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18)
- 2023(6847)
- 2022(5711)
- 2021(4961)
- 2020(3815)
- 2019(8792)
- 2018(8570)
- 2017(16464)
- 2016(8754)
- 2015(9646)
- 2014(9747)
- 2013(9855)
- 2012(9875)
- 2011(8886)
- 2010(9300)
- 2009(8511)
- 2008(8553)
- 2007(7874)
- 2006(7255)
- 2005(6956)
- 学科
- 济(48761)
- 经济(48720)
- 业(24784)
- 管理(23429)
- 企(17993)
- 企业(17993)
- 地方(17313)
- 中国(16313)
- 方法(13164)
- 农(13131)
- 数学(11451)
- 数学方法(11366)
- 业经(11166)
- 财(10317)
- 地方经济(10008)
- 农业(9530)
- 融(9486)
- 金融(9485)
- 发(9392)
- 银(8542)
- 银行(8532)
- 行(8397)
- 贸(8151)
- 贸易(8140)
- 易(7794)
- 制(7578)
- 环境(7517)
- 技术(7073)
- 发展(7060)
- 展(7040)
- 机构
- 学院(130596)
- 大学(128446)
- 济(59299)
- 经济(58105)
- 研究(51270)
- 管理(46563)
- 中国(39416)
- 理学(38528)
- 理学院(38050)
- 管理学(37505)
- 管理学院(37253)
- 科学(28821)
- 京(28488)
- 财(27956)
- 所(26484)
- 研究所(23442)
- 中心(22273)
- 农(21177)
- 财经(20968)
- 江(20943)
- 北京(19011)
- 经(18904)
- 范(18625)
- 院(18619)
- 师范(18458)
- 经济学(17959)
- 州(17339)
- 业大(16419)
- 农业(16130)
- 经济学院(16115)
- 基金
- 项目(78665)
- 科学(62289)
- 研究(60344)
- 基金(55572)
- 家(47754)
- 国家(47298)
- 科学基金(40271)
- 社会(38980)
- 社会科(37072)
- 社会科学(37065)
- 省(31455)
- 基金项目(28549)
- 教育(26790)
- 划(26105)
- 编号(24409)
- 自然(23742)
- 发(23677)
- 自然科(23168)
- 自然科学(23165)
- 资助(22916)
- 自然科学基金(22739)
- 成果(20548)
- 发展(19595)
- 展(19231)
- 重点(18105)
- 课题(18092)
- 部(17169)
- 创(16398)
- 国家社会(16132)
- 性(15351)
共检索到222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艳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谈松华
2 0 0 2年 1 1月 2 5日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召开了教育科学界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座谈会。与会者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 ,就如何贯彻十六大精神 ,推进教育科研的创新进行了研讨。下面发表的是部分与会者的发言摘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国新
2015年"湘鄂赣皖四省联合调研"发现,"十二五"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持续快速发展,中部地区总体发展态势亦然。比如,以2010年和2015年比较,中部10省公共图书馆财政投入由12.26亿增长为27.89亿,五年增长128%;藏书总量由1.5亿册增加到2亿册,五年增长34%;书刊外借由6817万册次增加到1.1亿册次,五年增长61.4%,等等。但是,如果对东部、中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庞丽娟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新总结,是进一步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的治国纲领。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和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慎松 范菠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流动人口不断向城区聚集,城区教育出现了学位紧张,超编超员的"大班额"现象。"大班额"问题是城乡改革中遇到的特殊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否则会加重学校教师负担,加剧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引起新的社会矛盾。一、从财政视角看"大班额"问题"大班额"问题,是在我国城镇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安体富 苌景州
我国自1986年对初等教育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以来,虽然经过近7年的努力和发展,使初等中、小学教育的普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如到1992年,占全国人口91%的地区已普及了小学;但总的讲,我国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情况和进度并不理想。其主要表现是,全国各地区间的普及进度和发展状况仍存在着十分悬殊的差异,贫困不发达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不仅仍处在步履维艰、普及缓慢的困境中,而且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甚至还出现了恶化的趋势。据国家教委有关部门调查,我国的义务教育普及在当前突出地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广大农村和落后地区的教育经费严重短缺。②出现了全国性拖欠教师工资...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龙伟
2004年,为了不断提高建水县各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水平,县教育局研究决定走"专家治教"和"专家引领"之路,成立建水县教育教学管理专家委员会,开展对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视导,并设办公室在教育局教研室,具体负责日常教育教学视导工作。在《建水县教育教学及管理专家委员会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工作目标是:通过对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的视导,提出薄弱学校关于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规范管理;通过对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使新课改稳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贾果袅 李良
从长远来看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是我们的主攻方向。财政对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调节资源配置 ;二是均衡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促进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财政对策是 :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制定合理有效的区域性税收调节政策 ,充分发挥财政投融资作用。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均衡发展 财政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马建堂 李建伟 张亮 钱诚 李恒森
从包括中国在内的171个国家人口发展历史看,人类人口发展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与内在演变规律,传统社会人口发展呈周期性波动特征,近现代社会人口发展呈"倒U"型演变规律。不同时期人口发展水平对经济社会影响有本质差别,早期人口过快增长会导致人均收入在低水平徘徊的"马尔萨斯陷阱"现象,突破"马尔萨斯陷阱"约束后,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又会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人口红利。我国人口发展已跨越"马尔萨斯陷阱",超前进入高收入国家具有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状态。模拟预测显示,未来我国人口仍将呈加速少子化与老龄化趋势,但只要采取适度鼓励生育政策,将城乡生育率稳定在2019年的水平,全面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顺应人口发展基本趋势,优化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就可以基本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关键词:
人口发展 演变规律 人口结构 生育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华
调整财政政策促进大连经济均衡发展林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囊括的是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及经济资源在区际间的合理配置问题,本文所要探讨的则是区域经济理论的一个侧面———地区经济如何均衡发展,具体来说,如何纠正大连地区各县、区间经济差异,维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汪基德 刘革
教育均衡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差距,我国基础教育在区域、城乡和学校之间严重不均衡。因此,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重要任务。《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4年,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进
德国在半个世纪以来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实行全面免费的基础教育,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尊重父母的择校权;加大教育投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扶助弱势群体;确立国家教育标准,统一教师教育标准,实施全面的教育监测。这些政策有助于促进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层面的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对我国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伟伦
建立高校教师流动机制能够克服高校教师的发展生态问题,尤其是教师终身制所带来的高校教师发展动力不足。高校教师流动仍然还存在无序化问题,这对于高校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可借鉴国外关于高校教师流动运行机制,促进高校间、区域间高等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关键词:
高校 教师流动机制 均衡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绘
1.采取一定的财政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定期流动轮换"。在我国,实施教师"定期流动轮换"制度,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它有助于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从而指导、带动更多教师更快的成长。普通、薄弱学校教师流动到重点示范学校,在逐步实现各校师资力量均衡的基础上,整体提高教师质量。作为支撑,探索建立"县管校用"的义务教育教师管理制度,使教师由"学校用人"变成"系统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