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22)
- 2023(6105)
- 2022(5405)
- 2021(4995)
- 2020(4516)
- 2019(10648)
- 2018(10494)
- 2017(20631)
- 2016(11309)
- 2015(12844)
- 2014(13474)
- 2013(13624)
- 2012(13030)
- 2011(11716)
- 2010(11965)
- 2009(11177)
- 2008(11555)
- 2007(10694)
- 2006(9006)
- 2005(8045)
- 学科
- 济(48873)
- 经济(48823)
- 业(33399)
- 管理(33208)
- 方法(26427)
- 企(25940)
- 企业(25940)
- 数学(23574)
- 数学方法(23387)
- 财(14412)
- 农(14399)
- 中国(11726)
- 学(10344)
- 贸(10132)
- 贸易(10132)
- 农业(9839)
- 易(9805)
- 业经(9208)
- 务(9188)
- 财务(9164)
- 财务管理(9137)
- 制(9007)
- 企业财务(8678)
- 地方(8578)
- 和(7620)
- 银(7521)
- 银行(7501)
- 环境(7094)
- 行(7051)
- 融(6953)
- 机构
- 大学(171800)
- 学院(170926)
- 济(70959)
- 经济(69436)
- 管理(66036)
- 理学(56705)
- 理学院(56082)
- 研究(55254)
- 管理学(55132)
- 管理学院(54823)
- 中国(43346)
- 京(35649)
- 科学(34488)
- 财(33977)
- 农(31481)
- 所(29085)
- 财经(26944)
- 中心(26664)
- 业大(26446)
- 江(26358)
- 研究所(26247)
- 农业(24973)
- 经(24286)
- 北京(22584)
- 经济学(22067)
- 范(22067)
- 师范(21867)
- 州(20725)
- 经济学院(20162)
- 财经大学(19846)
- 基金
- 项目(109744)
- 科学(85535)
- 基金(79495)
- 研究(78687)
- 家(69186)
- 国家(68568)
- 科学基金(58111)
- 社会(49289)
- 社会科(46657)
- 社会科学(46639)
- 省(42741)
- 基金项目(42380)
- 自然(38026)
- 自然科(37069)
- 自然科学(37057)
- 教育(36741)
- 自然科学基金(36419)
- 划(36136)
- 资助(33079)
- 编号(32717)
- 成果(26391)
- 部(25032)
- 重点(24583)
- 发(23054)
- 课题(22040)
- 创(22023)
- 科研(21629)
- 教育部(21257)
- 大学(20678)
- 创新(20636)
共检索到250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国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自1994年1月1日生效以来,对该法规定的精神损害赔偿,一直存在认识和运用上的混乱,特别是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没有统一的具体适用标准,以致在司法实践中,同类案件判决结果差异很大,有悖于法律的公平、法治的统一原则。因此,完善有关侵害消费者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标准势在必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延书
《民法典》认可当侵害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时,被侵权人有权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对公民人身权益保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相关条款表述较模糊,导致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范围不明,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不清。因此,还需从法学解释的角度入手,明确具有人身意义特定物的判断标准。同时,物品所有权人并非一定有权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应当通过判断物上承载的人身利益主体,确定谁是《民法典》第1183条第2款中的适格被侵权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付浩
损害赔偿是国际货物买卖中的当事人在对方违约时可采用的重要补救手段,也是世界各国合同法和买卖法均承认的一种救济方法。但各国国内立法对损害赔偿的规定是不一致的,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这一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即使是同属英美法系的英国和美国,在这一问题上也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国际货物买卖中确定计算损害赔偿的标准时常常会遇到法律适用的困难,产生法律冲突。 1988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统一世界各国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强
海洋领域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的经济学分析表明,对损害赔偿金的综合计算需要考虑侵权行为的多种特征,如被侵害财产的特征、侵害行为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受害者的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及侵权人逃避惩罚的概率,等等。对侵权者处以一般的补偿性赔偿金是普遍的做法,而在一定的条件下,还需要处以惩罚性赔偿金,才足以激励侵害人采取有效率的预防措施或者进入有效的谈判过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怡然 周孜予
在当今司法实践中,由于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范围过于狭窄,已经不足以解决出现的所有司法问题,相关法律制度在规定上也存在着一定弊病。目前,在理论界和实践方面都存在着较大争议,具体的赔偿范围也难以确定,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势在必行。针对这些尚存在的问题,文章对比国外的赔偿制度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立法现状,提出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参照民法进行,扩大赔偿范围,明确赔偿法中部分规定以及修改赔偿数额上下线的四个方面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
精神损害 赔偿范围 司法实践 完善对策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王芳
在著作权损害赔偿额确定问题上,ACTA的规定与TRIPS协定相比更为全面、细致,执法标准也更加严厉。其主要内容分为4个层面:三层方法(权利持有人的损失、侵权利润、替代方法)和一个范围(各项费用)。在具体适用上,主要体现如下特征:全面赔偿和附加威慑、各计算方法的平行适用、向权利人利益保护倾斜。鉴于我国相关立法的不足,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加入ACTA,但该协议的相关规定也并非对我国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我国对此不能一味排斥,而应该辩证看待其利弊,根据我国国情有鉴别地取舍。
关键词:
ACTA 著作权 损害赔偿额 确定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林伟
现代社会条件下的侵权行为较传统侵权而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普遍性。其结果不仅损害了个体的权益,还影响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现有侵权法律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不能很好地实现对受损社会利益的救济和补偿,也不能很好地控制侵权行为的发生。因此,需要从宏观控制的角度出发,通过公权力的适当介入和社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降低环境侵权的发生,实现社会环境利益。
关键词:
环境侵权 损害赔偿 社会利益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玉松
本文通过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有关条文的扩张解释,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设想,以解决旅游合同中旅游者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关键词:
旅游合同 旅游者 精神利益 精神损害赔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慧
从比较视域本文考察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及地区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及地区均在不同程度上认可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尽管立法有宽严,但判例突破已成为一种不可扭转的强大趋势。英美法以不断出现的司法判例为动因,以"合同性质"、"合同目的"、"可预见性"及"明显后果"等为限制条件,把握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尺度,再到逐步扩大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使之类型化,从而明确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大陆法主要是通过扩大法条解释、变通救济理念予以救济,或通过增设法律条文进行规定,满足现实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需求,这些均可作为我国构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现实基础。
关键词: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英美法 大陆法 合同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辉霞
从根源上讲 ,精神损害赔偿是人身权利的救济内容 ,即侵犯人身权的一种民事责任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精神损害赔偿的很多问题作出了规定 ,这表明了中国司法机关对于自然人人格利益法律保护的重大进步 ,具有人格权法律保护的里程意义。
关键词:
精神损害赔 偿精神利益 一般人格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世文
传统上,学术界对违约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持否定态度,本文对否定说的主要理由进行反思后提出:人格不会商品化;不能由惩罚性赔偿替代;精神损害发生可预见;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并在对其他国家(地区)立法、学说及相关判例的考察中,论证了违约责任中应有精神损害赔偿。
关键词:
精神损害赔偿 违约 违约责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秦文献
案情简介王某系某建筑公司职工。2011年6月,王某在工作时不慎被一根没有固定牢固的钢丝绳突然甩出击伤其右眼,经治疗无望后王某右眼球被摘除并安装义眼。王某支付医疗费用3万元,建筑公司支付医疗费用1万元。建筑公司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后因赔偿问题双方协商未果,2012年2月,王某申请工伤认定,2012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道光
某日,张某在深圳人民北路准备乘中巴回家。上车投币后欲往后排空座就坐。这时该车司机王某在车门没有关好的情况下,突然起动车辆,并欲超越前面的车,导致还没站稳的张某被抛出车门,头部撞地出血,急诊后查实:属脑挫裂伤、左腕舟状骨骨折。治疗出院后,经深圳市交管局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小组评定为10级伤残,就赔偿问题交警进行了多次调解达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伏利
企业兼并是当前经济改革的一个必然要求。在企业兼并过程中 ,对其违法行为的处理有以罚代赔的倾向 ,这不仅对受害人极为不公 ,而且也将打击兼并法律关系各主体的积极性 ,不利于有效保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 ,也不利于规范企业兼并的相关行为和制止违法行为 ,与企业兼并立法的基本原则和宗旨相悖。因此 ,有必要强化企业兼并中的损害赔偿的法律确认和实施。
关键词:
企业兼并 损害赔偿 要件 适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