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65)
 - 2023(3371)
 - 2022(2884)
 - 2021(2589)
 - 2020(2024)
 - 2019(4486)
 - 2018(4166)
 - 2017(7661)
 - 2016(4309)
 - 2015(4819)
 - 2014(4862)
 - 2013(4924)
 - 2012(4772)
 - 2011(4411)
 - 2010(4577)
 - 2009(3931)
 - 2008(3739)
 - 2007(3219)
 - 2006(2902)
 - 2005(2634)
 
- 学科
 - 济(23925)
 - 经济(23917)
 - 地方(13831)
 - 管理(9244)
 - 地方经济(8455)
 - 业(7856)
 - 农(6551)
 - 方法(6396)
 - 数学(5798)
 - 数学方法(5763)
 - 中国(5474)
 - 学(5058)
 - 农业(4818)
 - 企(4778)
 - 企业(4778)
 - 环境(4359)
 - 业经(4142)
 - 融(3147)
 - 金融(3146)
 - 资源(3035)
 - 和(3003)
 - 财(2828)
 - 发(2812)
 - 域(2737)
 - 制(2735)
 - 区域(2732)
 - 贸(2536)
 - 贸易(2535)
 - 划(2510)
 - 易(2313)
 
- 机构
 - 学院(62745)
 - 大学(60795)
 - 研究(24836)
 - 济(24014)
 - 经济(23512)
 - 管理(21608)
 - 理学(18552)
 - 理学院(18162)
 - 管理学(17799)
 - 管理学院(17664)
 - 中国(17283)
 - 科学(17168)
 - 江(16644)
 - 京(13411)
 - 所(13274)
 - 研究所(12331)
 - 农(12001)
 - 中心(11335)
 - 范(10891)
 - 师范(10777)
 - 省(10621)
 - 业大(10227)
 - 财(9794)
 - 农业(9569)
 - 院(9305)
 - 南(9232)
 - 州(8942)
 - 师范大学(8666)
 - 科学院(8126)
 - 财经(7628)
 
- 基金
 - 项目(46234)
 - 科学(37053)
 - 研究(33571)
 - 基金(32614)
 - 家(28838)
 - 国家(28606)
 - 科学基金(24367)
 - 社会(21759)
 - 省(21714)
 - 社会科(20583)
 - 社会科学(20574)
 - 基金项目(17971)
 - 划(16272)
 - 自然(15614)
 - 自然科(15155)
 - 自然科学(15150)
 - 自然科学基金(14851)
 - 教育(14702)
 - 编号(13376)
 - 资助(12249)
 - 发(11774)
 - 重点(11266)
 - 江(11137)
 - 成果(10457)
 - 课题(10403)
 - 部(9495)
 - 发展(9473)
 - 创(9382)
 - 展(9337)
 - 创新(8848)
 
共检索到96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臧守刚  陈祥伟  王剑莹  
                                    
                                
                            
                            侯方域一生的文学创作活动,与江南有着紧密的联系。顺治九年(1652)秋,他携新刻的诗文集重赴江南访友,切磋诗文。在江南,他凭吊故国,哀悼亡友,赞美忠义节操,申明个人气节;反思自己的文学创作,批评明末清初文坛弊病,并否定了江南的文学传统,向江南文人宣传自己的文学观点,以期能转易天下文章风气。江南之行,标志着其文学创作趋于成熟。
                            关键词:
                                
                                    
                                    
                                        侯方域  顺治九年  江南之行  文学意义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臧守刚  
                                    
                                
                            
                            崇祯十二年,侯方域赴金陵应考,与李香君相识,落第不久,即与李香君分别。因家庭变故,侯方域没有参加崇祯十五年的乡试。与李香君交往过程中,侯方域和阮大铖产生了矛盾。遭到阮氏诬陷后,侯方域于崇祯十六年作《与阮光禄书》予以反击。周亮工《与吴冠五书》认为,该书作于阮氏亡后;而杨廷枢等人的相关记载则可以证实,该书确实作于崇祯十六年。
                            关键词:
                                
                                    
                                    
                                        侯方域  李香君  阮大铖  恩怨  与阮光禄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周明初  
                                    
                                
                            
                            在明代至清代康熙前期,苏州无疑是整个江南地区文学创作和活动的中心。明末清初,杭州和常州的文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康熙中后期以来与苏州形成了鼎立的局面。江南其他地区的文学发展,在明清两朝也各自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江南地区的文学版图在清代得到重构。这一局面的出现与明清易代有着根本的关系。
                            关键词:
                                
                                    
                                    
                                        江南文学版图  明清易代  重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学校坚持"选择性卓越"的学科建设理念,建立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设有18个学院(部),涵盖理、工、农、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10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6个,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6个硕士专
                            关键词:
                                
                                    
                                    
                                        江南大学  一级学科  无锡轻工大学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秦翠红  
                                    
                                
                            
                            明清时期,江南为全国的经济中心所在,是朝廷赋税的重要来源、国家财政的有力保障。在江南经济的繁荣图卷上,丝织业占据着相当重要的篇幅,可谓该地域的一大支柱产业。江南出产的丝绸不仅盛誉全国,而且远销海外,成为彼时世界潮流的引领者。江南丝绸也因其在明清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突出地位,长期以来饱受学界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丰硕。概要梳理江南丝绸研究的学术发展史之后,不难发现,既往研究或着力于丝绸生产,或瞩目于丝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凌洁咏  周自信  
                                    
                                
                            
                            2012年1月,适逢元旦、春节两大佳节,果菜价格"逢节必涨"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此时,江南果菜批发市场为满足节日期间市民消费需求,积极组织货源、加大果菜供应力度,使得市场果菜上市量增加,品种丰富,供应充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肖林林  杨小唤  陈思旭  蔡红艳  
                                    
                                
                            
                            耕地后备资源储量调查及适宜性评价能够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将3S技术支撑下的室内分析和野外科学考察相结合,从自然适宜性和生态安全性角度构建了江南四省(湖南、江西、浙江和福建)耕地后备资源的自然-生态适宜性指标体系,以"一票否决"和"设置容许度"两种方式对纳入的生态安全性指标进行区分,实现江南四省耕地后备资源的提取和评价。结果发现:江南四省共有未利用土地8 992.30km2,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为5 394.70km2,集中连片大面积的耕地后备资源基本上已开垦殆尽。储量少、质量低、分布零散是该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的基本特征。小面积耕地后备资源的充分利用已经成为江南四省维持耕地占...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朱亮亮  
                                    
                                
                            
                            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将江南地区沿承上千年的古韵繁华连接起来,成为了整个大运河文化带最为耀眼璀璨的一段。文章以江南运河沿途重要区域的绘画艺术历史脉络为线索,分析其地域特征、文人属性以及现代演进,从而揭示大运河与江南文脉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生发的共生、共荣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邓樱  
                                    
                                
                            
                            茶具由茶壶、茶海、茶杯组成,三者可收纳成一体,形成一个完美的形态。设计灵感来源于江南印象,河水、波光、古桥、倒影、建筑融入其中,实桥虚桥,实景虚景,交相呼应,描绘出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载夫差于姑胥台梦见“两鋘殖吾宫墙”,召臣下为之占梦。伯嚭谓系“农夫就成、田夫耕也”之征,公孙圣谓系“越军入吴国”之兆。《越绝书·吴王占梦》记同一事件“鋘”作“铧”。“鋘”或“鋘”。《一切经音义》卷十六:“鋘,此古文奇字铧。”按,《说文》《字林》《三仓》无“银”字,“银”应为吴越地区金属犁铧之古称。或谓越人即因犁铧而得名。这一名称在江南之使用延至汉魏六朝。《后汉书》卷81载,会稽郡仓曹椽戴就被考掠,“又烧鋘斧,使就挟于肘腋”。《梁书》卷18载,梁时康绚督修堰淮水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剑光  
                                    
                                
                            
                            隋炀帝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江南运河进行了开阔、疏浚,同时对江南运河沿岸的驿站、码头、桥梁等交通运输体系进行了建设。唐代前期,运河沿线各州继续完善运河的功能,确保了运河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运河的畅通,沟通了长江和钱塘江水系,将江南和淮南、中原连成一体,江南对全国的意义逐渐显现出来。运河在唐前期,对粮食和各种物资的运输、对各种人员的往来、对农业灌溉和水稻种植、对沿河城市的发育成长,其作用越来越直接。运河对江南经济发展的推动,直接导致了唐前期江南经济已建立起稳定的发展基础,江南经济的发展已达到一定的水准。安史之乱后,中央政府把财赋中心移到了江南,南方大量粮食运向北方局面的形成,与江南运河的促进作用是密...
                            关键词:
                                
                                    
                                    
                                        江南运河  唐前期  修整  作用  经济面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