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48)
2023(7914)
2022(6405)
2021(5855)
2020(4529)
2019(9886)
2018(9703)
2017(16529)
2016(9823)
2015(11014)
2014(11371)
2013(10529)
2012(10233)
2011(9775)
2010(10152)
2009(9043)
2008(8486)
2007(7852)
2006(7326)
2005(7029)
作者
(26975)
(22611)
(22553)
(21788)
(14407)
(10811)
(10378)
(8875)
(8559)
(8127)
(7906)
(7572)
(7424)
(7320)
(7206)
(7110)
(6763)
(6628)
(6475)
(6305)
(6047)
(5488)
(5321)
(5311)
(5163)
(5025)
(4985)
(4866)
(4554)
(4545)
学科
(60247)
经济(60211)
管理(20212)
地方(19674)
教育(19078)
中国(18997)
方法(15266)
(14201)
地方经济(14110)
数学(13762)
数学方法(13623)
(12860)
业经(10088)
(9981)
(9964)
企业(9964)
(9318)
理论(9012)
环境(8301)
经济学(7443)
发展(7304)
农业(7227)
(7178)
(6724)
金融(6722)
(6634)
(6575)
教学(6282)
(6248)
产业(6232)
机构
大学(143763)
学院(139634)
(63047)
经济(61691)
研究(59370)
管理(43304)
中国(37455)
理学(36420)
理学院(35784)
管理学(35117)
管理学院(34803)
科学(33234)
(32099)
(30143)
师范(30019)
(29733)
教育(28559)
研究所(26931)
(26014)
师范大学(25045)
中心(24165)
(23519)
(21467)
北京(21360)
经济学(21166)
财经(20297)
经济学院(18684)
(18354)
(18043)
(16827)
基金
项目(86629)
研究(71212)
科学(70531)
基金(59768)
(51193)
国家(50676)
社会(45750)
社会科(43159)
社会科学(43151)
科学基金(42486)
教育(39450)
(34909)
(31235)
基金项目(30053)
编号(29872)
成果(26819)
课题(25036)
资助(23494)
自然(23305)
(22708)
自然科(22704)
自然科学(22700)
自然科学基金(22259)
重点(21897)
(20679)
(20648)
规划(19608)
发展(19479)
(19134)
国家社会(18604)
期刊
(79016)
经济(79016)
研究(58576)
教育(47258)
中国(38368)
(18490)
管理(17384)
学报(17276)
科学(17076)
技术(16794)
(14893)
大学(14394)
经济研究(13783)
学学(12062)
职业(11738)
(11394)
金融(11394)
财经(11263)
农业(10184)
(10060)
业经(9861)
问题(9591)
(7928)
论坛(7928)
技术经济(7740)
技术教育(7701)
职业技术(7701)
职业技术教育(7701)
(7538)
统计(7182)
共检索到235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余秀兰  
有关长三角教育一体化的话题,本刊已多次组织一些资深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研讨。本期发表的文章,试图从教育如何促进与区域经济的良好互动、高等教育学科与课程内部的整合与发展两个角度来阐述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的精神内涵,其中有不少见解和建议对政府、企业、学校等各方如何着手开展实质性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也期盼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乃全  吴友  
英国公投"脱欧"以及中国城市群稳步"扩容"双重背景下,区域联盟发展的经济效果究竟如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以1998—2014年中国208个地级市的数据为样本,以合成控制法为工具,检验并比较了中国2010年长三角城市群扩容对整体城市、原位城市和新进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采用安慰剂法和秩检验法、迭代法和PSM-DID估计对上述结果分别进行有效性和稳健性检验。在此基础上,以文献梳理、实地调研、理论推演为手段,剖析并验证了城市群扩容促增长的内在机理,即经济联系机制、产业分工机制、市场统一机制。结论显示:2010年长三角扩容对整个城市群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就不同区域而言,此次扩容均显著促进了新进城市和原位城市的经济增长,且对新进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原位城市。就不同内在机理而言,此次扩容促增长的产业分工机制、市场统一机制对原位城市与新进城市均产生正向的推进作用,经济联系机制的作用则是两极分化,一方面能够正向促使原位城市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却反向延缓新进城市的经济增长。本文研究结论对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地域边界划定、经济一体化进程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乃全  吴友  
英国公投"脱欧"以及中国城市群稳步"扩容"双重背景下,区域联盟发展的经济效果究竟如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以1998—2014年中国208个地级市的数据为样本,以合成控制法为工具,检验并比较了中国2010年长三角城市群扩容对整体城市、原位城市和新进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采用安慰剂法和秩检验法、迭代法和PSM-DID估计对上述结果分别进行有效性和稳健性检验。在此基础上,以文献梳理、实地调研、理论推演为手段,剖析并验证了城市群扩容促增长的内在机理,即经济联系机制、产业分工机制、市场统一机制。结论显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怀邦  
泛长三角是我国最具活力的三大经济圈之一,正在形成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在吸纳全球资源的同时,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日益增强。作为一家总行设在上海、身处长三角前沿的大型商业银行,交通银行长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促进泛长三角地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高度重视通过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分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交通银行将充分发挥总部在长三角的优势,继续把泛长三角作为全行经营战略的重中之重,积极配合安徽加快融入长三角的进程,拓展新的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提高合作质量和水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泉  白冬梅  邹成东  
借助引力模型,筛选与合肥市经济联系强度高于整体均值的1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创新经济4个方面出发,构建长三角经济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协同度评价模型分析长三角12市经济协同发展的空间特征,并根据层级的不同分别展开探讨。结果表明:合肥市在产业发展方面有着对接长三角的潜力,但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缺乏内部动力;合肥市与安徽省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较弱,且在整体上呈现为低协同状态;2014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协同度一直处于不协同状态,各城市在各分项指标上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1)发挥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带头作用,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创新发展;(2)优先发展副中心城市,加快都市圈交通建设;(3)完善副中心城市数字化对接政策,打造新型基础设施,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靖  张岩  李娜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教育事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愈加密切。本文在厘清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动力学构建区域经济转型与教育协调发展仿真模型,深入剖析了教育投资、人力资本、经济转型增长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同时,预测了未来10年长三角总就业人口、就业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的演化趋势,并通过参数调节模拟不同教育投入方案对区域经济转型的影响作用,以期对教育和经济转型发展的建模分析和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荣荣  
长三角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发动机。该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及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长三角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地位进行比较分析,并对长三角的发展重点及定位进行论述,指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制约因子及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并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及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决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子玉  卢海宁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长三角地区在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的同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调整经济结构,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一体化发展更趋紧密;服务业发展提速升级;三大需求关系更趋协调等。当然,长三角区域的发展也存在着其特有的矛盾,但这也是长三角在融合、发展中所必然产生的问题。展望"十二五"的发展,长三角将为崛起成为全球城市区域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继良  张奇  
本文在测度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总体差距的基础上,对收敛趋势进行了判断。并基于空间经济学相关理论,运用计量模型分析造成城市发展差异变化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总体差距处于下降趋势,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地方政府的调控能力和对外开放程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彬彬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经济地区。该区域以上海市及其浦东新区为核心,江苏、浙江为南北两翼,具有独特的区位、充足的劳动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发达的教育体系、雄厚的科研实力、完善的基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张永庆  
以上海为龙头,以苏南、浙北为两翼,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1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因此,深刻分析作为长三角都市经济圈龙头的上海经济发展态势,正确认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对于相关省市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对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上广  吴柏均  章辉  
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经济快速增长区域中的人力资本研究应包括:人力资本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人力资本在空间上的迁移流动态势、形成人力资本各种要素的空间结构三个方面的内容。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区域的典范,对于其人力资本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中国快速经济增长区域的人力资本状况及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熊智伟  
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给颇具区位优势的江西带来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从分析“长三角”经济区域的现状入手,提出江西对接应该采取的品牌策略以及“3+2”的泛“长三角”模式,并对打造环鄱阳湖区域现代制造业基地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阮君华  
竞争与合作是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中两大主题。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机制,是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的现实发展需要。实现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各类主体自主行动是长三角竞合机制的前提基础。主体多元性、主体自主性、环境开放性、制度约束性是长三角竞合机制的基本内容。坚持市场引导、多方联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四大原则,是形成长三角竞合机制的基本保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千慧雄  
区域经济完全一体化的各成员的产出份额在理论上应服从Zipf分布,各成员产出份额的实际分布与理论分布的距离则可以用来测度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实证分析表明,1978—2008年间,长三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以上海为中心的一体化过程,并且长三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经历了"制度变迁推进型一体化"、"制度与市场角力型一体化"和"市场推进型一体化"三个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