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77)
2023(10630)
2022(9096)
2021(8639)
2020(7195)
2019(16573)
2018(15937)
2017(30709)
2016(15772)
2015(17314)
2014(16450)
2013(15505)
2012(14024)
2011(12163)
2010(11841)
2009(10447)
2008(9691)
2007(8124)
2006(6768)
2005(5356)
作者
(40299)
(33933)
(33604)
(31945)
(21310)
(16087)
(15334)
(13209)
(13000)
(11655)
(11598)
(11462)
(10419)
(10402)
(10107)
(10068)
(9931)
(9825)
(9626)
(9573)
(8017)
(7950)
(7892)
(7873)
(7583)
(7467)
(7097)
(7089)
(6568)
(6537)
学科
(63865)
经济(63689)
管理(42657)
(41115)
(34678)
企业(34678)
方法(32246)
数学(27540)
数学方法(27157)
中国(17184)
(16907)
(15829)
业经(14688)
地方(12289)
(11290)
农业(11021)
(10839)
理论(10638)
(9822)
(9789)
财务(9783)
贸易(9783)
财务管理(9763)
(9641)
技术(9462)
(9448)
企业财务(9323)
环境(9031)
(8132)
(8076)
机构
大学(209351)
学院(205906)
(86716)
管理(85523)
经济(85159)
理学(75219)
理学院(74352)
管理学(72999)
管理学院(72598)
研究(66011)
中国(48149)
(45221)
科学(38886)
(38762)
中心(32282)
财经(32205)
(29662)
(29656)
业大(29633)
(28635)
(28060)
北京(27855)
(27651)
经济学(27533)
师范(27406)
研究所(27281)
经济学院(24930)
财经大学(24518)
(24438)
师范大学(22786)
基金
项目(154427)
科学(125149)
基金(117123)
研究(112794)
(102401)
国家(101265)
科学基金(89244)
社会(76931)
社会科(72188)
社会科学(72165)
基金项目(62839)
(57545)
自然(57456)
自然科(56256)
自然科学(56244)
自然科学基金(55210)
教育(51661)
(49696)
资助(45688)
编号(44185)
(34837)
重点(34402)
成果(34259)
国家社会(32940)
(32805)
(32189)
教育部(30819)
创新(30615)
人文(30239)
科研(30071)
期刊
(85623)
经济(85623)
研究(57199)
中国(36141)
管理(30562)
学报(30285)
(30218)
科学(29506)
(24801)
大学(24784)
学学(23074)
教育(19495)
技术(18053)
农业(17188)
财经(15735)
(13878)
金融(13878)
经济研究(13660)
(13576)
业经(13391)
问题(11864)
图书(10868)
统计(10030)
(9779)
科技(9691)
资源(9539)
技术经济(9360)
(9339)
理论(9317)
(9194)
共检索到286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汪毅  何淼  宋伟轩  
内城区的城市更新不仅包含着物质空间的改变,更意味社会空间的变迁。以南京为例,采用2001—2011年间155个更新地块和6907个外迁家庭属性等历时态的数据,指出内城区更新改造经历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并进一步揭示更新改造地块拆迁前后社会空间的演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正飞   赵基静  
从90年代到下世纪初,加快上海城区改造是上海实现“一个龙头、三个中心”战略目标,建成国际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上海城区改造方面,上海面临浦东新区开发和浦西旧区改造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一方面,要在浦西的市中心商业区内迁走不少居民和工厂,对陈旧逾令的房屋和基础设施进行改造,腾出“黄金宝地”用于发展第三产业,使之发挥金融、贸易、旅游、购物和信息中心的功能;另一方面,要以浦东新区为开发龙头,既要调整房地产资源的原有布局,配合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建设,又要发展一批外向型工商企业,新建一大片居民住宅区,以配合浦西部分居民向浦东疏解。因此,在加快上海城区改造的进程中,除了要解决资金筹措、规划布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海艳  蔡银莺  
以武汉市两个城中村拆迁还建小区的317户居民家庭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可持续生计理论和流动性测度方法分析了居民家庭的生计资本流动特征。结果显示:拆迁还建后被拆迁居民家庭的总体生计水平得到了提升,其中物质、金融、社会、心理等资本得到显著提升,人力资本变化不显著;不同生计资本组的家庭生计资本的流动状态不一,原中等偏下分组向上流动居多,原中等偏上和高等分组向下流动居多,原低等分组相对缺乏流动性;采用社会集资模式的西苑小区的相对和绝对流动性均大于采取政府和开发商联合共建模式的青年城小区; 300平方米补偿面积基线的设置导致原高等分组居民生计资本下降;中等偏下、中等及中等偏上分组居民家庭的社会福利得到改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旭  肖佳奇  段跃芳  
就近后靠到外迁安置是中国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开发性移民政策的重大调整,目的是为了拓展安置区的环境容量并延续移民原有生计。但随着外迁成本升高和经济社会变迁,此政策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却日渐存疑。为了客观评价其效应,本文首先对外迁农业安置可能产生的异化效应进行机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2008—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迁移民的调查数据,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研究了外迁政策对移民土地处置行为和生计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易地远迁中的适应压力和社会发展中的制度变革耦合作用下,相对于后靠移民,外迁移民更容易放弃农业生产并转出土地的;移民生计非农转型推动了外迁安置区的土地流转,但仅依靠土地政策革新却无法有效提升移民出让土地后的地租收益;外迁导致移民人力资本恢复滞后,使其就业比例及收入严重受限,进而影响到该群体生计非农化的可持续性。因此,移民安置前期更应注重补偿用地的质量、迁入地区位等因素,同时推广无土少土的安置模式;后扶时则要激活土地市场、开展技能培训、拓展就业渠道、实施低保兜底,以防范安置政策失灵带来的风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喆  
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迅猛推进,拆迁安置社区不断涌现。S新村社区由XL农牧场转变而来,过去,XL农牧场社区管理结构是以"场带队"形式实现,行政管理与社区管理高度统一。转变为新型社区后,社区居民的生计来源多样化,社区由物业进行管理,但居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并没有随之改变,这大大增加了社区管理难度,也由此带来了"社区失灵"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提高拆迁安置社区治理水平,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发挥好社区基层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功能,大力培育社区自治组织,统筹处理好社区管理、社区自治和社区物业之间的关系,从而使社区治理走上善治的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韩伟  
近年来,芜湖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市区范围内城市房屋拆迁的规模、数量、拆迁成本不断扩大,城郊结合部的土地征用和村民住宅拆迁补偿安置中的问题和矛盾日渐突出。拆迁安置已成为关系城市建设顺利推进,百姓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2008年下半年,芜湖市信访局连续收到反映某区曹村港地块拆迁安置中村民组长违规获得多套安置房的举报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举报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审计部门查清该地块拆迁安置管理和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俊娜  
[目的]农户搬迁后在安置地的融入和发展是决定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分析安置方式对搬迁农户社会融入的影响,有利于为实现农户更好融入新环境提供对策建议。[方法]从社会融入角度出发,通过构建搬迁农户社会融入指标体系,利用8省16县969户的搬迁农户样本和多层模型分析技术,实证检验了安置方式对搬迁农户社会融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与村内安置相比,外村安置、乡镇安置和县城安置对搬迁农户的社会融入产生了显著负向影响,且影响程度依次增大,具体表现为对搬迁农户经济融入、社会交往融入以及心理融入的影响。机制分析得出:安置方式通过影响农户的生计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其经济融入,通过影响农户的旧关系网络和新关系网络的建立影响其社会交往融入,通过影响农户对新环境的适应程度影响其心理融入。[结论]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准施策开展帮扶,满足搬迁农户的安置需求,促进农户融入新环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慧萍  
行蓄洪区是淮河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人口安置不仅关系到其及时运用,更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单退适度集中农业就近安置为例,系统分析人口安置点选择的影响因素,据此构建了外迁安置点评价指标体系,用AHP确定指标的权重,建立基于公民意愿的评价队伍结构,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单指标评价向量,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给出方案的综合评价结果,从而形成了完备的安置点优选模型。用该优选模型进行了实证应用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银珍  杨菁菁  胡红青  
为了全面了解三峡库区外迁安置农村移民的生产生活现状,三峡办外迁司组织外迁安置的11个省市对部分外迁移民搬迁后的居住环境、基础设施质量、社会服务质量、收入恢复质量和安置满意度等内容进行了较全面的问卷调查。调查发现,政府组织的外迁农村移民,经过近5~10年的生产生活恢复,对目前的生活水平比较满意,移民与当地干群关系比较融洽,移民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整体反映外迁移民安置效果比较理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甘云  顾睿  
空间句法理念被引入国内,这种通过对包括建筑、城市、聚落及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系统中所有空间与空间以及空间与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方式,弥补了国内设计方面缺少量化支撑的现状,提高了设计的科学性。以南京市浦口区公园北路一龙华路两侧地块为例,阐述空间句法模型建立的方法及其在旧城改造设计阶段和后期方案检验阶段的运用,通过空间句法的定量分析,找寻旧城的空间问题,检验城市设计的合理性,以科学指导旧城更新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甘云  顾睿  
空间句法理念被引入国内,这种通过对包括建筑、城市、聚落及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系统中所有空间与空间以及空间与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方式,弥补了国内设计方面缺少量化支撑的现状,提高了设计的科学性。以南京市浦口区公园北路一龙华路两侧地块为例,阐述空间句法模型建立的方法及其在旧城改造设计阶段和后期方案检验阶段的运用,通过空间句法的定量分析,找寻旧城的空间问题,检验城市设计的合理性,以科学指导旧城更新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汪三贵   钟宇   张艳姣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标志性工程,我国完成了近一千万人口的大规模搬迁,人民群众通过“挪穷窝”,实现了“拔穷根”。搬迁家庭入住后的社区融入问题关系“稳得住、能致富”发展目标,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下半篇文章、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要求。本文基于2019年8省16县980户易地搬迁数据,实证考察了独栋庭院式“一户一宅”和多层商品房式“单元楼房”两种不同住宅类型对搬迁农户社区融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单元楼房”,“一户一宅”类型对搬迁家庭在社区适应度、身份认同感、长期居住意愿和周边熟悉程度等维度的社区融入指标中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不同住宅类型对社区满意程度的影响不显著。此外,本文还重点讨论了两种住宅类型带来的居住空间差异,利用中介效应方法检验了住宅空间通过信任水平和社会交往对搬迁户社区融入的影响。由此,建议加强安置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从物理层面的空间再造迈向治理与文化层面的社区营造,增强搬迁家庭的认同感、归属感。同时,在未来的乡村建设过程中,科学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和设施建设,不能简单照搬城市做法,要注重保留村庄风貌,传承农耕文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明  
恰当的社会治理能够为拆迁安置社区实现从农村向城市平稳过渡、从传统向现代彻底转换创造条件。实证研究表明,当前部分拆迁安置社区存在正式治理体系冗余、股份社运行不畅、居民强认同与弱参与对冲、村庄依附性向社区传递等问题。要消除此类社区存在的治理模式缺陷和治理困顿问题,需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适应城镇化要求的社区治理模式,并且推动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化改革。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继然  姚娟  赵向豪  马晨辉  
生态移民是实现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保护、旅游开发、改善牧民生计等目标的主要措施。以喀拉峻旅游区(喀拉峻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实地抽样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包含家庭特征、能力禀赋、收入结构等变量在内的多分类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牧民的安置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63.2%的牧户愿意继续放牧,仅有6.8%的牧户选择旅游畜牧兼业安置方式;牧户的家庭经济状况、劳动力人数、汉语能力等因素对选择4种安置方式具有显著的正向或负向影响,而年龄、性别和受教育水平对其影响并不显著。最后,针对生态移民安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应创新牧区扶贫模式、推进牧区双语培训工程等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吕斌  江南  胡映洁  
1993年以来,北京地区经历了重点项目搬迁、绿化隔离地区搬迁腾退、奥运平衡资金用地搬迁、城中村搬迁等拆迁安置政策。因搬迁时期不同,所执行政策也不同。目前北京各地的拆迁政策都基本上是参照绿化隔离地区搬迁腾退政策而制定的,主要分为征地补偿安置政策、集体资产处置政策、绿化隔离区政策、重点村改造政策四大类。其中前两项是适用于北京所有城乡接合部的政策,后两项则是针对特殊地区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