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57)
2023(11175)
2022(9279)
2021(8375)
2020(6693)
2019(14896)
2018(14166)
2017(26603)
2016(14470)
2015(16134)
2014(16150)
2013(15891)
2012(15376)
2011(14019)
2010(14722)
2009(13839)
2008(12996)
2007(12037)
2006(10890)
2005(10381)
作者
(42738)
(35307)
(35074)
(33136)
(22354)
(17129)
(15962)
(13638)
(13573)
(12758)
(12086)
(12019)
(11372)
(11321)
(11029)
(10988)
(10452)
(10395)
(10232)
(10148)
(9130)
(8743)
(8564)
(8092)
(8072)
(7979)
(7875)
(7872)
(7269)
(7076)
学科
(66687)
经济(66624)
管理(39860)
(39358)
(30152)
企业(30152)
中国(28323)
(26407)
金融(26406)
地方(24744)
(24421)
银行(24400)
(23809)
(19412)
方法(18045)
业经(16240)
(15755)
(15466)
数学(15120)
数学方法(14890)
农业(13927)
地方经济(13425)
(12044)
(12037)
贸易(12018)
(11759)
(11540)
中国金融(11151)
(10808)
环境(10538)
机构
学院(205143)
大学(201598)
(85369)
经济(83288)
研究(77492)
管理(71753)
中国(65006)
理学(59397)
理学院(58612)
管理学(57578)
管理学院(57194)
科学(45970)
(44726)
(40622)
(39930)
中心(37038)
研究所(35660)
(35598)
(33890)
财经(30711)
(29799)
师范(29487)
北京(29113)
(28356)
(28146)
业大(27744)
(27589)
农业(27307)
经济学(26108)
(24829)
基金
项目(128066)
科学(100581)
研究(97550)
基金(89378)
(77568)
国家(76852)
科学基金(65108)
社会(61334)
社会科(58202)
社会科学(58191)
(52299)
基金项目(46270)
教育(44114)
(43308)
编号(40700)
自然(39265)
自然科(38340)
自然科学(38332)
自然科学基金(37621)
资助(36556)
(34603)
成果(34088)
重点(29932)
课题(29805)
发展(28265)
(27799)
(27228)
(26858)
创新(25204)
国家社会(25168)
期刊
(106782)
经济(106782)
研究(67896)
中国(52890)
(36828)
金融(36828)
(35000)
(30590)
学报(30334)
教育(29609)
管理(28558)
科学(28424)
农业(23319)
大学(23299)
学学(21688)
技术(19130)
业经(18103)
经济研究(16407)
财经(15423)
(13375)
问题(13211)
(11993)
国际(11203)
(11121)
(10502)
论坛(10502)
图书(10108)
世界(10106)
技术经济(9846)
理论(9615)
共检索到345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曾卉  段彦辉  
伴随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区域金融合作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区域金融合作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互利共赢,降低外部负面因素的影响。针对区域金融政策结合区域金融发展现状,研究中哈区域金融合作模式,深度剖析中哈区域金融合作方式与存在问题,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遭遇的各类因素的影响,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推进金融合作新模式及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创新,为区域金融合作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四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围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作出重要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坚定决心。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应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鲁钊阳   邓琳钰   黄箫竹   廖杉杉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各省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弄清数字经济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机理基础上,使用2011—2020年数据,实证数字经济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样本期间数字经济发挥了促进整体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做大蛋糕”效应,但在区域间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分好蛋糕”效应方面作用乏力;数字经济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存在异质性,其作用机制在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提高地区研发创新水平。研究结论为利用数字经济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茂钦   刘晨希  
区域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背景下,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需要区域经济法治予以因应。在软硬法混合治理结构下,区域经济法治可以保障区域发展中空间正义的实现。从区域经济法治的实践来看,当前区域经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位及失位,阻碍了法治功能的有效发挥。基于“规则-机制”的分析框架,我国需要加快制定区域经济基本法,完善区域协同立法机制,实现区域经济立法横纵协调;完善“中央-地方”区域经济执法规则体系,强化区域执法协同机制,促进区域经济执法协同常态化;完善“程序-组织”区域经济司法规则体系,深化区域司法协同机制,推动区域经济司法资源协调整合;完善区域经济法治文化建设规则体系及协同培育机制,助推区域经济法治观念培育;同时,建立健全区域经济法治绩效评估机制,推动区域经济法治可持续发展,以高质量的区域经济法治体系促进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欧明刚  
<正>自2005年联合国在宣传小额信贷时首次使用“普惠金融”这一概念提倡全民平等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理念以来,普惠金融在全球范围受到了广泛关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由于普惠金融的精神与金融的人民性高度相融,普惠金融在我国得到了从上到下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0年来,我国的普惠金融全面推进,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持续提升,人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得到不断满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特别是,
关键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家寿  
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是经济金融全球化、经济金融一体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产物。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问题的酝酿和提出,表明东亚乃至整个亚洲地区走向全面合作的愿望。中国-东盟开展金融合作也是区域内外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反映,走向合作将使双方实现共赢,也符合和平发展的主流。鉴于中国与东盟地区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决定其合作架构有别于其他区域合作组织形式。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将极大地推动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新月  师博  甄俊杰  
基于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从经济增长效率与分配公平两方面阐释了数字普惠金融所蕴含的信息技术属性和金融普惠属性对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理论逻辑,进而采用“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促进共同富裕,其中,金融普惠属性相较于信息技术属性对推进共同富裕的效应更为明显。数字技术在资本整合类金融业务上的效果优于资本配置类,借助数字技术优化资本配置将成为未来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关键。地理区位、经济发展、资本配置、金融机构分布和城市双创能力存在优势的城市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红利。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打破数字鸿沟、促进数字技术与金融业务的自我发展和良性融合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赖德胜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国要实现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而不是少数人的共同富裕,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强调过程和结果都要公平,而且我国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制定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共同富裕要紧紧围绕增进经济增长的充分性、发展的平衡性以及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这三个方面做文章,这注定是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过程。为此,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普惠性人力资本投资,改善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学良  
今天的中国,区域共同市场也已初步建立,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紧密的联系。中国区域发展初步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空间发展格局,甚至城市群、都市圈、板块区域之间互相促进的空间格局也初步形成。就全国而言,在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间形成了比较好的经济集聚特征,区域国家战略之间联系频繁;在黄河流域,有郑州与西安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有济南和青岛两个区域中心城市,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也需加强内部城市之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尹西明   陈泰伦   金珺   高雨辰  
数字基础设施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的基石,更是数字经济时代驱动区域绿色、低碳和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引擎,但鲜有研究从城市层面系统揭示数字基础设施发展能否以及如何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建构中国279个地级市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基础设施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显著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每增加一个标准单位,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指数提升0.204个标准单位,且其影响具有显著的持续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和数字人力资本作为区域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环境要素,对数字基础设施的价值释放具有显著的杠杆效应。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基础设施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主要通过提升区域内的创新水平、全要素生产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的赋能效应在创新资源相对缺乏的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为加快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健全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和数字人力资本培养体系,进而最大化释放数字基础设施对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效能提供理论和实践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鹏飞  沈洋  李爱民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表征。本文通过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模型测算了2008—2018年30个省份农旅融合发展水平。同时,基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考量,将非合意产出农业碳排放纳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体系,通过SBM-ML指数法测算出2008—2018年30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系统GMM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从时间和空间的二维视角,验证了农旅融合能否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上一期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对当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显著影响,呈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和惯性效应。农旅融合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拓展农业产业链深度和广度、注重农旅融合人力资本培育、推动农旅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最大化发挥农旅融合空间效应等方面,思考了农旅融合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路径和治理范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高明   边亚静   石可敬   冯琛琛  
在选取2011—2021年面板数据,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了各省级行政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后,从双创视角研究了数字金融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和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明显的推动效应,且双创驱动发挥着重要的机制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地区与政府干预程度不同,数字金融的作用效果会有所区别;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门槛效应,且双创因素能够动态强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胡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及其他部委紧紧围绕强化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总体要求,在监管方面继续发力,合计出台30多项政策,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制度体系。结构性去杠杆与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共同推进近一个月来,央行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稳定、可控,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2018年6月1日,央行决定适当扩大中期借贷便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卫梦洁   李静萍   王森  
新发展格局下,数字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量增”“质升”两个维度解析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并以此为依据构建指标体系,探究数字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集聚会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金融集聚空间分布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单中心化分布结构会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多中心化分布结构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金融集聚会通过提升创新水平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据此,应当引导数字金融集聚,提升地方数字金融供给能力,优化数字金融空间布局,建立合理的数字金融空间分布架构,构建创新生态环境,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覃朝晖  潘昱辰  
在测度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提升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其促进效应为10.4%;门槛效应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正向边际效应溢出”趋势特征;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溢出强度具有空间异质性,在区域上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特征,但相比东北和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对数字普惠金融所带来的乡村产业溢出红利更为敏感;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区划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增进效能呈“N”字型布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