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5)
2023(5850)
2022(4881)
2021(4098)
2020(3296)
2019(7212)
2018(7004)
2017(13588)
2016(6879)
2015(7617)
2014(7735)
2013(7835)
2012(7616)
2011(6999)
2010(7206)
2009(6893)
2008(6399)
2007(5761)
2006(5451)
2005(5300)
作者
(20507)
(17528)
(17357)
(16747)
(11109)
(8242)
(7808)
(6622)
(6567)
(6311)
(6232)
(5938)
(5637)
(5623)
(5623)
(5436)
(5094)
(4982)
(4936)
(4538)
(4537)
(4154)
(4117)
(4090)
(3976)
(3934)
(3714)
(3628)
(3525)
(3369)
学科
(58109)
经济(58077)
管理(19166)
地方(17990)
(15867)
方法(15017)
数学(13627)
数学方法(13543)
地方经济(13237)
中国(11640)
(11441)
企业(11441)
业经(9683)
(9455)
(9126)
农业(7088)
环境(7035)
(6916)
经济学(6805)
(6496)
(6278)
贸易(6271)
(6270)
金融(6270)
(6228)
(5954)
产业(5937)
(5629)
(5424)
银行(5417)
机构
学院(107125)
大学(106591)
(59935)
经济(59015)
研究(42835)
管理(38094)
中国(32323)
理学(32036)
理学院(31652)
管理学(31269)
管理学院(31056)
(25094)
科学(22786)
(21837)
(21361)
经济学(20366)
财经(19371)
研究所(19003)
中心(18035)
经济学院(17970)
(17498)
(17034)
(15290)
(14327)
财经大学(14082)
北京(13901)
(13377)
师范(13274)
科学院(13017)
(12979)
基金
项目(65987)
科学(52712)
研究(49153)
基金(48831)
(41982)
国家(41699)
科学基金(35839)
社会(34960)
社会科(33274)
社会科学(33267)
(25347)
基金项目(24839)
教育(21036)
(20624)
自然(20380)
自然科(19902)
自然科学(19899)
资助(19776)
自然科学基金(19539)
编号(17909)
(16708)
国家社会(15442)
重点(15256)
成果(14756)
(14494)
(14489)
经济(14362)
发展(14301)
(14083)
(13516)
期刊
(75501)
经济(75501)
研究(39549)
中国(23351)
(19030)
管理(16987)
经济研究(13809)
学报(13430)
(13385)
科学(13230)
(10948)
金融(10948)
财经(10798)
大学(10607)
技术(10287)
学学(10267)
(9578)
问题(9498)
业经(9359)
农业(8784)
技术经济(7503)
(7445)
教育(7241)
国际(6941)
世界(6824)
统计(6748)
经济问题(6048)
经济管理(5932)
(5845)
改革(5419)
共检索到180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夏喜全  
2007年,中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共同发力,初步形成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投资和贸易顺差增长偏快、内需相对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如果任其发展,投资膨胀、资源环境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流动性过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上官敬芝  上官乐奇  
任何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的共同作用。目前,在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外消费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分析考察"三大需求"对经济的拉动效果,分析"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在中国经济保持长达三十余年高速增长为世人瞩目的同时,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的"比例失衡"也遭到垢病。本文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基于112个国家近四十年数据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发现,中国的消费需求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疲软,经济增长也并非是出口导向型的,而近二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的确主要依赖投资拉动,但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投资过度。笔者认为,支撑中国长期高速增长的"三驾马车""失衡",实质上是一种宏观动态结构性均衡,或者说没有这种"三驾马车"的比例关系,也就没有这一时期的长期高速增长。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经济增长战略在适度降低增长速度的同...
[期刊] 改革  [作者] 程选  罗云毅  
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结构失衡的直接原因是国民储蓄率过高。现阶段我国消费-储蓄关系处于失衡状态,储蓄率处于合意均衡水平的上方。解决消费-储蓄失衡的根本着力点在于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努力形成能够产生恰当激励的市场制度环境。应采取加快资源品价格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调整国家、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分配关系;发展资本市场;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等措施,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齐义军  付桂军  
一、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1.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第一产业的工业化进程,促进第一产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转移和就近转移,增加农民就业的机会和就业的范围;加快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第二产业的创新能力,推动第二产业由制造型向创新型或创造型产业转变,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性技术,加大对劳动力的科学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技术工人的能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继凤  
缩小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内在机制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伍星  
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这"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越来越受到质疑。文章基于一种收敛均衡模型,实证分析了"三驾马车"的边际效应递减是否会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附加影响。结果表明,消费和投资的边际效应递减均产生了正向的附加影响,且影响作用动态递减,而出口边际贡献递减却带来负向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也基本上动态递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韩永文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婷  李红  
以往对"三驾马车"认知停留在其对经济增长的增量影响,缺乏空间方向概念。由此,以经济重心作为衡量经济空间结构的指标,并以广西为例,从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视角出发,通过重心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比分析"三驾马车"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化路径,进一步揭示三大拉力对经济重心空间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2004—2014年广西经济重心迁移路径呈"S"型,2010,2013年分别为重心空间转向的拐点;在空间位置方面,与经济重心邻近程度由高至低依次是消费重心、投资重心和出口重心;在迁移路径方面,消费重心的移动距离最小且变动较为稳定;出口重心的移动距离最大,整体上呈往西南方向迁移态势;投资重心与经济重心的迁移路径在2009年以后的走势较为一致。在拉力作用方面,"三驾马车"对经济重心在不同阶段及不同方向上的影响强弱不一,整体而言是投资大于消费大于出口。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婷  李红  
以往对"三驾马车"认知停留在其对经济增长的增量影响,缺乏空间方向概念。由此,以经济重心作为衡量经济空间结构的指标,并以广西为例,从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视角出发,通过重心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比分析"三驾马车"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化路径,进一步揭示三大拉力对经济重心空间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2004—2014年广西经济重心迁移路径呈"S"型,2010,2013年分别为重心空间转向的拐点;在空间位置方面,与经济重心邻近程度由高至低依次是消费重心、投资重心和出口重心;在迁移路径方面,消费重心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汤光华  舒元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两大目标。从概念上看,经济增长一般指的是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加,或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长。就业,按照西方经济学的一般解释,指“处于受雇的状态”。有劳动能力、愿意从事劳动的人从事有薪的劳动,这些人就处于就业状态。在两者的决定因素中,有些是对经济增长和就业都起作用的共同因素,有些只是影响某一方面。这样,一方面,两者的变化形态可以是多形态的;另一方面,随着决定因素势力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牛建华  李树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庆修  
由于厂商预期的有限理性,技术突破的随机性、股票价格的随机性和突发事件的不可预见性,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随机性。社会经济的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经济时间的随机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力  王培华  
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本轮调控,经济运行中凸显出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有效消费需求不足”等种种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暴露出了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低下、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其实质反映出了投资与消费结构失衡的矛盾日益严重。“十一五”期间要努力根除这一痼疾,在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的同时,还必须从改革入手,尽快从根本上消除体制性、机制性弊端,加快构建投资与消费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