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75)
2023(13289)
2022(11293)
2021(10694)
2020(8876)
2019(20669)
2018(20948)
2017(39644)
2016(21852)
2015(24836)
2014(25116)
2013(24451)
2012(22361)
2011(20047)
2010(20216)
2009(18288)
2008(17726)
2007(15500)
2006(13643)
2005(11769)
作者
(64599)
(53527)
(53233)
(50735)
(34088)
(25471)
(24021)
(21182)
(20554)
(19164)
(18341)
(18169)
(17109)
(16930)
(16646)
(16467)
(16080)
(15896)
(15446)
(15181)
(13491)
(13343)
(13036)
(12388)
(12012)
(12001)
(11828)
(11733)
(10780)
(10707)
学科
(81603)
经济(81495)
管理(59862)
(55090)
(45974)
企业(45974)
方法(36756)
数学(31322)
数学方法(30898)
(23771)
中国(22202)
(20934)
(19544)
业经(19236)
地方(17080)
理论(16553)
(15742)
农业(15652)
(14076)
贸易(14069)
(14003)
(13628)
教育(12815)
技术(12740)
(12630)
银行(12572)
环境(12327)
(12232)
金融(12223)
(12186)
机构
大学(308888)
学院(307472)
管理(118981)
(112311)
经济(109585)
研究(103983)
理学(103161)
理学院(101935)
管理学(99924)
管理学院(99390)
中国(75361)
科学(68381)
(66743)
(54293)
(53467)
(51582)
业大(49447)
研究所(49268)
中心(46383)
(45487)
农业(42867)
(42670)
师范(42181)
北京(41985)
财经(41578)
(37928)
(37759)
(36653)
技术(35631)
师范大学(34009)
基金
项目(214862)
科学(166674)
研究(156121)
基金(152765)
(134668)
国家(133532)
科学基金(112886)
社会(93987)
社会科(88747)
社会科学(88717)
(85159)
基金项目(81469)
自然(75080)
自然科(73316)
自然科学(73295)
教育(72540)
(72343)
自然科学基金(71935)
编号(64943)
资助(62980)
成果(53650)
重点(48339)
(46423)
课题(45458)
(45347)
(44665)
创新(41588)
科研(41227)
计划(39840)
项目编号(39697)
期刊
(123596)
经济(123596)
研究(87557)
中国(60831)
学报(54899)
(49845)
科学(48747)
管理(43227)
教育(40653)
大学(40508)
学学(38033)
(37867)
农业(34782)
技术(27222)
(23302)
金融(23302)
业经(21094)
财经(19361)
经济研究(19142)
图书(17971)
(17614)
(16404)
(16017)
问题(15771)
科技(15642)
理论(14977)
业大(14861)
实践(13878)
(13878)
技术经济(13571)
共检索到443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琪涵  李文彬  王林杰  陈净莲  张嘉月  
便携式风力灭火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会对操作者的健康造成很大影响,为了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并给出合理使用建议,对国产林海6MF-30和日本小松HB2302风力灭火机的振动频谱和人体手臂振动传递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6MF-30与HB2302风力灭火机的振动基频分别为58.5和121.5 Hz,试验测试频谱范围内分别存在5个和2个支配性频率,且基频越大,对操作者影响越小,故应优化6MF-30的结构设计以提高其振动的基频;根据ISO5349—2001标准,在最大功率转速下,操作者使用6MF-30和HB2302风力灭火机的允许受振时间分别为2.29和3.27 a;风力灭火机振动对操作者手臂和肩颈的影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林杰  李文彬  周琪涵  陈净莲  
为研究便携式风力灭火机的振动、噪声和质量对操作人员生理和心理负荷的影响,通过试验对便携式风力灭火机(国产6MF-30和日本产HB2302)的把手振动和耳旁噪声进行测试,选取心率和反应时间对便携式风力灭火机进行人机工程学评价。结果表明:6MF-30的振动加速度、耳旁噪声、心率增加比、反应时间均大于HB2302;风力灭火机的耳旁噪声随着振动加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振动和噪声共同作用于操作人员,难以区分开,因此,将振动和噪声的综合作用视为一个影响因子,取得了较好的分析效果;质量和振动-噪声对心率增加比有显著影响,对反应时间没有显著影响,质量对心率的影响要大于振动-噪声。建议重新对6MF-30进行设计,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璇  李文彬  
便携式风力灭火机是我国用于森林消防的重要设备,然而,其噪声会严重影响操作人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本文采用FLUENT气动噪声场仿真和噪声测试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风力灭火机的主要气动噪声源,同时提出灭火机降噪优化的设计建议。结果表明:二维模型和大涡模拟(配合FW-H方程)结合的方法可以用于风力灭火机气动噪声的仿真,但在仿真过程中需考虑消声器的影响;风力灭火机主要气动噪声源为叶轮和涡舌,风筒噪声对其总噪声贡献较小;建议增加导流器等,以降低风力灭火机工作过程中操作人员的耳旁噪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长生  
我国目前扑灭森林和草原大火时所使用的主要灭火设备,是便携式风力灭火机。这种风力灭火机主要的缺点是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发动机过热而造成灭火效率下降,严重时由于风力灭火机产生的风力过小,不但不能灭火,甚至出现风力助火的恶果。为了消灭这种恶果,提高风力灭火机长期使用中的灭火效果,提出了利用对火焰有明显窒息作用的CO2气体配合风力灭火机的方案;对这种CO2气体灭火机的结构以及使用特点和注意事项作了较详细地描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彬  安静贤  
操作振动机具时,人体的不适感以及振动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人体吸收耗散的振动能量相关,吸收振动能量越多感觉越不舒适.该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分析了人体手臂的机械阻抗与振动能量吸收问题.理论分析表明,机械阻抗的实部与手臂对振动能量的吸收耗散相关,机械阻抗的实部值越小,手臂所吸收耗散的振动能量就越小.实验结果表明,在20~50Hz和120~240Hz范围内手臂机械阻抗的实部出现峰值,而在50~90Hz范围内机械阻抗的幅值和实部都较小,因此机械的发动机工作转速应控制在3 000~5 500r/min范围内.此外,随着手对手柄的握紧力的增大,阻抗曲线向高频段有所平移,并且阻抗的幅值也有所增大,这说明手臂肌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爽  徐红梅  李航  王成龙  姜威  董佳俊  
以某手扶插秧机手柄和接振人员手臂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振动总值的日振动暴露量的评价方法对手扶插秧机在2种不同工况下的手传振动进行了复合试验评价,计算结果显示,该手扶插秧机日振动暴露量为2.442 m/s~2,满足欧盟指令规定的要求。对人体手臂进行了振动响应分析和振动传递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2种工况下手扶插秧机手柄处的振动传递到手臂上时,振动呈逐渐衰减的趋势;操作手扶插秧机时,手腕对振动能量的吸收最多;手部对8~16 Hz和100 Hz附近的振动能量吸收较差,考虑到100 Hz左右的中频振动是造成雷诺氏症的主要原因,因此,100 Hz左右的中频振动应为今后插秧机扶手振动研究控制的重点。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谢银波  魏天奇  田元  严志聪  陈世增  
设计了一种基于人体手臂同步控制的智能机械车系统。该系统采用低功耗异构多处理器、多核机电系统,通过优化的游戏引擎人机交互图形控制界面,辅以可穿戴式肌电信号和手臂姿态传感器,以手势及手臂姿态无线远程控制智能车的行进、机械臂的同步伸展和机械手的抓取等动作,车载高速激光雷达系统和摄像头系统实现,在复杂未知环境下,远控机车的定位、二维和三维场景快速重构、无缝切换显示,实验结果标明,系统鲁棒性好、实时性能满足应用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前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彬  胡传双  门高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彬  王德明  何伟敏  
该文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振动对手指和手背皮肤温以及手皮肤电阻的影响.结果表明,手指皮肤温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而下降,在正常操作握力和27℃环境气温条件下,握持10min后,中指指尖温度平均下降约2.5℃.手背皮肤温随振动暴露时间的变化不明显,但是振动频率和加速度对手背皮肤温的影响非常显著.无振动的静态情况下,手背皮肤温比有振动时低,80Hz时手背皮肤温最高,并且加速度越大皮肤温越高.手指皮肤电阻在握持过程中都呈上升趋势,无振动静态握持时的皮肤电阻值比有振动时的大,27Hz时的皮肤电阻值相对较小.总体来看,当频率大于80Hz时,加速度较大时皮肤电阻变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彬  王德明  何伟敏  
该文通过实验研究了油锯振动对操作者手臂掌长肌收缩强度和疲劳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加速度大小和振动频率对掌长肌收缩强度的影响都很显著,加速度幅值越大收缩越强烈,27~120Hz条件下的掌长肌收缩都比静态握持时要大,并且27~80Hz范围内掌长肌收缩最强烈,超过120Hz时,与静态握持时基本相同.肌电图频谱中与激振频率相对应的成分占主导地位,随着激振频率增大,与之对应的肌电成分变小,但也有明显的峰波值.振动频率和暴露时间对掌长肌收缩慢波化的影响很显著.与静态负荷比较,80Hz附近的振动易引起掌长肌疲劳,而27Hz附近的振动则有减轻掌长肌疲劳的效果.握持开始后3min内,掌长肌收缩的慢波化进展最快,...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福  祁建城  孙景工  高振海  
采用白噪声激励信号,在2.0-35.0 Hz频率范围内进行大样本垂直振动试验,分别研究了卧姿中国 人体不同状态(自由、约束)下、不同部位(胸部、腹部以及头部)的激励点加速度阻抗特性,分析了机械振动对卧 姿人体的输入特性,试验分析结果可用于卧姿人体垂直振动模型的建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东海  李鹏飞  王加华  
介绍了近红外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当今的科技飞速发展,已把利用近红外检测水果品质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检测场所已由实验室、分选车间移至果园和树上;仪器由固定位置转为随处移动;果实检测由过去的产后商品,发展到产中生产过程监测、收获期预测等新阶段,监测和预测功能得到强化。新技术能为水果产中管理及时准确地反馈信息,提供精确的科学依据,指导果业生产,合理地浇水施肥,剪枝整枝,能为生产高质量高附加值水果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瞿维  王春耀  王学农  蔡菲  张敏敏  
【目的】研究果树在外激励载荷作用下树枝能量的传递过程,揭示振动采收果实的落果机理,为机械振动式采收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由机械式激振器为果实树枝提供振源进行振动采收,通过高速摄像仪对整个采收过程进行记录,再用高速摄像仪的Phantom控制软件对整个试验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获得树枝能量传递的一般规律。【结果】果实距离树枝分叉近的地方先脱落;各采样点以距离激振源远近依次达到能量的最大值且峰值依次降低,能量峰值大约损失了15%;树枝Ⅰ与主枝的夹角为42°时获得的峰值动能较树枝Ⅱ与主枝的夹角为80°的峰值动能大40%,且角度小果实也先脱落。【结论】能量以能量波的模式在树枝中传递,在传递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万明  金日天  齐英杰  徐杨  
研究高把油锯振动传递路线,并与和其类似的前苏联产"Дружба"型和"Урал-2"型油锯(锯把)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油锯振动是随机振动,其影响因素很多,要从振源上解决振动问题,必须考虑采用其他类型的发动机;油锯振动能量的分布复杂,通过振动传递路线测试和分析可以找出相对合理的锯把安装位置;锯把本身的振动值特性是影响手感振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国产油锯的锯把具有机械放大特性,而国外样机具有机械衰减特性。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明水  孙延国  廖海黎  孟凡超  马存明  
港珠澳大桥采用的大挑臂钢箱梁外形较钝,在常遇风速下易发生涡激振动。该文通过一系列节段模型和全桥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详细研究了各种气动措施和阻尼措施对此类断面涡激振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挑臂钢箱梁截面存在2个竖向涡振区和1个扭转涡振区;依据涡振振幅和发振风速区间,通航孔斜拉桥需关注第2个竖向涡振区,非通航孔连续梁桥需关注第1个竖向涡振区;在栏杆上安装弧形扰流板的气动措施可有效改善其涡激振动性能;增加结构阻尼可显著降低其涡振振幅,阻尼比达到1.0%时,涡激振动基本消失,该阻尼限值可作为港珠澳大桥的调谐质量阻尼器的依据;最后,利用三维非线性涡振分析方法对节段模型和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结果的一致性进行了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