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58)
2023(8186)
2022(7108)
2021(6815)
2020(5694)
2019(13447)
2018(13010)
2017(24239)
2016(13375)
2015(15643)
2014(15176)
2013(15559)
2012(14831)
2011(13471)
2010(13076)
2009(12096)
2008(11905)
2007(10082)
2006(8664)
2005(7808)
作者
(38541)
(32555)
(32217)
(30597)
(20654)
(15849)
(14596)
(12532)
(12505)
(11708)
(11080)
(10859)
(10338)
(10243)
(10018)
(9817)
(9727)
(9418)
(9367)
(9302)
(7917)
(7839)
(7789)
(7429)
(7326)
(7270)
(7038)
(7038)
(6543)
(6450)
学科
(63618)
经济(63566)
(40109)
管理(39170)
方法(30472)
(30380)
企业(30380)
数学(28509)
数学方法(28345)
(19984)
(17890)
地方(17311)
中国(14631)
农业(13027)
(12314)
业经(11926)
(11150)
(11146)
贸易(11145)
财务(11130)
财务管理(11101)
(10606)
企业财务(10556)
(9339)
(9138)
环境(8690)
(8231)
金融(8229)
地方经济(7875)
技术(7321)
机构
大学(184451)
学院(184355)
(80761)
经济(79143)
管理(71993)
研究(65142)
理学(62218)
理学院(61499)
管理学(60608)
管理学院(60265)
中国(51439)
(39401)
科学(38850)
(38070)
(37448)
(32725)
中心(31603)
业大(29907)
农业(29516)
研究所(29331)
财经(29321)
(28478)
(26895)
经济学(24697)
北京(24507)
(23866)
师范(23647)
(23346)
(23262)
(22777)
基金
项目(126924)
科学(100668)
基金(93754)
研究(91269)
(82200)
国家(81524)
科学基金(70215)
社会(59033)
社会科(56015)
社会科学(55998)
(50851)
基金项目(50272)
自然(46435)
自然科(45317)
自然科学(45306)
自然科学基金(44521)
(42002)
教育(41138)
资助(38658)
编号(35846)
(28802)
重点(28748)
(27717)
成果(27673)
(26016)
课题(24734)
科研(24616)
教育部(24582)
国家社会(24555)
创新(24521)
期刊
(87551)
经济(87551)
研究(55454)
中国(40845)
(33224)
(31032)
学报(30001)
科学(26779)
管理(24656)
农业(23130)
大学(22419)
学学(21029)
(19125)
金融(19125)
技术(15679)
教育(15431)
财经(14633)
(13993)
经济研究(13943)
业经(13651)
(12494)
问题(11898)
资源(11189)
理论(10738)
(10171)
实践(9814)
(9814)
(9357)
技术经济(9153)
世界(9072)
共检索到288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声俊  
2008年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宣布:为促进粮食生产发展,2008年国家继续在稻谷、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同时还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决定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其幅度为:每50公斤早籼稻75元(三等,下同)、中晚籼稻76元、粳稻79元;每50公斤白小麦75元、红小麦70元、混合麦70元。作为一个刚从农村调研归来的粮食经济研究者,笔者的确感到:新春伊始,就宣布继续实行这项重要价格举措,非常及时,让广大农民吃了"放心丸"、"顺心丸",害怕"政策变"的担心踏实下来了。不久前,笔者先后两次到郑州、平顶山、南阳、邓州、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杰  许方  赵艳  
通过对经典的研究粮食价格波动的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改进,考虑了农田土质的优劣、当年农作物市场价格的影响;同时采用相关系数法对多次线性回归得到的分析系数进行验证,得到河南省粮食价格波动因素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结论。此外对河南省的农业贷款进行相应考察,分析金融支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河南省粮食政策及粮食安全问题提供决策建议和金融支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洪远  张恒春  李婕  武志刚  
采用案例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河南地区小麦产后各环节的损失进行了实地测量,并对河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种植小麦的900多个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层面小麦产后的损失率约为2.1%,其中产后收割环节损失率为1.6%,显著高于运输、晾晒、存储等其他环节;在最佳收割期收割小麦以及选用质量好的收割机械都对小麦收割损失率的降低有显著作用;存储条件的改善以及存储方式的多样化使得农户存储小麦的损失率显著下降。分别从提高机械装备水平、增加产后服务供给以及推广科学储粮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翠萍  
本文利用河南省北部强筋麦主产区6个县358个小麦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参与小麦订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家庭耕地面积、家庭外出打工人数、村庄内是否有专门的组织人员、产品市场条件等因素对农户的小麦订单参与行为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义伦  
粮食价格对农民收入至关重要,是农民维持基本生活的重要保证。文章在分析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历史轨迹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民收入的构成,并对粮食价格波动对农民增收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价格波动会影响农民收入水平,进而影响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粮食价格下降,会促进非农就业的工资收入,进而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粮食价格波动对相关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影响较小。并从加强政府引导、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健全粮食价格稳定长效机制、加强粮食流通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稳定粮食价格的关键策略,以期为我国粮食安全及农民增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仁慧  朱玲  赵凯  
本文以粮食主产区河南省617户小麦种植户为研究对象,构建邻里效应对农户粮食生产托管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线性均值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分组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邻里效应对农户小麦托管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考虑内生性问题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旧显著。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邻里效应通过观察性学习、风险规避和降低签约成本等路径提高农户的粮食生产托管程度。此外,邻里效应在不同农户群体和作业环节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与高收入农户和规模户相比,邻里效应对低收入农户和小农户的作用更大;在耕地、播种和收割等作业效益显示度高的环节,邻里效应的作用更明显。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扩大农业生产托管示范户样点、降低农户采纳服务的风险预期和签约成本以及扶持生产托管服务的薄弱环节发展等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贾娟琪  孙致陆  李先德  
本文以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为例,根据小麦主产省份2001~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随机前沿函数模型,实证分析了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对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主产省份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从而在总体上促进了主产省份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影响程度较弱,即主产省份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并未因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而出现特别明显的提升;主产省份小麦生产技术进步较为明显,技术效率增长则较为缓慢;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对主产省份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受灾情况则有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淑萍  
本文运用抽样调查的研究方法,客观评析粮食价格机制对河南省种粮农户的激励作用。研究发现:粮食相对价格偏低、种粮增量收益微弱,使部分农户种粮意愿不强烈和生产的不确定性较大;粮价上涨对农户的农业收入增长效应不明显,也未能充分发挥引导和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粮食价格机制对农户种粮的激励作用不足。提出建立合理、公平、统一的粮食市场价格、继续实施与完善最低保护价、健全粮食补贴方式,以增强粮食价格机制对种粮农户的激励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小平  朱颖  
本文基于对河南省许昌地区种粮大户调查的基础上,对比分析种粮大户平均亩成本、亩产量与一般农户亩成本、亩产量的关系,以及种粮大户亩产量与种植规模的关系,在成本及产量既定的基础上讨论小麦价格变化对种粮大户亩收益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华奕州  黄季焜  
学术界对粮食收购双轨制的影响存在不少争议,尽管该政策已退出历史舞台,但探讨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仍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本文以小麦为例,基于1985—1996年的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粮食收购双轨制下定购和议购政策变动对小麦主产省小麦种植的影响。研究表明,以降低国家定购量、提高国家议购量和农民自留量以及提高议购价为主要措施的双轨制改革,促进了小麦生产;同时,双轨制期间农民没有对低于边际价格的定购价格做出反应,这同理论预期一致。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市场改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有其历史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朱怀安  杨冠军  刘露霞  
粮食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粮食安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河南是全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粮食生产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的效益,影响着广大农民的收入。为了解河南省粮食生产成本状况,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在全省范围内分别对夏、秋粮食生产成本进行了专项调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为农  何萍  
我国粮食价格调控机制实施以来,对于粮食稳定发展,粮食供需基本平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认真分析这一机制的运行效果,进一步加以完善,使之更加符合新形势的要求,对于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维护消费者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一、粮食价格调控机制执行效果评价(一)保持了粮食市场价格的总体平稳最低收购价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后乐  
一、背景粮食是特殊商品,是战略物资,粮食安全关乎国家战略安全。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而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使我国耕地面积不断逼近18亿亩红线,粮食增产的耕地资源压力不断增大。从历史经验看,利用国际市场调剂国内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洁  张照新  徐欣  
粮食最低收购政策运行两年来,在粮食市场调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以河南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情况为例,对河南省两年来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情况、政策效果、存在问题和影响等进行研究,提出完善政策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光泗  郑毓盛  
粮食价格波动牵涉众多主体的切身利益,价格太低导致"谷贱伤农",价格太高导致"米贵伤民"的现象。从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利益角度来说,政府可以采取价格稳定政策,也可以采取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政府该如何做才能增加社会福利?本文研究认为,在不考虑制度成本条件下,粮食价格稳定政策能够实现社会福利增加;但是粮食价格调控体系存在的巨额制度成本将极大改变粮食价格稳定政策的社会福利效应,甚至会导致社会福利的恶化、财政负担的加剧,只有有效降低制度成本才能实现社会福利增加;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能够节省大量的粮食储备及调控成本,较好弥补价格波动对生产者与消费者福利的影响,但是目标价格的厘定是否合适和价格补贴效率对社会福利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