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24)
2023(8664)
2022(7253)
2021(6498)
2020(5539)
2019(12755)
2018(12542)
2017(24097)
2016(12556)
2015(13876)
2014(13903)
2013(13658)
2012(12996)
2011(12097)
2010(12642)
2009(11945)
2008(11550)
2007(10367)
2006(9600)
2005(8898)
作者
(36110)
(30435)
(30301)
(28920)
(19652)
(14207)
(13639)
(11655)
(11453)
(10955)
(10459)
(10049)
(9843)
(9819)
(9540)
(9413)
(9037)
(8770)
(8693)
(8423)
(7796)
(7418)
(7302)
(7047)
(6986)
(6893)
(6576)
(6404)
(6170)
(6028)
学科
(79576)
经济(79527)
管理(36425)
(31345)
方法(27156)
(25029)
企业(25029)
数学(24917)
数学方法(24487)
地方(19525)
中国(17145)
(15067)
地方经济(13387)
业经(13183)
(12651)
(12330)
(10934)
(10929)
贸易(10921)
(10651)
(10532)
农业(9964)
环境(9760)
(9709)
金融(9709)
(9552)
银行(9549)
(9284)
及其(8406)
理论(8324)
机构
学院(186209)
大学(184595)
(92569)
经济(90886)
管理(71167)
研究(68122)
理学(60498)
理学院(59858)
管理学(58677)
管理学院(58318)
中国(52398)
(40765)
(37890)
科学(37359)
(33744)
财经(31359)
中心(30460)
研究所(30055)
经济学(29445)
(29137)
(28332)
经济学院(26104)
(25432)
北京(24542)
(24525)
(23498)
师范(23339)
财经大学(22852)
(22720)
业大(22554)
基金
项目(115969)
科学(92539)
研究(87198)
基金(84858)
(72527)
国家(71986)
科学基金(62166)
社会(57560)
社会科(54768)
社会科学(54758)
(44801)
基金项目(42554)
教育(39696)
自然(37998)
自然科(37151)
自然科学(37146)
(37102)
资助(36536)
自然科学基金(36456)
编号(34713)
成果(28943)
(26843)
重点(26161)
(25891)
课题(24828)
国家社会(24206)
(23672)
教育部(22732)
发展(22534)
人文(22251)
期刊
(110841)
经济(110841)
研究(62717)
中国(37412)
(29581)
管理(29339)
(23302)
科学(22423)
学报(22028)
(21472)
金融(21472)
经济研究(19465)
教育(18426)
技术(18210)
大学(17703)
学学(16762)
财经(16176)
农业(15704)
业经(15471)
(14084)
问题(13699)
统计(12883)
(11871)
技术经济(11855)
(11424)
国际(10989)
决策(10543)
世界(9942)
经济管理(8828)
经济问题(8755)
共检索到298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红  巫才林  霍伟东  
1.夯实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即是启动力,基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首先,我国应通过中西部地区,加强与中亚、南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航空、铁路、公路、光纤、通信、油气管道等立体的、多维的互通互联通道,为我国对外交流提供载体;其次,我们应该树立共赢理念,"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绝不仅仅是发展国内部分,而更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红  巫才林  霍伟东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是一项涵盖政治、经济、交通运输、人文交流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区域合作倡议,对于推动沿线国家参与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心部分,我国西南、西北内陆地区却成为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凹陷地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刻不容缓,改变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对外开放型经济将是首要的发展思路。以增长极、新经济地理学等区域理论为基础,分析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同时运用省际面板数据探寻该区域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最后基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提出发展该经济带开放型经济的措施和政策建议,以实现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成为丝绸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之泰  
习近平主席关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启发我们对丝绸之路进行重新审视。从战略价值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远远高于丝绸之路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丝绸之路的升华,体现了我国战略方面的全新思维,将影响我国经济的长远部署,是经济领域事关我国世界地位的重要战略考虑,可以形成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前沿,是影响未来世界的一件大事,探讨并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和发展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然而,如果没有物流的基础和支持作用,任何地区的发展和对外沟通都会受到制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发和建设必须物流先行,要下大力气进行现代物流系统建设。为更好地奠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基础,我们必须注重物流"桥头堡"的建设;注重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建军  孙慧  田原  
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研究具有紧迫性,鲜有文献从全球价值链角度进行分析。本文根据已有测度方法,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实际情况,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思想,并构建其测度方法模型,从产业、国家和区域三个维度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全球价值链地位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全球价值链地位具有明显的资源导向性、显著的梯度性、较强的依附性和较高的被动性等特征。因此,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既需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也需要警惕重蹈拉美覆辙,掉入比较优势陷阱。为此,本文提出了构建自主型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价值链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霍建国  
汉朝的"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标志,丝绸之路开启的不仅是通商之路,更重要的是开启了中国与西方文明的交流通道,彰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对外开放的愿望与精神一直延续至今。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其战略意义十分深远,不仅给中国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利华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近来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构想,试图沿着古丝绸之路大力打造中国联接欧亚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区。文章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才能顺畅运行,应构建正式的多层级合作机制、完善跨界运输法律机制、促进域内经贸立法及法律实施、建立次区域框架下的争端解决机制及安全预警机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西安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  邓勇  孙彦方  温建军  吴铮  姚轩鸽  李庆  
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和重要支点,对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腾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西安进行研究,分析了西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和比较优势,考量了西安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税收政策需求,特别从国际税制架构方面讨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存在的税收问题,提出了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税收政策建议,以期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波  
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九省份服务业的现状和趋势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九省份服务业整体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对经济拉动能力在不断增强,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但整体行业基数过低,新兴行业亟待发展,重点行业增速下滑,与全国同频发展,逐步进入经济"新常态",西南四省平均实力超过西北五省。并提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地制宜选择投入要素,培育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功能,实现区域服务业产出最大化;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规范服务环境,拓展发展空间,实行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差别化政策;加快服务业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逐步向创新驱动转移,推动消费需求向需求主体发展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友才  汤凯  
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城市竞争力最大化链条对实现丝绸之路构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6个维度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三条线路70个样本节点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城市竞争力水平整体偏低;三大线路间、各节点城市间差距明显;各条线路、各个城市都存在明显的"短板效应"。为顺利实现丝绸之路构想,必须努力消除竞争力短板,打造竞争力最大化链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国际大通道;积极推进丝绸之路构想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全面提升沿线城市经济实力和对外开放程度;加强国际间政治文化交流合作,构筑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强科技创新与企业合作,提升科技创新和企业竞争能力。就中国而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震  
利用时间序列数据,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为研究对象,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相应省份的旅游消费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几个省份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状态良好。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得出的结论表明两者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显著的误差修正系数表明误差修正项对于短期均衡偏离长期均衡具有修复作用。最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滞后期为1的情况下,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经济增长是旅游消费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而旅游消费并没有表现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樊秀峰  
丝绸之路经济带实质上是商品流通之路,是经贸合作平台,流通视角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为我国尤其是西北内陆地区开启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会加剧国内相关城市的竞争,并影响地区和国际之间的竞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建设,应探寻节点城市大通关协作机制,构建经贸发展绿色通道;以推进贸易便利化为契机,加快提升区域性商贸中心的国际化水平;积极参与前期基础建设,为拓展国际经贸合作空间打下扎实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贡生  庞智强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共同构成经济新常态下的三大战略。该经济带建设既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化,也是中国向西开放战略的新高地。其核心区包括西北五省(市、区)和四川、重庆。它主要承担着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等功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应重点从战略合作、建立立体交通网络、加快经济区和城镇群建设,通过产业链的形式在国内形成"树干—树根"式的关联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玉军  王丽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由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来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具有重要的国内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从国内意义上来说,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战略,是加快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能够带动沿线城市的开放和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开放前沿。从国际意义上来说,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够推进中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安江林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外区段)是中国进口石油、天然气、核能资源的主要供应基地和能源运输的主动脉,是中国常规能源与新能源实现合理组合,能源结构转变的领先区域和向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供应能源产品的战略基地,建设好这一地区,维护其发展、繁荣和稳定,就是强化、扩展和维护中国的能源"命脉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海龙  胡青江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战略构想是新疆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要着力推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新疆也成为国家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唯一明确定位的省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已成为新疆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必须要高度重视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本文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内涵意义出发,分析探讨了新疆推进"核心区"建设的基础条件以及举措建议,以期为新疆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