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07)
- 2023(11064)
- 2022(9098)
- 2021(8579)
- 2020(6854)
- 2019(15801)
- 2018(15237)
- 2017(29408)
- 2016(15676)
- 2015(17831)
- 2014(17804)
- 2013(18009)
- 2012(17194)
- 2011(15538)
- 2010(15897)
- 2009(15043)
- 2008(15028)
- 2007(13348)
- 2006(12354)
- 2005(11564)
- 学科
- 济(89205)
- 经济(89137)
- 管理(49357)
- 业(44655)
- 企(34701)
- 企业(34701)
- 方法(30287)
- 财(29758)
- 数学(27419)
- 数学方法(27207)
- 中国(25774)
- 地方(21684)
- 农(21363)
- 制(16979)
- 贸(16169)
- 贸易(16159)
- 业经(15993)
- 易(15770)
- 农业(14077)
- 学(14009)
- 地方经济(13855)
- 财政(13812)
- 务(13782)
- 财务(13765)
- 财务管理(13722)
- 银(13429)
- 银行(13423)
- 企业财务(13062)
- 行(12895)
- 策(12663)
- 机构
- 学院(232152)
- 大学(231926)
- 济(119885)
- 经济(117902)
- 研究(87710)
- 管理(86521)
- 理学(72906)
- 理学院(72168)
- 管理学(71389)
- 管理学院(70951)
- 中国(70593)
- 财(61320)
- 京(48781)
- 科学(45857)
- 财经(44751)
- 所(43649)
- 经(40718)
- 经济学(39627)
- 研究所(38608)
- 中心(38292)
- 经济学院(35456)
- 江(35196)
- 财经大学(32759)
- 北京(32014)
- 农(31304)
- 院(30929)
- 范(28656)
- 师范(28491)
- 州(26916)
- 业大(25967)
- 基金
- 项目(140245)
- 科学(112336)
- 研究(107368)
- 基金(105133)
- 家(89696)
- 国家(89003)
- 科学基金(76542)
- 社会(73493)
- 社会科(69945)
- 社会科学(69928)
- 基金项目(52840)
- 省(50555)
- 教育(48189)
- 资助(44845)
- 自然(44691)
- 自然科(43651)
- 自然科学(43642)
- 自然科学基金(42919)
- 划(42397)
- 编号(41373)
- 成果(35462)
- 部(33646)
- 国家社会(32158)
- 发(32093)
- 重点(31594)
- 教育部(29764)
- 中国(29744)
- 课题(29541)
- 性(29008)
- 人文(28634)
- 期刊
- 济(141830)
- 经济(141830)
- 研究(83979)
- 财(50377)
- 中国(49774)
- 管理(34394)
- 农(29020)
- 科学(28586)
- 学报(27495)
- 融(27337)
- 金融(27337)
- 经济研究(25114)
- 财经(24254)
- 大学(22411)
- 学学(21231)
- 经(21060)
- 教育(20164)
- 农业(19614)
- 技术(19305)
- 业经(18675)
- 问题(18449)
- 贸(17641)
- 国际(15718)
- 世界(15374)
- 技术经济(13667)
- 统计(12396)
- 经济问题(11493)
- 经济管理(10804)
- 策(10697)
- 现代(10551)
共检索到381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促进中国经济持续有效增长的财政政策选择刘溶沧-、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增长?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和科技进步条件下,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此,美国经济学家多马(E·Domar)早就说过:“目前大家对经济增长的关心并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工
一、近期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经济增长的速度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确对实现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主要有:(一)社会有效需求明显不足。目前我国经济供求总量与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绝大部分产品已由...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梅阳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是一对矛盾, 计划经济时期, 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社会总供给,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转向社会总需求。当前, 在我国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下, 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在扩大内需上, 1998 年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政策, 增加投资, 以推动经济增长, 但是, 如果想使经济持久地增长, 必须扩大消费需求。从我国的情况看, 制约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主要有: 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边际消费倾向偏低以及消费环境有待改善等等。因此, 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应当采取以下财政政策: 强化税收作用, 用税收调节全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调节社会消费水平;...
关键词:
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 财政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庆旺
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可能有一定差距:从财政本身的结果(大规模赤字)来看,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但从这种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结果来看,大规模赤字并没有起到本应起到的扩张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澄清“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质,以更加成熟地运用财...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钟永红
本文通过一个广义货币供应量、财政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三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考察中国1978—2005年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特征。在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动态特性后发现:积极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效果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内均要强于财政政策,长期内,积极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一直有递减的正效应,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由于挤出效应的影响,长期内对经济增长呈负效应。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脉冲响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文学 李迎海
运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孙文学李迎海一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其主要表现是:投入多产出少,投资效果差;劳动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生产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少;产业结构不平衡,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劳动者文化程度不高,劳动素质较低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凌云 鲍怡
本文以中国1999—2007年26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理论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效率,针对制度特征、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分析了它们对制造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结论表明: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效率逐年提高,FDI对我国的制造业整体上存在正的溢出效应,而国有程度高低则对技术效率有负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的重要政策含义是:中国制造业若要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必须加强经济安全意识,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技术效率。
关键词:
SFA 制造业 技术效率 FDI 制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中国经济增长效应分析”课题组
本文对中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分析了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推动,其中消费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投资。目前积极财政政策暂时还难以退出,需要做的工作是转换模式,扩大内涵,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健夫
由刘宏杰博士所著的《中国财政政策取向与经济平稳增长路径分析》于2010年9月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该书以高级宏观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索洛、拉姆赛和罗默等经济增长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运筹学和MATLAB等多学科知识,以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为实证研究的起点,改变了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封闭型经济的假设,在消费、投资和进出口三个变量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平稳增长路径下的财政政策分析框架。首先,该书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政策取向的不同阶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作者根据1978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童泽恒 高勇 严福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荣宏庆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整个经济政策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在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环境下,作为国家履行职能重要手段之一的财政政策,无疑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为进一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开拓区域合作空间,应立足于区域显性比较优势,发挥中央政府区域财政政策功能,加大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地区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财政转移支付强度和利益分配上的倾斜,加快区域内部的要素积累和产业结构提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财政政策 经济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海涛 李锋森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两者都具有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以1994-2008年经济数据为基础,建立我国的IS-LM模型,测算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乘数及政策效果,为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保持经济与社会的持续稳定,既是当今世界各国首要的宏观管理目标,也是我国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平稳过渡的重要前提条件。为此目的而在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制定与实施中,财政政策始终具有关键性的地位和作用。种种迹象表明,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渡时期中,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这一点,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一、财政政策与经济社会稳定的相关性 从理论上讲,财政政策与经济社会稳定的直接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财政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枢纽或主渠道,因而是调节宏观经济总量或社会总需求的基本手段,特别是包括税收政策、融资(国债)政策等在内的财政收入政策的走向及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财政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课题组
由于受传统经济增长观念和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此高度重视,明确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深入研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关财政政策,"财政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课题组"通过深入分析现行经济增长模式的成因和问题,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对策。本期"专题报道"摘要刊登了这一研究成果的重点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