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87)
2023(5437)
2022(4459)
2021(4019)
2020(3369)
2019(7517)
2018(7124)
2017(14838)
2016(7538)
2015(8351)
2014(8357)
2013(8130)
2012(7393)
2011(6268)
2010(6301)
2009(5898)
2008(5601)
2007(4968)
2006(4084)
2005(3774)
作者
(18950)
(15968)
(15854)
(15114)
(10021)
(7521)
(7356)
(6169)
(6157)
(5519)
(5477)
(5225)
(5016)
(4926)
(4905)
(4893)
(4762)
(4569)
(4414)
(4379)
(3875)
(3671)
(3667)
(3608)
(3560)
(3547)
(3391)
(3384)
(3074)
(3060)
学科
(31320)
经济(31266)
(24248)
管理(20186)
(16489)
企业(16489)
方法(14867)
数学(13519)
数学方法(13445)
中国(13260)
(11122)
保险(11031)
(9961)
(8937)
(8547)
银行(8542)
(8083)
(7581)
金融(7581)
(7262)
地方(6628)
业经(6299)
农业(6197)
(6098)
财务(6097)
财务管理(6082)
(5881)
贸易(5877)
(5754)
企业财务(5734)
机构
学院(100445)
大学(100108)
(47984)
经济(47206)
管理(40526)
理学(34583)
理学院(34288)
管理学(33871)
管理学院(33677)
研究(30760)
中国(28804)
(26134)
财经(20407)
(19506)
(18749)
经济学(16550)
中心(15601)
财经大学(15530)
科学(15503)
经济学院(15249)
(14154)
(13715)
(12317)
(12212)
北京(12161)
研究所(12161)
金融(12049)
商学(11645)
商学院(11544)
业大(11520)
基金
项目(67383)
科学(54831)
基金(51573)
研究(51482)
(43628)
国家(43233)
科学基金(38455)
社会(36135)
社会科(34243)
社会科学(34238)
基金项目(26768)
(24977)
自然(23104)
教育(23053)
自然科(22641)
自然科学(22636)
自然科学基金(22262)
资助(20874)
(20850)
编号(19812)
成果(15969)
国家社会(15848)
(15812)
重点(14981)
教育部(14441)
(14434)
人文(14417)
(14356)
(14199)
(13876)
期刊
(48958)
经济(48958)
研究(35023)
(20103)
中国(19307)
(16888)
金融(16888)
管理(14569)
学报(11781)
科学(11640)
(11104)
财经(10143)
大学(10059)
学学(9698)
经济研究(9112)
(8706)
教育(7531)
技术(7288)
业经(7287)
农业(7146)
问题(6296)
理论(5320)
(5293)
统计(5039)
财会(5028)
技术经济(5020)
实践(4707)
(4707)
(4641)
现代(4545)
共检索到151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崔小勇   卢国军   翟颖佳  
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养老保险缴费率下调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16—2020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测算并分解了政策缴费率下调的宏观就业与产出效应。理论分析表明,政策缴费率下调的激励效应和配置效应是促进宏观就业与产出增长的两个重要机制。实证分析表明,2019年政策缴费率下调显著促进宏观就业增长约5.1%,宏观产出增长约11.4%,并且宏观就业与产出的增长主要来源于配置效应。对微观企业的行为分析表明,政策缴费率下调显著降低企业的实际社保缴费率和劳动力成本,同时提升员工工资,促进企业雇佣和产出规模的扩张。进一步分析表明,缴费率下调的宏观经济效应在行业和地区之间存在异质性,在制造业和中东部地区的激励效应和配置效应同时显著。最后,缴费率下调显著改善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宏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约2.4%,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地区—行业内的资源配置效率改进。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华磊  章安琦  张文超  
面对持续下滑的经济,为给企业减负,中国已于2019年5月1日将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降至16%。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是否以及多大程度上会影响未来中国实际潜在经济增长率呢?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根据现实可行参数进行模拟后发现,虽然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至16%无法改变未来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的趋势,但是的确可以提升未来中国实际潜在经济增长率,尤其在短期较为有效。考虑到OECD国家经验后进一步模拟发现,上述结论依然稳健且提升效果更好。在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期间,通过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至16%将使2019-2021年、2022-2050年以及2019-2050年间的平均实际潜在经济增长率分别提升0.912%、0.132%以及0.211%;但是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不是越低越好,而是存在一个最优缴费率16.454%。如果在降低企业缴费率的同时,增加个人账户养老保险缴费率,即从偏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转向偏基金制的养老保险制度,不仅可减轻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对劳动人口未来养老福利的负面影响,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最终实现政策的帕累托改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景鹏  郑伟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财政支出的世代交叠模型,考察养老保险缴费率和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财政支出分为经济建设、公共教育和养老保险支出三类,前两类统称为生产性财政支出。研究发现:养老保险缴费率与财政养老保险支出占比呈U型关系;若给定生产性财政支出内部结构比,养老保险缴费率与经济增长率呈倒U型关系;若给定养老保险缴费率,生产性财政支出内部结构比与经济增长率也呈倒U型关系。从经济增长角度看,养老保险缴费率与财政支出结构的关系值得重视。中国政府在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的同时优化生产性财政支出内部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将有助于实现维持基金长期财务平衡和促进经济增长两个政策目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春  许莉  
资本是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向养老保险系统缴费会影响储蓄和资本,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利用叠代模型、个人效用函数结合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构建相应模型,研究由个人帐户和社会统筹帐户组成的中国混合制养老保险系统缴费率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测算表明,个人帐户缴费率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比较微弱,而社会统筹帐户缴费率的增加会导致显著的经济增长负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邱志刚  苗萌  王子悦  杨真  
本文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法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变动对企业申报的缴费基数、就业规模等决策的影响和具体机制。在给定监管力度和法律环境下,在法定缴费比例上升时,企业会减小申报基数;反之则增加申报基数。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缴费基数是企业与员工共同商量的结果,并且法定缴费比例变动对企业就业规模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在对不同企业类型进行分析后发现:(1)当法定比例降低时,省份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较低的企业逃费程度降低的幅度大于省份社会平均工资较高的企业。(2)当法定比例上升时,资本密集的企业相比于劳动密集的企业会更多地减少就业规模。(3)当法定比例上升时,非国有企业减少就业规模,而国有企业不会。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高彦  杨再贵  王斌  
本文在一般均衡模型框架内,运用OLG模型全面评估降低缴费率和延迟退休带来的经济影响,并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估计中国不同养老保险缴费率和不同就业人口增长率下的最优退休年龄。结果显示:降低企业缴费率比降低个人缴费率更具有优势;延迟退休政策需要结合降低缴费率的政策共同实施;就业人口增长率上升会提高最优退休年龄。因此,在制定退休年龄时要综合考虑不同缴费率水平和就业人口增长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高彦  杨再贵  王斌  
本文在一般均衡模型框架内,运用OLG模型全面评估降低缴费率和延迟退休带来的经济影响,并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估计中国不同养老保险缴费率和不同就业人口增长率下的最优退休年龄。结果显示:降低企业缴费率比降低个人缴费率更具有优势;延迟退休政策需要结合降低缴费率的政策共同实施;就业人口增长率上升会提高最优退休年龄。因此,在制定退休年龄时要综合考虑不同缴费率水平和就业人口增长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路锦非  李姝  
2016年开始,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目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政策缴费率降至16%。本文运用2002~2018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政策缴费率对实际缴费率产生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养老保险缴费存在拉弗曲线,政策缴费率与实际缴费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拐点处的政策缴费率水平为25.96%;其次,系统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政策缴费率变化带来的实际缴费率变动更明显,第三产业占比低及人口迁出地的政策缴费率与实际缴费率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第三,精算模型测算显示,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由28%降至24%时,企业的缴费负担下降16134.16亿元,下降幅度为6.49%。据此,建议建立有效的养老保险缴费监督和激励机制,特别是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养老保险征缴监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波   潘小庆  
基于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养老保险法定缴费率下调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考察“降费”的“稳就业”效应。实证发现,养老保险法定缴费率下调1个百分点,企业实际劳动用工规模增加5.4%,潜在劳动用工规模增加9.2%。机制和渠道分析表明,养老保险法定缴费率下调政策降低了企业劳动力成本,并通过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两个渠道,促进企业增加劳动用工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养老保险法定缴费率下调政策主要促进企业增加低人力资本劳动力用工,劳动力平均工资下降,工资总额增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博娟   黄志国   陈孝伟  
人口老龄化导致的预期寿命增长和养老保险缴费率调整对生育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内生生育率的一般均衡世代交叠模型和参数校准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二者对经济增长和居民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预期寿命增长对生育率的影响受代表性消费者子代偏好程度的影响,当子代偏好程度较低时,预期寿命增长有助于提高生育率,反之则可能降低生育率;养老保险缴费率提高则始终会降低生育率。通过影响内生生育率,预期寿命增长几乎必然会使未来劳均产出上升,居民福利水平上升;养老保险缴费率提高则会使下期劳均产出下降,在可行费率范围内也会使居民福利水平下降。在人口老龄化难以逆转的时代背景下,本文的研究为预期寿命和养老保险缴费率变化如何影响生育率提供了理论基础,为生育率促进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模型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曾益  李晓琳  石晨曦  
2019年5月1日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降低3个百分点,但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逐步受到老龄化的冲击。在此背景下,文章运用精算模型预测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政策的持续时间,研究发现:(1)当没有其它政策干预,降费政策最多持续5年;(2)实施征缴体制改革后,如果征缴率从61.59%提高至70%-100%,降费政策可持续6-17年;(3)当进一步延迟退休并引入外源性融资,降费政策至少可持续31年;(4)如果政府旨在2050年及以前保证基金可持续,当同时实施上述政策调整方案,缴费率可再降低3.41-9.06个百分点。可见,在一定条件下,降费政策能在较长时间内实施。因此,在基金可持续基础上,为降低企业负担,政府可稳步推进征缴体制改革,尽快实施延迟退休等政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穆怀中  陈洋  陈曦  
围绕国家提出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的宗旨,本文研究适度降低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率的路径,提出养老保险缴费率膨胀系数概念和定量研究数理模型。本文提出,社会保障体制转轨的"成本叠加"、全社会代际交叠的"有限责任"、个人生命周期的"不可预期"是导致养老保险缴费率膨胀的主要原因和内在规律。定量研究发现,现存养老保险缴费率膨胀系数为9.44%,其中覆盖面膨胀系数为5.59%,遵缴率膨胀系数为3.69%,提前退休膨胀系数为0.16%。纵向回归研究发现,覆盖面的膨胀系数弹性为-0.15,遵缴率的膨胀系数弹性为-0.2,提前退休的膨胀系数弹性为0.938。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叶  郭强华  
本文首先叙述了社会保障基金的现状以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显性与隐性的债务问题,试图站在基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别就缴费端与投资管理端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其中,以我国城镇职工"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率为研究重点,通过建立最优缴费率模型,对社会统筹缴费率和个人账户缴费率中如何分配展开研究。并在基金投资管理方面提出建议,从社会保险基金理事会等日常管理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外部监督检查两个方面入手,具体实施对基金运行的监管,从而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曾益   聂韬  
2022年1月1日,我国启动实施余缺调剂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养老保险“五统一”,但我国养老保险缴费率还未统一。随着全国统筹政策的推进,在全国范围内是继续维持差别缴费率还是统一缴费率,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借鉴税收领域的拉弗曲线,构建计量与精算模型,从基金可持续性与财政责任视角研究发现:(1)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与实际缴费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拐点处的政策缴费率为27.6%。(2)如果继续维持差别缴费率,余缺调剂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可实施至2041年,2024—2050年累计财政责任为7 423 524.546亿元。(3)如果统一缴费率,余缺调剂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仍可实施至2041年,2024—2050年累计财政责任为6 488 988.037亿元,相较于差别缴费率,累计财政责任下降12.6%。(4)进一步引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在统一缴费率的情形下,2024—2050年累计财政责任下降14.1%—54.4%。(5)执行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收统支制度,在统一缴费率并实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的情形下,相较于全国统筹制度,2024—2050年累计财政责任下降3.3%—9.2%。综上,在基金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为缓解财政压力,应推动养老保险缴费率的全国统一,并逐步推进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实现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收统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浩然  邱桓沛  朱传奇  李昂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世代交迭模型,考虑公共教育与现收现付养老保险之间蕴含的代际转移关系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了公共教育税率和养老保险缴费率对经济增长和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稳健性分析。本文发现:公共教育税率与养老保险缴费率之间存在一个最优组合,可以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和提高养老金替代率;提高养老保险缴费率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而养老保险缴费率与养老金替代率之间呈现明显的倒U型关系。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目前条件下,中国政府只有在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的同时,加大公共教育投资,才有可能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持养老金替代率不变两大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