等问题。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合并 资源共享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贺 李晓明 冯辉 齐红岩 李天来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沈阳农业大学园艺专业依托学科优势,以培养一流人才为核心,在专业教学体系建设中从凝练培养目标和特色、将科研成果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促进教学师资队伍和学科梯队建设协同发展、院系设置紧密联系科研团队、促进科研和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一系列教学改革,构建一流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 园艺 一流人才培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艺术优先于科学。这个"先"字并不单是一个时间概念,它主要指艺术与科学的关联实质。通常以为,技术是最有用的,从技术到科学,再到艺术和哲学,似乎是用处越来越不大了。这种观念给我们的教育、科学乃至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危害之烈,可能是不易被感觉到的。历史和现实都能说明,重大的科学理论,从开端到展开的过程中,艺术和哲学都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
艺术 科学 教育理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
当今,科学、艺术和哲学都有其专门的领域。它们各自从不同的途径、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描述方式,共同担负着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使命。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艺术是用动作、线条、色彩、音响和造型等不同手段构成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家、艺术家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即人们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沈召前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量”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础,“质”的提高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的。追求“质”与“量”的统一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质”与“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令伟
艺术学成为学科,兼具知识领域分类与文化教育、艺术研究的双重任务。"五位一体"发展模式能够有效涵盖综合性艺术院校在专业特色发展的全过程。艺术学科与高新技术的融合,为传统的艺术学科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艺术学脱离文学,独立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成为一级学科,使艺术学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艺术学成为学科,兼具知识领域分类与文化教育、艺术研究的双重任务。2011年,教育部在我国高等教育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指出,多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凌冬梅
钱君匋(1906年12月-1998年8月),中国现代书籍装帧的开拓者和代表性艺术家,因篆刻、书画,尤其是书装艺术而饮誉海内外华人世界。1907年2月11日出生于桐乡屠甸,原名玉堂,学名锦堂,号豫堂,别署午斋、豫堂,室名有"无倦苦斋"、"抱华精舍"和"新罗山馆"。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及上海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及上海分会名誉理事,上海市政协第三至六届委员。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钱君匋将毕生所收藏之书画文物4000余件悉数捐献给家乡桐乡,桐乡政府遂于1987年7月动工,历时一年又四个月建成君匋艺术院,作为其珍品的收藏、书画研究和创作中心,他担任了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宏鹏
教育部201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划分出了"设计·应用"这一学习领域,与"造型·表现"等学习领域相并列,说明设计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虽然对设计教育的表述权重递升升,设计仍依附于"美术教育"的大类别之下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在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设计学早已和美术学一样,成为艺术学门类下并列的一级学科,但这只是针对高等教育而言,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设计教育仍是从属于美术教育的。《基础美术教育中的设计教育》一书就是在这种背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肖甦 朱佳悦
21世纪初,俄罗斯开始试行国家统一考试以取代苏联时期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模式。国家统考制度进行了为期8年的区域性试点和为期10年的全国整体运行,时至今日,该制度仍在持续性改革中不断完善。政府围绕公平和效率两大核心诉求,不断出台政策并采取具体措施,在维护公平公正的同时加强效率设计,力求考试程序效率最大化、供需双方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为高等教育机构选拔出优质人才的最终目的。根据《联邦教育发展2018-2025国家纲要》,俄罗斯在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创新型思辨型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将是高等教育重要的任务,围绕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集普通中等教育毕业水平和高等学校入学水平评价功能于一身的国家统一考试制度仍将进行新的探索。
关键词:
俄罗斯 统一考试制度 教育公平 教育效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闽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特殊的一个专业,也是多年来备受争议的一个领域,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它具有"艺术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两种属性的融合使得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呈现出和其他职业教育专业迥然不同的特征。本文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开发模式及教学设计3个维度来分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这两种特征,同时,提出这两种属性在本质上并不矛盾,是趋于"同质"的研究结论,以期为更科学地实施教学与管理工作提供解决思路。
关键词:
艺术性 职业性 综合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谷博
我国高校教育一直重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艺术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正确处理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德育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之间的关系,更新艺术教育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采取积极有效手段等,是艺术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作为高校精神文明和文化素质教育建设的艺术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朱恒夫教授主编的《艺术教育——通向人生美好彼岸的一座桥梁》一书,就是一部艺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建兆
《古诗十九首》不但把文学从经学中解放出来 ,而且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它善于借景抒情 ,又善于撷取抒情主人公瞬息的感情、生活片断来抒发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特别是在构思上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真可谓钟嵘所说的“一字千金”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艺术特色 意境 构思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家成
“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叶澜“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叶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姜安印
每一个管理者,在自己的管理实践中,总会形成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些与众不同的地方称之为管理的艺术方面。但是,属于管理艺术的东西,又往往同管理哲学、管理手段交织在一起。管理艺术还真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其实,这一现象的另一层含义是,管理艺术本身就是管理哲学、管理思想的体现,是管理者以自己对企业管理的理解,通过自己的管理实践而形成的管理智慧。所以,要了解陈清方的管理艺术,还得首先从他对企业管理的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