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17)
2023(3393)
2022(2791)
2021(2274)
2019(3990)
2018(3857)
2017(7495)
2016(3691)
2015(4244)
2014(4294)
2013(4466)
2012(4498)
2011(4417)
2010(4676)
2009(4484)
2008(4135)
2007(3767)
2006(3711)
2005(3537)
2004(3197)
作者
(12134)
(10399)
(10317)
(9941)
(6716)
(4777)
(4645)
(3951)
(3945)
(3835)
(3631)
(3493)
(3418)
(3274)
(3217)
(3194)
(3038)
(2928)
(2918)
(2784)
(2539)
(2485)
(2454)
(2451)
(2418)
(2378)
(2132)
(2114)
(2007)
(2001)
学科
(46234)
经济(46216)
地方(14049)
地方经济(11414)
方法(10752)
管理(10423)
数学(9770)
数学方法(9753)
中国(7387)
(6805)
业经(6703)
(6669)
经济学(5990)
环境(5089)
(4957)
企业(4957)
(4869)
产业(4475)
(4454)
(4368)
金融(4367)
(4118)
(4071)
资源(3998)
总论(3955)
(3901)
信息(3766)
农业(3611)
(3533)
及其(3516)
机构
学院(67175)
大学(66837)
(42865)
经济(42263)
研究(27949)
管理(22990)
中国(20542)
理学(19201)
理学院(18974)
管理学(18773)
管理学院(18641)
(16461)
经济学(15170)
(14087)
科学(13966)
(13293)
经济学院(13271)
财经(13113)
研究所(12532)
(11778)
中心(11384)
(10224)
(9547)
财经大学(9486)
科学院(9012)
社会(8954)
经济研究(8922)
北京(8710)
(7981)
师范(7948)
基金
项目(38057)
科学(30335)
研究(28563)
基金(28268)
(23900)
国家(23733)
社会(21272)
社会科(20285)
社会科学(20279)
科学基金(20265)
(14284)
基金项目(14218)
教育(11854)
资助(11850)
(11267)
(11196)
经济(11110)
自然(10639)
自然科(10360)
自然科学(10358)
(10171)
自然科学基金(10167)
编号(10049)
国家社会(9576)
发展(9031)
(8923)
重点(8676)
(8531)
成果(8250)
社科(7686)
期刊
(56634)
经济(56634)
研究(26204)
(12027)
中国(11814)
管理(10555)
经济研究(10538)
财经(7944)
科学(7636)
学报(7231)
(7070)
(7013)
问题(7006)
(6891)
金融(6891)
技术(6543)
业经(6376)
大学(5889)
学学(5827)
技术经济(5753)
世界(5158)
统计(5008)
(4898)
经济问题(4613)
农业(4564)
经济学(4559)
国际(4453)
经济管理(4213)
(4133)
改革(4125)
共检索到113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鸿浩  
“块状经济”是一种内生型经济增长模式,其实践贡献在于探索出了一条超强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大国走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第三条道路,推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平崛起;其理论贡献在于丰富和发展了西方二元经济理论、产生了中国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学。块状经济快速发展,抓住了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必将加快县域经济工业主导型格局的形成,从而不断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韦凯华  张寿高  
块状经济是浙江省东阳市地方经济中一大特色,也是该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崛起,该市先后形成了皮具箱包、缝配、金银丝、塑料塑胶、草(竹)席加工、中国结等六大特色产业区块。根据东阳市六大块状经济培育发展三年计划纲要(2008-2010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建绩  陈海滨  
在浙江,由大量中小企业集群构成的“块状经济”已经成为当地最主要的产业组织形式。本文以“软因素”分析理论为基础,从社会网络、无形资源、弹性专业化三个方面,用案例实证的方法,研究了促进浙江“块状经济”企业衍生的关键“软因素”,最后对这三个关键“软因素”的发展与变化作了动态分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朴  
块状经济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发展块状经济关键是加强引导,向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方向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毕宏波  
块状经济是宁波经济的特色,也是支撑宁波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关键要素。但在经济新常态下,块状经济背景下是产业层次低下、创新能力不强、规划引导缺失、平台支撑不力、转型升级缓慢等问题逐渐显现。文章阐述加快推进我市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有利于培育区域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志钢  
探索"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之路是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及民营经济发展的时代课题。通过剖析产业集群的定义与内涵,可概括出产业集群的七大特征,在与企业集聚、产业集聚概念相联系基础上,将此七大特征动态化,使之按照一个自发秩序分解出三个主体性特征和四个辅助性特征,从而铺陈出一个产业集群具有的三个发展阶段,由此可得到一条从企业集聚到高级产业集群演进的理论路径。继而,从块状经济定义入手,剖析出其四大特征,由此区分出块状经济发展的四个层次;而依据块状经济与企业集聚、产业集聚、产业集群概念特征的交集,通过理论概括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志钢  
探索"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之路是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及民营经济发展的时代课题。通过剖析产业集群的定义与内涵,可概括出产业集群的七大特征,在与企业集聚、产业集聚概念相联系基础上,将此七大特征动态化,使之按照一个自发秩序分解出三个主体性特征和四个辅助性特征,从而铺陈出一个产业集群具有的三个发展阶段,由此可得到一条从企业集聚到高级产业集群演进的理论路径。继而,从块状经济定义入手,剖析出其四大特征,由此区分出块状经济发展的四个层次;而依据块状经济与企业集聚、产业集聚、产业集群概念特征的交集,通过理论概括与分析,给出不同形态的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升级的理论路径,并由此表明推动不同层次的块状经济升级,应着手之重点所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慧文  
在我国 ,块状经济成为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式 ,其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一般地区 ,其迅速增强的竞争力和良好的发展态势已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在改革开放的 2 0多年中 ,块状经济地区努力探索 ,大胆实践 ,较成功地完成了一些重要探索 ,对完善我国工业化发展战略做出了巨大贡献 ,对探索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道路有非常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森  蒲勇健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以及修正绝对β收敛回归模型,对中国2003-2007年省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性与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31个省域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性,虽受到地域限制,但集聚辐射区域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固定资产投入、人均实际工资以及城镇化率对于区域经济集聚的发展起到了稳健的推动作用,FDI对集聚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加显著,但是财政投入却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块状经济的发展。另外,修正和传统收敛模型均显示,2003-2007年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呈现明显的不收敛特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安虎森  蒋涛  
空间经济学把主流经济学长期忽视的空间要素重新纳入到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中,探讨经济活动的空间模式以及决定经济活动空间模式的因素与机制,并通过经济活动的空间过程来解释经济增长。本文点评了空间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理论基础、模型的分类与建模技巧、核心观点,并对此进行了简要的评价。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光金  
本文认为 ,块状经济的形成与民营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块状民营经济明显具有经济集聚—扩散效应与社会集聚—扩散效应 ,能够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创造条件 ,因此发展块状民营经济应当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战略思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卢盛峰  陈思霞  张东杰  
文章基于"撤县设区"改革的政策实验,使用一种纯数据推动的合成控制评估思路,分析了政府推动型城市化模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推动型城市化,在大多数地区发挥了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辐射和援助作用,但是短期内未能带来人口的实质性城市化;(2)在影响渠道上,这一城市化进程增强了县域财政的收支能力,同时强化了辖区政府在公共服务事务上的支出,进而发挥着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是本文的研究也表明,在政府推动型高速城市化背景下,需要警惕假性城市化及延缓县域经济发展的双重隐患,过快或干预过多的城市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卢盛峰  陈思霞  张东杰  
文章基于"撤县设区"改革的政策实验,使用一种纯数据推动的合成控制评估思路,分析了政府推动型城市化模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推动型城市化,在大多数地区发挥了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辐射和援助作用,但是短期内未能带来人口的实质性城市化;(2)在影响渠道上,这一城市化进程增强了县域财政的收支能力,同时强化了辖区政府在公共服务事务上的支出,进而发挥着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是本文的研究也表明,在政府推动型高速城市化背景下,需要警惕假性城市化及延缓县域经济发展的双重隐患,过快或干预过多的城市化模式也可能会损害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申恩平  
分析了我国块状经济形成的特点和目前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我国西南山区、西北地区、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性地域,不易套用沿海地区的块状经济发展模式,应顾及环境、资源和城市化发展,通过人口、地理、交通、资源等全方位评价,完善本地的块状经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夏朝光  方道富  王悦章  
块状经济是绍兴经济的特色 ,本文调查了绍兴市块状经济发展对经济社会和金融运行的影响 ;从产业集群的角度 ,分析了块状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 ,提出金融进一步支持块状经济发展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